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

日期: 2012/12/29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学海网

摘要: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给汽车维修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维修行业人才紧缺的矛盾不断突显,培养高素质的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汽车维修 整合课程 复合型人才 实践教学
   汽车维修行业紧随汽车技术现代化的步伐迈入了高科技领域,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对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要求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各种现代化检测仪器和新的维修检测技术也应运而生。面对市场对汽修人员“专业化”的强大需求,应加快具有知识全面、理论扎实、技术过硬、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且具有一定实践经验、操作熟练,能准确快速地判断并解决现代汽车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汽修的专业人员的培训步伐。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多方面来探讨现代中等职业教育中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
   现代汽车维修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当前中国汽车业规模快速扩大,2006年达700万辆,2009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1.86亿辆,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接近2亿人,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预计2010年将突破1000万辆,《中国汽车人才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报告表明,中国汽车产业职工人数2010年将达到356.87万人,2015年将突破500万人大关,到2020年将达到776.23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10%。随着汽车销量和保有量的不断增长,与汽车消费配套的汽车售后市场也将成为一个庞大的、持续高速发展的市场,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至少存在100万人的缺口。
   现代汽车维修技术人才应该是能掌握汽车构造和工作原理,熟悉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并能熟练操作计算机,了解传感技术、液压控制和自动控制技术,能熟练掌握和使用各种现代化的检测仪器、仪表,具有一定的维修实践经验,能迅速诊断和维修现代汽车各类疑难杂症的高技能人才。
   强化课程体系的整合。现代汽车维修专业培养的应是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在教学中应开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新体系。以行业发展、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和计划,优化整合课程,着重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及岗位技能训练,按行业领先要求设置关键能力培养课程,更新课程内容,专业课程要进一步充实调整电子控制技术原理、计算机应用原理、汽车电器设备和汽车诊断检测技术、汽车诊断仪器设备的应用等新内容。引进优秀课程体系及教材,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增加专业技能强化训练课,加强钳工和电工基础操作技能的训练,把汽车的最新技术、原理和发展趋势方面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注重学习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方法的培养,适应汽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动手实践技能,突出特色的职业教育。并且加强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与素质教育体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汽车维修专业人才。
   实施教学场地一体化,更新教学手段。汽车维修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工作,因此,专业教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和教学设备的建设是培养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重要保证。学校应加强实习和实验设施的建设,应配备先进、齐全、典型的汽车整车、零部件和总成、汽车电器电路教学模板、现代化检测仪器等实习设施及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效益,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在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进入实验、实训现场,使能力训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这样融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为一体,易观易懂,可大大地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使学生尽快掌握现代汽车的维护保养知识和维修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课程教学效率。
   加速“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加速“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培养高质量学生的前提。一名称职的专业教师既要有一定教学能力,时刻把握本专业发展的脉搏,又要有专业的实践工作能力。专业教师每年需要有一定时间深入到所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企业生产一线进行下厂实习,参与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或外出参观进修,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汽车的相关信息,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拓宽视野。把握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和吸收成功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安排上调整知识结构,使自己成为与技术发展同步的行业专家,实行专业理论教师和生产实习指导教师一体化,保证专业理论课与生产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促进复合型教师成长,使教师的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而今汽车维修已步入高科技的领域,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加速培养具有较高层次的实用复合型维修技术人才至关重要。确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新型职业教育理念,为我国现代汽车维修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周立红.汽车维修人才培养之刍议[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4)
   2.康国初.创新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2009(6)
   3.杨军平,刘显贵.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探讨.[J].2009(1)
   4.丛恒云.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
   5. 石优兵. 如何培养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技能型人才[J].职业教育研究,200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