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几次教学活动探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几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将不断优化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水平,将不断提高我国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能否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大学生素质的主要指标。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将会继续深化,将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本文通过对几次教学活动进行探讨,将具体讨论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模式
在我国高校实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是为了改变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教育模式。想要改变过去大学生接受过的灌输式教育,就要注意培养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让大学生能够进入一种探索式主动学习的状态。为了让大学生能更好地将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就必须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
一、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由于计算机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教师应该注重让学生多进行上机操作,要尽量强化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注重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教师要改变过去纯理论式的教学,要在课堂上对学生多进行演练,争取让学生都能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教师可以安排一次知识竞赛,将一些计算机理论知识分为几个论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比如可以让学生讨论Windows操作系统、互联网基础知识和应用、Word的使用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要学生自己去总结这些知识中的重点与难点。
如果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接下来去思考一些更加有深度的问题:宏病毒对计算机有什么危害?蠕虫病毒属于什么病毒?TCP/IP协议有什么作用?教师要注意多引导学生来参与到课堂问题的思考中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计算机潜能,还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他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二、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注重“以教为主”,是一种单纯的知识灌输式教育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无法保障学生能够有效理解教师所讲解的内容。想要改革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就必须注重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要把过去“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为“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
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们中间来和学生好好沟通交流,要多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要多教给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加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注重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
行必要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训练是很有必要的,这能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开发他们的计算机方面的潜力和创造热情。为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对学生进行引导:
1、通过收集材料来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模式是以考试为主要目标的应试教育。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只能对考试题型和知识点进行机械性的记忆,完全不具备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机基础教育方面,这种问题尤为突出,学生往往不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去探讨研究新问题。对于课堂上涉及的内容,学生不能养成良好的搜集信息的能力。学生的信息意识是比较薄弱的,他们不会主动寻找渠道去获得各种有用的信息。
比如在学生学习了PowerPoint课程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留一个作业:让学生以《我的家乡》为主题来制作一个作品,要求学生用文字、图片、音乐、影视等各种形式来介绍自己家乡的山川景色和风土人情。在这个综合实践性比较高的作业操作中,很多学生往往会感到茫然,不知道介绍家乡的什么特色项目。这时候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多利用计算机来检索搜集他们家乡的各种数据、自然地理风貌、人文景观,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得心应手地制作好这个PowerPoint课件作品。
2、通过锻炼学生的版面设计能力来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软件的能力
通过强化大学生版面设计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软件应用的水平。高校大学生毕业之后可能会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但无论何种工作都需要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软件,要求大学毕业生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版面的设计能力,要让学生能够熟练地对各种视频和多媒体作品进行图片处理和数据连接,要确保学生能够熟练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Photoshop等各种计算机技术。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排版设计能力,要教会学生能正确处理画面安排、颜色搭配、配乐选择等各方面的问题。
结语
在21世纪,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对我国的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能否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能否具备过硬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是衡量一个高校毕业生是否胜任未来工作的重要依据。然而在我国传统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模式中,则存在着以应试教育为主的灌输式教育模式,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搜集资料的能力,还要要让学生多进行上级操作,让学生多通过排版来训练他们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韩志颖.应用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DB]. https://www.kj009.net
[2]徐宝华,王宪华.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情况调研与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