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赛”三位一体镇教研实施路径
摘要:本文从镇内教研的视角提出“学、研、赛”三位一体的镇教研模式,以学—厚实教师知识底蕴;研—扎实教师科研能力;赛—夯实教师专业技能作为突破口进行实践探索,促进了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带动镇内各校体育优质均衡发展。
关键词:“学、研、赛”三位一体;教研实施;教师专业发展
本文从镇内教研的视角提出“学、研、赛”三位一体的镇教研模式,以学—厚实教师知识底蕴;研—扎实教师科研能力;赛—夯实教师专业技能作为突破口进行实践探索,促进了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带动镇内各校体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学—厚实教师知识底蕴
王崧舟认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实际上是转化的过程,即“读书----底蕴---教学”。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阅读是增厚教师人文底蕴、更新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的基石。抓实教师的阅读工程,是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助推器。
1.制定计划,主题阅读
结合我区“六个一”工程,为我镇体育教师量体裁衣制定阅读计划。每位教师每月精读《体育教学》《中国学校体育》两刊,每周摘抄800字读书笔记;每学期撰写一篇不低于2000字高质量的读书心得。每月围绕区教研活动计划,制定镇阅读研讨主题,采用自学与集中研讨的形式。每月月底集中镇中心校,围绕问题开展研讨,使教师阅读有方向,阅读有针对性,能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
例如: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话题,学期初,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落地》为主题,组织镇内体育教师学习季浏教授撰写的《学科核心素养下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理念与实践》,对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运动负荷、体能练习、运动技能三大关键点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将理念与实践对接,深刻剖析问题,寻求对策。通过主题式阅读、教研,大家思维碰撞、集思广益,问题切入点准确、研讨有实效,以读促学、以读促研、以研促写,提升了教师的读、思、写的能力。
2.精读课标,厘清内涵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指引体育教学的航标。精读课标,厘清课标内涵,是教师设计、组织、实施、评价课程的关键。每学期初,镇教研组长集中全镇专兼职体育教师开展课标学习、研讨活动。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各水平段目标的设置等层面深入剖析,使教师能够厘清不同年级、不同内容之间上下衔接关系,精准分析学情、准确定位课时学习目标重难点、科学设计教学计划。在集中研讨的基础上,以校为单位,由各校教研组长再带领进行二次研讨,提升教师对课标的认知,为设计、组织教案提供保障。
3.研究教材,集体备课
研究教材、集体备课是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有效抓手。依据教师执教的年级,分成研修小组,针对一个教材进行不同水平段的研讨,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能够使教师厘清水平段、年级之间教材的递进关系,将碎片、散点的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例如:针对跳跃单元的设计,根据教师执教的年级,分成六个水平组,每组负责一个年级的备课研讨。然后,将六个水平组重新组合形成若干个一至六年级的混合组进行同一主题的研讨,开展二次备课。这样从点到线到面的备课,使教师能够厘清教材不同年级的目标、内容关系,熟悉教材结构,更利于把握教材、处理教材。
(4)学技能,做一专多能型教师
教师的专业成长既要放大长处,又要弥补短板。近年来,新入职教师多数有专业特长,而专长之外的技能相对较弱,新时期,要求教师要有“一专多能”的本领。每年新学期开学,面向全镇专职体育教师进行队列队形、广播操、武术操、五禽操培训,以“学、练、赛”的形式,确保“人人会做动作,人人会喊口令”。解决了教师课堂教学喊口令预令、动令混淆不清,只会动作,不会口令的问题。结合教材设置的技能与学校的“一校一品”,认清自己的能力与实力:所教的技能自己会吗?做得怎样?鞭策自己积极学练,从技术到战术,从竞赛到体能素质进行专项的训练,做到人人会做动作,会讲方法,为规范教学及“教对”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5)结对子,取长补短
新老教师结对子,“以老带新”,教学相长,能够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对以专职带兼职、名师带骨干的形式,采用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形式,从技能掌握方面以该项技能较突出的为“师”,带领全组成员学练;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学期计划制定、运动会的策划与编排、一校一品特色的建设等。由理论到实践,结对帮扶指导,互学共研,新教师学习老教师经验,老教师从新教师身上学到新知识,新技能,新入职教师所掌握的新兴运动项目给学校注入新鲜的血液。如我校在落实啦啦操进校园活动中,青年教师的到来给学校体育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不仅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抓住机遇发挥特长,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研—扎实教师的科研能力
1.课例研讨,拓宽思维深度
课例研讨,即不同教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开展上课、听评课活动,是提升教师上课能力的有力抓手。每学期会以镇集中研讨的方式,组织各校依据研讨的主题,先在校内研讨磨课。然后,各校选派一名优秀教师集中镇研课。通过团队作战,上课、听课、评课每位教师都有任务,通常采用“菜单式”进行任务分配,针对教学方法、运动技能、教学语言、场地器材、运动负荷、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及对教材理解,从不同角度对课例进行多元化评价,提出疑惑集中针对问题研讨,解惑答疑,确保人人都有任务,不当看客。课例研讨,为青年教师搭建了成长的平台,上课、听评课能力得到提升。
2.说课模课,锤炼教能水平
于漪老师说:年轻时“一篇课文,三次备课”的苦功成就今天的她。说课、模拟上课,是锤炼教师教能水平的有效途径。每学期,组织镇内教师以校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说课、模拟上课活动。做到定内容,定时间、定上课人员。首先,授课教师要对课的设计理念作以说明,围绕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如何实施有效教学;然后教师根据要求认真研究教材进行备课、说课、模拟上课,做到一课“三磨”,甚至多磨,自行反思课的亮点与缺点,结合组内人员“菜单式”评课,辩证的吸收与运用,丰富自己教学方法与手段。月底以推优的形式,推选2—3名优秀教师面向全镇进行说课、模拟上课示范,发挥其榜样、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反复的打磨,不断完善,青年教师的“教能”得到提高。
三、赛—夯实教师的专业技能
1.赛技能
体育教师的技能是体育教师的看家本领,更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标准、优美的示范动作除了具有示范性,同时还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每学年末,镇教研组对接区“体育教师技能大赛”活动,组织全镇体育教师进行技能比赛。比赛内容:广播操、武术操、队列队形,田径、体操、球类等,通过比赛,按成绩排名,评选出年度体育技能明星,选拔出部分优秀教师参加区级体育教师技能比赛。以赛促练,以练促教,教师课上、课下都在用心练、精心教,经历校、镇级层层选拔,储备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体育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互补短板,进一步提升了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
2.赛教能
从一课三磨,一课多磨的活动中,全镇体育教师人人能上一节好课,人人会说课、会模拟上课。每学期针对镇教研活动计划,组织教师进行足球专项教学评优课、说课、模拟上课、上课等竞赛活动。例如:本学期,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四年级跑单元的第一课时《站立式起跑》,同一教材不同教师进行备课、上课,用不同教学方法、策略进行教学,针对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进行教法研讨,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青年教师上课参与度高、积极强。通过以赛促练,促进教师的教能水平提升。
“学、研、赛”三位一体镇教研模式的有效落地,解决了镇内各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短板,教师内驱力得到激发,主动寻求发展,全镇体育教师形成互助共研的良好态势,教师专业能力得到提升。以学促研、以研促练,以练促赛,全镇学校体育工作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