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加固基层部队安全管理工作的“底板”
内容摘要:基层部队安全管理工作犹如组成木桶的底板,是部队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重要性的工作,针对新形势下部队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科学谋划能力欠缺、依赖固有经验,创新意识不强、管理和思想工作配合协作不够和“全员额”覆盖工作效果较差等问题,提出加固基层部队安全管理工作的“底板”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部队安全管理,重要性,问题,措施
管理学中有一条有名的定律叫做“木桶定律”,是说一个木桶的盛水量的多少是由组成木桶的最短的那块木板来决定的。常用来说明组织工作效能的好坏往往由组织中劣势部分来决定的。“木桶定律”形象地表明了每一块木板对木桶容量的重要作用,引用到基层部队建设中,部队的每一项工作都可以看作是一块木桶边板,而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性作用,称之为“底板”更为确切。加固基层部队安全管理工作的“底板”对部队建设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 基层部队安全管理工作“底板”的重要性
安全,关系到部队执法执勤、训练、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安全工作也历来是军队管理的重要内容,切实关系到部队战斗力的巩固和提高。当前,部队处于安全风险增多期,随着社会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部队周边环境日益复杂,加之执法执勤任务和军事训练任务加重,官兵心理压力大,安全隐患增多,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案件,会严重影响到部队建设正常发展,若弥补不及时,整体工作都要归零,因此,只有把安全制度落实好,把安全工作这块“底板”做实了,部队管理才能真正有“底”。
二、基层部队安全管理“底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科学谋划能力欠缺。 目前,安全意识在基层部队官兵中均已形成基本共识,但在自身安全防范工作组织过程中,缺乏科学谋划,不能完全从自身实际出发,形成系统有效方案,缺乏统筹安排,只讲“苦干”,不会“巧干”,部分单位存在“让做什么,安排什么”的现象。
(二)依赖固有经验,创新意识不强。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与部队内部形势,一些基层部队缺少与时俱进的眼光,缺乏创新意识,不能结合实际,经常性的审视安全防范工作,过分依赖固有经验做法,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安全管理新问题的出现,应对方式过于僵化。
(三)管理和思想工作配合协作不够。 部队管理工作和部队思想工作是部队两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它们同时作用于部队安全管理体系,其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部队管理工作与思想工作的相互补台,互促互进的作用不强,班子发挥合力效果不够显著。
(四)“全员额”覆盖工作效果较差。基层部队在开展安全工作作为部队的基础性工作,开展过程中往往要求全方位、涉及全员额,其中对于“重点人”的安全管理是难度最大的环节。大部分基层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针对在 “大多数人”,而对工作效果不明显的“重点人”管理不够,存在问题不出就是“一片和谐”的侥幸心理,结果问题一出就不知所措,使安全管理工作容易陷入被动。
三、加固基层部队安全管理“底板”措施
遵循基层部队安全管理工作的规律,针对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对症下药,实现基层部队安全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一)借鉴经验做法,提高工作效率。安全管理工作具有规律性,能够取得成绩方法必然有其科学性、合理性的一面,是有效开展工作的宝贵经验。因此,积累好的经验做法,并加以借鉴实施,能够大大缩短工作成本,取得明显工作效果。而坚持好的做法,也是有效避免基层安全管理“栽老跟头”、“走弯路”的重要途径,其中,安全制度持久、常态化的落实是关键。
(二)采取分阶段目标管理。基层部队安全工作也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但也是经常性的工作,如果只是一味拉长周期,只重视有长远目标,或者妄想“一口吃个胖子”都无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可以对安全工作进行分阶段目标管理,联系工作实际,根据不同时期的安全工作特点,明确阶段安全工作的重点,设立阶段性小目标,在各阶段性逐步有效落实,从而最终实现长远安全的目标。
(三)建立管理、思想工作联动机制。基层部队管理工作和思想工作是部队建设发展离不开的两块基石。两项工作各有侧重,但又相辅相成。管理工作重在科学谋划,确保安全工作决策贯彻落实,思想工作重在树立安全意识和监督教育,二者目的都是为了保证部队安全稳定。因此,要注重建立管理和思想工作联动机制,积极发挥二者互补互促作用。
(四)加强安全管理的“短板”管理。木桶原理指出,一个整体的最终综合实力是由其最弱的部分决定,所以我们应重视对部队安全工作薄弱环节的管理,比如在交接班、节假日等特殊时段,就要启动特殊节点的安全管理的模式;针对刚下连的新兵、实习的军校毕业生等经验以及安全防护能力较弱的重点人,要有超前安全防患意识,采取灵活的应变措施,帮助他们及早树立安全意识,提高自身安全防护能力,及时补足“短板”,真正做到安全管理全方位、全员额。
参考文献:
[1]张占军.王立东,部队基层管理常用方法[M],2003.
[2]严芳田.军队安全管理特点规律研究[M],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