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中西婚礼文化差异及成因

中西婚礼文化差异及成因

日期: 2012-5-9 23:19:43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徐静

婚姻是结为夫妻关系的一种文化现象。婚姻习俗是伴随着婚姻的产生而产生的,它展示了民族群体的社会生活面貌,以及审美观,伦理观,价值观,宗教观,性意识和民族心理的发展态势,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积累和精神财富。自古以来,几乎在每一种社会文化中,都有举办婚礼的习俗。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的婚礼,都包含着自己的文化和民俗特色,婚礼上的婚服、婚照、婚宴、婚俗无一不展示着时代与民族文化的特色。用婚礼将丈夫和妻子的关系公开确定下来,婚礼的形式也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展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下面就中西方婚礼历史起源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比较论述。
   1婚礼文化差异
   西方的婚礼是庄重严肃、美丽浪漫的,讲究的是神圣和简单,是“神前婚礼”。中方的婚礼讲究热闹、感动、喜庆,场面热闹,能充分照顾到新娘新郎以及双方亲友的个人感情,体现出具有中国传统意义的文化,是“人前婚礼”。中西方婚礼风俗在以下几方面存在着不同。
   1.1中西婚礼文化之起源差异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礼仪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才开始有婚姻关系。由于伏羲、女娲的成婚,才传下了后世的人烟。在伏羲氏时代,人们以渔猎为主,以兽皮为贵,所以在结婚时,男方向女方送两张皮,也就是所谓的“俪皮之礼”,我国古代嫁娶的俪皮为礼,是婚姻礼俗的开端。至周代的时候,逐渐形成—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称之为六礼。自从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世人的婚姻越来越重礼轻爱。为了促进社会的稳定,防止有人钻墙窥隙做出苟且的事,儒家特别提倡礼法制度,规定只有举行正式仪式的婚姻才被社会和家庭认可。在传统结婚仪式上面,中国的传统婚俗有“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寓意蝴蝶双飞)、花瓶(花开富贵)、铜盆及鞋(同偕到老)、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有衣食)、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丰衣足食)等物。新娘要头戴凤冠或红盖头,新郎头戴璎珞之冠,两人均身着描绘有龙凤的服饰。西方的婚礼庄重严肃,又美丽浪漫。讲究的是神圣和简单,又叫“神前婚礼”。《圣经》中说:在远古时代,男子向女子求婚所用证物就是指环。九世纪时,教皇尼古拉一世颁布法令,规定男方赠送婚戒给女方是正式求婚不可缺少的程序。白色是婚礼上独一无二的主色调,白色的婚纱、白色的布置、白色的蛋糕、白色的婚车……一切白色的花卉都会成为西式婚礼上最受欢迎的装饰物。新娘礼服的色彩代表着统,也有其特定的含义,例如白色代表纯洁的童贞。美国、英国新娘选用黄色礼服则象征爱神和富足。
   1.2中西婚礼文化之礼仪差异
   在新郎迎娶新娘的礼仪中中美婚礼习俗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在我国,无论这对新人是如何认识、相恋并走进婚礼的,婚礼必须由媒人来主持,以示新郎是明媒正娶了新娘,而且所请的媒人必须是三代同堂并生有儿子的福人来担当。而在西方,新人们往往选择在教堂由牧师来主持婚礼的进行,让牧师来宣布他们的婚姻合法性。我国新郎迎娶新娘并不是顺顺利利的,新娘家人会千方百计阻止新郎把新娘从家中接走,如故意不让新郎进门,除非他给红包贿赂,进了门之后也会故意让新郎找不到新娘的鞋子以致新娘出不了家门等等。这些仪式都是为了表现新娘家人如何不舍得新娘的离开,同时也让新郎对得之不易的新娘更加的珍惜。西方的新娘是由她的父亲亲自搀扶着女儿从教堂红地毯的一端送到站在另一端的新郎手里,表示新娘的家人正式地把女儿托付给新郎。在我国,在吃完新娘母亲做的午饭后,媒人或新娘的兄弟等把新娘背出屋外到婚车上,途中新娘脚不能着地,否则意味着把娘家的运气带走。新娘坐上车后不能再回头。家人们还会向离去的婚车泼水喻指嫁出去的女儿如泼出去的水一去不回头。到了新郎家中开始拜堂仪式,但现在很多新人把这个仪式放在晚上举行的婚宴上由专业司仪主持进行,仪式主要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1.3中西婚礼文化之婚宴差异
   婚宴也称“吃喜酒”是婚礼当天为答谢宾客举办的隆重筵席。婚宴席位的安排有主有次,若大客是辈份不同的两代人,则要分开安排,所谓“两代人不同席”。排桌时,最好是把同性别、年纪相同、互相熟悉的人安排在一桌。结婚典礼结束后,酒宴开始。酒过三旬菜过五味时,新郎新娘要按桌次,依次到各桌向每位客人敬酒。敬酒时要双手将酒杯为客人端起,但不要一律强求客人一饮而尽。等客人放下酒杯后,新娘新郎要说“谢谢”并再为客人将酒杯添满,方可再向下一位客人敬酒。婚宴结束,新郎新娘要双双立于门口中,和客人握手再见,并说些“谢谢光临”“请慢走”这类的话。中国婚礼上的酒宴费用一般由男方出钱,但宾客所给的礼金也足以支付男方的婚宴,并略有盈余。另外,围桌进餐还是中式婚宴的主要特点之一,凸显出中式婚礼的喜庆热闹。西方婚礼仪式过后, 经常会举行盛大的婚宴, 叫做招待酒会。食物的种类是以新郎新娘的文化传统以及新娘家的喜好和经济状况来决定, 因为在西方经常是由新娘的家庭来支付婚宴帐。酒宴上新郎新娘会在宴席开始时跳第一支舞, 之后酒宴开始。对美国人来说, 婚礼最重要的程序是牧师主持的贺词, 男女双方的承诺及交换戒指, 而不是婚车迎送及大摆酒席。因此, 没有我国常见的数十辆甚至几十辆婚车在街上游行的场面, 而且婚宴全都采用自助餐的形式, 用很少的钱就可以办得非常丰盛。同时, 来宾根据自己的需要, 吃多少取多少, 不会造成浪费。
   1.4中西婚礼文化之服饰审美差异
   在我国,服饰审美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服装文化属于一元文化的范畴。人们在穿着中习惯于不突出个性,服装造型上重视二维空间效果,在结构上采取平面的直线裁剪法。中式服饰强调用来保护人体,不强调用服饰体现人体曲线,所以做得十分宽松。而西方服饰以表现人体的本质美为前提。在服装造型上强调三维空间效果,突出彰显个性,服装的造型观念带来的是服装形态的变异性、丰富性和创新性。由于受不同历史和传统的影响,中西方的传统婚礼服饰在颜色和样式上也有所不同。中国的喜庆,西方的则更浪漫庄重。中式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演绎的文化语言是“吉祥、欢快、幸福、兴旺、热烈”。西方婚礼属于浪漫型。在传统的婚礼饰中,白色是最常用的颜色。早在罗马时代,白色就象征着快乐、喜庆,后来成为财富地位的标志。直到上世纪初,白色婚纱又演绎圣洁、纯真、高雅。新娘穿着白色婚纱,新郎则是笔挺的西装,使整个婚礼浪漫、庄重、严肃。婚礼服饰的不同需求也体现着因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审美与习俗的差异。如婚纱在西方主要体现新娘的性感、高贵和纯洁,所以采用紧身胸衣,手臂脖子以及胸部以上完全暴露。含蓄是中国古典美学极具哲学思想的审美范畴,也是中国文化追求的艺术至境。中国婚纱融人了民族元素,注入典雅与修饰的精神,出现长抽、胸部以上暴露部分或加一层薄纱出现一种朦胧的意味。西方文化造就人们追求个性,而中国文化促使人们追求共性。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表现在中国婚服中则是旨在共性上追求个性,既不能过于夸张而脱离人们的审美极限又能展示自我魅力,体现民族特色。
   2中西婚礼文化差异成因
   造成中西婚礼差异的原因是宗教信仰的不同。古代的西方人和古代的中国人都有神秘的宗教追求,也都有世俗的伦理指向。所以他们在婚礼文化背后所赋予的价值既有宗教的内涵,又有伦理的意义。
   2.1东方婚姻观
   中国以佛教为主,并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以人为本、具有世俗性的婚姻观。在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熔炉中,它早已染上了浓厚的封建色彩。中式婚礼讲究天地人和谐的哲学,以及人们祈福迎祥的心理。在中国传统意义上,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族以及社会关系的。他们不是为爱结婚,而是为了家族的声望和地位。人们在缔结婚姻大事时,非常重视双方五行八字的配合,力求五行相生、八字和谐,建立宜室宜家的美满婚姻。这些观念给婚姻蒙上一层神圣而神秘的色彩,在整个过程中,从“纳彩”到“亲迎”都由双方父母安排,最后也由父母决定是否能够结婚。这一切也正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结果。儒家思想在我国古代占有的主导地位,在人们的着装上也体现得十分突出。用服饰掩盖人体,不强调立体造型而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神韵之美以达到儒家的道德要求。在种种封建思想和伦理道德的影响下,还应运而生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媒人。媒人积极参与了从议婚、订婚到完婚的全过程。所以人们在谈起中国旧时婚姻时,总是这样概括地讲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中国有着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封建礼教束缚着人们。为了协调两性关系,防范奸淫,统治者不得不注重“礼”的婚姻观念来教化人民,但这种以尽礼教为归宿的夫妇相处之道,使两性关系只被要求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而忽略、限制了人的正常的本能欲望。婚姻的目的,实质在于宗族的延续,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它具有维护本家族的功利意义,生育子女,也是为了增加家庭的劳动力,表现在男女异性接触上即为“男女授受不亲”。
   2.2西方婚姻观
   与中国传统婚姻观相比,西方的传统婚姻观更加开放自由。西方婚姻伦理观是源于希腊文化和希伯来基督文化的交融,由此而发展到现代自由恋爱的婚姻伦理关系。西方的婚姻是十分重视个人自由意志的展现,是人性自然的发展,是完全由人的自然倾向和自由选择所把握。男女在日常社交生活中相遇上,自然地被异性所吸引,在互相追求到互相依恋。由恋爱发展到难舍难离的爱情高峰,因而甘愿将自我完全地奉献给对方,在相互承诺的婚姻关系之下,一同组织家庭并为未来的共同理想生活而努力,为人类生命的繁衍和生活的改善而贡献。西方人认为婚姻中的男女应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用他们的话说:“Husband and wife should be equal partners.”对于西方人来说,父母对子女的婚姻没有决定权,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而是爱情的完美结局。从《圣经•创世记》里亚当和夏娃的结合可以看出西方婚姻有神的直接参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于是神采取行动为人造配偶,成为他的帮助者。所以在基督教的婚姻观中,婚姻是由创造宇宙的神设立,是神赐予的礼物,人们借婚姻来体验神的关爱和恩赐。
   3.中西婚俗文化中禁忌的差异
   婚礼的禁忌根据地域差异也有一些不同,比如在衣着方面,中国新娘的衣服忌有囗袋,以免带走娘家财运;而在西方白色的婚纱一定不能配红鞋.因为红鞋代表跳入火坑,也不能带红花、系红腰带、穿红底裤等红色的东西,因为白色代表纯洁,而红色恰恰相反。白色的婚纱因搭配白色、金色或银色的鞋;
   在结婚当日,中国新娘不可任意躺在床上,否则预示着长病在床;而在西方穿婚纱的新娘不宜鞠躬,也不宜被抱起来走.在欧洲,新娘在婚礼进行中保持一种矜持的高傲享受婚礼是一种礼节;就连站位都有一些禁忌,西式婚礼的站位是男右女左,与中式婚礼的男左女右刚好相反。
   4.结语
   然而,随着通信,交通的不断发展,中西方的文化也在近百年里不断的融合发展。所以,在现在的中国,结婚时候穿凤冠霞帔的人已经寥寥无几,绝大部分的年青人还是喜欢西式婚礼那浪漫唯美的风格。因此,很多人都把二者的特点结合起来,既保持着中式的风格,同时又身穿婚纱,携手步入婚姻殿堂。现代的多元文化时代里,要达到跨文化的交际,就必须正确评价自己的文化和正确看待别人的文化,在保有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不断吸取他人文化的长处,更新自己文化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席晓.浅谈中西方婚礼文化异同.科教文汇报,2008,08
   [2]潘文晋.从中西婚礼文化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今日南国,2008,03
   [3]席晓.由中西婚礼习俗看东西方价值观之异同.文化艺术研究,2008第29期
   [4]刘丽萍.浅谈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第25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