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企业债券信用等级迁移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债券信用等级迁移影响因素分析

日期: 2020/9/26 浏览: 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浙江树人大学现代服务业学院金融系 汤碧杰

摘要: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开展经济管理活动的核心目的是获得利润,而面对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若自有资金无法很好的满足需求,企业必须借助各种各样的外部途径,获取相应的资金支持,就目前而言,在企业融资中,债券对比银行贷款以及股票发行有着更加明显的优势。在这种的背景下,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债券市场的体系也变得越发丰富,同时也带来了违约风险。企业债券信用等级是对其信用风险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通过对企业债券信用等级迁移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规范债券市场秩序,保障其稳定可靠运行。
   关键词:企业债券;信用等级;迁移;影响因素
  
   前言:改革开放至今,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也在不断提高,而作为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债券会直接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最近几年,伴随着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和发行数量的提高,我国的债券市场越发繁荣,但是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最为典型的就是债券违约,对于债券市场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企业债券的信用评级结果能够对企业债券信用风险进行揭露,而债券信用等级迁移则与发债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金融市场整体的稳定运行关系密切,从政府部门的角度,应该结合相应的数据信息,做好监督管理干工作,为债券市场的稳定性提供可靠支撑。
   1 企业债券信用等级迁移
   信用等级评估的结果能够将企业债券中可能存在的违约风险反映出来,并且对企业在发行债券以及运营管理中的信用风险进行揭露,在我国,经由第三方评级机构给出的评定标准,企业债券信用等级可以分为9个等级,从最低的C级到最高的AAA级。需要明确的是,企业债券信用等级仅仅是针对企业在某个时间段内的运作情况,想要以此来对信用风险进行反映,债券信用等级需要每隔一段时间重新评估,这也就导致了信用等级迁移的情况。
   通常来讲,对于企业债券信用等级迁移的度量可以采用信用等级迁移矩阵,而在调整信用等级环节,一般是由社会第三方评级机构实施,其必须就企业的历史信用等级、实际运营状况等进行研究,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就企业债券信用等级进行相应调整,形成信用等级的迁移路径。在我国,一些专业的评级公司如中诚信、联合资信等,都会在每年固定时间段,出具相应的信用等级迁移矩阵,对照信用等级迁移矩阵所具备的对角性特征,可以发现在我国金融市场中,企业债券信用等级很少会发生剧烈波动。
   2 企业债券信用等级迁移现状
   现阶段,经由人民银行和证监会认证的第三方机构在企业信用评级中占据了最大的份额,评级的对象包含了企业主体以及企业债券。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机构的起步晚,缺乏健全管理的体制机制保障。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当前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机构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占比达到33.8%的中诚信,一些国际性的评级机构如大公国际等反而占比较小。
   最近几年,伴随着“刚性兑付”神话的破灭,违约现象的发生变得更加频繁,企业债券信用等级的波动明显,变迁频繁。从抑制债券信用违约问题的角度,上交所和深交所于2017年,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债券管理的力度,并且面向大众群体,广泛征求意见,希望能够提高企业债券风险管理的效果。随后,相关机构对企业债券进行了合理分类,并且依照企业债券的类别,采用不同的信用风险应对措施,如预警、排查、处理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规避了违约问题,降低了信用风险发生的概率。
   对照2018年企业债券信用等级迁移情况发现,在我国,企业债券信用等级迁移矩阵通常都是呈对角线分布,多数企业债券的信用等级都会维持不变,而即便是一些信用等级迁移的企业债券,也更多的表现为向邻近等级迁移,等级大幅迁越的情况很少。从这个角度,有关机构在预测信用等级迁移情况时,应该将关注的核心放在远离对角线的企业债券上。
   3 企业债券信用等级迁移影响因素
   3.1是否迁移的影响因素
   对照相关研究文献,结合可行性、全面性和有效性等基本原则,做好相关指标的选择,首先是企业债券信用等级迁移方向,从方便研究的角度,将一定时间内企业债券信用等级迁移定义为1,反之为0,;其次是企业信用等级迁移方向,多数情况下,对于企业主体和企业债券的信用等级评定都是同时进行的,企业主体信用等级的迁移方向与债券信用等级迁移方面密切相关;然后其企业主体财务指标,包括总资产增长率、盈利能力衡量指标、偿债能力衡量指标以及资本结构衡量指标等8个指标,将其纳入到面板logistic模型中。这里的面板数据包含了时间维度以及截面维度的相关信息,对比单一的截面数据,能够将信用等级迁移相关的因素更加全面、更加细致的反映出来。在针对面板模型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应该就需要构建的模型的具体类型进行分析和判断,做好逐次检验工作。从技术人员的角度,需要先确定是采用混合效应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对照hausman检验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对原本的假设做出拒绝,之后建立起相应的随机效应模型,借助LR来对统计量p值进行检验,看是否接受原假设,再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明确究竟选择哪一种模型。
   代入具体数据后,利用固定效应logistic模型,预测企业债券信用等级的迁移情况,模型整体预测结构的准确率达到84.7%,效果显著。
   3.2迁移方向的影响因素
   首先是企业债券信用等级迁移方向,设定为调高(1)、维持(0)和调低(-1)三种不同的状态;其次是企业债券本身所具备的特征,包括发行规模、发行期限、票面利率等,对可能影响信用等级迁移的因素和指标进行选择;然后是企业主体财务指标,包括信用等级变动方向、资本结构、成长能力、偿债能力等21个指标。在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采用随机森林+多分类logistic模型的方法,随机森林可以对回归和分类相关的问题进行节约,算法的精确度会受到决策树数量的影响,而且算法也可以通过数值的方式来对变量的重要性程度进行呈现。多分类logistic模型是在二项logistic模型基础上的延伸,依照因变量是否有序,可以将其分为有序及无序logistic模型。
   代入相关数据,获得相应的预测结果并进行分析检验,采用极大似然函数值来针对模型拟合优度进行检验,而logistic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在SPSS中,是通过-2loglikelihood值来进行表示的,数值越小,极大似然值越大,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模型分类正确率的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分类准确率
  

企业债券信用等级迁移影响因素分析

   借助随机森林算法,能够依照预测变量的重要性,选择一些比较关键的指标来对指标评价体系进行重新构建,以重建后的指标体系为支撑,构建多分类logistic模型,再借助模型分析的方式,获取企业债券信用等级迁移的影响因素。模型输出结果显示,其能够就喜怒用等级迁移状况作出较为合理的判别。
   新的发展环境下,我国经济进入到了新常态,开始从快速增长转向平稳增长,但是结合相关数据分析可知,企业债券信用等级向上迁移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向下迁移的数量,这一点与经济发展的背景相悖。虽然通过建模的方式,能够就信用等级提高的企业债券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但是在面对信用等级调低的企业债券时,并不具备很强的判别能力,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做好预测变量的合理调整和优化,以此来保证判断的准确性。
   4 企业债券信用等级迁移的有效应对
   4.1企业应对
   从企业的角度,通过对自身债券信用等级迁移路径的研究,能够制定出对应的决策,以此来基础,可以做好影响因素的合理把控,就未来评级结果做出客观判断,方便经营策略的及时调整和优化。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增强自身的盈利能力,制定出良好的风险预警机制,从更好的适应市场竞争的角度,企业还应该对行业内其他同类企业债券投入足够的关注,明确其债券信用等级,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推动融资策略的调整和改进。
   4.2投资方应对
   投资方应该进一步做好对目标企业债券在未来时间内信用等级的迁移状况的识别分析,关注风险判断,以此来保证自身投资决策的合理性。在就企业债券信用等级迁移方向进行判断的过程中,可以明确,企业发行债券时票面利率越大,未来发展中信用等级向下迁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且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发行债券的企业而言,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信用等级向上迁移的可能性越大。基于此,投资方在制定投资决策的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企业的发展情况,不能一味关注票面利率高的债券,而是应该选择具备更强盈利能力的企业,同时也应该高度关注每股现金流、营业收入增长率等指标数据,确保选择的企业债券能够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4.3市场监管应对
   4.3.1把控评级质量
   对于债券市场监管机构而言,应该切实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就企业债券信用等级迁移问题进行明确,能够更好的了解企业的信用风险状况,对照上文提到指标做好债券评级质量的监督管控。最近几年,我国企业债券中,信用等级向上迁移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向下迁移的数量,而从债券向上迁移的角度分析,营业收入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债券票面利率等都属于显著影响因素,监管部门可以从这些指标着眼,做好企业债券评级质量的分析和判断。
   4.3.2完善监管体系
   在我国,企业债券起步晚,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并没有能够形成相对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对比发达国家,在债券市场信用信息披露环节缺乏全面性和有效性,而且投资方能够获得的债券信息都来自企业披露的内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投资方的投资决策受到了很大影响,这也是债券市场发展中需要处理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对于证监会、发改委等部门而言,应该就信息披露机制进行明确,确保企业能够借助网站、微信公众号等,面向社会公众,披露相应的财务信息和企业运营信息,监管部门也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完善,强制要求企业定期发布相应的财务报告,帮助公众更好的认清企业经营状况。相关领域中的行业协会应该制定出有效奖惩制度,在对于那些刻意隐患关键信息,甚至在信息披露环节弄虚作假的企业进行通报,做出相应的惩罚,于行业内部形成警示效应,对于信息披露及时、完整的企业,则应该做出表彰。政府部门应该做好相关机构的监管工作,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设置好统一且明确的市场准入以及市场推出机制,规范市场秩序,对于一些在评级过程中,存在有失职行为的机构,必须依法严惩,这样才能构建起良好的行业环境。
   4.3.3健全付费模式
   从目前来看,我国依然没有能够形成成熟完善的信用评级市场,例如,在发行人付费模式下,评级机构经常会出现失职问题,导致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结果虚高。针对这样的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对评级付费模式进行健全和完善,通过付费的方式来购买评级服务,提升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得到更加客观、更加真实的评级结果。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债券市场中形成了健全的投资者付费模式和发行人付费模式,可以将其融合在一起,构建起全新的双评级制度,企业在对债券进行发行的过程中,需要同时具备两个不同的信用等级,一是发行人付费选择评级机构得到的评级结果,二是投资者付费选择评级机构得到的评级结果。借助上述措施,能够帮助信用评级机构恢复声誉,提升评级结果的有效性。
   5 结语
   总而言之,市场经济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来进行融资,而企业债券信用等级的影响因素众多,存在迁移的情况,想要准确判断企业债券的信用等级,应该就其迁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确保企业本身、投资方和市场监管主体能够做出有效应对,实现金融债券市场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邹辉文,郭华梅.基于互联网消费信贷的信用违约互换定价[J].南方金融,2020,(06):11-23.
   [2]常彩涵.我国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影响因素分析[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
   [3]梁进,包俊利.含信用等级迁移的公司债券基于双资产的结构化定价[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8(04):620-628.
   [4]马贱阳.强化债券市场逆周期调节 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J].债券,2020,(02):29-30.
   [5]徐进,侯群.论完善信用债违约后的处置机制及再构类主体信用的路径[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05):169-170.
   [6]王礼月.公司债券的信用风险测度及其对资产价格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9.
   [7]孙克.企业债信用等级迁移的价格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9,(06):32-39,50.
   [8]张旭.提升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信用等级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9]张美丽.基于信用评级的企业债券定价方法优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5):103.
   [10]刘鹏飞,潘锦云.法治环境对企业债券信用风险影响[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7,(08):74-8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