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新闻 > 如何破解中职教育发展难题

如何破解中职教育发展难题

日期: 2010/4/7 21:05:10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科技日报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着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专业体系与产业和职业岗位不对接、课程体系与岗位技术标准不对接、教材内容脱离企业实际、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仍在普遍采用等问题——
   “这个月你挣了多少心灵币?”
   “不如你多啦!我还得多努力啦!”
   在北京市平谷区第一职业学校的校园里,两位学生的对话吸引了记者。原来她们在谈论的是这个学校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工资(心灵币)制度——该校摈弃了传统的分数评价办法,采用了企业化教学管理模式,变班为公司,变学生为员工,变学习为工作,每位学生完成整个学业需要挣到40000心灵币的工资,学习期满才会颁发毕业证书。
   多年来,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学生难以学以致用,毕业了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一些中职学校甚至感到“办不下去了”。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以平谷区第一职业学校为代表的一些学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据介绍,平谷区第一职业学校近年来的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
   记者在日前召开的2010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教育部制订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征求意见稿)透露了中职教育今后三年改革创新的方向——产教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
   走内涵发展之路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连续扩招,办学规模快速扩大。据教育部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基本实现了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2009年,招生人数再创新高,共完成招生873万人,在校生达到近2200万人。
   “这标志着国家已经具备了三个方面的基本能力:一是具备了大规模培养数以亿计中高等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能力;二是具备了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能力;三是具备了服务国家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基本能力。”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0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说。
   但同时,鲁昕也指出,中等职业教育也还存在着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专业体系与产业和职业岗位不对接、课程体系与岗位技术标准不对接、教材内容脱离企业实际、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仍在普遍采用等问题。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的职业教育相比,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必须树立新的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布局结构,走内涵发展之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能力与质量能力的同步提高。这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产业大军的迫切需要,是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需要。
   增加中职教师数量
   针对亟须解决的突出问题,2009年12月,教育部提出了制订《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的思路和框架。本次会议上的征求意见稿已经是该计划的第三稿了。
   据介绍,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12年,中国特色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保障事业发展的政策、制度和重大机制基本健全,改革创新实现整体跨越,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市场针对性、经济贡献率和社会吸引力不断提升,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同总体目标的简洁扼要相比,计划的具体目标让人感到眼前一亮。比如,计划提出: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超过普通高中教育,校均在校生规模达1800人以上;3年累计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和企业经营培养2000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对于非学历教育,计划也提出了职业教育目标:面向全社会的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年均规模超过1.2亿人次,3年累计完成4亿人次的培训任务,使城乡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和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与此同时,加强师资方面,计划也给出了具体目标:逐年增加中职教师数量,力争使全国专任教师平均生师比从24∶1降至20∶1,专兼职教师平均生师比从21∶1降至18∶1,“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35%,兼职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量的比例达到25%。
   “跳出教育看教育”
   如何才能达到目标?行动计划提出,以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以提升服务国家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各项能力为根本要求,全面推动中等职业教育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着力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深度对接,不断增强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产业建设、服务城乡统筹、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幅度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市场针对性、经济贡献率和社会吸引力。
   “这个行动计划体现了‘跳出教育看教育’的思路,强调面向产业发展谋划改革创新,突出服务产业目标,力图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对国家产业发展的贡献率;而且计划对亟须解决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每项措施都有明确的目标、路线图、时间表和实施载体,力图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对行业企业用人的针对性;与此同时,计划既考虑近期亟须取得突破的工作,如强化政府职责,建立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等,又对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未来十年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要求,特别关注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鲁昕在评价计划时说。
   “深度对接”推动产教合作
   纵观行动计划,“深度对接”是重要关键词——产教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只有做到“深度对接”,才能大幅度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市场针对性、经济贡献率和社会吸引力。
   记者在2010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沿着行动计划提出的改革创新方向,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这是职业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创新的成果。
   新目录列出专业名称、专业技能方向、对应职业工种、对应职业资格标准、继续学习专业举例五大系列,旨在从根本上解决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的问题,解决教材与岗位技术标准对接的问题,解决学校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的问题,解决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问题,解决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问题。
   根据新目录,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物流、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和生物育种等国家产业振兴和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以及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民族特色产业的要求,教育部2010年确定了31个专业、150个专业点进行改革创新试点(到2012年共将确定100个改革创新重点专业,部署500个专业点),着力探索人才培养与行业、区域产业、职业岗位和企业用人实际紧密结合的方式与方法,为全国职业学校提供可借鉴的改革模式和经验范例。据新华社 
   ■ 相关链接
   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久盛不衰的动力源
   芬兰是一个严重依赖出口的国家,要使芬兰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不仅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更要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因此,加强职业教育是芬兰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之一。目前,芬兰的职业教育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各类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院不仅为芬兰培养出众多高科技人才,也为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公司企业培养出一批批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技工。
   芬兰实行9年制义务免费基础教育,芬兰儿童7岁进入基础学校学习(相当于我国的小学和初中)。基础学校毕业后,一部分人报考高中,另外一部分人考入职业学校。还有一条出路是就业,大约6%的学生在基础教育之后走向社会,但在正式工作前也必须接受职业培训。
   在芬兰,社会上没有只认大学学历而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基础学校毕业后,青少年是升高中,还是考职业学校,主要从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出发,家长很少施加影响和压力。赫尔辛基市技术职业学校校长安蒂·韦尔塔宁认为“不是所有的青年人都有足够的天赋和能力进入高中和大学学习深造。所以有很多青少年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更主要的是,在芬兰,职业学校跟其他学校一样有很高的声望,为年轻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越来越受到芬兰青少年的欢迎。据统计,芬兰全国2009年报考职业学校的青少年超过6万人,已连续第二年超过报考高中的人数。
   在芬兰,中等职业教育一般由市级政府和私营机构提供,学生不需要交纳学费。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毕业生具备所需的职业技能和生活技能,以及处理其专业范围内各种问题的基本能力。
   职业学校享有很多自主权,可根据芬兰不同地区的需求来设置不同的专业,并通过行业组织和专家咨询使职业教育不断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做出课程或专业的相应调整。据芬兰最大的中等职业学校——赫尔辛基市技术职业学校校长安蒂·韦尔塔宁介绍,在芬兰,所有职业教育都与地区发展密切相关。职业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可以说,没有职业教育,赫尔辛基以及整个首都地区的经济结构就要瘫痪。因为只有通过这些职业学校才能获得足够的劳动力。  (赵长春) 
   ■ 观点链接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职业教育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升,许多职业学校不仅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同时也具备一支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较丰富的教师队伍。
   职业学校在满足教学需要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对外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并允许专业教师以技术人员的身份参与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将理论知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另外,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教学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技术应用能力。通过深入生产实践,使教师及时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规范,了解行业发展最新动态,提升了专业水平,拓展了专业知识。通过参与生产项目和技术研发,教师的实践技能得到锻炼,实践经验得到丰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教师深入了解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从企业需求和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出发,进行教学改革,并通过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将新知识、新技术融入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也不再是只懂书面理论的“书生”,而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设计者、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师。(陈晓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