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浅谈高职院校的到课率

浅谈高职院校的到课率

日期: 2015/7/24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欧阳志红

【摘 要】本文旨在探究高职院校学生到课率的现状,并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分析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到课率低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到课率低的对策。
  
   到课率是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指标,学生到课率的高低不仅反映了学生对本学科的认识和态度,也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学生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认可程度,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教学管理部门应把提高学生到课率作为教学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在规模上迅速扩张。然而,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工作等内涵建设却没有跟上其发展的步伐,生源质量更是难以保证,到课低的现象也随之出现,且不断蔓延。
   一、高职院校学生到课低的原因
   目前,高职院校的到课率不能令人满意。学生逃课现象严重,即使在课堂的学生真正集中精力听课的也很少。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到课率低的原因,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方面的原因。 1、学校管理的原因
   高职院校在管理上大多实行“教育从严,处理从宽”。其结果助长了学生的侥幸心理,削弱了制度的严肃性。学生平时上课迟到、早退、逃课,考试时作弊成风。由于受制于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制度及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许多老师对学生的逃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考试时,老师对学生也网开一面,划范围,划重点,出复习题,做个顺水人情,落得两全其美。考试不通过,学校给学生提供补考机会,甚至学生补考不来,学校还一次次地通知学生补考。学生犯错误也处理,但多是形式主义,最后或撤销或不了了之。学校再出台其他有关此类制度时,其说服力、可信度、实效性、严肃性在学生们眼中都不自觉地打了折扣,使得广大老师的思想教育工作理论与实践脱离而变得苍白无力。久而久之,形成老师不想说,说了也没用;学生不想听,听了也白听的矛盾局面。这种现象对高校的学风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学生到课低就不难理解了。
   2、教育教学的原因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是授业解惑、教书育人的执行者,所以,称职的教师一定要清楚教什么和怎么教。然而有些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呆板。在调查中,一些学生反映,部分任课教师在授课内容安排、授课方式方法、授课艺术等方面存在一定欠缺,使大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反感、厌课情绪。另外,有些教师教育教学不注意方式方法,不知不觉中伤害了学生,使学生从心底里产生反感;还有一种原因是教师只管教书,不懂育人,对学生不管不问,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说,听不听课一个样,来不来上课一个样,这就助长了学生逃课行为的发生。很多教师,上课教书,下课走人,上了一学期的课程,班里面的学生基本都不认识,教师的这种任课方式导致很多学生对老师的不信任和反感,因而对学习也产生了厌烦心理,心离课堂越来越远,即使还坐在课堂上,也是“隐性逃课”。
  
   3、学生自身的原因
   除了学校和教师的因素外,还有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也是不可否认的。高职学生是高考成绩不太好的一个群体,他们中有的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有的自制力差,沉迷于网络或只做自己感兴趣事情;有的学习基础差,不能跟上教学的进度;有的忙于社会活动或兼职而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所以,对这样一个群体的学生来说。逃课也是他们一种必然的选择
  
   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到课率的对策 要解决学生到课率低的问题,就要对症下药.从根本上铲除这一顽症赖以生存的土壤。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大学是学生的精神家园,需要学校和教师精心经营、耕耘,这片沃土才会充满生机,欣欣向荣。学校和教师承担着督促指导学生成长成才的职责,特别辅导员老师和相关任课教师,应当把经常深入学生,熟悉了解学生情况作为一项任务,对学习松懈的学生及时询问、督促,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思想问题,勉励其自强、自立。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应该指导他们制定课外学习计划,选修有利于强化特长和提高综合素质的课程。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通过举行各种专业知识、技能竞赛,举办系列讲座、学术报告,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学术、文化、科技活动,激发他们的求知、创造热情。 2.改进课堂管理,提高教师授课水平。
   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最大限度地得到收获和快乐,愿意走进课堂。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互动活动,教师不但要讲好课,还要通过课堂管理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不仅“敬其道”而且“亲其师”,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具有吸引力。
   作为高校教师,授课必须有新意、与时具进,才能吸引学生,使其的产生兴趣。知识面广、谈吐清楚、有亲和力、讲课幽默的老师一定受欢迎;反之,你的课堂没有吸引力,枯燥乏味,学生无法从学习中获得快乐,逃课则会成为必然。所以为了提高到课率,高校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如多媒体、网络等教学形式可以使学生倍感新奇和亲切,适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 3. 通过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到课率。
   要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提高到课率,最切实的途径就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拓展就业渠道。而学生实践技能的强弱是学生就业竞争力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它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以“合作办校,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突出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开放性,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同时,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培养一大批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只有将教学环境和生产环境有效的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良好就业,使学生明白应学什么,怎么学,学了有什么用,从而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提高到课率。
  
   [参考文献]
   [1]吴婷婷 ,高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中国市场2010年第41期
   [2]燕良轼, 高等教育心理学 [M].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