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读鲁迅《希望》有感

读鲁迅《希望》有感

日期: 2012-5-20 22:30:13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读鲁迅,读的是中国的时代现实;读其作品,读的是时代的呐喊。当我读完鲁迅先生的《希望》后,我的心灵为之震撼。震撼的不是当时政府的腐败,我震撼的是绝望中的呐喊——被麻痹的青年,不要沉沦,要振作,要担得起历史的使命。
   《希望》写于1925年1月1日,当时正是段祺瑞把持中华民国政权,北京又处于中国近代史上的又一个黑暗时期。作者鲁迅因见了青年的沉沦,于是在无声的呐喊,想以《希望》来唤醒那些被麻痹的青年。希望青年们振作起来挑起民族振兴的重担。
   通过仔细的阅读揣摩研究可以隐约的看出鲁迅先生创作《希望》的真实内涵,与其说是写希望不如说写的是作者的失望乃至绝望。如文中:当“血腥的歌声”过后,留下的是一片空虚,然而我为了抗拒这空虚的袭来,不得不拿起自欺的“希望之盾”:“但有时故意填以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的暗夜……”。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的希望是“自欺”的,是为了抵抗内心中的那种空虚的绝望,聊以自慰,在心灵上给以安慰。在当时的政治黑暗的年代,权力你争我夺,当政者根本不去顾虑老百姓的安危,况且很多老百姓已经对当政者失去期望,青年们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变得麻木,消沉,似乎整个国家像是牧人丢弃的婴儿没人去施舍没人抚养。对此,还有什么可以振兴国家呢,好像没有。此时,作者认为与其在绝望中沉沦不如在希望中给以慰藉。
   另外,我通过解读鲁迅先生的其他文集及事迹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非常钟爱青年的,他把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的明天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希望青年们能完成历史的重任,因此,青年们的每一言一行,无时无刻牵动着鲁迅先生的神经,影响着他的思想和情感。在《希望》开头中:“我的心分外地寂寞。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我大概老了。我的头发已经苍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我的手颤抖着,不是很明白的事么?那么,我的魂灵的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苍白了。”于是他寄望于“身外的青春”——青年。那个时候五四运动退潮,大革命失败,整个社会一片悲惨阴霾之情,年轻人都感到很失望,感到所追求的事业的无望,于是开始沉迷于风花雪月及时享乐,鲁迅是多么的心痛啊!鲁迅正是对年轻人的这个情况有所感慨。他不希望青年人就这样沉沦,他要唤醒他们,给他们以鼓舞和力量。
   读完鲁迅《希望》,我不得不感概我们的大学生活。当我们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我们的身份已经有所不同了,我们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我们在大学的使命除了努力学好本专业知识外,我们还要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关心国家的大事。等毕业后为国家的振兴奉献一份力量。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很多就忘记了来大学的使命,每天在寝室打游戏,睡觉,逃课等,完全把来大学的意义给忘了,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可怕的,可悲的。国家昌盛的希望,做为当代的大学生不能辜负。
   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牢记国家的重任,认定自己的方向,要学会肉搏,学会坚强,面对困难绝不妥协退让,绝不颓废沉沦,以自信的姿态迎接种种挑战。这样,大学生活才会充实,人生才会精彩,国家才会有希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