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对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现状的思考

对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现状的思考

日期: 2009-11-17 15:49:31 浏览: 22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经济呈现出多种经济形式和利益主体的格局,这种格局一方面调动了不同部门、单位和企业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经济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一些深层次的管理矛盾。表现在会计工作上就是一些部门和单位受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的驱动,违规违纪、弄虚作假,有的企业假账真做;负责人违法干预会计工作,财务收支失控;私设小金库;账外吸储隐匿资产;甚至发生携款外逃等案件,严重违反《会计法》,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投资人、债权人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同时也阻碍了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正常进行。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势必对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进行有效的会计监督。因此,加强企业会计监督制度已经迫在眉睫。从一些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来看,只有在完善会计监督制度下,企业资金运行才能顺畅,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才有可能得到提高和发展,在这里,本文就我国企业如何强化会计监督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我国会计监督的现状
会计监督职能伴随着会计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经过了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生活逐步与国际接轨,会计监督体系逐渐建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现阶段也存在着不足。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企业会计监督不力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会计信息模糊,失真严重
当前一些部门和单位受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的驱动,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肆意弄虚作假,巧立名目,偷税漏税。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阻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进行。如:有的企业负责人为了逃避税收,指使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中增加费用,减少收入或为了获取贷款,吸引投资,指使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中提高收入,减少支出,虚增利润。又如,有的企业人了掩盖不合法的经济内容,伪造、变造原始凭证,从而形成表面上合法的经济内容。面对这些现象,目前的企业会计监督常显得无能为力。
(二) 监督困难重重,效率低下
就目前而言,从监督的现实效果来看,实施会计监督的社会环境仍不太理想,会计难以守住这片“净土”。一些单位的会计人员在关键时刻得不到领导的全力支持,在工作中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积极配合,其监督机制形同虚设,会计工作辛苦繁杂,待遇不高,致使会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无法监督,监督无力。亦无心监督的现象。
(三) 内部管理松弛,使之监督不力
一些单位内部监督制度极不健全,有的单位虽然有规章制度,但不落实,不考核,使其企业会计监督形同虚设,致使大量违法违纪现象发生。如目前媒体报道一些企业收入不入账,或设立账外账,损公肥私,侵吞国家财产,单位负责人指使会计人员隐匿收入,转移资金,偷税漏税,会计人员畏于权势,丧失原则,会计工作者往往无条件的服从管理者的意志,会计工作根本无法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
二、会计监督弱化成因
透过以上现象,笔者认为造成我国企业会计监督不力的原因受多种因素影响,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企业单位负责人的约束机制不健全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企业的治理结构、约束机制不健全,企业关键人物大权独揽,集控制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企业在治理环境的这种状况下,经常导致关键人物在缺乏制衡机制的情况下,自觉或不自觉地凌驾于内部监督之上。目前,在一些单位中企业管理者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账,伪造会计凭证,办理违法会计事项,从而使得会计工作受制于管理当局,不能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破坏了正常的会计工作。
(二)经济利益的局限
就企业而言,由于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都是以企业的经济利益为核心,会计信息是各种利益关注的焦点,以部门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往往成为一些企业披露会计信息的价值取向,因此,编造虚假会计信息成为部分企业和个人谋求不正当利益的手段,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严重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就会计人员而言,会计人员的根本利益与单位利益息息相关,会计直接受制于部门经理的意志,正是这种“鱼水”关系,决定了会计人员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受到限制和削弱。
(三)企业管理体制不全,内部控制制度失调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不全,主要体现在一些企业内部控制基础薄弱,没有较为完善的授权、分权控制,职务分离控制,业务程序控制等。有的单位虽建立了相关制度,但这些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内部控制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形同虚设。内部控制不健全,也就丧失了对会计工作的监督作用,以致会计秩序混乱,往往容易产生贪污、挪用公款等舞弊行为。
(四)社会监督不健全
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主要是由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来完成,事务所独立审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对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虽然我国的注册会计师事业在近几年得到较快的发展,但是尚有许多不规范之处。加上社会监督同企业的内部监督一样,同属企业行为,受到利益驱动,使他们难以不受干预独立、公正地执行业务,注册会计师的公允性和鉴证质量也有待于提高,其社会监督的作用也自然要打折扣。
三、完善会计监督的措施
笔者认为,鉴于目前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要防范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上述种种弊端强化企业会计监督工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 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加强单位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
在我国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负责人认为自己是负责人,会计上的事情由自己说了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按照他的意愿办事,出了问题将其一推了之或者找个替罪羔羊,减轻自己的责任,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会计监督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明确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关键。作为单位负责人,他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样就加强了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的地位,为会计工作者明确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了保障。再者,为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还必须要懂管理、懂业务、懂财务、懂会计,熟悉有关经济法规,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对法律负责。
(二)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虚假的会计信息的披露,暴露出会计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使社会公众深感会计“信用危机”,而会计一旦丧失诚信,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同时,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就会计业而言,要普遍加强会计诚信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准。推广企业财务会计等级评价制度,在会计人员中广泛开展会计人员道德规范的宣传教育,会计从业人员和注册会计师建立诚信档案。
会计队伍素质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会计工作的整体水平,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输出的结果。因此会计人员应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随着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到来,新经济,新业务的出现,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对于复杂的经济事项,会计人员能从整体角度,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
(三)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必须有一套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
1.组织职责控制
(1)建立相互制衡机制和分级授权机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人,会计核算,财产保管等关键环节,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岗位。在这些基础上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和权限,确保不同机构、岗位之间责权分离,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做到钱物分开,钱账分开,经办与批准分开,实现在授权批准下,财务部门,财产保管部门,业务经办部门相互制约,相互牵制,防止某一部门或个人包办。
企业应结合实际,对各级管理层制定相应授权批准的权限、范围、程序和相应责任,做到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与承担责任的统一,特别是对形成企业经济利益的各项业务活动,建立起严格的审批制度。如对销售产品数量、规格、价格、付款方式,以及售后纠纷处理等方面建立起严格的审批制度。
(2)加强现金管理和票据管理。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企业的现金开支范围,特别是应加强库存现金额度的管理。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现金盘点制度,检查现金实际库存数与其账面余额是否相符,开支范围是否合理,检查督促出纳人员不能兼任的工作事项是否落实。如有无兼任保管,收入不敷出等账务的登记工作。
同时,要加强对货币资金的有关票据管理。建立起票据管理的各项制度,包括票据购买、领用、缴销等环节的规定,做到票据的保管、使用和印鉴相分离,特别是要加强对内部使用票据的管理。如提货单、租赁单据的管理,防止没有实际交易的票据使用现象的发生,坚决克服全部印章由一个人保管的现象。
(3)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指导和监督检查。财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打好基础,同时,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一套内部制约机制,并把内部制度建设及其贯彻执行情况,列入企业财务管理和评比的范畴。
在企业内部实行内部控制责任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自我评估,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日常控制和全过程控制的作用;完善内部约束和激励机制,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工作规程和纪律要求,按章办事,减少人为因素,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内部会计控制
(1)增强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观念。现代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财务工作作为经济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求会计人员加强后续教育和培训,提高实务的操作能力,拓宽专业理论知识及与专业相关的经济法律知识,增强职业判断能力。
(2)把好原始凭证审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经济活动日益繁杂,社会上伪造、变造票据、发{学}票的案件屡屡发生,使得企业乃至国家蒙受巨大损失,面对这种情况,会计人员必须提高警惕,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辨别真伪,把好原始凭证审核关。
(3)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各种会计资料如:凭证、账本、报表及会计信息均应根据其种类用途装订成册,集中分类保管,专人负责,要建立会计档案借阅制度,明确责任,做好会计资料的保管工作。
(4)加强资产保护控制。包括接近控制和盘点控制操作。
接近控制:限制无关人员接触资产,只有通过授权批准后才能接触资产,如现金的收支管理仅限于出纳;支票的签发必须是企业指定的负责人,个人的印章应自己保管,严禁代管;存货的保管应采用实物负责制。
盘点控制:是指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财产进行清查,查明帐实是否相符,找出原因,保护企业的财产的安全。
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使其有效地发挥作用,以确保单位资金有效运行和安全完整,在制度上防范会计违法行为发生。
3.会计电算化的控制
随着电脑的应用与普及,会计电算化得到突破性进展,随之而来,利用电脑进行贪污、舞弊、诈骗等犯罪活动也有所增加。由于电脑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它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可能比手工会计系统更大,对于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不仅难度大,而且还需各种技术手段。
因此,完善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应当建立会计软件服务体系,严格划分控制输入输出权限控制,明确修改权限与修改痕迹的控制,对操作记录进行跟踪,加大复合型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四)规范发展社会审计监督,完善政府部门监督
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监督是会计监督的必要手段。社会监督既要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作用,还要结合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一是要借鉴国际惯例,与国际会计接轨,建立按企业机制和注册会计师为特点运行的会计师事务所管理体制。
二是要通过立法,建立健全审计执业规范,使注册审计师在准则指导下,可以较好地完成任务。
三是要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队伍,全面提高注册会计师人员素质,审计人员经过充分技术培训并精通业务,对一切与业务有关的问题,保持公正、独立、客观,执行审计报告时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四是要通过发展注册会计师协会等加强对事务所的管理,规范和完善社会监督市场。
政府部门监督首先要更新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其次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做到资源共享。财政、审计、税务、银行、工商、物价等部门都应从各自的职能出发,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以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总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职能由核算转向管理,其会计监督职能也就有它的特殊意义,这就要求企业应加大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整治力度,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监督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会计监督工作落到实处,更有成效,确保企业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