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思考——由今年疫情所想起
摘要: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疫情期间的特殊要求对我们来说更是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我们只有一起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我们才能万众一心,攻坚克难,打赢这一场防疫阻击战。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不论是疫情阴影还是中职学校德育管理的困境,坚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就能拨云见日,春风十里。
关键词:疫情期间 中职德育 队伍建设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校园里也悄无声息的进入了“备战”状态。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随着开学的临近,肩上的担子陡然沉重。上级部门纷至沓来的防疫指示,两千多名师生的生命安全,14天潜伏期的不确定变量,消险的应急处置措施,都容不得半点闪失。
“不瞒报,不漏报,不误报”,字字千钧,压力山大,哪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出现纰漏。学校也因时而动,成立了校园防疫指挥机构,层层把关,各司其职,严阵以待。但我们心里也很清楚,我们面对的群体是学生和家长,数据采集、信息沟通等大量最接地气的基础工作还得一线班主任亲力亲为,否则再多的命令和指示也只是隔山打牛,于事无补。平心而论,这项硬核的工作算是班主任的“份外工作”,但大多数班主任们都能从大局出发,按部就班地做好这项“规定动作”,但细心观察,不难发现班主任们的心态和状态都不尽相同,有的班主任很真诚,调动各种通讯工具与学生及家长沟通交流,确保一个都不能少,哪怕是准备实习的班级,也任劳任怨地把工作做实做细,有的班主任疲于应付,工作方式很僵硬,工作态度很被动,以能大差不差地交差为目标,也有的班主任得益于平日的带班有方,信息报送便能得心应手,工作效率高,执行力强,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圆满完成指定的任务,甚至能带来一些意想不到校“惊喜”……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联想起我校目前班主任现状,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毋庸置疑,信息化时代,我们从来不缺少高大上的理论支撑,琳琅满目的教育学专著,层出不穷的教学管理理念,高山仰止的教育大咖,都让我们获益良多,受用不尽。但细细发现大多数教育理念都是从普通中学的田野里生长出来的,在普通学校水草丰茂,但如若原样移植到职业学校,难免“橘生淮北”的水土不服。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班主任,也让德育管理者棘手不已。有道是,“知易行难”,说起来轻轻巧巧,一旦动真格的施行就千难万难。笔者结合多年德育管理工作的经验,以及与各类(包括离任和在职的班主任,老中青各梯度的班主任等)班主任沟通和交流,深有以下几点体会和感悟:
(一)班主任工作要有全域思维
都说“不观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班主任工作其实也最需要这种全域思维,中职学生尤然。职业学校,成人的重要性远高于成材,育人的权重也大于教书,立德树人更是重中之重的核心要义,而班主任便理所当然的成了守护学生成人成材的第一责任人,重要性不言自明。加之,中职学生在某些方面是先天下弱势,不论是家庭背景、成长氛围、教育环境还是行为习惯、心理生理,都不尽如人意,常被社会上视为特殊群体。对家长而言,一个孩子都倍感头疼。可班主任要面对的却是数以十计,时间也是以学期计量,短则一学期,长则三五学年。此情此景,班主任们如果不持有全域思维,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心理,洞察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故事,班级工作的开展可能就举步维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可能就沦为空谈。但悖论恰恰也在于此,全域思维的理想很丰满动人,现实却瘦骨嶙峋,因为班主任只是兼职,大多数班主任都身兼数职,教学任务沉重不说,各项评比,各项比赛,都不能置身事外,不少还要兼顾家庭,不免分身乏术。三五十个学生,课间操,保健操,集体活动,都得随时待命,说好的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执行起来也是阻力重重。话虽如此,但既然挑起了班主任的担子,就要履职尽责,不负所托。每一个学生,都要尽可能的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关注他们,对行为习惯差以及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更要走进他们的生活圈和心灵世界,深度追踪,洞烛幽微。身为班主任,也要时常扪心自问:每一个学生背后就是一个家庭,一个学生成材了,一个家庭就有希望了。这是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担当和使命。因此,每一个班主任都要秉持全域思维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尽可能消除“一问三不知”的视野盲区,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二)班主任工作要有坚守精神
人生最难“认真”二字,事业最可贵“坚守”二字。搞好班主任工作,最可宝贵的也莫过于“执著的坚守”。或许,每个学期初,第一次担任班主任,倾听一场感人演讲,观看一场励志电影,我们都会暗许誓言:将心交给学生,将奋斗献给教书育人的事业,用自己的付出,誓将学生培养成才,信誓旦旦,言犹在耳。但说实话,这些内心的万丈豪情,在现实的平淡乃至压力和挫折面前,又能坚守到几时?
曾几何时,我刚刚入职时也做过班主任,当时的我浑身是胆,一往无前,一心扑在学生身上,第一次走上讲台,第一次跟学生打成一片,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至今想来仍然心潮澎湃。甘洒青春热血,耕耘三尺杏坛,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快乐着他们的快乐,痛苦着他们的痛苦。
可是,春风几度,自己很快到了结婚成家的年纪,有了妻儿老小,有了柴米油盐,“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的壮志豪情也随风飘逝,以至于当年的校领导找我当班主任时,都会条件反射似的冒出个放弃的理由。
人同此心,每每想到这些,对我校一批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班主任岗位的“老戏骨”油然而生一股敬意。他们也有成家立业的压力,他们也有扶老携幼的担子,他们也有千千百百退避三舍的理由,但他们始终冲锋陷阵在前沿阵线,从青丝到白发,从来没有停顿过,这是多么可贵的坚守精神,这是多么伟大的师德师爱。我想,坚守精神正是班主任工作的韧性所在。没有了坚守,立德树人的大目标恐怕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单是这一点,我们长期“服役”毫无怨言的老班主任便是我们身边最可爱的人,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敬重,他们的行为值得我们永久的学习,他们的品格是班主任队伍永葆活力的重要根基。而我们身边的典型,其影响力远比网络上的名家讲座效果入耳动心,但这一点也是我们宣传所极大欠缺的。
(三)要构建干事创业的正能量班主任团队
干事创业,单枪匹马是行不通的,团队协同作战才能凝聚最大力量。正如当前我们所遭遇的疫情,只有群策群力,团结一心,排除万难,勇挑重担,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才能从根本上尽快扭转全国疫情蔓延局面。
班主任工作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的学生特殊群体居多,“心理阴影面积”不是一般的大,好多心理问题即使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医师也不一定能妙手回春的,这个时候,一个班级如果把所有的担子都压倒一个班主任身上,将一切责任都推给班主任,于情于理都难以服众,也势必会伤了班主任的心。
这种情况,团队的合力就很重要,德育老师,心理老师,管理人员,任课老师,都要拧成一股绳。班主任团队也要针对这些“疑难杂症”集体磋商,协同作战,而不能置身事外,隔岸观火。因为事件的发生是必然,事件究竟发生在哪个班是偶然,只有从必然性的角度审视问题,才能最大可能消除偶然的隐忧。况且我们的初衷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就是让学生绽放精彩,更好地成长,那么一个班主任有了难处,我们怎能袖手旁观,作壁上观,甚至说风凉话呢?
从此而言,构建一支风清气正,乐于干事创业,勇于攻坚克难,充满正能量的班主任团队何其重要。唯有如此,我们才更有底气和信心,我们才能不畏艰险,我们才能营造”让不为者无位、让想做事者心安”的良好氛围。
(四)学校要为班主任的成长提供支撑力量
“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是习总书记对冲在防疫一线的人民解放军的要求。如果说解放军是我们共和国的钢铁长城,那么班主任就是我们学校德育的中流砥柱,“战之能胜”的要求就是我们对班主任的呼唤?
可是怎样才能让我们的班主任“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时时刻刻都能有顽强的斗志,饱满的激情和战无不胜的战斗力,这应该是学校领导层集体思考的重要议题。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那学校层面就更应当从制度层面保障强化对班主任的支持力度,“既要马儿跑,也要马儿吃好草”,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物质激励,精神鼓舞,发展空间,学习规划,声誉提升等等,这些都应该是学校层面的考虑因素。
作为分管校长,我想除了每月为数不多的班主任津贴、三年一次若有若无的外出学习以及略显倾斜的评优职评指标,我们是否还应有更合理更有人情味的制度设计。比如,当下四处蔓延的疫情,延长假期,对普通老师是超长待机的福利,不啻于喜从天降,但我们的班主任却日复一日跟拧紧了发条的闹钟似的,开始了“急行军”:疫情就是战情,防控就是责任,班主任得“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担责”,"不瞒报、不漏报、不误报",班主任得守在QQ群里“自动扫描”,确保一个都不能少,遇到不合作的“主”,还得一遍遍打电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于是,为了学生的平安,为了校园的安宁,每天重复着大同小异的话语,拔打着耳熟能详的电话号码,打卡,打卡,再打卡,成了假期的日常功课。其实,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只不过是班主任工作得微缩罢了。想起平时,他们也是各种花式的忙碌,校园安全丝毫不能放松,学生行为规范教育要紧抓不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正本清源,学生的文化技能教育要耳提面命,学生的常规管理要跟踪巡视,宿舍要经常蹲点,教室要时驻足凝视,操场要踏足而歌,实训车间要大声疾呼,有时还会被不期而至的“热线电话”惊扰,各级各类的检查也要会见招拆招,自有公众号以来的各种名目的网络知识竞赛和评比得提高站位认真对待,因为所有这些都关系到学校发展大计,怎能掉以轻心?老师群体最明显的职业特征就是清高,特别是我们的班主任大多不为因为这些工作的不到位而被批评指责。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如何评价和监督、如何区分工作的好与坏?绩效考核成了学校对付班主任的主要手段,而考核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如何扣分、如何扣钱,其实随着这几年工资的大幅度增长,班主任津贴在工资收入的净含量已明显下降,经常会有一些班主任向我半开玩笑反映“学校不能老拿班主任管理学生的那一套来对付班主任,变着法扣钱,说实话我也不在乎被扣钱“,苦涩之情,溢于言表,我深有同感,但另外一个声音也言之凿凿:没有考核的导向和激励机制,班主任干好干坏一个样,工作效度就无法有效区分,这会妨碍工作的正常开展,也是对广大班主任积极性的挫伤。所以,绩效考核的杠杆效应只能增进,不能弱化。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所以,绩效考核势必是必选项,考核机制的优化也应该提上议事日程,对人格的尊重和对工作效能的提升都应该是首要考虑的原则,既不能顾彼失此,也不能搞和稀泥,因为只有学校成为了班主任成长的支撑力量,班主任才会为学校的更好发展不断赋能,这是相辅相成的生命共同体。
学校的职责是教育,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而“学生来自哪里,走向何方,进入学校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应该成为我们共同思考的主题,一如现在我们面临的疫情,我们都应该思考:病原来自哪里,消除病源的根本方式是什么,为了消除疫情我们应该做什么。只有一起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我们才能万众一心,攻坚克难,打赢这一场防疫阻击战。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不论是疫情阴影还是中职学校德育管理的困境,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能拨云见日,春风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