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党史育人功能的途径
[摘要] 党史育人是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旨在对大学生进行党史教育的途径研究,通过多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党史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 党史 育人功能 途径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志码:A
一、中国共产党党史
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简称,是从1921年7月1日成立以来整个发展过程的全部历史。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情况、党章的不断完善过程、党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组织建设和发展状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全部史实的记载。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194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人民民主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并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大革命”时期(1921-1927),1924~1927年为国民革命时期,其中1926~1927年为北伐战争时期。
五四运动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并直接促成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拥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此后,中国共产党不断发起工人暴动,反抗北洋政府统治。1924年国民党“一大”后,国民党与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促成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1927年,在国民党右派的破坏和中共内部右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下,接连出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大革命宣告失败。
2、第二阶段:“土地革命”时期(1928-1936)。
由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开始,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后,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开辟了以井冈山为代表的无数农村革命根据地,并成功粉碎国民党数次“围剿”。1933年由于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开始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1936年10月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在此期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并虎视眈眈、不断向南推进。中共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战;而国民党为了稳固政权采取了“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最终导致国土沦丧。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1937年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维护了国家的主权独立,极大地提高了国际地位。中国在此后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4、第三阶段:“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共进行重庆谈判,签订关于和平建国问题的协定(即“《双十协定》”)。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战争最终获得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197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伟大成就,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时期(1978年至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二、党史的育人功能
“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这是摆在每一个党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随着形势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2]。
党史研究工作意义重大,功能强大,简而言之,可以讲两句话,一是把历史挖出来,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客观规律,弘扬革命精神,服务中心工作,鉴往知来,资政育人;二是把现实埋进去,记录现实成就,描述创新历程,反映时代发展,为各级党委政府的现在进行时树碑立传,载于青史,传扬后人。因此,党史工作是告慰前辈、激励后昆的十分重大之事,值得重视和加强,所以党史的育人功能可以分为励志功能、教育功能、启发功能和警示功能。
比如励志和教育功能:百折不挠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提振信心的激励教育作用,在红军长征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时刻应对国民党反动军阀极其残酷的围剿,但是这支红色军队的全体指战员都保持着对革命最终走向胜利的乐观主义精神,他们不怕牺牲,敢于斗争,先后经历了湘江突围、强渡金沙、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激战腊子口等著名战役。在敌军多方围追堵截的时刻红军突出重围、杀出血路。在敌人犹豫、龟缩不前的时候,红军官兵奇谋妙计、连战告捷;在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时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不畏艰险,发挥人的能动性,积极团结当地群众,化干戈为玉帛,而刘伯承结拜彝族首领小叶丹的故事更是成为了汉彝兄弟代代相传的佳话;在翻雪山、过草地的时候,红军战士之间团结友爱、不顾个人安危,置生死于度外的乐观精神,展现了诸如“一口行军锅”“一袋干粮”等家喻户晓的感人故事。1935年10月,当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时,创作诗词《七律·长征》来纪念长征的坎坷,诗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正是以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来笑看眼前的从从困难,坚信革命胜利最终会到来。毛泽东对红军有明确的论述:“这个军队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是的,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不是天生就有的,是有了坚定的信仰、革命的激情、强有力的执行力的革命军队才能产生出来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来源于革命者对生死的无畏和对信仰的不渝;来源于革命队伍中每一位指战员的精神面貌;也来源于革命领袖的英雄气质。在长征的艰难困苦岁月中,中国共产党人锻造出的自信、团结、守纪律、有信仰就是真正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革命乐观主义是革命者用鲜血和生命凝练出来的精神力量,他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的英雄气概和为民族、国家甘于牺牲的理想。长征中这支衣衫褴褛的军魂,纵横大半个中国,十一个省份,穿越在生死离别中,不惧茫茫的草地和皑皑的雪山,突破敌人重重包围,谱写出世界历史上一曲最壮烈的英雄交响曲。
毛泽东四言诗《奋斗》:“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革命不是苦役,工作不是苦役,乐观精神能让我们在其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人们劳动和工作的过程,本身就应该是一种充满快乐的过程,是一种享受。面对困难,乐观主义精神还能让人多一分镇定和从容。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3]如果你充分相信自己,不管面对任何风浪,都可以好似闲庭信步。镇定从容是一种优秀的心理素质,是自信乐观的外在表现。该发生的事情一定会发生,无须逃避。既来之则安之,慌乱于事无补,反而自乱阵脚。现如今中国进入新时代,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不断向前推进,目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较为严峻,国家产业转型升级也遇到的诸多困难。为此,我们应该重拾长征精神和长征中孕育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在个人发展中,一些人在面对事业的挫折,人生的低谷之时,我们应该为先烈们在长征中焕发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再来一次心灵上的感动,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释放正能量;力争成为勇于当担,奋发有为的人。在党和国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路上,做出自己一点实实在在的成绩出来。
三、高校党史育人的途径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育人主渠道途径
围绕立德树人中心环节,高校党史育人工作必须充分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党史教育应遵循思想政治工作、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规律,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保证党史育人的功能的效果,一是处理好教学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使党史育人更具亲和力和针对性;二是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使党史育人更具生动性;三是处理好理论讲授与德育之间的关系,使党史育人更具实效性。所以我们进行党史育人,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育人时,必须按照党史育人的针对性、生动性、实效性来开展党史教育,避免出现党史育人“花拳绣腿式”的形式主义。
(二)、党校育人途径
高校基层党校是实现党史育人的重要途径,是针对性较强、效果较好的党史育人的重要载体。党校的作用和任务:党校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和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教育的学校。其任务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培训,提高学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结合新的形势,提高学员的政治思想观念和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党性,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校还承担着党的建设理论的研究,以及对党组织和党员状况的调查研究等任务,基层党校还承担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所以党校进行党史育人,务必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要求办事,做到认识到位、制度到位、场地到位、经费到位和管理到位,保证学员培训后的质量到位,增强学员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培养学员的共产党员的情感,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为党和人民贡献一份力量。
(三)、党史育人专题讲座途径
组织开展党史育人专题讲座是高校进行党史育人的途径之一。比如在每年“七 .一”党的生日前就是开展党史育人专题讲座的最佳时刻,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回顾重温党史,有着特殊的意义。特别是在当前,更有着非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回顾党的历史,更加坚信我们党伟大、光荣、正确 ,从发展的观点看中共党员的数量已达到 八千万多人,这无疑给人们传递一个信息,中国共产党显然在发展壮大,已是一个无比强大的执政党。回顾党史,让党史铭刻在人们的心中,爱戴她、信仰她,成为我们前进的灯塔和旗帜。
(四)、党史教育基地考察调研途径
党史是一笔丰厚而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了革命先辈的爱国情感和高尚品质。组织青年学生到四川省党史教育基地“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考察调研,该基地展现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见证了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人民为新中国建立浴血奋战的苦难而辉煌历程,是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党史知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青年学生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青年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充分利用党史教育基地为广大青年学生学习党史、增强党性修养、传承红色基因、共筑伟大中国梦提供新的载体,切实起到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经验警示人的积极作用。对青年学生开展党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和优良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重要指示精神的体现[4],让青年学生真正懂得幸福生活确实来之不易,引导青年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党的认识、加深对党的感情、坚定对党的信仰,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担当起祖国未来的建设重任。
(五)、身边党员育人途径
现身说法,用身边党员的先进事迹教育青年学生。可以采取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报告会、访谈节目、“我身边的共产党员”主题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教育青年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怀揣理想,勇敢坚毅的共产党员,宣传“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弘扬艰苦奋斗、勇担重任、顽强拼搏、争创佳绩的精神。让青年学生感知先进可贵的奉献精神,学习榜样无私的高尚情怀。
(六)、党史育人经验交流途径
组织开展党史育人工作经验交流会,提高党史工作科学化水平。比如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党史育人工作经验交流会,一是交流党史育人工作在哪些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成就,形成的可以学习借鉴的经验和模式,然后加以推广。二是清醒地认识到,党史育人工作的差距和不足,在不断完善中提升我们的工作水平。
党史育人智慧校园平台途径
建设建立党校党史网站,是新媒体时代加强党史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与时俱进发挥智能工具优势的体现。依托学校智慧校园平台构建党史育人网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一是结合广安的实际情况,创作符合时代旋律的新时代优秀党史作品;二是组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微信微博,发布党史内容,不断更新党史知识内容;三是创作动漫影视作品,依托艺术学院师生创作为载体,采取动漫影视等形式,以经典红色故事为原型创作影视动漫作品,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为一体,达到教育青年学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论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前途.胡为雄《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CSSCI][北大核心]2015年第5期80-84,共5页
[2]从党的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李忠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学习月刊》2011年第11期10-11,共2页
[3]《毛泽东诗词集》刘先银教授2008年版
[4]传承古都红色文化培养红色基因鲜明的时代新人.宋佳.《生活教育》2018年第2期51-52,共2页
作者简介:杨中兵(1967—),男(汉族),四川岳池人,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On the Ways to Educate People in Party History
Yang Zhongbing
(Guang ’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Sichuan Guang’ an 638000)
[ Summary]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study the ways of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history of the Party and to educat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history of the Party and cultivate the correct world Outlook, values, and outlook on life. We should establish a sense of identity with the CPC, firmly believe in the ideals of communism, and become qualified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for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Key words] Party history; Education function;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