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谈《电子测量仪器》学习中的记忆法

谈《电子测量仪器》学习中的记忆法

日期: 2019/4/8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高淳中等专业学校 马桂香

《电子测量仪器》是对口单招中电子电工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理论联系实际,是单招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的重要考点。但介于单招考试时间紧任务重,内容晦涩难懂,许多同学期望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但是效果不佳。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探索,研究出一套快捷、有效的记忆法,可将繁琐复杂的结构、原理、公式及技术特性等串成串,连成片,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大大缩短了教与学的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针对高三应试的同学,效果显著。
   口诀记忆法:是把记忆的内容编成口诀等来记忆。可以有效避免记忆的繁杂,增强记忆的情趣,使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低频信号发生器组成框图编撰,口诀如下:
   主压衰功变,一线五方框;
   电压加功率,上下两输出;
   电平监测表,两者都可调。
   这三句口诀简称522。具体内容是:主框图从左到右依次是,主振器、电压放大器、输出衰减器、功率放大器、主抗变换器;一上一下两个输出端:电压输出端,功率输出端;整个框图一前一后两个调节器:电平调节,监测电压表。可巧与之具有相同地位的高频信号发生器的组成框图也可以用522来表示。
   变主缓调出,一线五方框;
   调制加来源,两刀四开关;
   监测加输出,两者都靠后。
   其含义是:主框图从左到右依次是:可变电抗器、主振级、缓冲级、调制级、输出级;一对单刀双掷开关负责调制方式的选择,一对单刀双掷开关负责调制信号来源的选择;最后在框图的最后面加上监测器和输出这两个就可以了。
   名称记忆法:从名称入手,进而达到深刻理解。典型的例子是:峰值表、均值表、有效值电压表。所谓峰值电压表,其内部检波器输出量正比于输入电压的峰值, ;均值电压表,其内部检波器输出量正比于输入电压的平均值, ;有效值电压表,其内部检波器输出量正比于输入电压的有效值, 。通过名称记忆公式,问题就变的简单了。这对于各电子电压表的示值、误差的计算将非常便利。
   类比记忆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经常性的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对比、总结。例如对于三种模拟式电子电压表的工作原理、组成框图、特点及适用范围、存在问题、误差计算等知识点可以进行类比记忆,画成表格,逐项比较。这样的做法不仅三种表的优缺点一目了然,而且把繁杂琐碎的知识点连成了一串的知识体系,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记忆效果很明显。
   类比记忆法除了便于对基本知识点进行同类比较外,对于难于理解的复杂的工作原理也体现出了它的优越性。比如两种典型的数字式电压表的工作原理:逐次比较式数字电压表和双积分式数字电压表。好多学生对于这类抽象、理论性太强的知识学习起来很是费劲。其实教师只要在合适的时机给学生恰当的类比,复杂的问题就简单化了。逐次比较式数字电压表,可以类比成天平测物体质量。将标准电压类比成砝码,被测电压类比成待称重物体,整个比较过程类比成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这样测量原则“大者弃,小者留”的原则就很容易理解了。
   而双积分式数字电压表可以类比成两次放水试验。把对被测电压的定时积分类比成大容器向小容器的定时放水,把对标准电压源的定值积分类比成小容器对外的定值放水。水压不同,定时放水的水量定不同,定值放完的时间也不同,这样水位的高低就转化成了水容器放水时间的长短,即h-T的变换。也就是实现了U-T变换。
   同样适用的还有示波器测量幅度、周期的计算。比如测量被测信号的幅度时: ,大家知道,如果用到了10:1探头衰减,K就要取10,也就是取乘以10;而在计算周期时: ,如果水平方向上用到了 扩展,就要除以10,也就是公式里面的乘以 。针对这两种情况,好多学生不明白,其实,利用类比的方法就简单了。这就像我们拿了一个缩小的镜子观察物体,最终还要乘以相应的缩小的倍数,这就是公式里为什么要乘以10;而水平方向用到了 的扩展,就可以类比成我们拿了个放大镜在观测物体,故最终必须除以相应的放大的倍数才能保证被测信号的不变,也就是公式里的 。这样类比一下,相信学生很容易理解。
   联想记忆法:以某一核心结构为中心,通过发散性思维,联想到相关联的基本结构,再进一步联想到各类装置的结构、特点,公式推导、相关计算等。在《电子测量仪器》中最典型的应用就是第五章电子计数器。一提到计数器这一章,不少学生就会无奈的摇摇头,这一章框图多,公式多,特别容易混淆,简直不知如何下手。其实,只要看一下课本大家就会明白,不管是测频、测周、测量时间间隔、频率比甚至自校,都要经过主门和门控电路,计数结果都要经过计数器、显示器。相同点知道了,不同点就是针对不同的测量框图,计数信号和闸门时间信号具体由谁提供。以测频为例说明一下,首先因为是测频,说明被测信号的频率有点高,我们才会测频,既然频率较高,那么周期就肯定很小,一般情况下,这样的信号适合提供计数信号。至于B通道,因为被测信号已经使用,那么能够提供闸门信号的只有时基单元,通常我们要对它进行分频,即周期倍乘,来增加时间间隔,进而提供闸门时间,这样B通道也解决了。测频的框图就全部解决了。利用同样的方法,测周就很容易了。这样,计数器这一章几乎所有所有的框图只要利用联想记忆法推推就可以了,根本就不需要花费时间来记忆了。
   实践记忆法: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对于仪器的使用操作、注意事项有个更明确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如示波器这一章,如果死记各旋钮的作用,很难达到高考的要求。这时候,我就在讲解示波器结构原理的时候,有意识的把学生带到实验室去,讲到具体的旋钮,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身感受,那么学生自然很快、很容易的掌握按钮的调节。
   以上这些记忆方法在教学中推广以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加深了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许多学生还类比应用到其他学科,效果显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