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新闻 > 日本婚恋文化

日本婚恋文化

日期: 2010/12/18 浏览: 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日本的婚恋历史发展过程,简要的论说起来,可以归纳为四个时代。当然这四个时代不是截然分开的,是在前一个时代中,逐渐孕育出下一个时代的婚姻形式,在社会上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新的形态逐渐推广、普及,从而取代旧的婚恋形式。
   一、 神话时代
   远古神话传说中的婚姻,反映了远古时代传说中的婚姻,反映了远古时代的社会风俗,并含有虚构、幻想的成分。从远古时代起,日本就流行一种叫[歌垣]的婚恋习俗。在关东地方称为[かがい]。每逢春秋季节,人们,特别是青年男女,聚集在山林、集市、路口,相互赛歌、舞蹈,以寻找自己喜欢的异性。男女合唱,相互求婚。人们通过赛歌会相知相爱,但当时还没有出现稳固的家庭。远古时代的人们相信,男欢女爱与粮食丰收有直接的联系,因此也将[歌垣]看成祈祷丰收的仪式。人类文化的发展往往有其共同规律。在中国西南部、中印半岛,直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至今仍然保留着早春时节播种之前,对山歌寻配偶的习俗。
   日本古典名作《古事记》中的神话里,还出现了不少兄妹结合的例子。在我国也有伏羲、女娲兄妹结婚的传说,少数名族的传说更是不乏其例。西方神话传说中也有母子、兄妹、姐弟结婚的例子。这是因为在自然环境极其严酷,生产水平及其低下的远古时代,人类的生存、繁衍是第一任务。在洪水猛兽、山林大火、疾病饥饿面前,人类的部族随时会有灭顶之灾。人类采取这样的婚恋习俗实在是出于不得已而为之。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新的婚恋观渐渐出现。
   二、 访妻婚时代
   这时候的男女关系处于对等地位,结婚、离婚都没有明显的界限,日本社会仍没有出现稳定的家庭。如果男女两情相悦,又得到父母的同意男人经常前来与女方相会,那么他们就是夫妻关系。有一天,男方不再前来,那就意味着夫妻关系。有一天,男方不再前来,那就意味着夫妻关系的结束。贵族也好,庄园制下的农民也好,都按照访妻婚制度来生活。
   贵族小姐到了十几岁,自当谈婚论嫁。父母会让她的[乳母]或[女房]给小姐找一门好亲事。小姐婚后,通常双方依然住在各自的家中。[乳母]、[女房]仍然要留在她身边,不像中国那样要嫁到男方家中。当时的贵族们是一夫多妻,轮流到几个妻子家中过夜。女方从娘家得到庄园等财产的陪嫁,以此来维持夫妇的生活,给丈夫添置衣物,还将作为将来生儿育女的经济保证,而丈夫的职责是保护妻子的财产。
   这时候的农民阶级中,也流行着访妻婚。这一点,从《万叶集》等古代歌谣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中国诗歌尊重“诗言志”的传统,历代文人用诗歌抒发抱负。而日本诗歌,特别是访妻婚盛行的平安时代,贵族们的诗歌是用来谈情说爱的。
   访妻婚时代的很多女性,在遥遥月夜中,泪水涟涟,苦盼丈夫或情郎的到来,就这样耗尽了自己的青春。
   三、 娶妻婚时代
   随着儒教在日本的普遍传播,家长制确立起来,妇女的地位开始变得低下。到了镰仓时代,社会上流行女子嫁入男方家庭的习俗,出现了娶妻婚。而与此同时,日语中出现了表示稳定婚姻关系的词汇[めとる]等。这种习俗由占据社会统治地位的武士阶段开始,逐渐普及到民间。妻子嫁入男方家庭,成为丈夫的所属之物。于是,妻子如有不贞、不孝之举,就会受到严厉惩罚。
   到了江户时代,德川幕府将我国宋代朱熹的学说朱子学定为正统官学与教育思想,强调大义名分、君臣关系、身份差别、男尊女卑,以维护闭关锁国的政局,按严格的士农工商等级制实行统治。女人的地位变得更加低下,命运更为悲惨。当时社会上“妇有七去”: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窃盗。触犯了其中任何一条,妻子都会被立即赶出家门。
   四、 法律婚时代
   明治维新后,废除了士农工商的身份制。明治三年,法律不承认纳妾,明治五年,法律宣布“娼妓解放令”,“承认僧尼婚姻”。
   明治二十二年2月11日,公布了明治宪法《大日本帝国宪法》。第二年又颁布了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商法,从此六法开始完善。但是,有关婚姻的民法实施却延迟到1898年。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民法条款执行起来更是困难重重。比如禁止纳妾及废娼的法令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开始认真执行。
   明治政府颁布的民法规定了一夫一妻制。明治民法第772条规定:男女结婚需征得父母。男子30岁,女子25岁以上方可自由选择配偶。明治民法部分承认了婚姻自有。但是,妇女仍然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男权社会的现实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妇女依然处于无权地位。没有丈夫的同意,女人不得擅自购买大件贵重物品和擅自借款。绝大多数女性无权选择自己的配偶,无权主动提出离婚。于是,在西方女权运动,特别是19世纪英国女权运动的影响下,日本也出现了前仆后继、艰苦卓越的女权运动。
   现在的日本人考虑结婚之事非常冷静、成熟,与此同时,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有作业惊呼,现代日本已经无法产生动人的恋爱小说了。
   尽管如此,近年来却出现了好几部销售突破百万,甚至300万册的爱情小说。这些小说借助影视、漫画、网络等新的媒体,比以往的作品更加普及,深入人心。诞生于21世纪初叶的最新的情感故事,不少是人类与疾病、死亡抗争的故事,如《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余生一个月的新娘》。也有时空交错,知道了将来自己要抛下丈夫与爱子而早逝的命运,却视死如归,为一段真正的爱而走向未来的感人故事,如《我现在就去见你们》。
   日本的婚恋,走过了自己漫长艰辛而又丰富多彩的道路。爱与死,贯穿了日本名族的婚恋史。这正是日本文学的两大主题。已故的广岛大学铃木修次教授将其总结为“恋情与无偿”。
   恋情,可以说是人类的普遍共性,而无偿规则是来自日本民族历史悠久而深入普及的佛教信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