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设计快乐

设计快乐

日期: 2012/12/5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学海网

关键词:什么是快乐 乐观 信仰 自信 设计快乐
   什么事快乐?
   设计快乐,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快乐。有些人为什么快乐;有些人为什么不快乐;如果把快乐理解错误,设计出来的快乐,可能就是错误的,不快乐的。
   什么是快乐?先看看一位诗人----伊莲meiyou圣托里尼的解释:“不是表面上无限的笑容。因为有时候你不得不虚伪地“莞尔一笑”。快乐是收获后的一种喜悦。”这种解释有点过于诗意化了,有些片面,和现实有不少的差距,我们日常生活中,复杂的情况比较多,有时候付出的多一点,收获的却不多,但仍然感觉很快乐。
   快乐本身就是一种感觉,很难用具体的词汇,或者其它什么来解释。不过问题总要有个科学的解释,下面我们来看看科学家对快乐的研究:
   “艾德。迪纳,美国依利诺斯州大学心理学教授,专门从事“主观快乐”这一新兴学术领域的研究工作,人称“快乐学教授”。
   总的来说,应该是北欧民族最快乐。收入水平对人们快乐与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文化因素也很重要,如果除去收入因素不考虑,最快乐的人应该是西班牙民族。”
   “为什么?
   西班牙民族习惯去看事情好的一面,美国人也是,英国人也有这样的倾向。他们更倾向考虑好处而不是坏处。
   他也指出,最不快乐的人在亚洲地区。像日本和韩国,民众习惯去看事情坏的一面。”
   “快乐并不是所有人的共同目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追求快乐只是其中一种。例如,亚洲人为了实现其他目标的时候,会比美洲人更加愿意放弃对快乐的追求。”正因为快乐的这种特性,在设计快乐的时候,应该考虑到针对性。
   “快乐对人的好处。在西方,如果你是一个快乐的人,你的婚姻可能会更长久,你可能会赚更多的钱,在工作上取得更大的成功,也许这是因为一个快乐的人在西方会更讨人喜欢,所以会得到更多回报。”总的来说,快乐的人免疫力更强,寿命会更长。正因为快乐的好处很多,所以让快乐更多,对人对己都好。
   “中彩票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一般只持续一两年左右。婚姻也是一样,不会永远给人带来快乐。”正因为快乐的持续性问题,设计快乐必须要考虑到持续性,尽量让快乐可以更持久。
   “许多人以为他们应该永远快乐。有些人本来可以快乐了,却因为想要更快乐,反而离快乐更远。人不可能永远快乐,但是应该永远乐观。”这里说明了乐观和快乐的关系,让人乐观可能是让人快乐的开始。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在去年12月发表的对全球65个国家进行的调查:
   尼日利亚人是全球最快乐的人,罗马尼亚人则是全球最不快乐的人。调查结果显示,尼日利亚有比例最高的国民认为自己快乐,其次是墨西哥、委内瑞拉、萨尔瓦多和波多黎各。相反,认为自己快乐的国民在俄罗斯、亚美尼亚和罗马尼亚人口中占的比例最少。
   全球各国民众对快乐的定义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美国人认为个人成就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是快乐的最重要元素,而日本人则认为满足社会和家庭的期望更加重要。
   快乐和钱的关系:
   在年收入超过13000元之后,收入的增加与快乐的程度并不成正比。
   在西方发达国家,尽管收入水平有了大幅提高,民众感觉快乐的程度和40年前二战刚结束的时候基本持平,并没有大幅增加。唯一的例外是丹麦。在过去三十年里,丹麦人对生活越来越满意。
   调查在1999年~2001年期间展开。就国民的满意程度而言,新西兰位居第15位,美国第16位,澳大利亚第20位,英国第24位。
   快乐和钱的关系很微妙,应该承认,钱对快乐有很大影响。但感觉很模糊,文章里没有做深层次的探讨。
  
   简单总结一下这位教授的观点:
   1快乐的文化因素,存在地区差异
   2看问题,总是向坏的方面看,那会很不快乐;反之,向好的方面看,那这个人会比较快乐。
   3快乐并不是所有人的共同目标。
   4快乐对人的好处有很多,尤其是健康。
   5快乐的持续性
   6追求快乐,可能会因为贪婪让自己变的不快乐。应该乐观,这样更容易快乐。
   7全球各国民众对快乐的定义有着不同的理解。
   8金钱对快乐的影响,有影响,但和金钱不成正比。
   上面介绍了一位美国心理学教授对快乐的观点,因为他的确离亚洲,中国比较远,所以有些观点并不是从我们的角度出发。下面我们看一个中国华侨对快乐的理解,可能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我原来一直以为幸福和快乐是一回事,其实不然。“幸福是你有吃的时候,看到邻居家吃不上饭”或者“以前吃不上饭,现在能吃饱了”。初看上去,感觉有点残忍,看邻居吃不上饭,而产生的幸福。
   调查显示现在有82%的中国人觉得幸福。却只有9%的中国人认为自己是个快乐人。这个调查和我看到的,有些相同。很多人说你们现在多幸福啊,都是和30年前比较。不快乐是普遍的,看路上的人,普遍没有笑容,一脸苦相就知道了。
   在国外对快乐的调查结果英国为36%;印度为37%;美国为46%
   该引用文章的作者对自己生活的概括:
   中国人生活特点概括一下的话,我想最好描述就是“活得太累”不快乐。本人就是个例子:在身无分文的时候不快乐,腰缠万贯后也不快乐;在被人家使唤的时候不快乐,到了使唤人家的时候仍然不快乐;在做学生的时候不快乐,到打工挣钱的时候还是不快乐;在国内不快乐,折腾到国外还是不快乐。
   作者对原因的分析,并和美国进行了比较,得出的结论:
   首先,美国人有宗教信仰,这些信仰教会了他们如何调节,选择快乐的心态。我们在设计快乐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个人信仰。我们做不到去设计信仰让人快乐,但我没可以结合信仰让人快乐。
   我们每个人的快乐、烦恼和痛苦都不是因为事情的本身,而是我们看问题的观念和态度。这个观点和美国教授的观点不谋而合,是向好的方面看,还是向坏的方面看。
   美国人认为家庭(包括同居的)是快乐的最大源泉。我们华人常常把事业取代了家庭,推崇的是“修身,齐家”来实现“治国平天下”目标,掐断了快乐的最大来源。美国家庭夫妻间称呼都是“蜜糖”(honey,也有出类拔萃、讨人喜欢的意思),把家庭的其他成员看这是自己甜蜜的来源。而中国人夫妻之间直呼其名,或者“老公”、“老婆”,如果叫一声“亲爱的”(darling),大家都就会觉得肉麻。这点是我们在设计快乐上必须注意的,应该多注意家庭关系,毕竟多数人还是更注重家庭的,他们忙于事业,也是为了生活。而生活的中心是家庭。
   美国的婚恋的目的是快乐,合也快乐,分也快乐。我们许多华人把婚恋看作是一个责任。作者的这个观点有些片面,据我所知,美国人对婚恋的责任感很强,不过却是和中国有些不同。在设计快乐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家庭的重要和婚姻的快乐。
   美国政府和家庭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快乐,成为未来合格的公民。我们望子成龙的教育观念,不仅使孩子小时候不快乐,而且,长大了十个有九个不快乐。现在的孩子确实有点苦,学习很累,成年人是能感受的到的。应当给与孩子设计更多的快乐。
   道德是人们从社会关系中获得快乐的前提条件。说来就是信任,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会快乐的很。
   我们常常观察到,对自己的期望值越高的人往往越容易产生挫折感。前几年在美国发生的物理学博士卢刚枪杀同窗和教授而后吞枪自尽的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正所谓少小越努力,老大越伤悲。这段很明显是作者对自己遭遇的一种发泄,认为期望值会谋杀一个人。有些事情很复杂,也许是冲动杀人。努力是正确的,但是也要看要放弃多少东西,需要核算一下。
   设计快乐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具体人的具体情况,中国的青少年的确缺少娱乐。
   美国人生活、工作等做一切事情的目的就是追求快乐,按他们的说法,“你要是不快乐,你为什么要去做他呢?”而中国人做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名、利,而名、利和快乐常常是不一致的。生活态度的确是制约快乐的关键,所以设计快乐必须要考虑个人的观点和态度。
   美国人只要自己开心,不太在乎别人的想法,常常看到一些老人像我们小孩一样在街上溜冰,坐在马路边往游戏之类的。中国人为了面子,形象,如给领导留下好的的印象,要在群众中竖理形象等放弃了真正的自己。中国人要从别人眼里看自己是否快乐。这点属于文化现象,在设计快乐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个人的心情,还有看法。设计出他们能接受的快乐。
   美国人很自信,他们总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最好的,他们从来不为将来会不会失业之类的事操心,更不会管孩子能不能上哈佛的事。
   美国人认为,没有平等就没有快乐。中国人追求的是做“人上人”在设计快乐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平等的问题,要做一个游戏,如果只有一个人觉得很有趣,其他人只是做陪衬,而且不快乐,那就是失败!
   上面就是这位华侨对美国人的快乐,和中国人的快乐的对比和我的解释。观点很多,又有很多观点的冲突,应该归纳总结一下。基于以上各种观点,我做了如下总结:
   1活的太累。可能作者需要好好的休息一下,不光是身体,心里也应该休息一下。休息也是一种快乐。
   2信仰可以使人快乐。
   3看问题的观念和态度,决定了他们会有多少快乐。
   4重事业还是重家庭,决定了快乐与否。太过重视事业会损害到家庭的氛围。
   5婚恋的目的是快乐,合也快乐,分也快乐。
   6对自己的期望值越高的人往往越容易产生挫折感。
   7道德是人们从社会关系中获得快乐的前提条件。
   8望子成龙的教育观念,会使很多孩子失去童年的快乐。
   9只要自己开心,不太在乎别人的想法。这种观念,可以让人更快乐,反之,苛求自己保持所谓的形象和面子,会让自己很难受。
   10自信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最好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你不再受自己的折磨,总是害怕和悔恨犯错,都是因为不自信。成功了,也觉得是躲过了一劫,那是体验不到真正的快乐的。
   11平等的感觉就像是朋友,没有级别的差距,容易沟通。
   对于这么多对快乐的解释,看得人眼花缭乱,下面我就用我的感受解释一下快乐:
   快乐就是一种感觉,一种喜悦,不做违背自己内心想法的事情。按照自己的感受,自信的往前走,作自己喜欢的事情。
   不要过多的干涉别人的事情(包括自己的孩子),保持平等的感觉,让自己不会天天为别人担忧,陷入愁苦的境地。
   抛弃些旧观念,会让自己感觉更快乐。有些传统观念束缚着人们,比如:不原意离婚,搞的自己很苦恼,一点不快乐。
   用乐观的态度看待事物。及时享受生活,想吃就吃,想玩就玩,会很快乐。享受性生活,享受阳光。
   摆脱无聊级的恐惧,不要什么都怕,连说话都左思右想,那会快乐吗?
   快乐是可以传染的,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上面我们分析什么是快乐,知道人为什么快乐,那我们只要满足快乐所需的因素,那就会使这个人,和这些人都快乐
  
   设计快乐
   从宏观的角度,要设计一个快乐的人生,需要有乐观的心态,对无法预知的未来,不要太过于苛求,对人对己最好要平等对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要有太多的顾虑。有些顾虑就是自己在折磨自己,很无聊。
   设计一个快乐的人生,你可以先试着有一个信仰,信仰给人以力量,帮你摆脱一些烦恼。信仰不只是宗教信仰,也有其他的,比如科学信仰。
   接触不同的文化,多读书,看电影等等,也会让你更快乐。
   试着平等的看待,以及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想法,不必过分的担心别人,相信他们能做好。今天也许不行,明天也许会。
   做人上人能让你快乐,你就去做。等你发觉你又不想这么做的时候,可以考虑放弃。毕竟人的寿命是有限的,不可能无端的浪费几十年,到头来也高兴不了几天。
   快乐和健康是分不开的。没有健康,快乐是不会多的。试着多做些运动。
   交些朋友,让自己感情世界更丰富些。
   善待自己的家庭,把家庭的位置放的再高一些,不要把家庭放在附属品的位置上。
  
   从微观上设计快乐
   首先让我们先看一个例子,迪士尼乐园。是它让全世界的人向往。去过的人都说那里非常好玩。
   迪士尼乐园
   喧闹的游乐园里,一切都是有条不紊的。它被精心的设计和建造,要让人们感到安全、舒适和自然。每一个法式小吃店,每一张供人休息的长椅,以及卫生间、急救站...
   精心设计每个点,可以让设计更趋于完美。这就需要细心观察。对于设计快乐,就是要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
   设计一个游乐园时,要先计算其日平均接待游客的数量。
   精于计算也是一种快乐,花最少的钱,满足自己的愿望,会让自己感觉很快乐。有时会,我买到便宜又好用的东西,就会觉得很快乐。
   很多客户对主题都十分着迷。主题给人提供了一条故事线索。这是最基本的。如果没有主题,我们就无法建造相应的建筑。所以我们必须创造出一个故事,然后才能确定房子应该建成什么样。
   生活的主题很多,可以是一个节日,生日、结婚纪念日、甚至是忌日。每个节日(主题)都有主题,是快乐,是悲伤。你也可以创建自己的主题,高兴的时候,可以给自己的桌子、椅子过个生日。做一个快乐的‘管家’。最起码也要擦一擦。
   游乐园吸引人的另一个秘诀是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
   快乐需要有服务者,你想快乐,需要一些朋友(服务者),帮助你。你也可以帮助别人快乐。
   最难办的是遇到不守规则的游客,非常让人生气,但你还要尽力让他平静下来。如果你高兴,你兴奋,你就会让大家快乐地全身心投入。时间就会过的更快,游客也就会更加快乐。
   有时候别人生气,你也生气,这样气氛会越来越压抑。搞的大家都不快乐。处理这样的事情需要些技巧,让你可以改变别人,让大家一起快乐,而不是一起苦恼。
   主题公园的设计只有一个简单的目标——让你高兴!
   设计快乐,最重要的不是其他的东西,需要的是简单的目标,快乐,只要你想快乐,去追求快乐,就一定会获得快乐!
  
   总结
   人不会每天都很快乐,但追求快乐是一定要的。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设计快乐的要点,当然也是凭感觉去设计的。毕竟快乐也是一种感觉。
   首先,你自己知道什么是快乐,做什么事情确实能让你快乐。想做到这点,也许需要实践一下,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快乐,实际可能是痛苦。
   看待问题的态度要乐观。不过心态这东西不太容易控制,说来只要你想,总会有办法,也可以改变心态和看法的。
   应该平等的对待事物,太过于苛求,会让你忘记看到全貌,你不可能用一桶油漆粉刷整个长城对吧。但你可以在长城上画出美丽的标记,让它更漂亮。
   注重细节,好好看看电影,动画片,回味过去的老片,也是一种享受。认真的挑选商品,买到又实用,价格又很公道的东西,觉得很有成就感,这就是快乐。
   当你发现,自己已经很不快乐了,觉得需要改变,让自己快乐起来。那你必须要做出努力,让自己快乐,是不会让你后悔的。把快乐当成目标去追寻,肯定能成功。决定去追求快乐,那你应该已经感觉到快乐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