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试论大专院校教学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责划分

试论大专院校教学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责划分

日期: 2018/2/17 浏览: 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钟山职业技术学院 龚剑锋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我国大专院校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在学校的教学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责划分上则相对滞后。学校的管理机构的设置对于大专院校自身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分析探讨了大专院校教学管理机构与职责划分的合理设置与安排的重要性,我国目前大专院校教学管理机构与职责安排存在的缺陷,并就如何调整大专院校的教学管理机构与职责安排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大专院校;教学管理机构;职责安排
  
   一、大专院校合理设置教学管理机构与安排职责的重要性
   对大专院校来说,设置和构建规范、有效、完整以及科学的教学管理机构,能够促进大专院校的科学发展,能够培养大专院校教师的素质和教学实践的水平,能够更好地在大专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指导实践,推动大专院校向更高的水平迈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科学的合理的教学管理机构和职责划分方法,才能保证大专院校的教育有条不紊地进行,才能真正促进大专院校各方面的发展。
   二、我国当前大专院校教学管理机构与职责划分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目前大多数专院校的教学管理机构与职责划分都存在一些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大专院校现行的教学管理机构设置存在缺陷。
   我国现在大专院校教学管理机构的设置基本上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直线—职能制, 另一类是学院制。直线—职能制也称为“集权式教学管理体制”[1],它的这种体制的基本特征是学校的校长是学校的最高领导,拥有最大的权力,学校的各级部门以及学校教学的系部主任都直接对校长负责,学校的班主任对系部主任负责。学院制的基本特征是在校级与系级的管理层中增加了一个院级管理层[2],院级领导直接统筹管理自己学院里的各项组织事宜,院里管理层的最高领导即院长直接对学校的最高领导校长负责,然后各系级的管理层对院里领导负责。
   笔者研究发现,这两种教学机构的设置都存在着一些缺陷。首先,它们都没有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过度的重视纵向的隶属关系,而没有协调好横向的合作关系,这使得最高领导难以摆脱繁琐的事务,不能集中精力更好地处理学校的大事,使得处理任务工作的效率不高,速度太慢。其次,它们都没有处理好行政与业务的关系,业务让位于行政。最后,他们这两种教学管理机构的设置都缺乏灵活性,教学管理活动是有弹性的,是灵活多变的,而这两种设置都是刚性有余,弹性不足。
   三、构建与调整大专院校教学管理机构的策略
   通过对构建大专院校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机构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科学的管理机构对于大专院校的建设,对于大专院校的教师,对于广大的学员,甚至对于整个社会都有重要的作用。那么怎么来调整现在大专院校的教学管理机构,如何合理化分职责呢?笔者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点调整大专院校教学管理机构的措施。
   1、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在前面提到的当前我国大专院校存在的问题上,笔者提到重要的一点就是目前大专院校的教学管理机构的设置两个类型中都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解决好各方面的关系,为此,大专院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要让权力安排合理,让学校的高层领导人能够有时间妥善处理好高层次的任务,而不是事必亲躬,也要让下层领导人或者普通教师都有自己的责任与任务。要处理好行政系统与业务系统的关系,让行政系统能够有效地为业务系统服务,而不是业务系统让位于行政系统。要处理好纵向与横向的关系,纵向的隶属关系以及横向的分工协作都要考虑到,要协调综合发展。
   2、注重理念设计,加强制度建设。
   大专院校要想调整现有的教学管理机构的不足,构建科学完备的教学管理机构,就要科学有效地管理。同时,在构建科学的制度管理体系过程中不仅要坚持制度管人,还必须同时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人性化管理寓于制度管理之中,以人性管理之柔弥补制度管理的刚性之不足,实现管理的最佳化,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为此,在大专院校的管理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把人本思想放在一切行动的前提和基础之上。要时刻把科学管人和科学做事放在第一位,协调好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要最大限度地减弱人与制度之间的对立,减少人与制度之间的冲突,降低人与制度之间的矛盾。
   大专院校积极倡导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机构的构建,要遵循管理机构构建的原则,只有按照原则,按照规律办事才能使得事情能够处于发展的状态中,才能取得事情的成功。因此大专院校在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机构时要注意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实际操作实行时,可以按照打基础、抓关键、求根本、利长远的原则,制定合理的制度框架范围,制定有效的内容措施,围绕大专院校建设教育的各个方面,从大专院校培训教育的中心工作出发,抓住教学培训、科研咨询、行政管理、后勤管理以及综合管理等主要方面,分门别类地建立建立有针对性的,分工细化的教学管理机构。同时在这些管理机构中,要深刻有效地体现出大专院校的科学管理意图。
   3、注重过程跟进,完善管理机构。
   大专院校教学的内容,不仅包括学校里学生必须学会的理论知识,更主要的是教会广大的学生用这些科学的基本的理论知识,能够解释当今社会一些现实的问题,并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因此大专院校的教学必须要与时俱进,这也决定了大专院校构建的教学管理机构必须要与时俱进,注重联系现实,进行过程的跟进,不断对制定好的管理机构进行完善,才能更好地更科学地进行大专院校的管理。
   为此,大专院校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保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要能够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根据现实的社会发展,根据现实的实践,按照有用、管用、好用的标准,认真开展立、改、废等工作,不断促进学校的教学管理机构的发展与创新。
   4、注重落实职责,强化执行管理。
   大专院校在执行管理机构的管理中,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仅要有效地指导学校的教师以及学生能够遵守和执行科学的管理机构,更重要的是,要自觉遵守,带头学习、带头执行,从而能够为大专院校的教师,以及广大的学生们提供参照的标准和榜样,使他们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能够学习和遵守大专院校的教学管理机构,能够有效落实自己的职责。
   同时在教学管理机构运行的过程中,要注重落实职责,强化执行管理。为此,要积极建成有效地责任导向,通过建立完善责任体系、监督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坚持履责问责相并行,要实行严格的分级负责制,切实有效地安排好哪一方面的责任是由哪一人或者哪一部门负责,将责任细化安排。比如说,校委要对全校负责,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工作人员负责,每个培训班的班主任对本班的学生负责。这样一来,一旦出现问题,就可以逐级逐层地追查责任,将软规定变为硬执行,能够真正有效地实现了有人负责、有人“买单”的目的,也能真正地做到对管理机构的落实。除此之外,大专院校还要在管理机构的执行过程中加强监督和检查的力度,加大明察暗访,采用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方式对各部门行政效能、服务质量、工作纪律进行督促检查,对行政效能低下、服务质量不高、工作纪律较差、造成不良影响甚至贻误工作的,除及时予以纠正并进行通报外,还要按有关规章制度规定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负责人责任,提高制度的严肃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专院校要充分认识到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机构对于学校发展的重大意义,在具体的实践中要不断调整学校的教学管理机构和不断明晰职责的划分,促进大专院校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动态制衡教学管理体制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5,(4).
   [2]曾小彬.试论高校教学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责划分,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第33卷第3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