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

日期: 2020/11/7 浏览: 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孔菊萍

摘要:班级文化的建设所需要动员与部署的方面是非常多的,而优秀且具有意义的班级文化对于班级内的所有学生而言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若想做好班级文化的建设工作,首先需要做好的是让学生能够明白自己对于班级文化的建设而言是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或阻碍作用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群体的核心是班级这一现状开始被打破且学生们开始具有高度的个人意识,这使得以学生群体为主,班级这一单位为核心的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变得更具开展难度。为了在互联网+背景下令班级文化能够得到同样有效地落实且给学生们带去正面又积极的影响作用,探索出一条全新的班级文化建设道路是势在必行的。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学校、班级文化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国内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且也让人们开始接触到越来越多不同的文化。为了更好地让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相关走向能够符合互联网+时代对于此所提出的相关要求且同时更好地让中职学校班级文化的建设更符合于处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学生所对此抱有的期待与对其进行接纳,本文将围绕于此并基于个人观点展开讨论。
  
   一、“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现状
   1.对班级文化认知存在不足。
   班级文化的建设与最终形成是需要学生与教师在长期的合作与积累后才能够得以实现的,因为它代表了以班级为核心的学生相关素养和思想以及教师在进行班级工作的引导是否有效。为了让学生们能够不断地被正确且优秀的班级文化所影响,符合于时代发展潮流与趋势进行对应地班级文化建设方向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
   但现阶段多数学生、教师甚至是学校都没有意识到班级文化的重要性且对于班级文化的了解还处在不够深刻的阶段,这就让多数班级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仅停留在表面。仅停留在表面的班级文化建设工作虽然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若从某一角度进行考虑,起码不会让学生对班级文化产生错误的认知。但若在进行班级文化的建设时没有将其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而进行照搬曾经的建设方式,那么将会让学生对于班级文化产生抵制情绪。
   2.建设“根基”不科学。
   现阶段的学生都因处在互联网+时代下而能够接触到海量的信息,也因信息量的庞大与快速的更新周期使得学生亦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生活中。不断快速更新且包含世界各地的信息让学生所能看到的“世界”相较于过去而言有着几何倍数的增大,这令学生被当今世界各地的流行文化、先进思想所“包围”。而在面对于这样的情况时,多数学校在进行班级文化的建设时往往为了以吸引学生遵守与投入为主而盲目地将流行文化、先进思想进行融入却没有将经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传统文化进行融入,这就使得班级文化的“根基”是基于流行文化等信息。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班级文化的建设是需要长期投入才能够得到有效回报的,若是建设的“根基”是处在不断更新迭代的状态中的话,这就犹如盖了一个地基不稳的房屋,随时就会倒塌。
  
   二、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做好班级文化建设
   1.巧用社交媒体。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每位处在这一时代下的人都开始因科技的发展而有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情绪、思想表达方式。曾几何时,人与人之间长距离的交流仅依靠于书信才能够做到,这样非常耗时的交流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逐渐地被淘汰了。随之而来的为电话通信等现代科技手段,时至今日互联网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铺开让全世界之间的距离都变得很近。而在面对于这样的情况时,中职学校在规划班级文化建设就需要认识到互联网对于学生而言代表着什么且因互联网的存在,学校能够运用互联网去做好什么事。
   在社交媒体盛行的现在,每位接触互联网且愿意进行个人情感的抒发或进行其他创作的发布的人都能够作为自媒体出现在互联网之上。在面对于这样的情况时,学校甚至是教师应当发现这一现状的重要性且应当基于此而令班级文化建设得以实现。如,教师可以创建一个以班级为主的微信公众号,然后适时地发布一些有效信息。然后在激发起学生对于班级公众号的兴趣后就将班级微信号的发布工作交由学生去做并鼓励每位学生去公众号评论自己的想法等。然后将学生所创作出的公众号文章进行分享,以此来做到扩大班级影响力且借由此来令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培养与加强,进而让班级文化能够基于微信公众号的不断更新而得到有效建设。
   2.构建师生共参与、共建设的班级共享文化。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的普及程度日益提升。现阶段多数学生已有了能够记录生活的手机,这为班级生活的日常记录提供了基础。面对资源量越发庞大的班级生活日常记录照片、影片等,教师可以开设一个网上云盘来供学生将自己所记录下的班级生活进行上传并供其他同学、教师进行观看。然后又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地去将这些资源进行管理,最终让班级内能够形成一个良好地班级共享文化。这样的文化除了让同学们之间的关系能够更牢固外亦能让教师更加贴近于学生,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三、结语
   班级文化作为一门考验学生也考验教师的隐性课程,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将会给学生带去极大的正面影响。而在进行相关建设工作时,教师定要根据时代发展背景来引导学生进行共同的建设工作,以此来让优秀的班级文化能够在久远的未来还能够为学生的发展指引方向。
  
   参考文献
   [1]仲晓艳.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才智,2020(05):155.
   [2]鲍佳婧.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6(24):182.
   [3]李鹏伟,王淑贤.浅谈中职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J].科技信息,2014(01):178.
   [4]孔令红.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2):97-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