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推进融合教育提质增效
(长春师范大学 吉林长春 130032)
摘要:目前,融合教育思想已经深入到了教育界,并逐渐形成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教育发展格局。在发展高校经营内涵的进程中,融合教育教育的引进、推广与应用,改变高校的教学模式,是实现融合教育提质增效的一种方式。为此,本文着重从多措并举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推进融合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多措并举;融合教育;提质增效
引言
融合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它把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送到普通高校,在普通高校里学习、生活。“融合教育”模式的推行,对一般高校的教学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普通高校更多地关注个性学习,重视个体差异,从而使普通高校的教学质量与管理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教育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多措并举推进融合教育提质策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点,促进融合教育开展;构建适合的融合教育发展模式;教康结合,提供全方位专业服务;家校共同努力,促进融合教育的良性发展。
一、多措并举推进融合教育提质策略
(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点,促进融合教育开展
“互联网+”的背景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其自身的优势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目前,我国高校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提高素质,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1]。因此,高校要在网络环境下,充分发挥信息教育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新型综合教学平台,为我国高校信息化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系统的建立和应用,使得有特殊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平等的、高质量的教育。高校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全面的教学绩效管理,以“服务于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品质评估准则,著重在营造适合每一位同学的内、外部环境。让学生在融合教育的氛围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卓越业绩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对“全面优质”的持续追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特殊学生、一般学生甚至是教师、家长的需求,努力实现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协同发展。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在新型综合教学平台,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为学生制订适合自身的“融合教育”方案,推动融合教育课程改革,使之更好地与普通教育的健康发展相匹配。
(二)构建适合的融合教育发展模式
为了更好地实现融合教育的特色发展,高校应积极学习“管理+高校”;“文化+学科教育+心理教育”模式满足融合教育政策各方面的要求,同时也满足特殊学生和普通学生的融合发展需求。高校应在管理发展过程中积极推广这种独特的融合教育模式。为此,高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根据“文化教育”概念,构建具有特殊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融合课堂文化、社区文化、宿舍文化、网络文化等内容,在融合教育框架内推进校园管理文化建设。由于特殊学生在生理或心理上有着不足之处,高校的校园文化应侧重于与生活技能和专业技能相关的实践文化,使特殊学生在校园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自身的能力。其次,高校应实施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全面的教育学科教学改革,让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在正式的课堂学习过程中接受必要的康复训练、补偿训练,并发展自身的能力。使特殊学生能够独立、和平地融入社会生活,成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必须加强课堂文化,让特殊学生在课堂上也能感受到文化的影响[2]。最后,高校应在融合教育的框架内加强心理教育,巧妙纠正特殊学生的不良心理,逐步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行为习惯。
(三)教康结合,提供全方位专业服务
在此基础上,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应当实施“特殊教育服务一览表”,以改善特殊学生的学业、生活、生活等方面的工作为重点。每年十月,市特殊教育中心应按照家长的要求,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对有特殊学生进行诊断、评价,并按有关高校的入学条件,作出相应的安排。分配教学资源,制作个人作业指导书,制作档案。基于这一点,有关高校应当建立康复学习团队、心理咨询团队、融合教育教学团队,推进课堂教学、个人康复训练、心理健康教育等。还应设立专门经费,购置专门的复健设备,并进行广泛招聘,以吸纳更多的专业人才,为特殊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市特殊教育中心应当聘请特殊教育专家,为全市的特殊学生提供了专业的测评。针对学习障碍、语言障碍、情感与行为障碍、发育迟缓及心理障碍等五大类型的问题,建立个体化的教学与康复方案。另外,市特殊教育中心还将加大对特殊学生的日常流动辅导力度。流动辅导员要动态地、深刻地掌握城市中有特殊学生的班级和家庭状况,对班级进行追踪,对特殊学生的行为特点进行观察与分析,并与有特殊学生指导教师进行探讨与沟通。指导教师也应该针对特定状况和特别需要,清楚了解特殊学生的真实需要,为特殊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课程调整和评价,并给予特殊学生最合适的协助,让特殊学生能够真正地完成与之相适应的全面教育[3]。
(四)家校共同努力,促进融合教育的良性发展
特别学生家长要与学校要在相互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构建和谐的关系体系为融合教育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并且,特殊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的交互作用,可以对特殊学生的受教育品质产生某种影响,因此,要实现融合教育的良性发展,高校要在融合教育的背景下,加强家长与学校的协作,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因此,应强化对有特殊学生的家长进行心理辅导,使有特殊学生家长能够接受系统的康复训练。这样的训练能够矫正家长的负面情绪,给予家长自信,通过家校共同努力可以让家长更快地掌握康复技巧。在这样的健康开展中,普通学生与其家长可以结成合作伙伴,帮助特殊学生进行康复训练。
结语
多措并举推进融合教育提质增效,不要只是形式上的开展,而是要按照特殊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特征,对特殊学生开展融合教育,使特殊学生能够充分融入到普通教育当中。
参考文献
[1] 陈燕,冯士明. 多措并举完善教育保障 [J].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 2023, (12): 29-30.
[2] 李晓敏. 多措并举,推动适宜融合的教育落到实处 [J]. 现代特殊教育, 2023, (07): 67-68.
[3] 刘金荣,田国忠. 多措并举 推进融合教育提质增效 [J]. 绥化学院学报, 2023, 43 (04): 1-3.
课题信息:2022年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课题编号:JGJX2022D222,课题名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融合教育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