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日期: 2019/3/3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数控技术学院 唐柏

摘要: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实践性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已经趋于成熟,但专业基础课如何进行一体化改革,各学校研究均比较少。本文在对现有机械类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课堂教学和教师两方面研究和阐述了如何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实践
  
   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课程,学生对这些课程的掌握程度则直接决定了后续更深次专业内容的学习效果。为了确保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针对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具体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结合现状来说,大部分学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独立式教学模式仍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内容过于抽象等问题,本文将首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此类课程中的应用。
   一、现阶段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独立式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结合现状来说,由于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中存在大量的概念性内容,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在沿用初、高中的教学方法,学生面对这些内容时就很有可能会感到枯燥乏味,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另一方面,由于职业学校学生大都存在学习基础相对较差、主动性不强等特征,如果教学内容仅限于理论教学,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无法有效提升。
   2、教学内容过于抽象
   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机械专业必须的基础知识,《机械基础》课程帮助学生熟悉机械构造、掌握机械设计基础理论,《机械制图》课程训练学生提高学生识图绘图能力,《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主要介绍公差配合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规定,《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主要介绍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相关理论、以学生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和性能为目的,这些内容都比较抽象,大部分教师都是仅仅依赖于PPT等传统教学手段来完成这一教学过程的,但在这样的模式之下,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将仅限于课件或教材中的图像,对相关理论无法深入理解,进而导致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专业基础课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流程
   1、针对教材中的理论内容进行讲解。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型等针对相关理论进行初步的讲解,确保学生能通过可视、可触的实物来更深入的理解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中的理论内容。
   2、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训练项目,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项目实践。在对训练项目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除了切实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之外,教师还应明确训练要求、具体任务、项目时间限制等内容,确保学生能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之上完成实践训练。对于具体的实践内容来说,比如机械基础课等课程,教师可以将零件结构特征观察、机器的拆卸与安装等作为训练项目要求学生完成。对于训练项目组织模式来说,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训练内容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或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最后,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教师则应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3、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训练项目的完成情况评价可以结合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交流、教师点评等环节来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主的评价能辅助学生更好的对自己学习及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而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和互相评价则能辅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做到取长补短,提升整体的学习效果。最后,教师应针对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存在的集体性问题进行集中的解答和讲解,并对学习效果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来。
   三、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师的要求
   1、教师应能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上文中已经提到,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的核心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这一点来说,教师应在课前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确保训练项目能与教学内容深入结合,并尽量提升训练内容的趣味性,以此来保证学生能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掌握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理论及实践技巧。
   2、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完成学生分组、组织学生讨论、总结评价等工作,而为了确保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应用能达到预期效果,相关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对实践过程进行合理安排,确保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能达到提升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等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针对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办法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为了确保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教师应在课程开始前做好准备工作,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确保组织管理工作开展的科学性。总的来说,专业基础课程是机械类专业整体学习生涯中的基础,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确保项目实践与理论教学的有效结合,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来提升学生对于此类课程的兴趣,进而为后续学习过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包小平.论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12).
   [2]谢珊.高职机械基础课程中的一体化教学方式之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22).
   [3]宋建民.汽车机械基础一体化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J].中外交流,2017,(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