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研究—以池州市为例
基于“互联网+”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研究—以池州市为例
刘红霞1;荣飞2
(1.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2.池州市商务局,安徽池州,247000)
摘要:探索新常态下加工贸易发展对策,对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互联网+” 背景下,池州市加工贸易呈现出贸易结构不均衡、产品附加值不高,在进出口贸易中体量小,来料加工逐渐赶超进料加工,受到跨境电商贸易冲击等特点,亟待进行渠道、产业产品和价值链升级。针对“互联网+”背景下池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存在主要问题: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有待优化,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短缺,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不高,外资对加工贸易升级推动作用不明显等。解决“互联网+”背景下池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措施有:不断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加快培养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提升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积极培育内资企业成为加工贸易主体等。
关键词:互联网+;电子商务;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Study On Upgrading Countermeasures of Processing Trade Based on Internet+—Case in Chizhou City
LIU Hongxia1; RONG Fei2
(1.Chi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nhui Chizhou,247000
2. Chizhou International Trade Promotion Committee,Anhui Chizhou,247000)
abstract:Explore the developing countermeasure of processing trade under the new normal, which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upgrade of processing trad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Chizhou city processing trade exhibit such characteristics: unbalanced trade structure、not high value-added products, a small proportion of total import and export,incoming processing trade exceed feed processing trade gradually,have been affected by cross-border e-commerce trade etc. greatly need to channel upgrade、industry product upgrade and value chain upgrade.For the main problems of upgrading of Chizhou city processing trade based on "Internet +":e-commerce developing environment to be optimized、e-commerce complex talent shortage, domestic value added rate of processing trade is not high, the promote effect of foreign investment on the processing trade is not obvious etc.The measures to solve the upgrading of Chizhou city processing trade based on "Internet +":optimizing e-commerce developing environment constantly, speed up the cultivation of e-commerce complex talent, enhance domestic value added rate of processing trade, cultivate domestic enterprises become the principal part of processing trade actively etc.
key words:Internet +;E-commerce;Processing Trade;transform and upgrade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投稿日期:2016-6-7
基金项目:2015年度池州市社科联立项课题“基于‘互联网+’的池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研究”(项目号201518)。
作者简介:
1.刘红霞(1984-),女,安徽太湖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电子商务应用和计算机网络。
2. 荣飞(1984-),男,安徽贵池人,硕士,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近年来,受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影响,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已经发展成为推动贸易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手段[1]。为加快发展电子商务,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加速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经济提档升级,池州市结合本地实际,于2015年6月19日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制定了《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若干意见》,随后出台了《池州市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为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培训、专项资金使用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时要求各县区和管委会完善相应配套政策,扶持电子商务茁壮成长。由此可见,池州市电子商务相关政策体系已经初见雏形,在经济新常态下发展电子商务,对于池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池州市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一)对外贸易结构不均衡,产品附加值不高。
池州市对外贸易主要方式是一般贸易,次要方式是其他贸易,包含租赁贸易、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和其他,加工贸易仅仅作为对外贸易一种补充,份额小,比重不高。从表1中可以看出,从2008年到2015年,一般贸易比重由97.50%下降至75.85%;其他贸易地位得到了巩固和提高,占比由0.70%上升至21.02%;而加工贸易发展缓慢,在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持续低下,主要原因是池州市外贸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均衡,出口产品主要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如竹筷竹签、家用机床、扬声器件、服装、鞋袜和玩具等,产品附加值不高。
表1:池州市对外贸易结构 单位:万美元,%
Table 1:The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of chizhou city
unit:Ten thousand U.S. dollars,%
资料来源:根据2008~2015年池州海关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二)加工贸易在进出口贸易中体量小。
据统计,池州市加工贸易出口额由2008年的140.18亿美元逐步上升到2015年的934.64亿美元,加工贸易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80%上升至3.13%。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8年池州市进出口总额为9,431.71万美元,其中加工贸易额为169.92亿美元,加工贸易贡献率为1.80%;2015年池州市进出口总额为51,978.44万美元,其中加工贸易额为1,626.9亿美元,加工贸易贡献率为3.13%,上升不到2个多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池州市加工贸易体量小、结构不优、增速不快,加工贸易对外贸整体贡献度不高。
表2:池州市加工贸易额与进出口总额对照表 单位:万美元,%
Table 2:The Chart of chizhou city's processing trade amount and import and export total amount unit:Ten thousand U.S. dollars,%
资料来源:根据2008~2015年池州海关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三)来料加工逐渐赶超进料加工,成为加工贸易的主要方式。
目前,池州市加工贸易格局已经从早期的以进料加工为主,转变为进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同时并重的新格局。从表3中可以看出,进料加工发展速度减缓,在加工贸易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由2008年的98.75%下降至2015年44.80%;而来料加工迅猛发展,其在加工贸易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2008年,池州市来料加工贸易额为2.13万美元,仅占当年加工贸易总额的1.25%,到了2013年,来料加工贸易额占加工贸易总额的64.29%,首次超过进料加工而成为加工贸易的主要方式。
表3:池州市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对照表 单位:万美元,%
Table 3:The Chart of chizhou city's Incoming processing trade and Feed processing trade unit:Ten thousand U.S. dollars,%
资料来源:根据2008~2015年池州海关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四)跨境电商贸易冲击池州市传统加工贸易模式。
跨境电商贸易是宏观经济处于低迷时期的亮点,和传统加工贸易方式相比,具有其无法比拟的优势,它使得现代国际贸易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不但整合了很多中间环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传统货物贸易费尽周转产生的交易成本[2]。海外市场方面,一方面由于受到经济下行持续蔓延和外贸增速疲软的影响,消费需求不旺,市场潜力没有完全挖掘出来;另一方面跨境电商贸易开始兴起,许多终端客户和经销商直接通过互联网与国内供应商进行交易,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总之,随着跨境电商贸易的崛起,大批传统行业正在经历着新一轮全面洗牌,传统的加工贸易经营模式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挑战[3]。
二、基于“互联网+”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路径
(一)加工贸易渠道升级。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随着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电子商务对加工贸易提档升级的作用日益凸显。我们要抢抓新机遇,启动“互联网+加工贸易”崭新模式,推动加工贸易企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推进实体经济“线上线下”双轮驱动,不断提升加工贸易质量和效益。具体来说,要实现传统渠道的提档升级,减少来料加工的比重,增加进料加工和深加工结转等产业链增值业务的比重,一方面,通过“互联网+”进行原料采购、营销策划、渠道推广和品牌建设等,大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另一方面,改变单纯依靠加工贸易工缴费作为主要收入来源,拓宽企业中间业务收入渠道。
(二)加工贸易产业和产品升级。
在产业结构方面,新一轮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区域性转移为加工贸易提供了良好机遇,池州市要顺应市场发展规律,按照“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路径参与国际分工,实现产业结构提档升级[4]。
在产品结构方面,严格控制“两高一剩”行业,减少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和国内增值率低的产品出口规模,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努力提高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中间投入品的出口比重,推动加工贸易由OEM向ODM和OBM提档升级[5]。
(三)加工贸易价值链升级。
目前,池州市加工贸易处于整个产业价值链低端环节,产品附加值和国内增值率不高,加工贸易价值链升级主要是由“微笑曲线”低端向两侧延伸,反映在图1中,即将业务工序从AB段向CD段甚至更远的业务工序方向延伸。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沿着产业价值链向上游延伸,即由加工、装配、制造环节向原料采购、产品研发、高端设计等环节拓展;另一方面是沿着产业价值链向下游延伸,即从加工、装配、制造环节向产品销售、渠道推广、品牌建设等环节拓展[6]。
三、基于“互联网+”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有待优化。
电子商务配套政策方面,部分县区电子商务配套政策尚未出台,进展缓慢。池州市成立加快发展电子商务领导小组,统筹指导、推进全市电子商务发展,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建立相应的协调机构,制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政策。目前,石台县、东至县、青阳县、贵池区和江南产业集中区相继出台了专门的电子商务发展政策,其中:石台县对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专门出台了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台了促进现代服务业(含电子商务)发展政策;但是九华山风景区和平天湖风景区的电子商务政策尚未出台,进展缓慢。
电子商务制度环境方面,电子商务企业资信体系不完善,政府对跨境电商企业尚未形成有效的抓手;对电子商务数据统计和平台监测能力不足,在网络信息技术领域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例如,在网络交易数据采集方面,目前主要由企业在系统进行统计汇总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有待于进一步验证等。
(二)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短缺。
从池州市电子商务的实践来看,企业缺乏电子商务贸易复合型人才,特别是高级策划、美工、视频工程师、广告和物流等方面人才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为了缓解人才短缺的局面,部分企业选择自行选送员工去江浙电子商务发达地区学习;也有部分企业与高等职业院校合作,定向委托培养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
电子商务平台应用方面,目前在全国知名电商平台开设市级地方特色馆主要有:京东中国特色·九华馆、淘宝特色中国·池州馆、苏宁易购·池州馆、京东·池州馆和1号店·池州馆等。由于缺乏有力的人才支撑,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池州市自有品牌的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很少,大多数企业主要通过第三方电商平台开展应用,随着跨境电商贸易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企业缺乏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7]。
(三)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不高。
池州市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不合理,出口的大都是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企业用工成本不断上升,劳动密集型的人力资源优势即将消失殆尽。虽然近年来,池州市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电子信息、通信设备、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日益攀升,但是它们所从事的大都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链上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大多数中间投入品都是从国外采购,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不高[8]。
(四)外资对加工贸易升级推动作用不明显。
池州市加工贸易在很大程度上由外资企业占主导,内资企业尚未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例如,安徽耐福电声有限公司,主要给韩国和香港三星供应出口扬声器等零配件,该企业外贸市场份额位居全市外资企业前列,他们看中的更多是当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人力资源优势,对池州市加工贸易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之路举步维艰。
四、基于“互联网+”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策略
(一)不断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从顶层设计层面,完善跨境电商贸易相关的财政税收、金融、法律法规等制度,扶持和引导电子商务本土化发展。
一方面,引进电商龙头企业落户。为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创造便利条件,各县区政府整合现有存量房产资源为其提供办公、仓储、物流等为一体化的配套服务。目前,池州市已经牵手全球领先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大龙网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合作,主推地方土特产、生态农产品和各类旅游产品等。
另一方面,建立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加快推进电商集聚融合发展。各县区政府根据自身产业特点,依托开发园区、保税仓库、存量房产设立电子商务跨境贸易集聚区或产业园,加快培育一批优质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企业入驻园区,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推动跨境电子商务集聚融合发展。
(二)加快培养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
建立健全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引进和培育相结合的常态化机制。
一方面,开展电子商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鼓励企业面向国内外引进一批高素质、有丰富实战经验的电商经营管理类人才,当地政府在电子商务人才引进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另一方面,鼓励高等职业院校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设置电子商务等实用性专业,有针对性地培养电子商务技能应用型人才,联合专业培训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商务协会、加工贸易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加快培养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
(三)提升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
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加快引进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淘汰产能过剩行业;鼓励开展低碳节能环保,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走绿色协调健康发展之路;延伸加工贸易产业价值链,推动加工贸易企业由单一的加工、装配、制造向原料采购、研发设计、营销推广、品牌建设等高附加值领域拓展[9]。
鼓励加工贸易龙头企业在池州市设立集团总部或地区总部,推动龙头企业早日落户,建立研发设计、采购仓储和物流配送等中心,打造功能齐全的总部型实体经济,助推加工贸易提档升级;积极拓展中间投入品国内采购、深加工结转等产业链增值业务,不断提升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10]。
(四)积极培育内资企业成为加工贸易主体。
池州市加工贸易的主体是外资企业,内资企业占比较小,这种格局不利于加工贸易提档升级,需要进行优化和整合,引导更多优质内资企业参与到加工贸易中来。
支持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在产业价值链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实现产业价值链上中下游体内循环,推进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融合发展;遵循国际市场规律,引导外资企业向内资企业转让先进技术和生产设备,鼓励有条件的内资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外资企业来做大做强自己。
五、结论
总之,在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随着“互联网+”崛起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新一轮的全面洗牌悄然来临,“互联网+加工贸易”已经成为加工贸易企业未来发展趋势,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加工贸易企业只有主动作为,抢占商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不仅需要企业自身努力,而且更需要当地政府的有效扶持,相信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互联网+加工贸易”必将取得新的跨越,助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从而推动加工贸易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祥铭,汤倩慧.中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4):120-125.
[2]李海莲,陈荣红.跨境电子商务通关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其完善路径研究[J].对外经济贸易
大学学报,2015(3):112-120.
[3]孙玉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对外贸市场的影响分析[J].中国市场,2016(1):79-80
[4]鲁鸿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促进嘉兴外贸企业转型升级[J].当代经济,2015(22):45-47.
[5]程宇,陈明森.福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机遇与对策[J].亚太经济,2014(5):115-121.
[6]金虹,林晓伟.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与策略建议[J].HYPERLINK "http://epub.cnki.net/kns/Navi/ScdbBridge.aspx?DBCode=CJFD&BaseID=JJGA&UnitCode=&NaviLink=%e5%ae%8f%e8%a7%82%e7%bb%8f%e6%b5%8e%e7%a0%94%e7%a9%b6" \o "紫色刊名为\“中国知网\”独家出版刊物" \t "_blank" 宏观经济研究,2015(9):40-50.
[7]唐维萍.厦门市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探究[J].电子商务,2015(6):70-71.
[8]关井春.国内外贸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30):239-243.
[9]李玉清.嘉兴市电子商务贸易现状与发展对策[J].研究与探讨,2015(2):75-77.
[10]张滨,刘小军,陶章.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及运作模式[J].中国流通经济,2015(1):51-56.
基于“互联网+”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研究—以池州市为例.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