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培养高职数控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培养高职数控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日期: 2019/4/5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赵建军

摘要:进入新时期以来,企业对于数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高职数控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高职教师也必须认真研究教学现状,不断提高数控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寻找培养学生能力的各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数控专业;综合能力;培养途径
  
   我国已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业工厂,数百种工业产品产量高居世界第一。另一方面,由于国民平均学历水平偏低,数控技术人员严重匮乏(据统计,企业数控技术人员中,60%的一线工人与技术管理人员只有中专以下学历),高技能数控技术工人不到20%(而美国,这一比例高达80%),且他们的知识结构普遍老化,难以保证产品质量[1]。这就给高职数控专业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高职数控专业教学现状
   (一)学生知识储备不足
   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低于本科院校,更无法与“211大学”“985大学”相比。录取的学生多是一些高考成绩低于本科线的高中毕业生,还有职高生、中专生。他们的基本功不扎实,文化素质较差、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知识储备明显不足[2]。
   (二)教学模式落后
   目前,高职数控专业课堂教学实行的是封闭式教学,由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单向灌输,且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生产存在脱节。因而,只能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更无法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学生对未来的就业方向感到迷茫,缺乏学习的动力;而长时间的单向灌输,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培养数控专业实际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二、探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法
   项目驱动教学法主要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这是一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协作学习为学习方式,以设计项目情境为教学形式,以项目活动为教学内容,将知识点融入项目中,通过真实情境展开,具有多样化评价方式的新型教学法。
   在项目驱动教学法中,学生是完成项目活动的主体,项目目标的达成者,而教师只是项目设计者;这种教学方法以项目为主线,以实践为导向,以任务为载体,基于真实情境进行设计项目,将知识点包含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学生通过项目来接收和掌握知识点;这种教学方法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片面的知识接受式学习,它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在于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综合技术素养。
   (二)引入现代学徒制,实行双主体教学
   现代学徒制起源于德国,以企业为中心,通过企业与学校联合招生招工,学校教师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企业一线技术能手向学生传授实用技能,在短期为企业培养大量熟练工,成功推动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工业超级大国[3]。2014年,有鉴于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市场经济严重脱节,高职学生求职、就业困难,而企业又招聘不到适用型人才,我国教育部印发《善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在职业教育中推广现代学徒制。
   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可以提高办学质量,为市场输出大量高、精、尖的专业型、应用型技术人才,既保证了学生的发展前途,又提高了学校的竞争力。
   引入现代学徒制,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双主体办学,让学生接受双身份学习、双导师指导和双主体培养。
   所谓双主体办学,即学校与企业合作,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学校必须认真物色、选择技术实力领先、员工队伍稳定、领导有现代头脑与战略眼光,尊重人才、对员工实行人性化管理的先进企业,开展双主体办学。学校要根据企业的用工程序制定招生录取程序,根据企业的意见制定招生方案,采取同步招生招工、先招生后招工等方式与企业联合招生。
   所谓双身份学习,指学生入学后,便同时成为在校生与企业员工,具有双重身份,接受学校与企业的双重教学。所谓双主体培养,指学校根据企业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企业的发展需要,与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各自的分工角色,各司其职,各施所长,共同实施对学生的双重培养。所谓双导师培养,指学生在学习中,接受学校教师和企业熟练工的双重指导,学校教师向学生传授数控技术专业的理论知识,企业熟练工向学生传授岗位工作中的实际技能。
   最后,企业与学校对学生实行双重评估。作为学校,应着重对学生进行理论评估和课堂实践评定,评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评价学生完成项目的进度、质量、技术能力、与其他同学的协调性等。学校还必须考核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诚信,主动为企业降低学生的流动性;作为企业,应严格考察学徒工的积极性、专业性、工作态度、执行力、责任心,考核学生的工作效率、技能标准、工作效果、团队合作、主动性、适应性、学习能力。如果学生考核过关,就可以让学生直接上岗就业。
  
   结束语
   尽管高职数控专业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发展前景广阔。只要我们主动改变教学模式,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变知识本位教育为能力本位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必定能够打开高职数控专业教学的新局面,为企业培养大批数控专业高级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波.新课程理念下优化高职数控课堂教学手段的实验与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0):88-89.
   [2]罗玉龙.教学模式对提高高职数控专业实训教学质量的影响[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5(04):64-68+72.
   [3]孙晓锋.职业生涯发展视角下高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问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