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原产地域产品_沁州黄小米_gb19503-2004

原产地域产品_沁州黄小米_gb19503-2004

日期: 2011/6/6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ICS 67.060

B 22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 19503- 2004

原 产 地 域 产 品 沁 州 黄 小 米

Product of designations of origin or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Qinzhouhuang foxtail-millet

2004-05-09发布 200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 布

GB 19503- 2004

前 言

本标准为全文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根据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及GB 17924-1999《原产地域

产品通用要求》而制定。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原产地域产品标准化工作组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西省长治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山西省农科院谷子所、山西省沁县质量技术

监督局、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牛育才、王敏、简毅、张喜文、魏广瑞、耿聚萍。

GB 19503- 2004

原 产 地 域 产 品 沁 州 黄 小 米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沁州黄小米的原产地域范围、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

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沁州

黄小米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15 粮食卫生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丁5009.36 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5491 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

GB/T 5492 粮食、油料检验 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

GB/T 5494 粮食、油料检验 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

GB/T 5497 粮食、油料检验 水分测定法

GB/T 5503 粮食、油料检验 碎米检验法

GB/T 5511 粮食、油料检验 粗蛋白质测定法

GB/T 5512 粮食、油料检验 粗脂肪测定法

GB/T 7628 谷物维生素 B,测定法

GB 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T 11766-1989 小米

GB 17924 原产地域产品通用要求

NY/丁55 水稻、玉米、谷子籽粒直链淀粉测定法(原 GB 7648-1987)

NY/T 83 米质测定方法(原 NY 147-1988)

3 原产地域范围

沁州黄小米的原产地域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

定》批准的范围,见附录 A。即沁县的牛寺、段柳、松村、次村、南里、南泉、杨安乡、潭源 、定昌、新店、

册村、郭村、故县镇;武乡县的涌泉乡、故城、丰洲镇;襄垣县的虎亭、王村镇以及屯留县的吾元镇。

4 术语和定义

GB/T 11766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GB 19503- 2004

4. 1

沁州黄小米 Qinzhouhuang foxtail-millet

源于古沁州,即现今山西省长治市所辖沁县、武乡、襄垣及屯留县境内特定的小米产区,选用沁州黄

等优质品种,按照特定生产技术规程种植的谷子加工而成的粳性小米。

5 要 求

5. 1 自然环境

5.1.1 地理环境

地势高燥、基本平坦,海拔 900 m^-1 200 m的岭地。

5. 1.2 土坡

十壤土层较厚、土质为红、黄壤土或红粘土、红砂土。

5.1.3 日照

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 2 500 h-2 600 he

5. 1.4 气温

季节性变化明显,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温度不小于10℃的年活动积温2 9000C-3 250'C,全生育

期以平均气温 18.50C ^-20℃为宜。

5. 1.5 降水

雨量适中,年平均降雨量 600 mm左右。

5. 1.6 大气

本区域大气通风良好且符合 GB 3095规定。

52 原料来源

沁州黄小米原料来源于第 3章规定的范围内。

5.3 感官指标

沁州黄小米按加工精度和品质分优级和一级两个等级,其感官指标应符合表 1的规定。

表 1 感官指标

项 目 优 级 一 级

色泽 鲜黄明亮,无明显感官色差,无霉变 鲜黄较亮,无明显感官色差,无霉变

透 明度 半透明,有米腻

气味 具有本区域小米固有的自然清香味,无其他异味

粒形 颗粒均匀饱满

食味品质评定/分

1.评定要求:

蒸煮后,米饭香味浓郁,米粒完整金黄,软而

不粘结,食味好,冷却后不回生变硬;米汤则

米、汤融合,汤色纯正,香味浓郁,米汤中固

形物含量高,米粒膨胀低,食味好

2.分数要求:妻85(以百分计)

1.评定要求:

蒸煮后,米饭应有米香,米粒完整金黄,软而

不粘结,食味好;米汤汤色纯正,适 口性较

好,米汤中固形物含量高,米粒膨胀适中

2.分数要求 :>80(以百分计)

5.4 加工质f指标

沁州黄小米的加工质量指标应符合表 2的规定。

GB 19503- 2004

裹 2 加工质t指标

IIA一一一一一 一 4- 优级 一级

加工梢度〔粒面种皮基本脱掉的颗粒)八%)》 95 90

不完善粒/(%) ( 0 8 1.0

杂质/’(%)

总量 长 0 3 0. 5

其中

粟粒 簇 0.2 0.3

矿物质 ‘ 0.02

碎米//(0/a) 4.0

水分/(%) ‘ 13. D

5.5 燕煮和茵界品质指标

沁州黄小米的蒸煮和营养品质指标应符合表 3的规定。

表 3 蒸煮和营养品质指标

妥奋一~一一一 碧 优级 一级

直链淀粉八%) 14.0- 20.0

胶稠度/mm ) 100

枷化温度(碱消值)/级 2.0- 4.0

蛋白质/(%) )一一 B 0

粗脂肪/(%) 》 3.0 2.5

维生素B, /(mg/100 g) ) 0. 60 0.50

5.6 卫生指标

沁州黄小米不应使用添加剂,卫生指标应符合GB 2715规定。

6 检验方法

6-1 感官指标

6.1.1 色泽、气味按 GB/T 5492规定执行.

6.1.2 透明度、粒形 将样品置于洁净的白瓷盘中目测.

6、3 食味品质评定按附录B规定执行。

62 加工质t指标

6.2. 1 加S精度按GB/T 11766-1989中附录A I%定执行

6.2.2 杂质和不完善粒按 GB/T 5494规定执行

6.2.3 水分按 GB/T 5497执行。

6. 2. 4 碎米按 GB/T 5503执行。

6. 3 燕煮和营养晶质指标

6-3.1 直链淀粉按 NY厂丁55规定执行。

6.3.2 胶稠度、糊化温度(碱消值)按NY/T 83规定执行。

6-3.3 蛋白质按 GB/T 5511规定执行

6.3.4 粗脂肪按 GB/ T 5512规定执行。

6.15 维生素B,按GB/T 7628规定执行

GB 19503- 2004

6.4 卫生指标

按 GB/T 5009. 36执行。

7 检验规则

7. 1 每批产品应按本标准规定进行常规检验,经检验合格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和销售。

7.2 扦样按 GB 5491执行。

7.3 检验分类

检验分常规检验和型式检验。

7.3. 1 常规检验

常规检验项目包括除食味品质评定项之外的感官指标以及加工质量指标。

7.3.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周期为每年一次,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本标准所有感官指标、加工质量指标、蒸煮和营养品

质指标和卫生指标。

7.4 判定规则

检验结果中卫生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感官指标、加工质量指标、蒸煮和营养

品质指标中有一项不符合要求的,可从同批产品中加倍随机抽样进行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

8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8. 1 标志、标签

8.1.1 获得批准的企业,可在其产品外包装上使用原产地域保护专用标志。

8. 1.2 标志、标签应符合 GB 7718和GB 17924规定。

8.2 包装

应采用无毒、无异味、清洁的包装物

83 运输

运输时应防雨、防潮,不得与其他有毒、有害物品混运。

8.4 贮存

贮存仓库应满足通风、干燥、清洁、阴凉、无鼠害、无虫害、无阳光直射的要求,严禁与有毒,有异味

(气)、潮湿、易生虫、易污染的物品混放。

GB 19503- 2004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沁州黄小米原产地域范围图

图 A. 沁州黄小米原产地域范围图

GB 19503- 2004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食味品质评定方法

B.1 用具

B.1.1 单屉蒸锅。

B. 1.2 300 mL烧杯。

B. 1. 3 500 mL烧杯。

B. 1.4 500 mL量筒。

B. 1. 5 天平:感量 0. 01 g,

B. 1. 6 2 kW 电炉。

B. 1.7 白瓷盘(碗)。

B. 2 评定方式

小米食昧品质评定按米饭和米汤(即干饭和稀饭)两种方式进行。

B. 3 小米蒸煮方法

B. 3. 1 米饭的制备:称 50 g米,倒人 300 mL烧杯,加人 200 mL蒸馏水淘一遍,倒出淘米水,再加人

97 mL开水(蒸馏水),然后将烧杯放人蒸锅水沸腾的蒸笼中蒸 40 min,

B. 3.2 米汤的制备:称 10 g米,倒人500 mL烧杯,淘米一次,加人 195 m工_开水(蒸馏水)。放人蒸锅

水沸腾的蒸笼中蒸40 mine

B. 3. 3 将制成不同试样的米饭和米汤置于白瓷盘(碗)中(每人米饭、米汤各一份),供品评。

B.4 品评内容、顺序、要求、评分及结果表示

B. 4. 1 品评内容

分色泽、气味、外观结构和适口性四项内容进行品评,以百分计,并按表B. 1做品尝评分记录。

表 B. 1 品尝评分记录表

年 月 日 品评人员

样品编号

色泽 30分

(其中米饭、米

汤各占15分)

气味 30分

(其中米饭、米

汤各占 巧 分)

外观结构 10分

(其中米饭、米

汤各占5分)

适口性 30分

(其中米饭 、米

汤各占 15分)

综合评分

1

2

B. 4. 2 品评顺序

先趁热嗅其气味,然后观其色泽、外观结构,最后通过咀嚼品尝其适口性,将各项得分相加即为综合

评分。



G日 19503- 2004

B. 4. 3 品评要求

B. 4. 3. 1 品评人员以5人~10人组成为宜。

B. 4. 3. 2 品评应在专门的房间进行,品评房间在 15 m2左右时应装有四支 40 W 日光灯,灯管距品评

桌面约 1.5 m,品评人员每人一座,在室温(20'C-25r)下进行品评,品评时应保持环境安静,无干抚。

B. 4. 3. 3 品评时间最好在饭前 1h或饭后 2h进行,品尝前不得吸烟或吃糖。

B. 4. 3. 4 品评前品评人员应用温开水漱口,把口中残留物去净。

B. 4. 3. 5 品评时每人米饭、米汤各一份,评分时不能相互讨论,主持人也不要向品评人员说明试样的

质量情况。

B. 4. 4 评分

根据小米食味品质的实际情况,对照表 B. 1要求进行打分评定。

B.4.5 结果表示

根据每个品评人员的综合评分结果计算平均值,个别人员品评误差大者(超过平均值 10分以上)可

舍弃,舍弃后重新计算平均值。最后以综合评分的平均值作为小米食味品质的评定结果,计算结果取

整数。


原产地域产品_沁州黄小米_gb19503-2004.pdf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