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高职高专学分制改革的探讨

高职高专学分制改革的探讨

日期: 2006-4-19 6:32:13 浏览: 17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廊坊市工业学校 崔成旺

【摘要】:学分制是一种学籍管理制度,在教育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已广泛实行。学分制已成为当前高职高专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文中介绍了高职高专实行学分制的重要意义;学分制的特点和优点以及高职高专实施学分制的关键所在;高职高专实行学分制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学分制 教学改革

现行的各类高职高专是以学年制为主的教育教学体制。学分制是以学分为衡量学生学习分量、学习成效,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余地的教学体制。在高职高专实行学分制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
一、高职高专实行学分制的重要意义
1.实行学分制有利于高职高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在职业教育领域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明确教育的本质目的是培养人,而不是选拔、淘汰人。高职高专应当进一步端正办学方向,对进入高职高专的学生,职教工作者都有责任把他们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文化基础较差的学生,善于发掘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发挥他们的优势。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逐年提高,客观上造成接受教育的学生文化基础素质的差异性加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方面也存在差异。就业渠道和方式的多样化,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要求高职高专在教学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和全面发展。
2.实行学分制有利于高职高专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实行学分制,有利于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实行学分制后,课程类型将改变过去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局面,选修课将占到相当比例;课程结构将实行模块组合,更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课程内容将向综合化、小型化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学科知识间呈现不断渗透、复合的趋势,要求课程内容进行综合重构;另一方面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要求课程内容不断更新,专题性小型化的课程更加灵活。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行学分制这样一种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有利于建立富有弹性的学校教育制度,学生可以先就业创业,然后再学习,也可以边工作、边学习。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下,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都将随之产生较大的变化。
3.实行学分制有利于职业教育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实行学分制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就业前教育与就业后培训、不同类型教育之间、职业教育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沟通和衔接,有利于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学习化社会的形成。通过学分互认,可以提高办学效率,实现图书馆开放、教师互聘、课程互选、专业共建,实现资源共享;改变行业部门办学的局限性,使学校的办学体制改革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4. 实行学分制有利于促进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
通过学生选课程、选教师,引入竞争机制,教师既有压力,更有动力,有利于激励教师更新教学内容,激发教学工作的活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调动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二、学分制的特点和优点
学分制是一种学籍管理制度,在教育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已广泛实行。它有以下特点:
1.学生每学完一门课程,成绩合格,即获得与该课程相应的学分,取得足够的学分后,准予毕业各门课程的学分值不同,一般来说 ,课程教学时数每20课时左右定为1学分。学生学完某门课程后,若成绩不合格,则应重修,俗称“留科”。采用学分制后,只有留科而无留级。学生在某学年若未能取得最低的必须学分,则劝其退学或另行补习,取得补习合格证明后可重新就读,过去已取得的学分继续有效,相应课程允许免修。
2.学分制与选课制紧密相联学生的课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模块。一是必修课模块,包括公共文化课和基础课,约占全部课程总时数的50%~60%;二是限制选修课模块,包括与某个分支专业对应的一组基础课和专业课,它确定口径明确的专业方向,占25%~40%;三是任意选修课模块,可由学生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或是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或是拓宽知识面。学有余力的学生也可以同时读两个限选课模块,这相当于就读两个分支专业。例如管理专业某学生,可主修市场营销专业,辅修工商行政管理专业。
3.用“平均学分绩点数”表示学习成绩高低。 学分的取得只能证明学生完成了该课程学业,各个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对高低则用“绩点”表示。例如某门课程,学生甲考90分,给5个绩点;学生乙考76分,给4个绩点。学生毕业时,可由其“平均学分绩点数”表示学业成绩的相对高低。
由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学分制的优点:
1.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
优秀学生可以多选课,取得足够学分后可提前毕业,或同时获得辅修专业毕业证;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放慢学习进度,也可暂时少修一些课程,集中精力修好几门课程(有的学校还允许学生在自认为有把握后再申请进行课程考试)。无论对哪种学生,事实上都提高了学习效率。
2.体现了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把受教育者的素质提高、能力的加强放在首位。每个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个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学习基础、社会背景、经济状况各有不同。实施弹性选课,为受教育者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学习内容创造了条件,有利学生个性发展。对于这些未成年学生来说,弹性选课对其潜能和个性的发展有着特殊重要意义。实行学分制兼顾了个别学生的差异性,学生可据自己的意愿选课,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
3.适应了市场需求
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具有灵活的课程结构,主动适应市场的供求变化,以确保毕业生具有适应就业市场变化需求的素质。学分制的弹性选课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强化专业方向,使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占据主动地位。
4. 有利于学校的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定,改革传统的学习制度,实行弹性的学制,与国际职业教育的模式相接轨,这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学分制的实行符合弹性学制的教学管理要求,能保证弹性学制的顺利运作,能促进学校办学的多元化发展,增强办学的灵活性。
三、高职高专实施学分制的关键
影响学分制能否顺利实施的因素很多,其中关键的因素主要有:
1.切实转变观念 统一认识、转变观念是实行学分制的重要前提。教师要从观念上接受学分制,它是教学管理制度的一种根本性的改革,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形式主义,而是人才多样化、复合型的必然要求。要树立正确的教育功能观。现代教育的主要功能是教会学生做人、学习、创新和协作,以逐步达到专业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要求。同时还要转变教育只为社会需要服务而忽视人自身发展的需要。还要更新传统的教育质量观念,宏扬学生的创新、求异思维。
2.强化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适应学分制的师资队伍是实行学分制的重要条件。实行学分制后,有大量的选修课要由教师承担,如果选修课数量不足,学生将无课可选;如果选修课质量不高,内容贫乏,学生将学无所获,这都将影响学分制的实施。因此,一方面要求教师要不断进取,学习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工艺、新理论,迅速提升自己,尽快使自己成为“双师型”教师,以适应实行学分制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外聘兼职教师队伍,聘请行业的专家讲课。
3.改善实践条件 实行学分制后,随着选修课量的不断增加,学科教学班级所需的教学场所也必然随之增多;传统的以行政为主的教学班级将被一个个以学科为主的教学班级所替代。同时,更多的新的学科的开设,则需要大量的现代教学设施与之相配套。为此,增加教学投入,应当成为学校管理当局的一种必然选择。
4.课程形式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形式外,我们还应开发以下两类课程:①远程教学课程。采用弹性学制后允许学生先就业再学习,但就业后的学生再回到学校继续学习的可能性极小,采用自学考试和网上教学的方式将有助于解决这一矛盾。②技术项目开发。为了鼓励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应将参与技术项目开发作为选修课程,由校学术委员会对其开发项目进行评价,根据项目完成的质量,通过论文答辩后给予学分认定。
5.加强教学管理 实行学分制工作面广量大,采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手段是必由之路。在试行学分制工作过程中,应开发课务、考务、教材、选课、登分等管理软件,以保证学分制的运行,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四、高职高专实行学分制问题与对策
1.从国情出发,循序渐进地实行具有职教特色的学分制
高职高专,强调的是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因而,在实行学分制过程中必须保证学生所修学分中,技能方面的学分要占有足够的比例,要加强实践技能课的建设,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对技能课的数量和质量、学生实训设备和场地要有充分的措施予以保证。
2.改革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与管理
学分制起源于选课制,但不等于选课制,它所涉及的实际上是对新的人才培养规格的方案设计——课程体系的变革。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学分制的要求重构课程体系。在教学管理上,要加强课程评估,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采取科学的课程评估方法和正确的评估途径,以促进课程质量的提高。要加强对课程的管理,从课程的开设、课程的内容到考试考卷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3.发挥学分制的激励、竞争作用,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必修课中,如一些公共课可尝试打破专业、学科的限制,教师实行挂牌上课。选修课中对那些学生选修人数不多、质量不高、效果欠佳的课程,予以取消或换教师上课。在奖金分配、升职晋级、聘用年限等问题上,都要与教师教学的质和量挂钩。
4.改革单一的班级授课制,建立有分有合的班集体
以此解决实行学分制后不利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集体活动的矛盾。实行学分制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贯穿到教学过程之中、贯穿到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但有些公共基础课和课外活动仍然要以班级为主体,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5.大力加强对学业指导和职业指导工作
这项工作必须从新生入学那天就开始抓起,要传授有关职业与选课的知识,提高他们对学分制的认识和自由选课的能力。必要的情况下,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对学生的选课与专业方向的确定给予必要的帮助。
此外,高职高专的学分制改革不能盲目照搬普通本科院校学分制改革的经验和做法,而应该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高专的办学实际,开创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分制改革新思路。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号召各级管理者和广大教职员工深入学习和研究学分制改革的实质、实施条件和制约因素,深入分析和借鉴其他院校学分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然后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学分制改革实施的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具体落实各相关部门和管理者的职责和任务,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实施方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