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阐述对数控加工的教学模式之认识——多媒体、仿真软件和网络的三联合作用校本数字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以教育资源数字化为例

阐述对数控加工的教学模式之认识——多媒体、仿真软件和网络的三联合作用校本数字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以教育资源数字化为例

日期: 2018/10/18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江丽丽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数字信息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角落,学校作为一个准社会组织,传统的校园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多媒体数字技术和国际互联网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工具和手段进入了学校,进入了课堂,使得学生和教师的概念以及互动关系均产生了变化。数字校园的建设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它的建成将会使得学校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进入一个全新的教学体制,从而带动学校呈现一个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数字资源;数字校园;教育资源数字化
  
   1校本数字资源的建设现状及意义
   数字资源是文献信息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以数字形式发布、存取、利用的信息资源总和。对于目前绝大多数高校而言,他们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数字校园,并且数字资源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是大多数教学资源仅仅是停留在校内教学资源共享的水平上,甚至是各自院系内部共享上,众多资源成为离散、孤立的“信息孤岛”,不能进行有效的互动,从而制约了数字资源建设的发展。创建数字化校园,实际上就是创建一个虚拟的学习空间,师生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可以实现学习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科研数字化以及管理数字化,它为师生甚至管理者都提供了数字化学习与生活体验,最终实现提高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从而成为高信息素养的信息化人才。
   2教育资源数字化
   “数字校园”最直接的体现方式就是教育资源数字化。数字资源库的建设,在为我们提供快捷、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教材素材支持之外,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就是基于网络教学资源的研究性学习。通过大量的数据研究及教学实践表明,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问题意识的培养乃至怀疑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真正利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现问题以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育资源数字化方面,年轻的教师明显相较年长的教师有一定的优势,就是他们在使用现代电子产品与网络方面更容易上手,思维更加开阔,而年长者的教学经验也是我们教育资源数字化时代不可摒弃的重要部分。在教育资源数字化的同时,又衍生了一种新型的文化理念,这种文化理念就是DIY学习理念。它培养的是学生的判断分析力,评估力,批判力及帮助他人的能力。学生通过接触数字化教学资源,不仅可以获得信息素养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能得到建构知识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是建构知识的能力首要能力。学生们在数字化教学资源里探索自己需要的资源,并对所收集的资源进行的选取与利用,学生的学习从以教师在课堂教授为主的单向指导的模式变成为发现性的学习,信息收集性学习,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教师传播知识而到学生自己重新创造知识。研究表明,在数字化时代和信息社会,学生达到能够自主学习的重要的前提还取决于具有怎样的信息素养。让学生直接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无疑是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大好机会,也是检验其学习能力、学习收获的最佳方式和途径之一。
   3课程数字化具体架构
   以《三维动画制作》专业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建设为例,我们可以实现以下几个具体模块:
   1.网站建设:利用校园网CRP管理系统和校园无线网络全校覆盖,对计算机应用专业《三维动画制作》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网站建设,构建网站模版、主页界面等。
   2.课程简介、校本教材: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教学,依据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水平、学习进程,围绕如何正确完成所设项目开发校本教材,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改模式进行情境设置。
   3.教学计划、授课教案:依据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水平进行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围绕教学计划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教学的授课教案。
   4.学习任务书、教学工作页:依据课程的教学计划、授课教案进行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教学的学习任务书和教学工作页,分别于授课教案相对应,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成为教学主体。
   5.教学录像:将工作过程进行录像并上传网络,学生可以有效的利用手机、笔记本、校园网等信息化工具进行学习,从而实现通过数字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目的。
   4结束语
   把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环境下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教育学习的重大变革。数字化教学的加入有助于改变现行课堂教学的缺憾,丰富学习资源,创设宽松、融洽的学习氛围,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充分交流中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从而切实提高学校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卢冰玲.基于云平台的中职共享型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7
   [2]杨文,赵洪光.高职院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云平台的研究与实践.数字化用户,2017
   [3]周惠,曾红,陈剑利.基于云计算的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的研究--以“世界大学城”中湖南职教教学资源建设为例.职教通讯,2014
  
   作者简介:
   江丽丽,女,1981.7;籍贯:江苏徐州;职称:讲师;学历:硕士;单位: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研究方向: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应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