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焊工识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摘要:《焊工识图》是技工院校电焊专业教学中一门专业基础课,注重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本课程是在《机械制图》的基础上对焊接专业的学生具有针对性的一门课。我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加强《焊工识图》的实践教学环节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为技工院校的焊接专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技工院校;焊工识图;实践教学
焊工识图是焊接人员必须掌握的技术语言,它是通过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来绘制视图,加工人员通过对图样识读,加工出和设计要求相符合的焊接产品。技工院校的毕业生掌握好这门技术,是为了很好的适应现代技术交流的需求。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较快地使学生适应企业生产,其实际应用能力得到锻炼。所以我们要认真考虑教学对象、分析课程特点、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才能培养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合格技能人才。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现阶段焊接行业的需求,技工学校焊接专业的学生焊工识图课程的学习必须掌握以下技能:1.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熟练掌握机械制图正投影的基本理论,能识读焊接装配图。2.熟悉焊接符号并能应用在焊接装配图中,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培养学生查阅使用工具手册的能力。3.熟练地掌握基础的手工绘图和徒手绘图及计算机绘图技能,并能够测绘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部件。通过学习,能在今后的岗位上识读图样进行加工、检验和装配,又能按照国家标准应用手工绘图或计算机绘图技能进行零件测绘和设计。 技工院校是为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最终使他们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在焊接领域施展才能。
二、课程设置及学习方法
焊接专业选用的教材是有针对性的《焊工识图》及学习指导书。一般安排两个学期完成教学目标。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绘制以及阅读图样的基本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组织好课堂,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就需要用实践教学来配合。教师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准备好好的各种教学用具,如:自制模型、挂图等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使教学过程更为生动。 还可以观看视频,立体模型及从企业带回来的生产用图,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主人翁意识;其次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其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总之,我认为通过教学实践更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采用讨论式教学法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精选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彻底摈弃对教材进行琐碎诠释的教学方式。对教材中的一些容易忽视、容易混淆的内容,将其转化为问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教学中还组织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进行广泛讨论,熟悉国家标准的内容,增强国家标准意识。并注意对学生进行职业工作规范要求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图样作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在生产实际和技术交流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制图,才不会影响图样的通用性。
三、 学生学情和教学设计
许多学生不能够牢记所学的知识,理解能力差,应该让学生建立在学习的时候会思考而并不是简单的机械的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能够主动的去思考去挖掘知识。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老师要把启发引导等教学活动与学生的自学也就是阅读能力相结合。在教和学协同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应该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引发学习动机,激发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对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从头到尾要别出心裁,精心设计,令学生感到新奇、使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在教学中要改变以前单向灌输知识的教法,积极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实现师生间、学生间、学生和媒体间的多向互动的主动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刺激,从而激活学生思维,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努力提高学生制图实际应用能力。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四、《焊工识图》的实践教学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其能较快的走上工作岗位,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具体方法如下:
1、通过制作焊接产品促进学习
制作简单的焊接作品及产品,如:花架、矿车、香菇架等。焊接系会对外考察市场,寻找适合焊接学生加工的产品,制定出一套加工方案,把它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而言加工产品是新鲜的事物,在加工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和责任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先示范,再将学生分成4-5人一组,由组长带领对任务进行自主分析——实施——总结。整个过程中学生在任务实施的驱动下小组协作、自主学习。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辅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求索,这样学生不仅能很好的掌握知识点还使制图综合应用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在这样主动求知的氛围下开展教实践与理论的双重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对于技校生而言,他们普遍存在着知识面窄,基本素质不高的情况。所以对他们教学时的课程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理论教学必不可少,但要通过实践教学来逐步融化,在课程设计中要结合学生情况合理安排。学习要先易后难,逐渐增加知识的难度,让学生慢慢接受。比如学生刚学习这门课时,要通过对学习制图的意义,线型、字体、图幅、比例、尺寸标注、标题栏等制图标准进行讲解,学生对此可能会感到知识枯燥,没兴趣,那么我会拿出一些企业的生产用图给他们认读,在这一过程中把教学内容渗透到学习中,提高了学习效果。然后再布置一些简单的绘图内容让他们绘制,让他们学会正确的使用绘图工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整个实施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监督和引导。给予学生及时地指导和启发,让学生自己应用所学的知识点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 结束语
总之,通过教、观、练相结合教学,在今后的《焊工识图》的教学中要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践教学为核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根本,以实现就业为目的,根据教学的对象和课程特点来设计新颖、典型的项目课题,让任务驱动求知,让知识贯穿实践,为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焊接专业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槐德主编,《机械制图课教学参考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2]工业大学周振丰主编《金属焊接原理及工艺》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
[3]徐兵.制图教学与创新教育[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