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中软件建设的策略
论文摘要:实训基地是中职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而良好的实训基地文化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教风和学风,打造特色专业及特色实训基地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实训基地的软件建设,包括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实训手册编写等。
关键词:软件建设 规章制度建设 文化建设 实训手册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目标非常重要的条件之一,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实训基地的建设如火如荼,其中硬件是买来的,但软件建设是买不来的,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建设。实训基地的规章制度、文化建设、实训手册编写等都是软件建设的重要内容。下面我就从这几方面谈一下我的想法。
一、规章制度的建设
规章制度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从管理实践中得到的科学总结,它从内容上可以调整人与人的社会规范和人与自然的技术规约两种。中职学校的实训基地是学校的重要学习、工作场所,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能够约束实训人员的行为,使管理工作规范化,从而能够保证教学、科研、生产和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具体制度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规定
规定是由学校对实训场所某一方面工作或行为作出的体现规约的文件。如《邗江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实训室使用规定》等。
2、细则
细则是对个别或一些制度、措施、方法中的详细地方加以规范,强调详细的解释,说明及法律性。例如:《电工实验操作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3、办法
办法是学校对实训场所某项工作或某项活动提出的具体措施和解决的规约性文件,具有可靠的操作性。如《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
4、守则
守则是所有成员,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讨论,达成一致的意见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具有概括性、针对性、准确性、可行性、通俗性,是一种要求自觉遵守的约束性公文。例如:《实训场所值班人员守则》等。
5、规则
规则是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则可以是由书面形式规定的成文条例;也可以是约定俗成,流传下来的不成文规定。例如:《PLC实训室使用规定》等。
二、文化建设
有了规章制度的建设还不够,文化建设也尤为重要。文化建设的内容很多,但最核心的还是要建立具有企业文化氛围与校园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实训基地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素质,增加学生发展潜力和后劲。
1、企业文化建设
(1)建设与企业典型部门相对应的实训平台
我们可以通过企业调研,确定相关专业在企业中的实际任务,然后再建设相对应的实践平台。比如,我校的电子技术专业,先确定电子技术专业典型的工作任务。然后根据现代化电子产业运作条件要求,搭建适合电子技术专业运作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与电子技术产业典型工作任务相对应的校内实训基地。在实习过程中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利用实训基地资源,运用生产型情境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达到培养、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缩短与企业岗位相适应的时间。
(2)引入现代企业的运行机制
企业的运行机制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如果在实训期间引进企业运行机制,可以增加学生对企业的了解。企业的运行机制包括了职业氛围的营造、岗位的设置、生产方式、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等方面,所以在实训基地的教学、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建设要与企业的运行机制相匹配。在实训技术中心里可以悬挂、张贴相关的生产标识、操作规程、职业行为规范等等,创造真实的工作场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和养综合素质。
(3)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职业理念
职业理念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所凝结、积淀起来的价值观念、精神力量、经营境界以及广大员工所能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职业理念更多的体现是对员工群体的规范、整合、凝聚以及激励作用,用的是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规范, 它凝结了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员工为企业和社会发展而努力。在实习基地建设学生的职业理念,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毕竟不是企业,实训基地不能只有有企业文化的建设,还要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建设是其中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基础和重要依据。制度文化体现的是一种行为要求与规范。物质文化又是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保障。所以,实训基地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本质上说就是一种精神文化,通过一定的设备和实训环境去体现,在实训基地的长期发展中提高、巩固,它的作用是长久的。
(1)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的建设一方面要体现学校的特色,另一方面则要结合实训基地的功能建制,体现“教学、科研、生产、服务”四位一体。比如说电子技术专业,要融入电子技术行业的特色,可以在实训基地大厅的显示屏上写上校训“责任自强,诚实进取”以及体现行业特色的“科学管理、安全第一、文明训练”,在分功能实训室可张贴6S管理的相关内容。
(2)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建设主要指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它是构成人类行为与活动的习惯和规则。电子技术实训基地的制度文化建设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一般性制度,如学生实训规范,实训室管理规定等;二是电子专业具体的制度,如电烙铁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等。
(3)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建设是指实训基地的硬件建设。它的建设就是努力将我校的实训基地成为“教学、科研、生产、服务”四位一体的实训中心,并且能够推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要求,营造尽可能真实的职业氛围和实习环境。如实训使用的仪器设备、工具材料等。
三、编好实训手册
在实训基地软件建设的中后期,实训操作手册就应着手编制。实训手册的编制,应包括从适应性训练、初级训练、中级训练、高级训练以及专业技能认证考核等全部内容,使受训者明确自己所掌握的技能程度,找出自己的差距,最后向最高目标努力。同时,在实训手册的编写过程中应规范受训者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爱护仪器的意识、效率意识、管理意识、环保意识、创新意识等,为受训者今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还要编写符合学生职业技术资格考核的实训手册、校本教材,尽量争取使中职生获得职业技术资格证,从而促进实训教学的深入开展。
实训基地的软件建设需要我们花很长的时间去建设,在实践过程中完善,所以说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但是,只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改善,一定会摸索出一套适合中职学生的实训软件建设的方案。
参考文献:
【1】王国红,宗斌,魏建忠.6S管理在实验室日常管理中的应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04).
【2】张聂彦 高等学校实验室规章制度的作用、制定要素及质量依据标准。中国科技论文。
【3】因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