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高职院校在学生公寓内创建党员之家的探讨

高职院校在学生公寓内创建党员之家的探讨

日期: 2014/1/21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杨越,谢炳梁

摘 要:寝室作为大学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最小单元,已日渐成为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学习的重要场所,同时,寝室管理也成为了高职院校在学风校风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热点和焦点。面对现状,加快推进党建工作进公寓进程,我校通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建设,在学生公寓内创建的“学生党员之家”已成为了我校大学生党建工作进公寓的新载体,也成为了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广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有效促进了整个学校的学生党建工作。
   关键词:学生公寓 学生党员之家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数量大幅度增长,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对公寓内硬件设施、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使学生的管理模式、居住模式打破了院系、年级建制的趋势,学生的寝室、楼层、公寓的概念得到强化,传统的班级、年级、系别趋于淡化。同样,在学生公寓里,党团组织活动也变的难以有效开展,党团组织在公寓中对同班同学的覆盖面及凝聚力和影响力受到影响,要创建丰富和健康的学生公寓文化,变的难于保障。
   与此相反,青年学生近几年要求入党的人数也在倍增,学生党建工作的任务相对加大,能为学生党员、入党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提供学习、培养、考察、锻炼的舞台相对较少,因此,党建工作进公寓,并且在学生公寓内成立“学生党员之家”就成为了公寓学生教育管理与学生党建工作相结合的一种实事求是的做法,成为了党建工作延续的一种新型的学生党员教育载体。本文就结合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公寓中如何建设“学生党员之家”进行探讨。
   一、党建工作进学生公寓在高职院校中的重要性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的迅速增加,使得学生公寓管理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高职院校的生源又不同于本科院校,它有普通高中毕业生和普通中专、职业高中以及技校的毕业生,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面对宿舍是大学生休息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薄弱环节这一矛盾,下面将从两个客观要求来说明党建工作进学生公寓在高职院校中的重要性。
   1、党建工作进学生公寓,是高职院校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要求。
   现在的学生公寓是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形成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场所。与教室等教育场所不同点在于,由于学生在宿舍内不需要受到课堂纪律的约束和任课老师的监督,学生的身心得以放松,那么所表现出来的也是学生最真实的面貌,各种思想情感在宿舍内尽情地流露出来,但因为不同的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宿舍内的教育就主要变成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其主体与客体均是学生。当一旦在学生寝室中有不良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时,这不仅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带来负面影响,也将极大的削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严重的将直接危及学生的成才和学校的稳定。
   2、党建工作进学生公寓,也是全面提升学生宿舍管理服务水平的客观要求。
   学生公寓场所的综合性,学生个体行为倾向的多元化,使得学生公寓成为学生之间矛盾最为集中,观念之争最为激烈的场所。这些利益矛盾和观念之争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疏导,则往往引发学生之间的直接的和较为严重的冲突,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党建工作进公寓,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扩大党建工作在公寓内的影响力,以公寓内的党建工作为抓手,加强辅导员队伍、公寓管理员队伍、学生干部队伍、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从而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引导,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提高公寓管理水平和服务学生的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公寓整体管理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党建工作进公寓是作为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公寓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得以更为全面的实现。
   二、党员之家是党建工作进公寓的重要载体
   党员之家是学生党员在固定场所进行学习交流的教育活动的大家庭。是“党建工作进公寓、进学生会、进社团、进网络”的有效载体,为学生党员的成长设立了一个共学共事、展示自我、交流沟通的平台。
   1、党员之家在党建工作进公寓中所具有作用。
   (1)有助于强化党员学习教育。党员之家普遍具有党建资料丰富、学习条件相对优越、教育氛围浓厚等优势,而学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其工作、学习、生活等较多时间也都在学生公寓内,这就为组织学生党员、入党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提供了帮助。同时,也可以在党员之家开展党章学习小组、党员理论学习会、主题座谈会、革命题材影片观摩、党员网上谈、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学习会等教育学习,并进行讨论交流,提高党员理论水平,增强党员党性修养,正面导向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有效推进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
   (2)有助于突出党员实践教育。从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普遍实践能力较强的特点出发,依托党员之家这一平台,组织开展宣传教育、交流沟通、社会实践等服务活动,强化学生党员的先进意识和前列意识。在学生公寓内创建党员之家有助于加强学生宿舍的安全管理,开展卫生监督,带动同寝室同学开展文明寝室创建,组织同学参加寝室文化节活动,及时为同学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3)有助于扩大教育活动影响力。通过党员之家可确保学生党员教育覆盖面,在抓好学生党员学习教育的同时,也拓宽了教育辐射面,扩大了教育影响面,把党员之家作为了推进党建工作进学生公寓的重要阵地。并能够依托党员之家的党建网络资源开辟先进性教育专栏,使全体学生都能通过网站学习党建知识,进行入党咨询,并及时了解学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进展情况,营造良好教育氛围;同时,也可以在学生公寓内做好党建咨询工作。
   2、我校在学生公寓中创建学生党员之家后的现状。
   自从在学生公寓内创建“学生党员之家”后,在机制建设、设施建设、党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学生群众入党启蒙教育中进行了积极地尝试和探索,其中组织开展的“大学生党员形象讨论会”活动、“党辉在胸前闪光”迎新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党员述职答辩会”活动、“寻访名人足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党徽辉映夕阳红”食品安全走进敬老院活动等均有效地发挥了党员群体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作用,体现出了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形象,促进了学生党员的保先教育工作。同时,在学生公寓管理过程中,“学生党员之家”的创建也有效地推进了学生公寓的管理,在公寓管理中积极引导同学参与文明寝室创建,在学生公寓中提出的“有困难,找党员”口号,也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党员,学生与学校的距离,在各项工作中表现出色,真正发挥出了“学生党员之家”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三、在学生公寓内创建学生党员之家的模式和途径
   在公寓内创建党员之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党员、入党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养,也同时影响着他们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集体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发展。充分利用学生党员在学生公寓中的管理和示范中所具有的潜在作用,提高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党务工作能力,形成机制健全、示范明显、能有效促进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有效阵地。
   1、制定党员之家创建目标。
   制定党员之家的目标:力争把党员之家建成一个内涵丰富、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场所,为广大学生党员提供相对固定的学习教育活动空间,为广大入党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提供相对固定的培养教育场所,增强他们的党员意识和组织观念,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活力,促进良好公寓文化的形成。
   2、建立党员之家创建机制。
   建立党员之家的机构:成立党员之家管理委员会,并完善相应下属部门,如建立办公室、网站建设部、活动策划部、党员自律部等部门。应聘请具有丰富党建经验和学生工作经验的老师担任党员之家指导老师,便于组织开展讲座、对党员之家的活动进行业务指导。同时,在学生党员内部招聘有一定的党建经验和学生工作经验或者有一定活动策划能力和网络开发技能,学习成绩好、服务意识强的同学作为管理人员,充分发挥学生党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结合实际应制定出台《党员之家管理规定》、《党员之家值班制度》、《党员之家活动室及资料借用的有关规定》、《关于保持学生党员学习上先进性的若干意见》、《党员示范岗位、示范寝室挂牌制度》、《党员的生活责任区制度》、《党员联系人制度》等。
   3、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涵,高效运作学生党员之家。
   作为教育培养学生党员的红色阵地,党员之家也应积极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在学生公寓内开展“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队”、“学生党员文明劝导队”、“学生公寓义务宣讲队”等,有效推进学生公寓管理工作,也可通过学校地域优势,加强人文教育,使其受到优良传统的熏陶。同时,也可由“学生党员之家”发起针对不同系别、不同年级或者不同班级开展“党章学习小组”活动,积极成为广大同学向党组织靠拢,接受党组织教育培养的红色阵地。
   在党建工作进公寓的基础上,由党员之家承担起党建工作进网络的职责,建设并维护具有学院特色的思政主题网站,推出网上党员之家,将学习资料、党员活动安排等一一上网,提高工作效率,扩大教育的覆盖面,把网上党员之家建设成为学生党员的网上精神家园,从不同程度上引导学生群众在学生公寓内的文明健康上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