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对就业形势的看法和解决办法

对就业形势的看法和解决办法

日期: 2010-12-27 21:53:20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进入21世纪,中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尤其是在近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打击下,作为“金砖四国”之一的中国也不能幸免。过于庞大的待业人群,不断增加的大学生数量和失业率,以及连续不断的国际形势的冲击,长路漫漫,我们新一代的大学生将何去何从,中国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作为80后、90后的大学生,已被深深烙上自由的印记,那就突破所谓的传统、惯例。
   从小学初中的懵懂,到高考的拼搏,我们马不停蹄,一路急急冲来。而今,漫步在慵懒的大学校园里,黄槐花四季开落,与爱情、自由的邂逅,一切仿佛苦尽甘来。
   形势:
   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非也,非也!2010年的日子也过了半年了,是可事实上中国09年前七个月的大学生就业率仅为68%。千万不要心怀侥幸:去年全球金融危机还超过一半呢,等我毕业的时候决不会有啥就业的麻烦。莫忘了还有32%的大学生不能就业或正常就业,同时以我们所就读的学校的实力和名望,一个不慎便可能被划归到这不幸的三分之一。因而,09年的大学生就业情况应当是对我们的当头棒喝,惊醒那花前月下,而不是直接忽略。千万不要太多指望家族关系和国家机器,救世主是从来不曾有的,上帝说:“人啊,你当自救。”
   大学生作为极其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整个社会中处于一个微妙的地位。通常看来,大学生是有充足理由继续消耗父母金钱的那群人,处在成人向成熟过渡的时期,处在无法独立向独立自主过渡的时期,简而言之,就是处在一个过渡时期,是曾经的希望,不久的将来的中流砥柱。毫不夸张地说,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的普遍素质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走向,因而,大学生当仁不让地成为社会目光的聚焦点。在国内大多数媒体失之偏颇的引导下,社会的普遍关注却放错了地儿。在国内媒体大学生应当与潮流、与娱乐等概念的惯性思维的误导下,大学生群体的每一阵异动都会引来社会上的巨大反响,仿佛非要从一两件事情上挖掘出社会未来的动向,哪怕那只是少数人的心血来潮。然而,当大学毕业后,社会对这一群体的认识便发生了质的变化,关注程度大大降低,浑然忘却了此时的这一群体更接近社会,也更能影响到社会。这本该令人尴尬的一幕,不少人却已数见不鲜。
   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近年来,大学生数量之增多,一日千里,尤其是几个教育大省,颇有一鼓作气,普及大学教育之势,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失业率的节节攀升。普通高校之中,敢于拍拍胸担保能给学生满意工作的高校越来越少,至于那百分百的就业率,你知道它这噱头下藏着的真面目是什么呢?国家包分配,企业抢着要的日子一去不返,以大学毕业生为主导的“买方市场”早已被以企业为主导的“卖方市场”所取代,人才资源普遍缩水,硕士生当本科生用,本科生当专科生用。于是出现了“蚁族”,曾经的天之骄子,走出象牙塔后却倍受压榨。而不时爆出的“大学生保姆”之类的事件,则是一些大学毕业生饥不择食的表现。明明中专生乃至农民工都可以做得更好,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却硬是要横插一腿,于是社会的高、中、低端混乱的竞争由此展开,用一个不好听的词叫“犯贱”。
   由此,我不得不盖棺定论;大学毕业生的时代已经没落。
   解决办法:
   1为青年就业创业立法
   任何政策的实施都必须依赖于法律的制定和完善,西方国家大力推行青年就业保障计划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制定和完善青年就业法案。从立法的角度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这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2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到农村,到基层工作。
   在理工,农,医等学科的毕业生中,农学和医学学生的就业形势最严峻。农学专业四分之一的学生存在就业危机(就业率低于30%),仅有10%的学生就业供需平衡,而农学和医学专业的人才又恰恰是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最急需的。因此,采取多种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到西部,农村最需要的地方工作,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3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进行灵活就业。
   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45.5%为灵活就业岗位。灵活就业是为了就业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对有意建立经济实体,转化科技成果,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政府和高校应给予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在有条件的地区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小额贷款和担保,帮助大学生找到启动自主创业的“第一桶金”。
   4大学毕业生如何把自己“嫁”出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关键。要注意提高自己在道德,文化,业务,身体,心理等个方面的素质,培养自身交际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