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论中国文学批评现代多维视角的确立

论中国文学批评现代多维视角的确立

日期: 2010-2-18 4:13:22 浏览: 4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毕业论文网

【提要】文学批评视角的转换从“五四”到新中国建立,再到新时期,经历了三个阶段,实现了由视角到人性人情视角,再到审美视角,其后到文化视角的单维向多维的转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的建立为批评视角的转换提供了内在动力机制;“全球化”、“多元化”的视域和语境为批评视角转换提供了外部动力机制。文化批评的多维视角构成了批评转型和的基础,具有建设和实践运作的双重意义。
【摘要】Fromthemayforthmovementtothefoundingofthenewchina,andtothenewperiod,thetransformationsofvisualangleofthechineseliterarycriticism,andithasrealizedthetreans-ferringfromsocialvisualangletothehumanfeelingandnat-urevisualangle,thentotheaestheticvisualangle,andatla-stfromsingletothemultidimentionalvisualangleofculture.thereformandOpeningandthesocialmarketeconomyhavepro-videdtheinsidemotiveforcemechanismuntiletheglobalizat-ionandthepoly-tendenlyProvidedtheoutside.Thatmultidisme-ntionalvisualangleofculturalariticismhasformedthefou-ndationoftransferringanddevelopmentofcriticismhasthedoublemeaningofbuildingandpractiseoperationoftheories.
【关键词】中国文学批评/多维批评视角/转型/文化批评
chineseliterarycriticism/multidimentionalvisualangleofcriticism/transferring/culturalcriticism
批评视角的转换是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批评转型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文学批评性品格建立的一个重要标志。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转换,文学批评体制与机制也在逐步转型,并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具有中国特色的批评多元化发展趋势。其中,批评多元化的重要构成内容之一就是批评视角的多维转换。
一、批评视角的维度转换和多维视角的确立
伴随着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化进程,中国文学批评视角的转换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开始了现代化进程,批评也随之开始了现代化进程——从古代批评形态向现代批评形态转型。批评视角也从传统批评视角——人格伦理教化型视角,向现代批评视角——社会政治型视角转化。其实质不是一个简单的视角转换,而是视角内容的转换——从封建意识形态内容向反封、反帝、反殖民主义的意识形态内容的转换。但单维的视角状态并未真正改变和转换。
第二阶段是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现代化进程以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主要内容,文艺及其批评被视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机器上不可缺少的螺丝钉,从而确立文艺和批评为革命和建设服务的宗旨和目标,文学和批评的主流意识形态功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因此,批评视角一方面沿袭了“五四”以来的批评传统,在社会政治教育型视角上有了进一步发展,同时,另一方面受计划经济和大一统思想意识形态,又强化和确立了阶级及阶级斗争批评视角,最后发展到极端,在“文革”中表现为政治大批判的视角,从而使批评成为阶级及阶级斗争的工具。
第三阶段是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在反思和建设两条轨道上发展,尤其是借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推促了批评全面的改革和全方位转型。批评视角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语境和视域的展开而逐步扩展,实现了单维视角向现代多维视角的转换。细而分之,新时期以来批评视角的转换也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其一,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拨乱反正时期。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及其批评为代表的批评视角从“文革”十年动乱的反文化、反人性、反社会的极端阶级斗争大批判模式批评转向政治反思型批评,其批评视角从阶级斗争视角转向社会政治视角。这一转换在视角内容改变的意义和作用上已显示出突破“禁区”、趋向改革的态势。批评视角逐步聚焦到“文革”以及各类型的政治运动的反思中,除对社会政治以及阶级斗争的反思外,更重要的是,在更为广阔的空间上开始了对人性、人的命运、人的情感生活的反思。拨乱反正批评视角逐步由社会政治型视角向人性人情型视角转换。
其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批评先后经历“论热”、“观念热”、“美学热”、“批评热”等文艺思潮洗礼之后,明显更高地立足于引进和吸收西方批评来改革和转换中国批评。形形色色的西方文艺批评流派、思潮、理论、模式、方法源源不断地登上中国批评舞台,并左右中国文学批评的建设和发展。批评视角原来的格局已被打破,以主流意识形态批评为中心的一统天下逐步为精英(知识分子)意识形态批评所松动;中国传统的批评模式也逐步为西方批评模式所动摇;“中国化”、“民族化”倾向也逐步为“西化”倾向所置换;单维的社会政治型——人性人情型批评视角也逐步为西方林林总总的多维批评视角所取代。至此,“多元化”、“多样化”的批评视角格局基本建立。尽管基础是建立在试图引进西方批评以期“洋为中用”的思维和观念上,一方面存在着“西化”倾向和“民族化”、“中国化”的“失误”状态;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仅为引进和利用,而缺乏平等交流和对话的基础,从而导致“误译”、“误读”、“误用”的误区,但从总体而言,借助西方批评资源打开中国批评封闭的大门,毕竟是迈开了艰难的一步,构成了一个古今中外批评交锋、碰撞以促使“多元化”格局建立的语境和氛围。文学批评的视角因批评语境和视域的向外拓展得以开放,视角转换和变革成为必需和必然。具体而言,中国批评视角从社会政治维度转向人情人性维度后发展为审美维度。以审美视角为中心建立了在引入西方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模糊数学、耗散结构理论等维度的现代批评新思维、新方法、新理论的全方位视域。但这一阶段的引进和开放,存在着一个时间差的。钱中文先生指出:“在全球化语境中,当鸟瞰20世纪中外交流的发展时,我曾指出两者之间曾经发生过两次错位。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前,西方文学理论的主导是一种内在研究,而我们则把文学理论的外在研究发展到了极致。结果是两者都走入绝境,难以为继。另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当全球化语境正在逐渐形成之中,西方文学理论的主导倾向,由内在研究而走向外在研究,而且声势越来越大,而我国文学理论,则由外在研究而走向内在研究,大力探讨文学理论自身的问题、等等。”[1]因而,尾随西方总会存在着一个落后或滞后的问题。中国批评视角的转换相对于自身发展而言有了更大突破和飞跃,但相对于世界批评潮流而言则始终存在距离和“盲点”。
其三,第三阶段的发展以1992年中国开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作为标志。市场经济不仅设置了一个可供交流的更大的天地,而且设置了一个新的视域和语境。中国文学批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语境和视域下,推动其变革和发展的机制就不仅仅是西方批评思潮的外部要求,而且是中国现实问题的内在机制的推动,是批评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最大限度地解决人和生产力发展、激发人的积极性、提升人的精神文化境界、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现实问题。至此,中国文学批评的定位和立足才扎根于中国现实的土壤上,“本土化”、“民族化”、“中国化”的本土意识和“现代化”、“全球化”“多元化”的世界意识才有可能实现对话和交流,才有可能真正在古今中外融通的多维视域中全方位考虑问题和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首先打破了单一的主流经济、文化所处的统治地位,初步形成了多元经济和文化共存发展的状况。从文化角度而言,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处于三足鼎立状态。大众文化借助市场经济和大众传播渠道从20世纪80年代的边缘化状态逐步进入主流渠道;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也从20世纪80年代政治权力话语转换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更为宽容、民主、平等的文化话语;精英文化也从20世纪80年代的“前卫”、“先锋”的孤傲独立的经典文化转换为审美文化,既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姿态和策略,向主流意识形态文化和大众文化靠近;又保持精英文化本色,坚持人文精神和文化批判的立场。三种主要文化形态的相互支撑而又相互协调,谋求整合而又相互制衡的状态,构成中国文化的整体性与多元性。文学批评发展亦如此。批评内部力量的整合与制衡也存在主流意识形态批评、精英批评和大众批评三股主要批评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三种批评才有可能形成整合而又制衡的力量,形成中国文学批评的整体力量和多元化发展状态。从批评视角而言,批评队伍力量的整合和分化,也必然使视角呈现出多样性和统一性、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对立统一关系,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向和制衡整合、趋向对立统一的多元状态。具体而言,批评视角的转换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方面,从审美批评视角转换为审美文化批评视角或文化批评视角,无疑拓宽了批评视域和语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转换了视域和语境,拓展和开阔了批评视角;另一方面,立足于本土现实问题的提出和解决,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对批评理论的引进虽更趋成熟和理性,但却带有明显的“中国化”而非“化中国”的导向和目的。诸如西方当下仍还盛行和新近出现的后殖民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后现代主义批评等,均带有本土现实问题性和现实当下性,更带有“全球化”的世界普遍性和人类生存境遇的共同性,从而使问题和命题合法化、合理化。同时,“全球化”话题除其普遍性和共同性外,还会因地域、民族、国家差别而带有本土性特征,从而呈现出多元化、民族化的特征。“全球化”语境中的对话和交流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多元化状态,存在着接受对象多元化、接受主体多元化和接受效果多元化的倾向。另一方面,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经济角度而言,必然是多元化,从市场角度而言更是多元化,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为中国文学批评体制、机制及运作规则上的转换,从内部机制上实现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整合与分化,制衡和鼎立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批评发展的多元化状态和趋向。中国批评面对当下现实问题考虑的基本思路不外乎“全球化”与“本土化”、“现代性”和“传统性”、“多元化”和“个性化”等问题的统一和协调。在批评视角的选择上确定文化批评和审美文化批评,在一定程度上既体现了“全球化”问题与“本土化”问题的现实实践性品格,又体现了“多元化”和“个性化”精神,更体现了“现代性”和“传统性”沟通和对话的意义。至此,中国文学批评视角的转换可以说从单维视角向多维视角的转换已基本实现。当然,多维视角格局的最终形成是一个不断建构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随时代发展和文学发展不断调整、更新和转换的过程,从批评多维视角创新性和多元性、生命力与活力的实现都有赖于这一过程的不断完善。二、多维批评视角的构成因素
多维批评视角的构成因素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其基本思路和思维是定位于“多元化”上的。当然,我们在讨论这一时一定要将其限定在其概念界定的范围内。其多维格局的构成因素大体有四个方面。
其一,批评对象的多维角度构成多维视角的重要因素批评面对的对象是一个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多面立体的存在物,或者说意识、观念、精神的物化形态,甚或是一个超越时间、、阶级、的精神存在。尽管批评见仁见智或因时因地因人可以从不同角度可以进行批评,但每一种批评几乎都是立足于自身的单维度评论,从而逐渐形成惯例和模式。如社会批评往往执着于文学的社会维度的批评而几乎排斥了其他维度的批评;形式主义批评却往往执着于文学作品的形式,尤其是语言的批评而排斥其他批评维度。甚至在同一批评维度构成的模式中,又有可能执着于批评对象的某一因素而排斥其他因素。如社会批评模式中又有围绕着作品主题批评而排斥主题之外的批评维度。因此,多维批评视角替代单维视角是力图改变批评的角度单一化、固定化、模式化的弊端,改变批评视角绝对化、唯我化、排斥性的弊端,而主张建立立体的、整体的、动态的、相对的、多线的批评视角。当然并非说批评一定要面面俱到,而是认为,面对文学这一多维立体的动态整体对象,应该有一个多维视角的批评视域和语境,应该有一个从社会到作品、作者和读者的完整统一的文学活动整体观和文学整体观。
其二,文学批评视角的多维性构成因素是批评主体的多维选择角度批评主体依据各自的批评观、思维、方法、立场、动机、意图都会有各自不同的选择角度。批评主体的多元化需求决定了多元化的选择角度。如果大家都囿于同一种理念和方法、同一个角度、同一个结论,批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由此,多维批评视角才能构成批评主体和现代批评存在的理由,才能尽可能发挥出批评家的主体性和批评的主体性。同时,多维批评角度才有可能揭示出批评对象的立体性、完整性和多面性,才能揭示出文学的本质和特征以及。当然,批评视角维度的多维性并非是1+1+1……的相加累积,也就是说并非一个批评家、一种批评就是一个维度,几个批评家、几种批评相加就构成了批评角度的多维性。而是要求每一位批评家、每一种批评都应该将批评多维视角作为批评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将文学作整体观、立体观,都应该有一个更为宽阔的批评视域,应该置身于一个更为宽阔的批评语境下。传统批评往往使批评家局限在某一种批评视角中,其视域就十分有限和偏颇,既无法完整把握文学的整体内涵和精神,又使其批评视角格式化、雷同化,从而也禁锢了批评家的思想和思维。现代批评的创新,选择角度的创新是一个重要方面,多维批评视角才有可能提供视角创新的可能性和多样性。
其三,批评所提供的多维批评视角每一种批评理论或批评模式、方法、流派、思潮都会提供一种批评视角、批评视野、批评话语形式和批评语境。文学批评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努力引入西方批评理论,一方面是为了借鉴和并使之“中国化”,另一方面是为了自身的理论建设,建构中国文学批评理论。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批评理论越来越多地被引入,不仅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中国批评的视域,而且也促使我们对传统中国批评本身和西方批评不断地进行反思。为什么西方批评会呈现出如此众多的不同流派和不同模式?为什么西方批评在西方和在中国都存在着见仁见智的不同认识?为什么西方批评在中国都会被“误读”或被“中国化”?每一种理论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都有其可取之处和优势,也有其不足和偏颇之处。西方的社会批评理论、作品批评理论、作者批评理论和读者批评理论都是围绕文学或批评对象的某一维度、某一要素来建立批评理论,缺乏多维视野,缺乏整合、互补、对话的视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因此,中国文学批评在引进和吸收西方文学批评理论时,需要有一种多维的视域将各种理论的优势整合起来,形成新的理论。当然,中国文学批评应做的工作并不是一个简单地将优势相加和劣势相减的工作,而是必须以此作为借鉴,创造出中国自身文学批评理论。中国文学批评模仿、起步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文学批评面临着创造的时代。无论是继承也好,借鉴也好,目的还是为了创新,为了建立和建设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以更好地指导中国批评实践。
其四,文学及其作品的现代性也提供了多维视角阅读、阐释、批评的可能性中国文学从20世纪80年代之后逐步与世界文学接轨。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以先锋文学、前卫文学、实验文学、文学、传媒文学、大众文学等各种形式崭露头脚,并形成气候,汇成潮流。文学和形式都比过去更丰富,更多样化,更新颖,从而也使文学和批评更复杂,更有难度,也更有必要。尤其是1992年后,市场引起文学转型,大众文学置身于主流文化潮流中,从而引起诸如文学边缘化、文学的人文精神重振、文学的商品性、文学与市场关系、文学与非文学界线淡化、文学“禁区”被突破、文学的经典、崇高、韵味消失、文学世俗化倾向,文学读者群锐减,文学影视化、网络化,文学快餐、泛文学化,杂文学、大文学等等问题和讨论。文学的转型和变化,使文学理论、文学阅读、文学批评都面临转型和改革,使人们的文学观、审美观、批评观也发生变化。因此,文学批评面临着文学变革,除其自身变革外,更重要的是在转型时期及时适应文学发展并引导文学发展。文学的多元化、复杂性、矛盾性也为文学阅读、阐释和批评提供了多维视角。如果传统批评局限于单维的视角是由于对象的平面化、单一化的话,那么,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消费时代文学、传媒时代的文学、市场经济时代的文学所提供的文学的多样性、复杂性、矛盾性构成的文学多维视角,也应该使批评建立起多维视角,才能更好地适应文学发展和引导文学发展。当然,现代批评不应该仅仅成为文学附庸,仅仅去适应文学;现代批评应有自身的独立性和超前意识,它的理论前置性、预见性、指导性、超越性,都应该使其成为文学的“诤友”。所谓“诤友”,就是保持与文学的距离,保持其独立性,保持其对文学的批评性(应包括批判性、超越性和指导性)。因此,批评的多维视角一方面来自批评对象视角的转换和多样性、复杂性、矛盾性;另一方面也来自批评自身的责任和内省。批评的多维视域和“全球化”、“多元化”语境使批评的多维视角得以确立,也使得批评与文学在相互作用、相互制衡中发展。三、多维批评视角确立的和实践意义
新时期以来,批评视角的转换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批评视角转向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人性人情批评视角,再转向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审美批评视角,其后转向20世纪90年代初的文化批评视角,每一次转换都有一个质的飞跃和突破性的,都带来文学和理论的改革和更新。其理论意义一方面是推进了文学、批评、理论的化进程和与世界交流对话的“全球化”进程;另一方面是实现了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改革和转型,由“再现说”向“表现说”、“向外转”向“向内转”、“社会性”向“人性”、“政治伦理性”向“审美性”的转型,确立了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现代性。社会主义市场建立十年来,中国文学、批评、理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视域和语境下,以及在国际“全球化”、“多元化”的视域和语境下构成更为显著的转型和改革。文学批评视角由“中心”转向“边缘”,由单性转向多维,由审美视角转向文化视角。文化批评视角以审美视角为核心,全方位展开文学与社会、作者、作品、读者的关系;展开文学以审美为核心的政治、道德、、宗教、民俗、文化、的多方面多层面的意义;展开文学所拓展的“人学”的人性人情的深层空间和人性与精神的提升;展开文学所昭示的人与社会、人与、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矛盾及其矛盾带来的精神需求、生存困境和心理焦虑,从而促使文学和审美寻求解决的途径和办法。因此,批评视角的转移和更新无疑带来观念、思维、理论、的变革和发展,多维批评视角的确立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也逐步呈现出来。
其一,确立了文学多维整体观文学观的发展经历了从古到今的社会文学观、政治文学观、伦理道德文学观、审美文学观、文化文学观等阶段。批评受制于文学观,批评观与文学观几乎同步发展。文学整体观、批评整体观在传统文学、批评和理论中也间或出现过。整体批评视角在中国古代批评,尤其是在中国古代诗论、诗话、词话、曲话批评文本中不乏其例,但较之多维整体批评视角的现代批评而言,确定带有混沌、模糊、经验、实用、感性化的特点,与现代批评的多维整体观有本质区别。20世纪中后期人文主义思潮和主义思潮在后现代主义中的汇合,“全球化”、“多元化”、“后现代”、“后殖民”、“新历史主义”、“新意识形态”、“新人文主义”等观念构成多维整体文学观,从而为批评带来多维整体视角。这一崭新视野并非是拨乱反正而恢复传统的文学整体观,而是在现代语境和视域下的全新发展。中国文学批评的多维视角的确立也显然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整体观,即非对文学的混沌、模糊的把握,也非视文学为杂文学、大文学的文史科界线的取消;而是由批评角度的多维视域从而将文学和批评引入一个更为宽阔和深化的大背景、大语境中作全方位的诠释和评价,在文学与社会、文学与自然、文学与人类、文学与自我以及定位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以人为本位的各种关系中来认识文学以及文学的功用,从而认清文学的本质、文学的属性、文学的特征、文学的地位和价值。因此,多维批评视角的确立会引起文学观和文学理论的全方位的变革和发展。
其二,多维批评视角展开了文化批评的视域和语境西方在20世纪中后期就已逐步展开文化和文化批评的视角,现已形成声势浩大的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的思潮,并且逐步将研究和批评对象从文学扩展到文化,对文学的研究和批评也逐步从单维的审美批评扩大到多维的文化批评。英国文化批评学者雷蒙•威廉斯在《文化》一文中指出:“文化分析是批评活动,借助这种批评活动,思想和体验的性质、语言的细节,以及它们活动的形式和惯例,都得以描写和评价。这种批评涉及范围很广,从非常类似于‘理想的’分析过程,经过着重强调被研究的特定作品的过程(以阐明和评价这部作品为主要目的),同时对传统发生兴趣,并发现‘世界上构思和写得最好的作品’,直到一种历史批评,在分析特定的作品之后,历史批评试图将它们与它们从中出现的特定传统和社会联系起来。”[2](P125)可见,文化批评是一种视野更开阔,综合性、整体性、多样性更强的批评。它似乎涵盖了20世纪西方各种批评的特长,带有综合批评的特征。它一方面提供了比传统研究要更为广阔的视野,提供了新的文学研究角度和文学研究资源;另一方面也提供了文学研究的多维文化视域和视角,尤其是被主流文化遮蔽而边缘化的亚文化视角,从而也提供了整体、综合的文化观;再一方面,文化批评还综合和涵盖了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新意识形态、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等文学和文化思潮的视野和观点,带有整合西方20世纪各种思潮,并使之趋向共同发展方向。多维批评视角就是在文化批评视域和语境下产生和发展的,它带有文化批评的许多特征和倾向;同时也以文化批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确定文学批评的多维文化视角。因此,批评多维视角的确定,一方面是实践文化研究、文化批评的结果;另一方面又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文化研究、文化批评理论。当然,“文化全球化在已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同时也导致了文化研究的多种价值取向,近几年来新崛起于西方学术理论界的‘文化研究’就是适用于分析后现代社会的文化及其产品的有效理论视角。我们应当正视全球化这个实在的存在,以及在其大语境下文化工业的及其积极的和消极的后果,这样我们才能思考出相应的对策。”[3](P130)这提醒我们,在“全球化”和“多元化”双重视域中确立文化批评发展方向,就必须确立多维批评视角。
其三,多维批评视角的确立丰富了文化交流的意义,贯通古今中外的文学和批评的视角,提供了“全球化”和“多元化”结合的新视角文学是人类相互交流的一种形式。中国文学从“五四”开始就致力于与国际的交流,但侧重于引进和借鉴,基本上是单向交流。孙绍振先生指出:“对话是相对于独白而言的,应该是双向的、互补的、互动的,对双方都意味着一种发展的动力。这不仅是指双方吸收富有生命力的思想资源,而且是指更加深刻地认识、理解自身的文化、文学传统。”[4]由是观之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建设应更多地致力于创造进行双向交流、平等对话的平台;更多地创造能尽量减少“误读”、减少“偏见”、减少隔阂的条件。我们既不能为自身利益而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去“误读”“他者”,也不能为了迎合“他者”的眼光和价值标准而故意曲解自身以乞“认同”。我们需要有“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双重眼光,从而在批评中确立多维批评视角,确立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对话的平台以及沟通的视域,确立立足自身、走向世界的眼光。因此,多维批评视角的确立对于引进和开放,对于交流和对话,对于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是大有裨益的,对于文化交流和审美交流理论建设也是颇有意义的,对于扩展比较文学的视野更有重大作用和意义。
【】
[1]钱中文.全球化语境与文学理论的前景[J].文学评论,2001,(3).
[2][英]雷蒙•威廉斯.文化分析[A].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王宁.全球化语境下的后现代和后殖民研究[A].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4]孙绍振.从西方文论的独白到中西文论的对话[J].文学评论,2001,(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