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资源型城市阜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研究

资源型城市阜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研究

日期: 2011-1-29 18:30:44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刘晓光

摘要:可持续农业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协调资源承载力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具有广阔的未来发展前景。资源型城市阜新在面临资源日益枯竭的状况下,应在城市转型过程中充分利用本地农业资源优势,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可持续农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
  
   1资源型城市阜新
   资源型城市是指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建设兴起并发展壮大,且资源型产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成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参照国际公认的分类标准,符合下述两条之一者即可确定为资源型城市,一是资源型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15%以上,二是资源型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10%以上。根据资源型城市的界定标准,目前中国有资源型城市120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资源型城市中的“资源”是指不可再生资源,即在工业化时期对城市的形成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森林和矿产资源。资源型城市作为“城市”而言,具有城市的规模、性质和职能,即有一定数量人群聚居而从事生产、经营和生活的地域,具有为人们提供并尽可能满足各项社会活动和需求服务的基本职能,具有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带动、辐射、中心作用的一般城市特征。资源型城市之所以称为“资源型”是因为资源开采和加工业在该城市产业构成中居主导性的地位。因此,所谓资源型城市是指依托当地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围绕不可再生资源开发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城市。
   阜新既是资源型城市又是老工业基地,水资源缺乏和煤炭资源枯竭两大因素成为制约阜新地区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障碍,面临着继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之后的又一历史性机遇与挑战。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环境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确定经济发展方向、实现经济转型,理所当然地成为阜新肩负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国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双重使命,经济走出低谷,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2关于可持续农业
   2.1可持续农业的产生背景及发展趋势
   世界农业经过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等历史发展阶段,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持续农业是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针对农业所产生的弊端进行替代和发展的一种必然产物。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人类活动以征服和改造自然为主的历史时期已告结束,而谋求人与自然协调,人与生物共处,保持环境清洁和维护地球生态平衡的新时期行将开始。《中国21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从农业资源角度来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2.2可持续农业的内涵
   持续农业起初只强调资源、环境及低投人,1990年起,美国将低投入农业计划(LRSA)改变为持续农业研究与教育计划(SARE),同时,又提出了高效率持续农业(HESA)。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CCIAR)的技术咨询委员会(TAC)曾把持续农业定义为:成功地管理各种农业资源,以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需求,而同时保持或提高环境质量和保护自然资源。可持续农业系统应能满足人类对食品的需求,维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服务于子孙万代以及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存和长远发展,保证社会公平,使土地、财富和权力得到均衡分配。可持续农业不仅从经济学角度,而且从生态学、道德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评价农业系统是否持续、健康和协调。
   3阜新市自然状况简介
   阜新是内蒙古高原和辽河平原的中间过渡带,属于辽宁西部的低山丘陵区,属半干旱-半湿润生态脆弱区,地处北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冬季严寒少雪,夏季炎热少雨。阜新东临沈阳,南靠锦州,西临朝阳,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辖两县五区,土地面积10355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193万人,其中城市人口78万人,农业人均占有耕地近6亩,是东北重要的粮食和畜牧业生产基地。阜新市森林面积30万hm2,森林覆盖率达29%。
   4 实现阜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阜新市应把经济转型方向定位在发展可持续农业上,依托本地区农牧业资源明显优势,牵动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使可持续农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源,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实现,促进城乡居民就业、再就业的主要渠道和重要生力军。
   4.1 由粗放式经营转变为集约化经营
   农业粗放式经营表现为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不合理、资金、劳动力等没有发挥最佳效能。第二,增加农产品的产量是以增加耕地数量来实现。第三,在生产方式上是以掠夺式经营,以破坏地力为前提,忽视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的关系,农业粗放式经营造成的恶果只能是高投入、低效益,高消耗、低产出。要改变粗放式经营,解决其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局面,必须实行集约化经营。首先,推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一家一户的庭分散经营,很难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这必然制约着科技的应用和机械化的过程,也影响市场对农业资源的配置。解决这些问题,只能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通过建工土地使用权流转书制,推动土地的“三权”分离。明确集体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同时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农民从土地中转移出来创造条件。其次,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抓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经济信息,农业科技以及农产品储藏、加工、销售等方面的服务。通过有序的服务把千家万户的生产同社会化大市场衔接起来。最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所谓农业产业化,实质就是加长现有农业产业链。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业的增殖能力和比较效益,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实现农业产业化必须抓好“龙头企业”建设,一头抓市场,一头连结广大农业。实现农业产品区域规模化经营,形成乡、村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
   4.2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单一的农业产品构成,发展“两优一高”农业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产品结构单一,农业比较效益低,这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农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上,放在整个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上。放在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上。要改变单一的农业产品结构,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应做好几个方面工作:(1)、在发展区域经济上实现突破。要因地制宜,依据各地区地理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建立起各类农产品基地,实现集中连片种植,壮大优势产业,提高农业的规模效益。(2)、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引进国外的优良品种和种植技术,积极发展出口农业,增加农业出口创汇能力。(3)、加强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一切有条件的地方要把发展畜牧业当作一项快捷的富民产业来抓,建立畜牧龙头企业,培育养殖专业村和养殖大户,引导农户向规模饲养迈进。(4)、在农产品的深加工上实现突破。要组建起外联国内外市场、内联基地农户的加工、销售企业和企业集团,实现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
   4.3 由依靠传统的耕作经验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
   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的因素就在于科技进步。科技含量反映农业生产状况的重要指标,是农业发展前景的指示器。第一,加强农业科研,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搞好农业高科技成果开发。以农业科技研究为中心,搞好动植物优新品种改良,实现集约化、动植物生产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工作。第二,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我们应搞好各级农业科技服务站,定期培训科技人员,壮大科技队伍,同时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使劳动者掌握劳动科技技能。第三,建立融科工贸农一体的科技兴农示范基地。示范基地的建立,有利于农业发展对落后地区吸收借鉴经验,加强跨地域技术交流与合作。最后,强化对科技兴农工作的领导。实行领导分工、部门负责,改变目前农业部门、科技部门、教育部门在抓科教兴农工作上相分离的局面。落实中央提出的农科教相结合,集中目标,统筹协调.形成合为护科扮兴大工作推向新高度。
   4.4 由农业掠夺性经营变为保护资源、培育资源的生态农业之路
   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掠夺经营是一种土地经营中的短期行为,它必然造成耕地、自然环境的破坏。所以实现农业发展的持续性,必须加强各种资源的保护和培育。抓好农村基层组织管理,强化各级领导的资源保护意识。把对领导干部日常工作考核同资源的保护效果相结合起来.综合平定领导干部的政绩,从而提高农村领导抓资源保护和培育的自觉性。同时还要强化生态农业建设。一方面加强向农民进行环保意识、生态农业意识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加速生态技术创新和推广工作。随着农村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和劳动力价格显著上升,对生态技术创新需求也越来越高.这方面工作对农业资源保护和培育十分重要。在管理过程中,运用法律手段约束农业劳动者对土地掠夺性经营。在广大农村积极而广泛地宣传环保法,做到家喻户晓,人人重视,避免因土地等资源受到破坏而使环境恶化,使广大人民群众形成共识,共同维护农业生产环境,承担社会发展的重任。
  
  
   参考文献
   [1]胡魁.中国矿业城市基本问题[M].资源产业性城市可持续发展,2001.1(1)5:10-11.
   [2]陈旭升.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 [J]科技与管理,2003.1(5):3-11.
   [3]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4:77-86.
   [4]杨向东.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2.2(2):21-2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