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论《红楼梦》夸张的作用和特色

论《红楼梦》夸张的作用和特色

日期: 2011-9-14 13:39:19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向莉

内容摘要:《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充分利用夸张手法,赋予作品瑰丽的色彩,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利用夸张揭示和深化主旨,刻画各色人物,表达爱憎感情是作品的一大特色。并且《红楼梦》中的夸张运用还具有自然贴切,新颖别致,变化多样等特征。
   关键词:《红楼梦》,夸张,特色
  
   《红楼梦》是伟大的作家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的“字字看来都是血”的鸿篇巨制。曹雪芹以娴熟的笔法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封建社会行将没落和崩溃的历史巨画。其逼真的场景让人如临其境;其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让人过目难忘;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更让人不忍释卷。这一切,同曹雪芹丰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而其中大量的修辞格的使用,更使《红楼梦》独具一份吸引人的语言魅力。在全书一百二十回中,作者运用了比喻、夸张、双关、引用等二十几种修辞格。这些新颖奇特、生动传神的修辞格的使用,十分引人注目,加强了小说的表达效果,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使作品得以生辉,也为我们进行修辞的研究提供了许多优秀的范例。其中比喻、夸张、双关三种修辞格是小说中最常用,也是最为出色的。限于篇幅,在这里只对其夸张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
   夸张是为了更加突出、鲜明地强调某事物,从特征、作用、数量等方面加以艺术的放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手法。又叫“夸饰”、“增言”、“甚言”等。齐梁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夸饰》中就写道:“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被,夸饰恒存。”①夸张作为一种积极的修辞手法,自古就有,并在《诗》、《书》、《离骚》等先秦著作中被广泛使用。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更是大量的采用夸张手法,全书一百二十回所用夸张达二百例以上,真是琳琅满目,俯拾即是。书中许多重大的主题和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都是通过夸张来表现。开篇第一回中《石头记》的缘起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②便是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苦衷,奠定了全书的悲剧基调,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一
   任何形式的修辞,总是要为一定的题旨、情景服务的,脱离于主旨之外的表达,是没有表现力和生命力的。而《红楼梦》中夸张的运用,总是与主旨及特定的语境和谐一致。适应语境,揭示主旨,这是它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陈望道先生曾说:“修辞以适应题旨情景为第一义。”③宗廷虚先生对此还作了具体解释:“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技巧时,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使之适应写说的主题、中心思想和目的的需要,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使之适应写说的对象……的需要。”④ 我们读《红楼梦》,观察它的夸张,不难体会到作者所选用的每一个语言材料,无一不体现着此情此境中的语境意义,无一不紧扣主题意义。例如,在第四回中门子递给贾雨村的一张“护官符”上这样写着:
   (1)“贾不贾,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第四回)
   这几句话提出了“四大家族”及他们在当时显赫的权势和威风。它以极度夸张的手法,通俗生动地揭示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富贵权势和腐朽本质,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官相护、极度黑暗的现实。并且后文又多处以夸张的手法对这一重大主题进行诠释。因为他们的权势,薛蟠强抢英莲,打死人后,可以不管不顾,扬长而去,因为他“自为花上几个臭钱,没有不了的”。事情的结局也的确如此。赵嬷嬷对凤姐回忆王家的辉煌,“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的淌海水似的!”;而赖嬷嬷则以奴才炫耀之话,“花的银子也照样打出你这么个银人儿来了”充分旁证了贾家的权势和富贵。这些切合题旨的夸张,强调、突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使人对封建社会的罪恶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再如,元春省亲时极其普通的一句夸张话语,作者也赋予它深刻的内涵:
   (2) 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第十七回)
   “不得见人处”这七个夸张的字,揭示了元春显赫声势、华贵仪态后面的空虚精神、寂寞内心。皇宫重院禁锢了青春少女的情怀,也隔绝了她在人世间的天伦之乐。这“不得见人处”蕴含了一个孤寂灵魂多么丰富复杂的内心苦楚。这种生离死别似的倾诉和那极度热闹的场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含泪的控诉只要亲历了皇宫中的风风雨雨、险险恶恶的元春才能说出。而这种语境中的话语留给人们的思考更是无尽的。第九十五回元春之死便是这种宫闱之争,权势之斗的结果。写乐景中的哀音、盛世中的衰亡正是这本小说的主旨之所在。
   再如第七十四回王夫人在得到绣春囊后所表现出的态度,更是情节发展到当时,人物性格、环境气氛所表现出的必然。
   (3)只见王夫人含着泪,从袖内掷出一个香袋子来,说:“你瞧。”凤姐忙拾起一看,见是十锦春意香袋,也吓了一跳,忙问:“太太从那里得来?”王夫人见问,越发泪如雨下,颤声说道……(第七十四回)
   表面看,是由于绣春囊的家丑使王夫人难过。实际上贾府主子们的淫乱程度远远超过了一个绣春囊的问题,但王夫人又何曾过问过?而这个小小绣春囊之所以把她气得面色更变,“泪如雨下”,就因为这里面包藏着她与邢夫人的矛盾斗争。这“泪如雨下”使我们看到了贾府内部上层主子之间的这种矛盾斗争已经由隐藏逐渐表面化尖锐化了。而这种内部相互倾轧的显性化,不正是贾府行将没落的一个重要标志吗?作者正是借这一个个夸张,使读者看到的封建社会、封建家族的必然灭亡。
   用夸张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展示人物性格,是《红楼梦》的又一个重要特点。鲁迅先生曾说:“传神的写意画,并不细画须眉,并不写上名字,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只要见过被画者的人,一看就知道是谁;夸张了这人的特长——不论优点或弱点,却更知道这是谁。”这句话形象的告诉了我们夸张手法在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正因如此,《红楼梦》中采用了大量的夸张形式,把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逼真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其中,对王熙凤的描写最为出色。
   (4)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第三回)
   (5) “……谁知自娶了他令夫人之后,倒上下无一人不称颂他夫人的,琏爷倒退了一射之地:说模样又极标致, 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第二回)
   (6)周瑞家的听了道:“我的姥姥,告诉不得你呢。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回来你见了就信了。就只一件,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第六回)
   (7)兴儿连忙摇手说:“奶奶千万不要去。我告诉奶奶,一辈子别见他才好。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只怕三姨的这张嘴还说他不过。好,奶奶这样斯文良善人,那里是他的对手!”
   不同的侧面,不同人物的口中,一个立体的王熙凤形象树立起来了。“男人万不及一”、“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她不过”、“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等夸张的话语把一个外表美丽、伶牙利齿、机敏能干、争强好胜、骄横跋扈、口蜜腹剑的王熙凤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我们对“这一个”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
   对主要人物的描写如此精彩,对丫鬟的描写也毫不逊色。例如,对晴雯的描写:
   (9)……到了晴雯的箱子,因问:“是谁的,怎不开了让搜?”袭人等方欲代晴雯开时,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第七十四回)
   动作未做,声音先闻。“豁”的一声,夺人心魄,增添了掀箱子的威势,表现了晴雯作为一个丫头对残暴而愚蠢的抄检的强烈不满和激烈反抗。通过这一个超前的夸张描写,晴雯这个具有反抗精神的形象就呼之欲出,活现在我们的眼前。
   而《临江仙》一诗中“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寥寥数字,一个胸有丘壑,志向高远的宝钗就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此外,夸张的运用中,往往表现出写作者鲜明的思想感情,含有或褒或贬的色彩意义。在《红楼梦》中,作者通过夸张在字里行间流淌着的对美者、弱者最深切的同情和热爱,流露出的对丑者、恶者的最辛辣的批判和讽刺,无不撼人心魄、动人心神。以夸张抒发爱憎感情,这是《红楼梦》夸张运用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对那些善良、美丽的人们,作者饱含深情地寄予他们深切的同情和热情的讴歌。例如,
   (10)“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月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第七十八回)
   这一串排比、比喻式的夸张,用形象具体的黄金白玉、晶莹冰雪、日月星辰和春花秋月分别比喻晴雯品质的高贵、品性的纯洁、神采的光辉和容貌的美丽,一个下层反抗者的丰满形象跃然于读者的眼前。作者借宝玉之口对晴雯这一个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丫头进行了热情的讴歌,对晴雯的悲剧命运表现了无比的同情,对迫害晴雯的黑暗社会表达了无比的憎恨。
   在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的同时,对于那些丑陋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作者更是不惜将其中的某些描写加以夸张,将之变形,赋予作品强烈而深刻的讽刺和批判意义,唤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例如:
   (11)尚未去时,从脑后飕的一声,早见一方砚瓦飞来,并不知系何人打来的,幸未打着,却又打在旁人的座上,这座上乃是贾兰贾菌。(第九回)
   “飕”的一声,砚瓦飞来,这是何等混乱的局面。在翰墨诗书之族“极负盛名”的义学里,贾府的纨绔子弟们上演了一场砚台横飞、秽语漫骂、人仰马翻的混战。这一闹学的场景,虽只是一个小插曲,却是那样内涵丰富地对所谓贾府“最教子有方”的辛辣讽刺。再如对秦可卿之死,书中写“贾珍哭的泪人一般”、“恨不能代秦氏之死”,(第十三回)并且出殡队伍是“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第十四回)
   宁府的一个儿媳妇去世,公公贾珍“哭的泪人一般”、“恨不能代秦氏之死”, 出殡场面又是如此的“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这样夸张不合常理的情形,不能不让人产生一些疑虑,再联系文中焦大酒后关于“爬灰”的话语,其中的讥讽之意也就不言而喻了。而第六十六回中湘莲所说“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的话,却是直接揭露了贾府中内内外外、上上下下生活的腐朽和淫逸。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更何况人。这两处的夸张相得益彰,把矛头直指封建社会上层贵族,对他们的骄奢淫逸、腐朽没落作了最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揭露。
   二
  
   纵观《红楼梦》中琳琅满目的夸张,不难发现作者纯熟的表达技巧。无论是小到三、两个字的夸张,还是大段大段的夸张,无不是各具特色,灵活多样,新颖奇特,浑然天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自然贴切,平中见奇。
   曹雪芹非常重视普通字词的艺术功能。这些字词,一经作者的精心熔铸,纳入了《红楼梦》形象的、表情达意的艺术语言体系,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就无不曲尽其妙地服务于作品,达到逼真传神的境地。在夸张时,他往往信手拈来一些人们熟知的语言材料,便能合于小说中人物的身份、性格以及小说中的具体情景。而这种合乎人物、合于情景的夸张,便能同整篇作品的语言水乳交融,紧密而自然地糅合在一起,极大地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例如第四十回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1)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第四十回)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这样通俗的话符合刘姥姥的身份、地位,也非常符合当时的情景。刘姥姥明知贾母等是拿她作乐,但为了博取贾母等人的欢心,获得一些馈赠,便不惜以夸张的话语打趣自己,娱乐他人。从这个普通的夸张,读者看到了刘姥姥的势利、圆滑、卑贱,更看到了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窘困和无奈。
   用常用的、普通的字眼来渲染气氛烘托环境,作者同样可以赋予它比字面更丰富的含义,给人们以更深刻的印象。例如在第二十六回中,丫头们互相吵闹、怄气,使林黛玉吃了闭门羹,同时她又听到了宝玉和宝钗的说笑声,不由得悲悲戚戚呜咽起来。书中便有了这样的描写:
   (2)原来这黛玉秉绝代之姿容,具稀世之俊美,不期这一哭,那些附近的柳枝花朵上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正是:花魂点点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第二十六回)
   “宿鸟栖鸦”飞起远避,不忍再听黛玉的哭声,这就更加充分地表现了人物心理的剧烈震荡。林黛玉深沉的悲痛,使无知的生物都无法忍受了,更何况人。而这种描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境。在这里作者通过对这一环境的传统式夸张描写,表达了对寄人篱下的林黛玉的深切同情,也激起了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其二、善于创新,不落窠臼。
   夸张的运用,贵在创新。创新就是要自己选用材料,安排情景,把传统的用法加以改变,使作品中的语言不落俗套,别具一格,清新隽永,耐人寻味,从而灵活有力地完成表达任务。庄子在《逍遥游》中用“其翼若重天之云”来形容“鲲”、“鹏”的巨大,构思新颖,意味隽永,令人神往。南宋女词人李清照《醉花阴》中“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更是言尽一孤寂妇人的寂寞、愁苦。“人比黄花瘦”发前人之未语,因之成为千古名句。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常常采用一些新颖别致的事物来进行夸张性的描述,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印象深刻。例如对美人书中作了如此与众不同的形容:
   (3)风姐儿道:“谁叫老太太会调理人,调理的水葱儿似的,怎么怨得人要?我幸亏是孙子媳妇,若是孙子,我早要了,还等到这会子呢。”……说:“琏儿不配,就只配我和平儿这一对烧糊了的卷子和他混罢。”(第四十六回)
   以“水葱儿”这一比喻式夸张来写人,看似粗俗无理,然而仔细品味一下,就觉得再贴切不过了。它如此新颖、生动、贴切,还从来没有人如此说过,没有在作品中这样使用过。它既切合描写的对象,又符合说话人的身份。“水葱”长在地里,绿油油、嫩生生、水灵灵,无比清新,无比鲜美,用来形容年轻美丽的姑娘,正是恰倒好处。这个新创出的夸张,用在此处,远比那些“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类誉美之词更富于艺术魅力,更能唤起读者美的感觉。而这话出自“生了一张巧嘴”以“能说贯道”出名,又不识字的王熙凤口中是再恰当不过的。这个比喻式夸张全书共出现了两次,另一次便是出自同样“伶牙俐齿”的晴雯之口。这个夸张同紧接的另一个夸张“烧糊的卷子”遥相呼应,更增添了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力。“水葱儿”一个夸张,把王熙凤的阿谀奉承,巧于言辞的性格显露无遗,“烧糊的卷子”更显示了王熙凤极强的机变能力,和当时她微妙的心理。用这两个新颖的夸张,她既讨好了贾母,暗示了对自己美貌的自负,又委婉地拒绝了贾母让贾链将鸳鸯收房的建议。
   同样写年轻美丽的姑娘,薛姨妈口中的媳妇是“比花朵儿还轻巧”的人物,“轻巧”二字新颖、别致,与兴儿口中“怕这气大了,吹倒了姓林的;气暖了,吹化了姓薛的”有异曲同工之妙。书中第五十五回王熙凤把林黛玉称为“美人灯儿”,更是精妙无比,把一个形貌娇美而又弱不禁风的形象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而“灯儿”的不长久性,更向读者寓示了黛玉的悲惨结局。此外,黛玉口中的“母蝗虫”、薛姨妈口中的“龙会下蛋”等夸张莫不新颖别致,耐人寻味。
   其三、形式多样,富于变化。
   曹雪芹在书中不仅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运用自如,直接夸张、间接夸张变化灵活,而且常常与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格综合运用,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
   (4)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的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林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此时宝玉心中也有万句言语,不知从那一句上说起,却也怔怔的望着黛玉 。(第三十二回)
   这里一个扩大、一个缩小夸张连用,把特定环境下人物的心理显露无遗。宝黛二人虽情投意合,互视为知己,但由于环境的特殊,二人总是试试探探、欲语还罢。这一回的表白无疑是二人首次最直接的情感流露,当然会让黛玉有如“轰雷掣电”的感觉,但寄人篱下的境遇却让她有许多的苦衷和忧虑,这“半个字也不能吐”是千言万语不必说,也不敢说,无尽的忧伤,万千的愁绪,实在无以用言语表达。而这时的感受也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了。
   再如书中在不同的地方,多次用排比式的夸张,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5)且说刘姥姥带着板儿,先来见凤姐儿,说:“明日一早定要家去了。虽住了两三天,日子却不多,把古往今来没见过的,没吃过的,没听见过的,都经验了。难得老太太和姑奶奶并那些小姐们,连各房里的姑娘们,都这样怜贫惜老照看我,我这一回去后没别的报答,惟有请一些高香天天给你们念佛,保佑你们长命百岁的,就算我的心了。”(第四十二回)
   “把古往今来没见过的,没吃过的,没听见过的,都经验了”这一排比式的夸张,写出了一个乡姥姥进大观园经历了短暂的豪华之后,内心所生发出的无限感慨和无比的感激。而这乡姥姥的话,也让读者们更加了解贾府的奢靡、浪费。而第六十五回中尤三姐“富比石崇,才过子建,貌比潘安”的一句排比夸张,则为人们展示了尤三姐改过自新的坚定决心和对纯真爱情的热烈追求。
   (6)探春冷笑道:“正是呢,有叫人撵的,不如我先撵。亲戚们好,也不必要死住着才好。我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象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第七十五回)
   一个比喻兼回环式的夸张,把贾府内部主子、奴才们为了争权夺势,尔虞我诈、剑拔弩张的场景活现了出来。而这内部的重重矛盾正是贾府走向崩溃的前奏。
   《红楼梦》的艺术魅力,远不是笔者的拙笔所能描述,也更不是一个夸张的辞格便能涵盖,只好借用小说中的话来表达笔者的感受:“念在嘴里倒象有几千斤重的橄榄”,让人回味无穷,“余香满口”。
  
   参考文献:
   [1] 王利器.文心雕龙校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2] 曹雪芹,高鄂.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3]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6年
   [4] 宗廷虎等.修辞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
   [5] 马国权.也论探春[J].红楼梦学刊. 1980年(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