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关于中职班主任“专业化”的思考

关于中职班主任“专业化”的思考

日期: 2017/11/11 浏览: 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省铜山中等专业学校 杨永胜

摘 要:笔者从事中职教育多年,一直担任着班主任工作,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尝尽了成功的的喜悦和失败的郁闷,自身得到了不断地成长!本文由中职班主任工作的几种现象展开,谈谈关于中职班主任 “专业化”的思考!
   关键词:中职 班主任 专业化
  
   一、引子
   A老师:女,从事中职教育10年,担任过6年的班主任,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所带班级经常被评为“优秀班集体”,班主任工作能力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但后来个人提出种种理由,婉拒了校领导让其继续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安排。
   B老师:男,从事中职教育四年多,在他的课堂上,常常出现学生憨鸣或吵闹现象,认真听课的同学寥寥无几,但其对此种现象往往视而不见,照常把“课”进行下去。在工作第四年,校方安排其担任某班的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班风、学风每况愈下,学生违纪成了“家常便饭”,几乎每个任课老师都是硬着头皮走进其班级上课。此种情形下,在担任了一个学期的班主任工作后,校领导不得不调整了对其班主任工作的安排。
   C老师:女,从事职业教育6年,在工作的第四年,考虑到很快要评职称了,他于是向校领导申请担任班主任工作。在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三年中,所带班级常规工作较好,能胜任班主任工作,但其觉得所做的班主任工作与得到班主任津贴远远不成比例,常常叫苦连天。在其职称评审通过后,虽然校领导再次安排其担任班主任工作,但其还是找尽理由,拒绝担任班主任工作。
   二、剖析现象
   在我们中职教师队伍中,以上三种老师虽不是很普遍,但却是真真实实地存在着!剖析这些现象,我们可以把他们归纳为三类情况:
   A老师:不愿做------态度问题
   从A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实绩来看,她具备了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能力和素养要求,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但她却不愿继续担任班主任工作,不妨假想一下,可能存在以下一些原因:1.班主任工作太辛苦,中职生生源越来越差的不争事实,让很多中职班主任感到身心疲惫;2.跟某些家长沟通有困难,尽管心存美好愿望,一心为了学生,但有时所做的工作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做着“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心中觉着很委屈;3.家庭或身体原因让其感觉精力不够,作为一名女性老师,在家庭中有时承担着较重的家务劳动和抚育孩子的重任;4.或许是对学校的某些做法存有一些情绪,而不能及时排解,故而表现出工作消极性;等等。
   B老师:不会做------能力问题
   B老师的情况,不仅仅是班主任的能力问题,而是欠缺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业务能力问题!试想,一个连课堂纪律都管不好的老师,怎么能建设好一个班集体呢?说实话,我们很多中职生,并不是心甘情愿地选择职校就读,有的是因为进不了普通高中,自己不愿或家长不允许其踏入工作岗位,只能选择中等职业学校就读,有些甚至一开始就抱着“混”几年的态度。所以,我们中职老师,要上好一节课,首要任务往往不是传授哪些知识,而是要解决怎样才能维持好的课堂纪律。像B老师这样的中职老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中职班主任,必须首先站稳讲台,只有成为一名“专业”老师,才能成为一名“专业”的班主任!
   C老师:不宜做------素质问题(功利性过强)
   像C老师这样的老师,应该说不在少数!中职班主任相对普高班主任来说,没有了升学压力,但操的心可不少,他们承担着“育人”重任:学生学习基础薄弱且参差不齐、纪律性较差(常有学生违纪违规)、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面对这样的生源状况,要管理好一个班级,确实要花费大量的精力;相比所付出的精力,很多学校的班主任报酬是较少的。所以,我们看到的是,有些老师不到评职称,是不愿担任班主任工作的!
   三、思考: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专业”的中职班主任?
   针对以上班主任工作的“三不”现象,我想要成为一名“专业”的中职班主任,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仅谈谈班主任技能方面):
   1.学会接受
   不可否认的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通高校扩招,使得中职生源越来越差,工作至今,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深切地感受到中职生生源的下降之厉害:比如,我今年刚带的一个新班级,全班总人数52人,入学总分平均分不满350分(试卷卷面总分750),这其中还包括体育成绩在内。作为中职老师,既然工作在职教战线上,就得首先接受这种现实,而不是整天怨声载道:遇到学生成绩不好,就说他们怎么怎么笨(有时甚至当着学生的面);遇到学生违纪违规,就说他们素质怎么怎么差;这种抱怨无利于对学生的教育,长期下来,容易造成学生和老师之间产生对立情绪!
   2.学会区别
   教师不必是工程师,因为工程师的工作对象是无生命的、固定的物体。学校中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生要区别对待——量体裁衣。教育学生时,要考虑学生的性格因素,不能采取“千篇一律”的方法,就像医生给病人开药方不能一层不变一样,中职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特点,适时调整班级管理策略,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有时得“因人而异”!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对这方面的体会比较深。
   我班有一位朱姓同学,据他父亲讲,从上小学起,老师就一直向他“告状”,称他的儿子自觉性较差,特别多动。果真如此,这位同学进入这个班级后,他身上存在的问题很快就暴露出来了,有一次周五放学时,他来跟我借回家的车费,我问他需要多少钱?他回答我说“7元”,我就借给他“10元”,到晚上8点多钟,他的母亲打电话来,说他的儿子还没有回家,后来经调查才知道,原来他跟我撒了谎,他拿了那10元钱去网吧玩了一夜的游戏,到第二天上午8点多才回到家。这位同学每次犯错后认错态度都非常好,但反复性较重,所以,对这样的学生进行教育时不能只打一针“强心针”,哪怕他没有犯错误,也要经常找他谈话,我要求他将每天的表现写成“日记”,并于放晚学前上交给老师,虽然不能杜绝再犯错误,但效果还是明显的。我班还有一邹姓同学,叛逆心理很强,常常认识不到自身所犯的错误(非常固执),在初中时就这样,父母拿他更是没有办法。把握邹同学的这种性格特征后,每当他犯错后,我都是先给他一些时间想想自身的“问题”,然后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与他谈心,每次效果较好!现在这位邹同学较刚开始入学时,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3. 学会观察
   中职班主任要具备敏锐观察的能力,能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加以及时解决。本学期开学初,班内收取每人10元班费,我已把这个收费通知用短信发给了所有学生的家长。可是有一谭同学,在周一交费用时,声称他忘了带来;同时有班干反映,谭同学周日晚自修迟到,而且还是打的到校的呢,另外,他还向别的同学借钱。我把这两个信息联系起来,发现很不正常:忘带班费、迟到、打车、借钱,于是我把谭同学找来询问事情缘由,开始他还百般狡辩,一次又一次地说谎,但每次谎言都被我戳穿,最终他不得交待实情:父母给了他要交的班费,被他周日上午去网吧里玩花掉了30元(请了他所谓的朋友一起打游戏),然后又去市里逛街,买了东西花了一些钱,而且逛街时间较长,导致了迟到。在了解了实情后,我及时对谭同学进行了批评教育,避免了问题的进一步发展!
   4. 学会沟通——家校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备的社会教育就是学校——家庭教育。增加与家长沟通的机会,在教育学生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中职生,学习任务较轻,他们有较多的精力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由于他们阅历浅,有时不经意间就可能犯下错误,这点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做好把关工作。当有些同学犯了错误,老师跟家长沟通时,我们常听到有些家长说:我们孩子在初中很好的,我们孩子在家里从来不做这些坏事的,等等。听到这些话,我们有些中职班主任往往心里就会有些想法:难道是老师把你孩子教坏?要说不好,那也是你孩子的自身“免疫力”不高,被别的同学带坏了!这个现象,就存在着家校之间缺乏沟通的原因,家长说的没错,老师的“想法”也很正常!现在,很多学校都开通了“家长网校”,班主任和家长联系更方便了,为了更好地教育好每一位学生,中职班主任需要切实做好“家校联系”工作!
   5. 学会评价
   对中职生的评价,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中职生毕业后,大多数直接参加工作,要成为一名 “合格”的社会公民,在学校里必须首先是一名“合格”的中职生!我常常对我的学生说,要求他们首先学会“做人”,其次是“学习”。在学期评定中,我会对学生多方面的情况作综合测评,而不是局限在某几个方面。
   6. 学会反思
   反思才能知得失,中职班主任在平常的班级工作中,应注意积累资料,进行案例分析、反思,做一名行动研究者,在反思中成长!
   班主任的专业化,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中职班主任工作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这需要我们多阅读书籍,在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从而使自身成长名副其实地“专业化”的中职班主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