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析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日期: 2014/3/27 浏览: 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邹平县第一中学 关春永

摘 要:本文结合地理学科的发展,分析了高中地理教育的现状,指出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学科根基有所削弱,人才培养缺乏特色,课程体系尚待革新,教学内容更新滞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进而提出关于高中地理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地理教育;发展战略;对策
  
   当前,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已成为困扰全球发展的严峻问题,如何处理好人地关系,使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相互协调发展,实现人地关系的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为了积极主动完成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国内外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对地理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
   一、高中地理教育的发展动态
   当代地理教育目的在教育理论系统化、科学化基础上表现出全面、综合化趋势。其一,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人地协调发展的一些地理基础知识内容、了解人类生存环境,让学生发展地理空间,还让学生参与中间设计与发展,他们认为“今天的学生,将来的公民,应该能用地理知识来指导行动”,因此空间结构成了地理教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其二,教育目的的全面综合化还表现在知识、能力与思想道德情操的全面发展上。正因为此,具备“生态保护责任行为”便成了地理教程的另一基本目标,因此,学校应教孩子学会如何尽可能帮助保护大自然,可见其思想教育乃至行为教育都已纳入地理教育的目的之内。
   二、当前高中地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根基有所削弱
   很多地理教学的发展目标过分重视所谓“短平快”需求,学术基础不够清晰,发展方向显得混乱,地理学的根基有所削弱。一些学校的地理教育定位不够恰当,过多地注意了应用方向和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对基础科学方向和培养科研创新型人才重视不够。
   (二)人才培养缺乏特色
   地理学论题和方法都呈多样化趋势,这既是地理学综合性和区域性优势的发展结果,也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关键在于驾驭这种多样性而不是被其淹没,这就需要不同层次、不同性质和不同地区的高中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定位。但目前高中地理教育结构体系比较单一,课程结构在很多高中趋同,培养目标也趋同,不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
   (三)课程体系尚待革新
   目前我国高中地理学课程远未反映出当代国际地理学的发展,与国际地理学思想和方法上出现的“人本的科学地理学”和“科学的人本地理学”及多样化趋势相隔膜,对当代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科学前沿、当前国际地理学主要发展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的成果反映不足。目前的课程设置重视应用,理论基础有所削弱。近年来,为迎合眼前的社会需求,学校课程设置加强应用取向,应用方向也呈现多元化,除出现了不够规范的问题外,理论基础和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有所削弱,地理学基础课程、野外调查、实验室训练等方面显著削弱。
   (四)教学内容更新滞后
   地理学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涌现,尤其在全球变化、全球化和我国社会、经济、生态急剧发展和变化的当前,新的地理学思想、方法、认识、观点、发现层出不穷。大学地理教育本应及时将这些新进展及时纳入教学内容,但由于多种原因(譬如教师对科研前沿的陌生,对教学的投入不够),目前大学地理教学内容的更新普遍不足或滞后,教材的更新也相对较慢。
   (五)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由于实验、实习和实践的经费严重不足,且分配不均衡,办地理学类专业的众多高中,有相当数量不具备必要的实验、实习和实践条件,学生的实习和实验机会较少,影响地理教学水平。近年来开始建设一些实习基地,但分布不均衡。
   三、关于高中地理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地理教学要紧密联系社会、经济的发展
   地理教学同其他学科教育一样,是培养新世纪人才重要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密切注视地理教育理论的充实、更新,及时了解掌握地理教育新理论,注重地理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重视对学生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环境教育是实现持续发展教育的重点,科技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地理教学要注重全面完成地理教育任务
   按照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发展趋势看,地理教学除了继续重视地理基础知识教学外,还必须加强地理思维能力和智力的培养,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思想道德情操的全面发展,要达到此目的,必须充分利用教材,研究教材,设计出具有形式新颖、图文并茂、启发性、思考性特点的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实施方案,全面完成地理教育任务。
   (三)地理教学要注重更新充实教学活动内容
   当今世界处于高度信息化时期,新领域新发现新成果不断涌现,地理教学作为学生获知的重要渠道,应充分发挥好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和教育实践的作用,打好必修课的主体攻坚战,用选修课全面介绍地理学科发展动态,讲解新理论新知识,以及必修课以外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用课外活动形式开拓学生视野,锻炼学生基本技能,更新充实教材内容。
   (四)地理教学应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应注意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内的新思想、新观念,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借鉴利用其研究成果,重视地理教学法的研究利用,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思想道德情操培养时,充分利用摄像、摄影、录像、幻灯、投影等现代媒体,增大教学活动容量,激发学生接受知识,思考问题的激情和兴趣爱好,圆满完成地理教育工作者的时代使命。
   (五)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培养合格的中学生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教育活动的效果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素质,作为中学教师,育人责任更为重大,直接涉及下一代人的素质水平,故应积极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断地用新理论、新知识充实头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关注国家发展,让教学工作紧密联系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钻研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改进和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培养合格的中学生打下坚实基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