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三课”教学模式打造电子技术精品课堂——以《“抢答器”、“数字钟”的探析与制作》为例

“三课”教学模式打造电子技术精品课堂——以《“抢答器”、“数字钟”的探析与制作》为例

日期: 2021/2/27 浏览: 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陆莲 江苏无锡 214200

摘要:在推行实施“三教”改革的大环境下,本研究就是在落实教师、教材和教法的改革中,以“抢答器”、“数字钟”的探析与制作为例,以期实施网上课堂、面授课堂和实践课堂“三课”教学模式,有机联系学生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升级网上课堂,搭建学习平台,实现“三个课堂”实时连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建立师生互动、企业参与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字:“三课”;精品课堂;抢答器;数字钟;电子技术
  
   2014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和《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教职成〔2018〕1号)等一系列文件,强调指出职业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坚持产教融合、知行合一。实施“三教”改革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贯穿这项改革的主线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目标是实现理实结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职业性、实用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推行“三教”改革的大环境下,本研究就是在落实教师、教材和教法的改革中,以“抢答器”、“数字钟”的探析与制作为例,以期实施网上课堂、面授课堂和实践课堂“三课”教学模式,有机联系学生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升级网上课堂,搭建学习平台,实现“三个课堂”实时连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建立师生互动、企业参与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本文中笔者将以“抢答器”、“数字钟”两个项目的探析与制作为例,探索电子技术精品课堂的打造。本教学将“竞争意识”与“抢答器”,“惜时”与“数字钟”,将思政与专业有效结合,在专业学习中贯穿育人理念,以“抢答器”、“计数器”的学习探索为主线进行项目学习,以“小步子”教学法引导学生剖析原理,掌握学习方法为内容亮点;借助Mulitsim仿真软件、学习通学习软件等信息化工具和校企深度合作教学团队,构建了“知识原理探析第一课堂+实践技能训练第二课堂+线上学习巩固第三课堂”的课程教学实践体系;以就业为导向,创设“校企实习车间——培训车间——实训车间——校企实习车间”循环流水学习车间环境,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对集成电路的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本文将以《电子技术》中“抢答器”、“计数器”为例,从课堂的实施理念、实施策略、实施过程和实施成效四方面着手打造精品课程。
   一、实施理念
   1.从生活出发,“竞”出知识
   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在教学设计中淡化学科色彩,以现实生活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将生活问题转变成教学主题。本课题围绕由触发器和计数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开展教学活动,将“书本课堂”变为“生活应用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从兴趣出发,“竞”出快乐
   职校的学情显示学生对电子技术类专业课学习比较消极,寓教于乐,将枯燥的电子技术理论课趣味化设计,让学生在抢答竞赛、游戏中体验到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逐步探究,使他们直观体会到这门课程的价值和乐趣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3.从就业出发,“竞”出专业
   根据企业产品生产需求,从产品成品率和生产效率来考察学生的技能水平,以流水线竞赛的方式,“竞”出更优秀的技能人才。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培养既具备精湛技能又具备专业理论知识的高技能人才。
   4.从素养出发,“竞”出风采
   从学校合作企业的反馈可知,大部分职校学生缺乏职业素养,没有爱岗敬业的精神, 78.5%的应届毕业生岗位不稳定。基于以上现状,本项目无论从理论学习还是技能操作都贯穿认真严谨职业素养的培养,鼓励学生小步出发,踏实每一步,爱上每一步,逐步走进电子技术,爱上职业岗位。
   二、实施策略
   1.对接岗位,重构课程
   根据学生的岗位要求情况,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立能力本位的课程目标,以“有用、实用、够用”为准则,优化教学过程,将模块九和十进行增、删、组处理,分成四个项目,本次教学项目为其中的两个项目。
  

“三课”教学模式打造电子技术精品课堂——以《“抢答器”、“数字钟”的探析与制作》为例

   2.对接需求,制定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理解JK、D、T触发器的功能,熟悉集成触发器的各引脚功能;理解抢答器电路的工作原理;
   ②理解计数器的定义和分类;掌握计数器的分析方法。
   ③理解基于74LS160芯片的数字钟的电路原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实验箱的接线测试,理解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
   ②通过Mulitsim软件绘制电路图,掌握抢答器和数字钟电路的绘制方法。
   ③通过项目化教学,小组合作,能完成抢答器和数字钟的安装与调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②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3.对接学情,制定策略
  
“三课”教学模式打造电子技术精品课堂——以《“抢答器”、“数字钟”的探析与制作》为例

   4.对接标准,设计评价
   对接通信专业职业能力的标准,从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三方面进行三维个人综合能力评价,同时进行小组团队评价,除了考察个人能力之外更考察团结合作能力,过程性评价和自评互评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电子技术课除技能获得之外的思政育人项目,感受专业课的魅力!
   三、实施过程
  
“三课”教学模式打造电子技术精品课堂——以《“抢答器”、“数字钟”的探析与制作》为例

   四、实施成效
   1.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达成率高
   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体验各种职业岗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后的学生课堂达成率的对比中,学生各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问卷调查中,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得到了学生极大的肯定。
  
“三课”教学模式打造电子技术精品课堂——以《“抢答器”、“数字钟”的探析与制作》为例

   学生课堂达成率对比柱状图 课堂实施效果调查柱状图
   2.增强团队意识 自信心提高
   小组合作探究和组间竞赛等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小组间的合作和讨论更为融洽,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学习参与度明显提高;在相互探讨和学习分享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3.提升学习自主学习能力
   由教师带着学开始,学生正逐步向合作学、自主学发展;多种数电的学习方法灵活应用,提高了对芯片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在技能选手和社团成员的带动下,80%以上的学生能主动在课余时间搜索资料,走进创客空间,完成电路制作,参加志愿活动,获得社会认可,增加自信心,获得职业认同。
   五、特色创新
   (1)构建生活教育理念,形成学习方法。将生活问题转化成教学主题,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同时学习过程借助信息化从仿真测试→模拟动画→实验箱接线→生活电路制作等,从虚拟到实际,层层递进探究学习,形成数字电路的学习方法。
   (2)小步子教学促进学生知识内化。课题借助一个教学主题、将教学目标小尺寸、教学过程小步子化,在任务驱动、合作探究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习,有效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素养等多维能力。
   (3)创设企业工作模式开展教学,弘扬工匠精神。电路制作模仿企业流水线工作流程及管理模式,教学过程浸润企业文化的形成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4)以专业氛围营造和思政渗透为主。本项目将“竞争意识”与“抢答器”,“惜时”与“数字钟”,将思政与专业有效结合,在专业学习中贯穿育人理念。
   参照以上模式,将《电子技术》整改成多个项目,以任务驱动的模式,以“三课”教学模式,以期将《电子技术》打造成依托“互联网+”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中心,将思政教育、产教融合理念等融于课程建设,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职业能力,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精品课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