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2008考研政治基础班马哲

2008考研政治基础班马哲

日期: 2009-4-4 10:28:35 浏览: 20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纲举目张 锁定考点 突破考研哲学
导言
良好的开端成功的大半
黑格尔说,“开端包含目的性”。为应试而学哲学,不可能是神定气闲的品味参悟,也还不是深沉的批判性反 思。而是要面对 2008 元月考场,直接打造“应试健儿”。目的性非常直接,要求也高。所以,开端尤为重要。我 们一出手,就要上正路。那就是高屋建瓴,客观定位。找到合理的切入点,遵循科学的步骤,建立框架,梳理线 索,破解难点,把握考点。顺理成章(把握理论线索破解难点),顺藤摸瓜(抓住命题脉络把握考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研究生入学政治理论考试中,地位举足轻重。这不仅是因为它具有自身系统的理论内 容和试卷上最全的题型和最高的分数权重,还因为它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和中国共产党制定方针政策的理论基 础。在整个复习过程中,特别是在考场上组织答案时,哲学原理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一种贯通性的特点。 笔者多年阅卷的经验证明,回答哲学题目的水平与整个试卷的分数呈正相关性。所以,立志考研的同学定要下决 心拿下这门关系到整个考研复习成败的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果它的基本观点真的是通过我们的生活经历“领悟”到的,那 就不仅足以指导我们考试,而且能够指导人生。但是,对于多数青年学生来说,它只是书本上的文字,我们太年 轻,还没来得及思考过它。这样,它当然显得抽象,甚至格格不入,莫明其妙。在这种情况下准备哲学考试,感 到头疼是不奇怪的。
万事开头难。应试哲学不容易,但我们有管用的办法。
一、建立理论框架 复习考研哲学最为科学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建立理论框架着手。
为什么要建立理论框架?直接的原因是试卷上的考题全都是按哲学教学体系的理论系统出的,而且要求你按 理论系统回答。为了弄明白题的来路和你答题的归宿,你得弄明白马克思主义哲学里头的这一套套的说法是怎么 来的。这非常重要,而且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
马克思主义哲学固然是天才人物马克思所创立的,但却不能认为是他瞎编出来的,主观地想象出来的。而是 他研究出来的,是他的研究对象的理论再现。他的研究对象就是客观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因此,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道理和客观规律并不是两个理,而是一个理。我们每一个人,对于从未接触过的专业可算是“外行”, 但是我们谁也没有生活在客观世界之外,生活在客观规律之外。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套理论其实概括的就 是我们的生活本身。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唯物论?因为世界本来就是物质的。为什么要坚持辩证法?因为 客观世界本来就是处于辩证关系当中。学问有不同的学科,生活有不同的领域,似乎各有各的规律。但实际上, 世界是统一的,哲学基本原理反映的正是规律的规律。
客观世界是一个物质系统,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也必然是与物质系统同构的逻辑框架。你弄懂了它,在考试中 这一套东西就能够为你所用,左右逢源,为你拿分。弄“夹生”了,就什么都不是,占着脑筋,让你头痛。正像 一位哲学家所说,学习哲学是“成则王候,败则贼”。
当我们大体上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框架之后,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轮廓,考试的时候见了那些千 奇百怪、莫名其妙的题目,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们放到我们预先准备的逻辑框架中去,复习水平高的,这个过程 可以是“半自动”状态。多数同学,可以有意识地按照理论框架逐步进行定位。毕竟主观性试题考的全都是基本原理,客观性试题考得也都是联结在基本原理上的概念。而原理和概念在理论框架和板块中都各有归属,它不可
能“出圈”。只要我们在复习中把基本原理系统地梳理过,并且能够从它们的前后关系中记忆它们,理解它们。 目前这种路数的考试就不可能难倒我们。
二、梳理解题线索 作为教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知识点繁多,概念抽象,看似林林总总,难以把握。但是,如果抓住其
内在的逻辑线索,许多难点即可得到系统化的梳理,形成一个个“连环套”。 其中一个最根本最有用的就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
“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作出了科学回答时,所形成的“物 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这一基本原理。这一原理既是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的理论线索,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的解 题方法。
这个原理在第一章当中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在第二章当中它表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和主观与客观的关 系。在第三章中表现为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的对立;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关系。在第四章中表现为唯 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在第五章表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的关系,经济和政治的关系,并进一步表现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有关意识形态的 原理。在第六章表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原理,或者说由这两个原理构成的两条马克思 主义历史哲学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在第七章表现为社会形态范畴,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还体现为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社会发展 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的关系;必然和自由的关系。
把这个最基本的线索抓住了,参透了。就能够抓住几个总开关,形成融理解、记忆、答题于一炉的复习态势, 题目出得活出得难,何足俱哉!正待吾等显身手。
三、破解核心难点 许多同学感到,复习考研哲学的拦路虎,一是前期看不懂书。二是后期悟不透题。白纸黑字的书每个字都认
识,就是看不懂,有的地方甚至都背下来了,但还是不懂。这恰恰就是学哲学这个学科的特点。为什么?就是因 为“水太深”,内容太抽象。为什么这么抽象?两个原因,一是研究对象使然;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使然; 这就在构建体系时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制高点和逻辑枢纽。这说来话长。如果这些难点仅仅是理论上的难点, 与考试无关,我们本可以考虑绕开。但问题是它们往往不仅是理论难点,而且正是试卷上直接的考点。这就别无 选择,我们要在短期内达到应试水平,就是要把几个关节点上的“硬核桃”砸开,把那几层“窗户纸”捅透。
这些核心难点,有的是理解某一理论板块的逻辑起点和支点,比如“物质”,比如“实践”。有的是理解某一 理论线索的枢纽,比如“矛盾”,比如“系统”。还有的涉及到比较专深的学理,比如“双向对象化”、“图式”、
“重构”,“非理性因素”、“思想的社会关系”、“政治上层建筑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意识形态”,“文化”、“文 明”,“以人为本”等。
有的考过一次的同学说,我掌握了不少基本原理,但遇见题还是感到心虚。这是怎么回事呢?无他,就是对 原理的理解还不到位所致。这样,就不足以形成在试卷上只拿分少丢分的实力。怎样有效提升自己的实力呢?其 实有决窍。就是抓牢几个核心概念,狠狠地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就能形成比一般人深入的理解。直接的 结果就是难题考不住。假如不懂得哲学必须这么弄,而且走到不加分析地地毯式轰炸,单纯依靠强行记忆的路子 上去,那就坏了。因为“背”哲学不是背诗,也不是背圆周率那样的东西。如前所述,哲学有它自己的理论系统。 对于有理论系统的东西偏偏不按照其理论系统去理解它,那就真是倒行逆施,结果绝不是事倍功半的问题,而是 根本莫明其妙,如坠五里雾中。最后只能落得个生吞活剥,仓促上阵。
四、把握命题考点 不少人以为考研哲学的考点就是考试大纲上的知识点,其实根本不是。直接地用考试大纲上的知识点命制题目的时代已一去不返了。目前的题目全都是以考试大纲的知识点为根据,将知识点下的某一具体概念或命题结合 生动鲜活的现实材料或具有现实意义的古典材料,命制材料选择题或材料分析题。题目往往显得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读来煞是有趣,却又暗藏杀机。这种情况使得一部分经过认真复习成绩却不理想的考生感到委屈,甚至陷入迷茫,觉得照此下去,考研哲学岂不是题海无边,以往考“按图索骥”,“闻一多画马”,“鸭免双关图”,“六人 扛木头”,“许衡不摘梨”,“逆捞镇水兽”,“丁玲识成仿吾”。今后或许会考李白磨杵、牛顿吃鸡,天方夜潭,西 行漫记,古今中外,无所不至,莘莘学子,徒唤奈何。
这的确是摆在广大考生面前的一个难题,但它其实不过是一个假问题,它产生于我们对于考研政治复习的一 个认识误区—一将复习政治等同于“背政治”,甚至仅仅归结为死记硬背。曾几何时,在理解基础上的必要的识 记被绝对化为脱离理论内容的生吞活剥。更有少数同学倦于看书,懒得听课,把希望寄托在临考前的押题“直接 命中”上。这可真是外行到家,其实,题路已变。当今所谓“直接命中”,不过是在千言万语中碰上几个字、一 段话而已,可使考生眼前一亮,然而无助于答题,其主要意义实为商业广告。考生信以为真,等于把命运托付于 广告,岂不自误?
然则题海茫茫,吾等如何应对?管用的办法,就是抓住题路,按住考点。殊不知,千道题,百道题,不过就 是那几路题。只要我们牢牢把握基本命题点,高频命题点,理论疑难点和形成命题热点的次重点。就不 难做到顺藤摸瓜,瓮中捉鳖。无厚有间,游刃有余。
以上步骤,就是考研哲学复习的几板斧,可以说是锋利无比,莫之能御。
第一章 考研哲学的理论框架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考试所考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内容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可以
把它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也就是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章讨论了三个问题:第 一节是哲学基本问题。第二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第三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它的试题分值 不算高,可它的问题很重要。
像“哲学基本问题”,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中的伟大变革”,你看头一个问题,虽然是德国人提 出来的,像不像是中国的“盘古开天地”?理解了它,就算是跨进了哲学的门槛。若是理解了后一个,就算是窥 见了现代哲学的堂奥。解题能力的平台自然也就水涨船高。这一章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它直接包含多少题,而在于 它实际上给出了理解全部哲学理论体系的一条基本理论线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基本的哲学关系(物 质和意识的关系),从而也就奠定了对一些重点试题的基本破解方法。
第二部分是“唯物论”,即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这一章的三节讨论了三个非常抽象的
理论问题:什么是物质?实践为什么具有物质性?意识与物质的关系?对于公共课来说,难度很高,因此试题过 去不算多。但近两年这一章开始热起来了。
这首先是由于这一章在理论上的重要性所致,从理论上说,这一章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和 逻辑起点。为什么?因为你是“唯物主义”,你当然得先把你“唯”的这个“物”究竟是什么界定清楚。值得注 意的是,物质问题并不都是老生常谈,除了正确理解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层次与客观实在性的关系以及运动和 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之外,还要将人类实践视为一种客观实在并把它包含到对物质范畴的理解中,也就是说, 需要清晰透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概念。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实践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这部分内容有点深奥,什么“双向对象化”、“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但其实一点就通,按住了“穴 道”则不难豁然开朗。至于考点集中的“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问题更是不能忽略。
第三部分是“辩证法”,即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这一章的理论结构看似复杂纷乱,实则
框架非常清晰。就是“两大特征”(普遍联系、永恒发展),“三大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 否定规律),四大范畴(理解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偶然和必然、可能和现实)。这一章一直是“题窝”。十年来 题目层出不穷,分值占到十年中题目总分值的近四分之一。这绝非偶然。
首先是由于这一章的理论内容具有最为直接的方法论功能。作为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何一个 部分,任何一条基本原理都具有方法论功能。但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的范畴对于指导我们认识和实践具有更为突出和直接的意义。其次,这一章的理论内容包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同志在唯物辩证法领域的理论贡献所具有的深远影响使得唯物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宣传和教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在这一章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实践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理念,这是对于唯物辩证法特别是对立统一规律所做出的新的运用和新的理解。这些唯物辩证法规律和范畴,一方面指导我们认识和分析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也形成了灵活多变但又“不离其宗”的考点。
第四部分是“认识论”,即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它的四节,讨论了四个问题,即认识的本质、过
程、目的、方法。轮廓很清晰,层层递进,很有节奏感。这一章的研究对象与前两章不同。“唯物论”、“辩证法” 研究的对象是“世界”,而认识论的对象是“认识”,是以人的认识过程为对象的哲学理论。从考试命题的角度, 这一章是毫不逊于上一章的“题库”,十年来真题分值也接近总分值的四分之一。
认识论的理论内容决定了它的基本原理具有非常突出的方法论功能。像“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反映”、
“感性认识和理论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仅是高频命题点,甚至可以说是“永恒的” 考点。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党中央根据新的实际,统揽国际国内两个全局,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理论。党的创新理 论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有力地指导和推动着实践,并且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正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 论的“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和“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的体现。因此,认识论应可扮演“理论重点” 和“命题热点”兼于一身的重要角色。
第五部分是“唯物史观”,由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共同组成。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
论基础。这一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的重头戏。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在理论上的科学再现。它透过复杂的 社会现象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和结构(第五章);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和主体的作用(第六章);它阐明了 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趋势。
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又丰富和深化了唯物史观的思想。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 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六中全会乃至今年秋季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学}七{海}大的精神既反映了实践的最新发展,又概括了 理论上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思想、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这些内容在 2008 考研政治试卷上的重大命题意义特 别值得注意。
第二章 考研哲学绪论讲解
基本内容
从历年考试命题情况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绪论这一章本身的试题并不多,但是,它的基本问题贯穿于 整个哲学体系,是后续各章的理论原则。更为重要的是,它是我们理解后续各章理论内容的门径,它的基本理论 原则,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而且体现为考试中的重要的解题方法,经过认真复习会对此点深有体会。
按照考试大纲,这一章的逻辑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这一层次中的重点是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同哲学基本问题的关
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二层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伟
大的哲学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基本特征和功能等几个问题。这是今年的考试大纲以十分简约的方式进 行概括的重点问题。
第三层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意义和中国化理论成果问题。
复习方法建议
复习哲学,特别是复习哲学的“绪论”,有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这一章的头绪较多,而且内容非常抽 象,问题又贯穿全课程。因此,往往不像通常那样经过比较认真的阅读就能了然于胸。有时甚至适得其反,更加 混淆不清。我们时间较紧,应试复习也不是要培养哲学家,不可能搞得很深很细之后再进行概括。所以,必须采 取最为有效的复习方法。
这就是“找感觉,抓线索,明确考点”。 复习时要注意“找感觉”,即,既不是象学习理科课程那样步步为营,也不是象有些人文学科那样大而化之,
关键之处要啃,但又不能“陷”进去。学习本章时间上不能拖,不可能也不需要一下子弄懂所有问题。有些问题 在理论内容上不可或缺但与考试关系并不大,有些问题则需学到后续章节通过“回味”方可豁然开朗。
其实衡量本章复习质量的重要标准就是两条:其一、是否抓住了基本线索。其二、是否明确了主要
考点。第一遍复习是如此,最后冲刺仍是如此,只是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不同。 本章的基本线索是: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派别的区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本章的重要考点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和根源、和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般考单选题)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即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 总结。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哲学与人们的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世界和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每个人都有世界观,但自发形成的世界 观还不是哲学。哲学是将世界观以理论的形式组成的思想体系。所以说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是人类把握世 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广义世界观同时包含人生观、价值观。一定的世界观在对世界"是怎样"的回答中必然地包含着世界对人来说
"应怎样"的问题,因此,世界观也反映着人的情感、愿望、理想和信念。哲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社会意识 形态。
2.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区别: 二者对象不同:哲学的对象是作为整体的世界(自然、社会、思维)的普遍规律。具体科学的对象是世
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两者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联系: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认识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理论指导。哲学源于知识,又高于知识,是知识的 综合和升华,达到对世界、对人与世界的关系和人的本质的认识。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一定的世界观作为思想原则在具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表现为方法论。在不同层次上又可以分为具体学科
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哲学方法论。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为人们理解和协调人与自然、人
与社会、人与自我,即人与世界的关系提供根本准则和一般方法论。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重点考点】(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
1.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可表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包含许多领域、许多方面的问题,但其中有一个问题,贯穿全部领域,决定整
个哲学体系的性质,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思维和存 在有无同一性。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的性质决定的:(1)思
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2)思维和存在
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义的标准,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 们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并表现为人们思想和行动究竟是从主观愿望出发 还是从客观现实出发的倾向。
3.哲学基本问题原理为哲学研究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为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是 反对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形而上学的锐利武器;它也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根本原则,是引导我们 更新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工具。
辩证唯物主义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就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其基本表述为:辩证唯物主义认 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对于意识具有决定作用;意识对于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即物质 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4.中国哲学表达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特殊方式
人类认识的发展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都经历了从抽象到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但是每个民族的思维类型不 同,语言表述形式也不同。但我们中华民族作为理论思维发达的民族早在先秦时期,就开始把人的意识本身作为 对象,进行人类精神的反思了。
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认识是一端,外界的知识是一端时,就已经是自觉不自觉地把握住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 个哲学基本问题了。不过,中国哲学是独立于欧洲自行发展的,尽管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把握是与西方发达民族共 通的,但却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概念体系。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是通过心物、天人、名实、理气、道
器、知行以及有无、形神、本末、体用等关系来揭示和表达的。
“天”这一概念在中国古代哲学不同的思想体系中有着不同甚至相反的含义。
①意志之天与义理之天――对“天”的唯心主义理解 认为天是有意志有人格的最高主宰,他能够赏善罚恶,听取祷告,接受奉献,决定寿夭。“天”实际上就是
上帝。这种唯心主义观念长期以来广为流行,为唯心主义思想家多方发挥。 如西周时期,《尚书•洪范》中说:“天乃赐禹,洪范九畴”。再如孔子主张“知天命”、“畏天命”,并说“死
生有命,富贵在天”,“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宋代程颢则认为“天者理也”;
②物质之天与自然之天――对“天”的唯物主义理解 认为天和其他自然物一样,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持这种主张的人,大多相信天是由气构成的自然界。荀子
在《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还有人把“天”看成是自然界的全体,如郭象在《庄子 注》中说:“天者,自然之谓”;“天者”,乃物之总名也。”
③天人相对之天――区分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 还有一些哲学家拿天和人相对而言,认为天是不假人力的天然状态。把客观事物的本来状态叫作天。例如《庄
子•秋水》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认为未遭人力羁络而自由奔驰的牛马,处在天 然状态,所以叫作天;一旦强加人力,天然状态遭到破坏,就不能再称之为“天”的状态,而是人为状态,是人 的活动的结果。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重点考点 高频命题点】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有着特定的含义的专门的哲学术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
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中的两个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哲学意义上,即在回答思维和存在。精神 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上使用。
⑴ 唯物主义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哲学;唯物主义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
质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⑵ 唯心主义是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唯心主义把脱离物质的意识当作 现实世界的本原。认为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⑶ 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是指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哲学的党 性原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提出的,后来列宁在他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作了明确的阐述,“最 新的哲学像在两千年前一样,也是有党性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按实质来说,是两个斗争着的党派。”这两个
“党派”的斗争贯穿于全部哲学史。某些哲学体系中可能既有唯物主义因素也有唯心主义因素,某些哲学家的具 体论点也可能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但是任何哲学体系或论点不可能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或 凌架于两者之上;就其出发点和基本倾向来说,任何哲学都分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两大派别,这就是所谓哲 学的党性。
⑷ 二元论是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的哲学学说。它和一元论相对立。17 世纪法国的笛卡尔
是哲学史上典型的二元论者。他认为,精神和物质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质在于思想,物质的本质在于广 袤;物质不能思想,精神没有广袤;二者彼此完全独立,不能由一个决定或派生另一个。还有一些哲学家的思想体系 中包含有二元论的因素。如 17 世纪荷兰的斯宾诺莎,他认为广袤(物质性)和思维(精神性)二者绝对独立, 不能相互影响。二元论把物质的派生物精神当作完全脱离物质而独立的东西,因而不能科学地解决世界的本原问
题。同时,由于它违背了科学所证明的基本事实,所以也不能真正将物质与精神绝对独立的原则贯彻到底。二 元论其实不是一个独立的哲学派别,它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最终还是要陷入唯心 主义。如笛卡尔为了说明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来源,不得不承认上帝是“绝对的实体”,无论物质实体,还是 精神实体,都得依赖于上帝。这样,他的二元论最后还是倒向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一元论。
2.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 作为一般的世界观,唯物主义坚持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唯物主义与科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唯物
主义是无神论的哲学基础。
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即自发的唯物主义,它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古代中国还 是古代希腊罗马都存在过这种唯物主义学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有如下特点:
①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些物质性的元素,用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 的生成。
②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因素。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在把“五行”当作世界的本原时,还以它们之间的“相 生相克”关系来说明世界的联系发展。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则用“火”说明世界发展的辩证景象。他说:“世 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 着的永恒的活火。”
③力图从具体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罗马关于水、火、气是世界本原的学
说。
④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形式。随着人们实践范围的扩大和理论思
维能力的提高,朴素唯物主义逐步摆脱了把世界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局限性。出现了德谟克利特、伊
壁鸠鲁的原子唯物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不能再分的物质微粒“原子”组成的,开始从物质结构上研究世界的
本原。
⑤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和猜测的成分。朴素唯物主义是依据直观经验和比较粗浅的自然知识所作的理论概 括,缺乏科学论证和理论体系,带有猜测的成分。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它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 产生而出现的,是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对封建主义、宗教神学的思想武器。17世纪英国 的唯物主义,经过法国的百科全书派,到19世纪上半叶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人本唯物主义都属于这一类。
① 以近代自然科学为依据,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描绘了一幅唯物的世界图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 主在总结当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概括了观察、实验和归纳等认识自然界的实验方法。系统地阐述了机械唯物主 义的思想。指出物体是不依赖于人们思想的东西,它是世界上一切变化的基础。世界上除了具有广延的物体之外, 不存在其他任何东西。并由此出发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批判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② 背离了古代哲学把世界看成整体的辩证法观点。古代的唯物主义把世界看成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 互作用交织起来的画面,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自发结合。而从 15 世纪后半叶开始,自然科学获得日益迅速的 发展,进入了以实验为基础的阶段。科学家们把自然界分解成各个部分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对有机体进行解剖 学的研究。这种分门别类研究的方法使人类在认识自然方面获得巨大进展。但是这种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孤立地、 静止地考察事物的方法被人们从自然科学移到哲学领域后,形成了形而上学的长期统治,造成了几个世纪在思维方 式上特有的孤立、静止、片面以及否认矛盾的局限性。
③ 具有三个历史局限性,即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唯心史观(唯物主义不彻底性)。 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手工工场阶段,人们在生产中使用的工具多半是杠杆、齿轮、水磨等简单的机械装置,使
用的能源主要是风力、畜力、人力等等自然力,生产中提出的中心问题是力学问题。因此,在近代自然科学形成 和发展的初期,机械力学占首要的中心的地位。从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三大定律、伽利略发现落体定律到牛顿发 表《数学原理》,机械力学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而其他自然科学部门还很不成熟。当时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 展水平决定了人们只能主要用机械力学的原理来论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用力学规律来解释形形色色的各种现 象。如霍布斯就认为,世界是一部巨大的机器,人体不过是精妙的小机器,心脏好比发条,神经好比游丝,关节
好比齿轮,甚至连欲望、忿怒、爱情、恐惧等情感活动,也是纯粹机械原因引起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用力
学规律解释一切。他们认为事物不发生根本质变,事物的发展不过是是循环。由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不能 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实践活动和生产关系)。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批评费尔巴哈时所说:“当费尔巴哈是 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 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
(3)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 19 世纪 40 年代,总结了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和自然 科学的新成果,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特别是在批判地吸取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 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的。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是哲学上的伟大变革。它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用唯物主义观察社会历史,揭示了社会 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统一。辩证唯物 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 学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和存在根源
(1)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一般考多选题)
① 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是唯心 主义内部的区别,它们都从唯心主义的立场回答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都把虚构的脱离物质的意识当作现
实世界的本原,在这一根本点上,二者是一致的。
② 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人的情感、意志)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至整个 物质世界都是主观精神的产物。其荒谬之处在于必然导致“唯我论”。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我”的感觉。外部世界是人的情感、意志的产物,没有“我”及“我”的 感觉就没有世界。如宋代的陆九渊宣称,“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宇宙便是 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的王阳明主张,“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言心 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18 世纪英国的贝克莱认为, 物质是 “观念的集合”或“感觉的组合”,“对象和感觉是同一个东西”,“存在就是被感知”。马赫认为“世界 是感觉要素的复合”。
主观唯心主义者从个人的感觉经验或者精神活动出发,把世界看作是个人感知的结果或者个人精神创造的产
物。必然导致一种极端的逻辑结论――唯我论。根据这种观点,他们必然认为只有自我及其意识才是唯一真实的、 本原性的存在,每个个人都可宣称自己是世界的创造者,是世界上唯一的实体。这就走入了与科学与常识不相容 的死胡同。
③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观念、概念、理性)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
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其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 客观唯心主义虚构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客观”精神,并把它当成万物的创造者。西周的天命观是 具有初步理论色彩的客观唯心主义。汉代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是系统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认为“天”是“万 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三纲五常”的封建秩序是“天”有意志有目的安排的。魏晋玄学把神秘的精神实体 作为万物的本原。王弼认为“万物皆由道而生”,而“道”是“无状无象,无声无响,故能无所不通,无所不往” 的独立存在的精神。宋代的朱熹认为“理”是天地万物的创造主,“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 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在西方,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说是最早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认为“理 念”世界是唯一真实的存在,由具体事物构成的“感性世界”则是由“理念”派生出来的。最大的客观唯心主义
代表人物是黑格尔,他认为“绝对精神”是宇宙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现象都是“绝对精神”
的外部表现。
④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失误之处 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感觉经验(颠倒了感觉和对象的关系)。 客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概念理性(颠倒了概念和对象的关系)。
(2)唯心主义存在根源(一般考多选题或主观性试题的一个采分点)
① 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阶级根源
人的认识不是直线式地进行的,而是近似于螺旋的曲线,其中任何一个片断都可能被片面地变成 独立的直线,这条直线会把人们引到唯心主义的泥坑,而反动的或保守的阶级和势力的利益和政治需要则会把 它巩固下来。把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某一特征、成分、片断、方面加以夸大,使之绝对化,造成主观和 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这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② 唯心主义的功能和局限性 列宁指出,唯心主义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它却是生长在结果实的、活生生的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
不结果实的花。这是因为,唯心主义尽管在人类思维发展过程中提出了不少重要问题,产生过有重要价值的
思维成果,但作为一种主观同客观相分离、认识与实践相脱节的理论观点,唯心主义并不能有效地 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因此,只能是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不结果实的花。”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中的伟大变革(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这一革命性变革的实质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研究对象上、
体系内容上、理论发现上、本质特征以及社会功能上,都具有不同于以往哲学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中的伟大变革的主要表现在:
1.在研究对象上,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指出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 般规律的科学。
(1)近代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由于近代的科学成就还不能对世界发展的全貌提供出一幅完整的图画,因此,以认识世界的总体作为自己任 务的哲学,不得不凭借某种逻辑方法,甚至某种想象来进行推演,以补科学材料的不足。这些哲学往往企图站在 科学之上,独立地创造一个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即“科学之科学”。实际上,这样的体系虽然也对当时的科学
成就有所概括,但又包含着大量主观臆测的成分,其中虽不乏天才的思想,但又包含着许多不科学的,甚至荒谬
的因素。
(2)哲学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作为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结和概括,是整个时代的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这样一种智慧 的结晶,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在这样一个历史时代,自然科学的成就已经能够用确实可靠的 知识为人们描绘出关于自然界发展的全貌,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和社会科学的成果,则能够使人们从纷繁错综的
历史现象中理出一条发展的线索;人们已经有可能在多少世代的智慧积累的基础上,在新的社会实践和科学成果
的基础上,认清自然界、社会、人类思维的最一般发展规律。哲学就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 学。
2.在体系内容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形成了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3.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是实现哲学变革的关键 唯心主义从精神出发去理解世界,旧唯物主义从自然演化出发去理解世界。它们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
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了重大的理论缺陷。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唯物主义”, 在理论基础上,以实践的观点作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在实践活动的 基础上去理解现实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深刻地指出人与世 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因此,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实践检验 认识),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实践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自己哲学的基础,贯穿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从 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的解释,构筑了科学的哲学体系。
4.唯物史观的创立是实现哲学变革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所 发现的唯物史观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伟大成果,它第一次使历史的研究成为科学,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
了强大的认识工具。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从而把唯物主义提升到现代形态,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1.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从总体上说是互相分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实践活动
的物质性和辩证运动揭示出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物质性和辩证性,为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提供了现实的基 础。唯物论和辩证法这两种哲学传统获得了统一,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
2.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之前,唯物主义只是贯彻于自然领域,而在社会历史观上一直由唯心主义占据着统治地位。马 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把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理解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现实的历史
过程,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相互渗透和转化,这就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
和历史观的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
1.科学性和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以客观事实为根据,以揭示事物的规律为己任,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
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为人类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批判精神,它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在对现存事物的 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凝固化,马克思主
义哲学在本质上是革命的和批判的。
2.实践性和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的特征,一是它的实践性,全面论证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强调理论依赖
并服务于实践,哲学的任务不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二是它的阶级性,公开申明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由它的实践性所决定的,也是它的阶级性所要求的,在实践性和 阶级性的基础上,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成为解放全人类,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武器。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揭示
了物质决定性与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从物质的决定性出发,也就是一切从实际 出发,从中找出本质和规律。所谓解放思想,就是从意识的能动性出发,更新观念,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
下,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2.“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 所谓与进俱进,就是指解放思想的程度要达到时代发展的要求,立足于新的实践,使我们的理论和工作“体
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
新是目的,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五)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 要作用(世界观,方法论,人生观,价值观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先是科学的世界观,它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我们 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它能够指导我们实事求是地认识客观世界,认识人与世界的关 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辩证法的原则,指导我们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 社会现象和过程。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有导向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指导 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也指导我们正确地把握自我、规范人生。它告诉我们,虽然个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 个前提,但单个人不能孤立地存在。因此,只有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明确 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也具有重要作用。价值观涉及社会生活 的各个方面,但核心是对人生和事物的评价问题。作为哲学的世界观不仅要把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而且包含着 对事物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人生观也是如此,人生观主要是关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价值观念。
4.世界观和人生观决定价值观。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正确处理个人价 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使价值观念的更新同社会发展的进步方向相一致。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既要反对那种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自然、社会、思维等等与提供一个万能公式的“哲学万能论”,也要反 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失去价值的“哲学无用论”。现代实践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交往日趋频繁,社会组
织愈益复杂,要求以科学的世界观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人生观
的启迪和价值观的支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可以提高人的智慧,也能够开阔人的胸襟,提高人的道德素 养和精神境界。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科技革命(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认识基础 具体科学以哲学为理论指导)
正如恩格斯所说,随着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不断出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 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创造性的重要表现,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相互促进。概括当代科技革命的成 就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则是推动现代科技革命健康发展的重 要保证。
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推动作用:(1)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2) 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领域。(3)引入了现代科学研究的新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挥着对现代科技发展的指导作用:(1)为科技发展提供世界观方法论指导。(2)为现代
科技创新提供哲学论证。(3)分析和解决现代科技革命进程中的新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
1.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德国古典哲学终结之后,现代西方哲学的演变过程 呈现出派系纷繁复杂,理论形式千姿百态的现象。现代西方哲学流派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向就是抹煞哲学基本问题,
认为物质与意识何者第一性的问题毫无意义,而以“经验”、“要素”、“事件”、“心理的东西和物理的东西”等“中
立”的名词取代物质和意识的科学概念,并自认为已经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上。也仍有些流派继续把情感、 意志说成是第一性的东西,宣扬非理性主义,唯意志论。鉴于现代西方哲学的“思潮”性质,而非体系哲学的性质,并且如“走马灯”般的变化,区分现代西方哲学派别就不宜简单地直接应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而是要进行具体分析。经过深入考察,我们可以发现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取向。根据各个不同流
派的共性,就可以将现代西方哲学区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
2.科学主义以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把科学理想化,推崇自然科学,强调哲学与科学的联 系,把科学与哲学相提并论,甚至否定哲学具有超越科学的世界观意义。它主张哲学应放弃传统的“形而上学”
(世界观)的研究,致力于对具体科学知识的综合或语言分析,强调人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实证范围。因此,
也把科学片面化了。
3.人本主义则是指以叔本华、尼采等为代表的唯意志论、生命哲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 等。他们认为人的生命、本能、情感、意志才是人的本源性的存在,“存在先于本质”,人的这种“存在”
也正是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他们认为,人是哲学的真正对象,而科学恰恰不能回答人的问题。哲学只有抛弃被
科学和理性扭曲的人才能回到本真的人。由此,这一哲学倾向被称为“人本主义”。
4.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精神,强调客观规律的作用, 但反对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具有人文精神,重视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但反对抽象的人本主义。马克思主 义哲学在其发展中,既要克服现代西方哲学的局限性,又要借鉴和吸收其合理之处。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 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 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含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 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使之具有中国的作风气派,为中国人民所掌握。
3.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最辉煌的成果。
邓小平理论在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丰富 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论。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 中国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同样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的。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精髓,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原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
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国情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主观和客观、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基本规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开拓新局面。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 的方法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制定,发展战略的选择以及改革开放方案的有效实施, 都是正确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的结果。
第三章 考研哲学的理论系统和主要原理
第一部分 绪论和唯物论
这一理论系统包括考试大纲的一、二两章内容。 第一章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绪论。第一章的逻辑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这一层次中的重要考点是同哲学基本问题具有直接关联的哲学基本派别的
区分。
第二层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其中的重要考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中的伟大变革的理 解要点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和功能。
第三层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意义问题。 本章的重要考点是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以及现代西方哲
学的基本观点、基本命题的识别。命题形式以单项和多项选择题为主。具体的命题角度可以是将以往哲学家的典
型观点设置为分析材料,将不同性质的哲学派别作为选项。也可以是相反。形式多样,不离其宗。关键是要抓住 上述几个考点。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在命题上与三个理论问题有关:第一,物质是什么?物质是怎样存
在的?第二,实践为什么有物质性?怎样理解实践的物质性?第三,意识和物质是什么关系?第二章的三节分别 回答了这三个问题:即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实践观和意识的产生、本质和作用原理。这既是本章的理论脉络, 又是考试命题的基本线索。
首先,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要弄明白为什么辩证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客观实在性。同时, 理解运动和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运动观”和“时空观”中的几个次重点原理。
其次,要理解“实践”范畴的定义和实质,实践活动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实践的环节、特征和形式。
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是“实践的本质”,要从实践作为一种物质活动与自然界盲目的物质运动和人的主观观念活 动的区别和联系中去把握它。实践是人能动的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因此,实践是有目的性的活动,即主 体性,但实践与观念性活动不同,实践与其他物质运动一样,具有客观物质性,即直接现实性。所以,实践本质 上是物质活动。
最后,要把握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其中“意识的本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问题是重点考点, 要抓住意识在内容上对物质和依赖性和形式上具有主观性的矛盾。并且掌握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现实意义――一切 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从命题针对性的角度,主要涉及以下基本原理:
一.哲学基本问题原理
“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做出了科学回答时,所形成的“物 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这一基本原理。这一原理既是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的理论线索,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的解 题方法。
这个原理在第一章当中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在第二章当中它表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和主观与客观的关 系。在第三章中表现为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的对立。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关系。在第四章中表现为唯 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在第五章表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的关系(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区分为物质性的和思想性的)。经济和政治的关 系(经济关系是物质性的,政治关系是思想性的)。并进一步表现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有关意识形态的原理(社会 历史领域中第二性的东西对第一性的社会存在的巨大作用不是决定性,而是能动的反作用)。在第六章表现为生
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并构成两条基本的历史规律: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 律,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是决定和反作用的关 系。但不是物质和意识关系,而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经济基础(就是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 作用于经济基础(既是决定和反作用的关系,又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第七章表现为社会形态范畴,即经济基 础(物质性的)和上层建筑(思想性的)的关系。体现为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客观性)和人的能动活动(主体性) 的关系(第六章第三节);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客观性)与主体选择性(主体性)的关系;必然(客观性) 和自由(主体性)的关系。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原理
1.物质观原理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
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物质"定义中。列宁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中揭示了物质和意识对立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2.重大意义
(1)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划清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二元论的界限。
(2)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划清了可知论同不可知论的界限。
(3)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具有深刻的辩证性质。划清了辩证法同形而上学在物质 观上的界限。
(4)把人类实践纳入客观实在,划清了辩证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的界限。
三、实践本质的原理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作为一种“新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去理
解物质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承认世界的物质性,而且主张从实践中去把握物质世界。不仅把世界理解为自 然演化的结果,更是把世界理解为实践创造的产物。
(1)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其含义有二:
一是实践活动的物质性――直接现实性,这是实践区别于意识的一般本质; 二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性――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把人的目的、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
观实在,这是实践区别于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特殊本质。
(2)实践的主体、客体、中介
(3)双向对象化原理及其意义
(4)人通过实践把握物质世界的主要环节
①确立实践目的。②借助物质手段作用于客体。③根据实践结果对实践活动进行反馈调节。
四、意识的本质和能动性原理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对立
统一。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反映世界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指导人们的 行动,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性。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它的发挥又是有条件的。①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 规律。②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③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
五.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
①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
②这一原理的基本表述: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 的本原;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在客观实在基础上的统一。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与“一切从实际出发”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这是因为:
世界是按其固有规律在时空中永恒运动的统一的物质世界,我们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 去认识世界,从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出发,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 的根本要求。
第二部分 辩证法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三大规律”是辩证法的理论主干。“四对范畴”是辩 证法规律的补充。
普遍联系这个重要范畴和与此关联的系统整体性原理,是重要的考点,可能用来命制材料分析题。发展观
和过程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理论上,发展观问题具有世界观方法论意义,形而上学这种错误片面的观点正是 与辩证法对立的发展观。在实践上,发展观问题又是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作为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主干。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
的动力和源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它们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 义。对于量变质变规律,首先要把握质、量、度这三个概念的含义,其次,应该把握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这是 高频命题点。对于对立统一规律,要做到透彻理解,牢固记忆。因为这一规律包含了密集而多样的考点和命题角 度。
第三方面的问题是唯物辩证法“范畴”。唯物辩证法的诸范畴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基 本环节。范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人类理性思维的逻辑形式。在认识过程中,范畴使知 识和经验条理化,帮助主体在思维中把握客体。
一、联系观点与系统整体性原理
1.联系的观点
两大特征
① 定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② 定义:所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③ 特点:a.客观性——不依人的意志转移的客观联系 b.普遍性——(孤立事物不存在) c.多样性——内部外部;主要次要;偶然与必然;直接与间接的联系…… d.条件性:(具体联系)
④ 方法论意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系统的涵义
① 系统是由普遍联系而形成的事物的存在状态。
② 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功能的有机整体。
3.系统的整体性原理 系统具有其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整体特性。
① 系统的整体性和功能只能存在于各个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之中,而不是各孤立要素的简单相加。
② 要素的性质、功能要所处的系统整体的影响和制约,离开整体,其性质就会发生变化。
③ 系统的性质更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结合方式即结构性。 系统还具有层次性、开放性。
二、发展观点与过程论原理
1.发展观
① 定位: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② 机制: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变化是运动的一般内容,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
③定义:发展是具有前进和上升性质的运动变化。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 的上升运动,
④实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在社会历史领域,发展的本质是创新。
2.过程论是发展观的集中体现
①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过程。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的历史,过去、现在和未来。
②把世界看做过程的集合体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把世界看做永恒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是形 而上学的思想特征。
3.方法论意义 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和过程论原理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则。 它要求我们用历史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认识问题; 它要求我们研究新情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一、量变质变规律
1.涵义
三大规律
① 质――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质通过属性表现;把握质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起点。
② 量――事物的规模、程度等可量化的规定性;把握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③ 度――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适度原则是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
④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⑤ 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
⑥ 量变和质变的区分标志――是否超出度。
2.辩证关系
①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 质变不仅可以完成量变,而且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③ 总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变的特征。
④ 承认质变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重要标志。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是“激变论”,只承认量变,否认 质变是庸俗进化论。
3.方法论意义 坚持适度原则
注意事物的数量变化(重视积累、防微杜渐) 创造条件,促使事物向好的方向转化 注意事物发展过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二、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①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即构成事物统一体的对立因素(矛盾双方)之间 的关系。
②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③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④ 理论意义 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防止思想方法上的绝对化和片面性。
⑤ 实践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世界”,“互利”,“共赢”。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作用的原理
①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指事物内部的对立因素又斗争、又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 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发展; 矛盾双方彼此相通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
③ 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量变;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 化,实现质变。
④ 事物的发展既“相反相成”,又“相辅相成”。要自觉利用矛盾的这两种力量推动发展。
3.矛盾转化的原理
①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转化而实现的。
② 矛盾转化是矛盾同一性的最高形式。
③ 矛盾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④ 创造有利条件促使事物向进步的方向转化是主体的任务。
4.内因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① 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即事物的外部联系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②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③ 它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哲学基础。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中的不同矛盾以及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自有其特点。
② 由于矛盾的特殊性,矛盾具有多种解决形式。
③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即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一般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即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事物)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即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
的。
一般和个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 方法论意义 这一原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它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又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任何具体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分析矛盾就是分析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不仅是解决具体矛盾的出发点,而且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
法论基础。
6.矛盾发展不平衡性的原理和矛盾分析方法
①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②“两点论”是矛盾分析方法的实质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解决什么问题的?
①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是事物发展的全过程。②辩证的否定是这个规律的核心。③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 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它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
1.辩证的否定观
①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 ②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③ 其实质是自我扬弃
2.辩证的否定观方法论意义之一: 对一切事物都采取分析的态度。
3.辩证的否定观方法论意义之二 辩证的否定观是“新生事物不可战胜原理”的哲学依据 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是由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所决定的。
① 新生事物代表着事物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 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历史条件;
③ 在社会领域,新生事物是先进阶级、人民群众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反映了 社会进步的要求。
所以,新事物在内容上比旧事物更丰富,在形态上比旧事物更高级,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强 大的生命力。
4.否定之否定:
① 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其对立统一促使事物自身发展,由肯定阶段进入否定阶段。
②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事物通过否定获得了自我发展。但事物在否定阶段的发展既有合理性,也有片 面性。
③ 由于事物的内在矛盾,事物的否定阶段也必然被否定,即否定之否定。事物扬弃了片面性,继承了合理 性。实现了事物的自我完善。
④ 事物经过两次辩证否定,三个阶段(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矛盾双方都得到充分 展开,扬弃了各自的片面性。达到了新(基础上)的肯定。
这一过程在形式上是曲折的,在内容上是前进上升的。
⑤ 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对立统一。这一规律是坚持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相统一的理论基础。 自觉地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有助于进行辩证地思考,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的片面性、直线性和绝对化。 在实践活动中,一方面要防止形而上学的直线论;另一方面又要反对无所作为的循环论和悲观论。
1.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四对范畴
① 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所以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② 同时由于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又要求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
③ 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是科学研究的任务
④ 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是认识的深化,但不是认识的终结。(深层次的本质)
2.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①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就是规律本身和规律的表现形式的关系
② 一方面,要重视必然性、规律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③ 另方面,不忽视偶然性,要从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偶然性不仅表现必然性,而且对事物发展也起着重 要作用。
④ 要善于利用各种偶然性去推进工作。要重视“机遇”的作用,敏锐的发现并抓住机遇,实现发展。
3.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① 认识因果关系的客观普遍性,同唯心主义的“因果报应”论、神学目的论划清界限。
② 认识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作用和复杂性,避免形而上学的简单化和片面性。
③“凡事预则立”。正确认识因果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预见性。
4.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① 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趋势。
② 区分几种不同的可能性
③ 要立足现实,认识可能性的复杂性,创造条件使事物的可能性成为现实,从而获得实践的成功。
第三部分 认识论
认识论这一章集中了许多重要考点。但是这一章的内容并不太深奥,因此,只要抓住了理论脉络是很容易 掌握的。认识论一共分为四节,其中第三节后半部分关于“价值论”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命题热点。
第一节“认识的发生和本质”与考试命题直接相关的问题有三个。第一是认识的本质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 讲的是在认识论中贯彻辩证唯物论原则。指出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认识就是对于对象的能动反映。“反映”解 释了在认识论上,怎样算是唯物。“能动”解释的是在认识论上,如何才算辩证。第二个问题是实践和认识的辩 证关系。第三个问题是选择、重构是认识的实现机制。这三个问题都是重要考点。
第二节“认识的发展过程”指出,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 过程。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与上升的过程。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 统一。这一节的中心线索贯穿在认识论中的一个辨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这是一个重要的高频 命题点。
第三节是真理观和价值论。真理观不难,全是传统的理论内容,但有重要考点。价值论基本上是今年的新增 内容,价值尺度、价值选择、价值实现,均意义重大。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大主题,二者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这一思想是“科学发展观” 的哲学基础,因此具有重要的命题意义。
第四节是“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论与辩证思维方法是密不可分的。辩证思维 方法就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思维工具。它包括一系列相互联系着的基本方法。
由于“认识论”突出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功能并经过多年的教学考试实践而生成了大量的较为 成熟的题目。也因为今年党中央提出的实施“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等重大举措是直接以辩证唯物主义认 识论基本原理为理论根据和思想底蕴的。因此, “认识论”这一章包含了许多命题热点。
一、认识的本质、机制原理
1.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①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反映论共同原则。
②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认识的创造性表现在:创造概念、 理论体系;创造蓝图;指导实践。
③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辩证统一。创造不是臆造,而以反映为前提和基础;创造也是反映,但是对事物的本 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反映。实践是反映和创造辩证统一的基础。
2.信息选择重构及其意义
① 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
信息是事物的属性、含义的、状态的表征,它通过事物间的相互作用和反映表现出来。人的认识即反映,就 是信息接收和加工过程。
选择是指主体在接收处理信息时表现出明显的取舍,即感官和思维对信息的选择性。
重构是实现能动反映的内在机制,即主体在思维中对客体信息的建构过程。就是主体把感官接收的客体
信息,经过思维结构的选择、加工和变换在大脑中重新组合为观念的过程。
在信息时代,主观符合客观的关键因素是主体思维结构对客体信息的有效重构。
② 解放思想就是更新思维结构
由于主体的思维结构是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应不断更新思维结构,从而实现对于客体的相符性 反映。更新思维结构就是“换脑筋”,即解放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使认识跟上不断发展着的客观实际,真正做到 实事求是。
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也指导实践。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就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而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就认识的功能和作用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以正确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 践;就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 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
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错误观点 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割裂开来,在哲学史上表现为唯理论和经验论。 唯理论和经验论又各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是教条主义和经验
主义。 四.认识的辩证过程原理及其意义
1.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 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更重要的一次飞跃
从实践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从认识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 飞跃是一个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过程。
2.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五、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含义。
②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③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反对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科学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 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表现为怀疑主义和诡辩论。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六、真理标准及其确定性的原理
① 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
②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第四部分 历史观
一、社会基本结构原理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
①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含着三项物质性的要素,即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生产 方式。前二者是物质实体;后者是物质力量(生产力)和物质性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统一。
②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社会的全部精神现 象。区分为文化结构(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以及风俗习惯。
2.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原理
① 含义 社会关系是指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区分为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 物质的社会关系是指经济关系(生产关系)。 思想的社会关系是指政治关系(社会的政治结构)。
② 区分标准 是否通过人的意识而形成是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的区分依据。 由于经济关系是不须通过人的意识而直接形成的社会关系,所以是物质性,第一性的。 而政治关系则是通过人的意识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所以是思想性的,第二性的。
③ 方法论意义 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这一区分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
原理的深化。对于我们正确分析社会现象具有重大意义。
3.政治上层建筑的原理
① 政治上层建筑即社会的政治结构,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政治法律设施(政党、政权机关、军队、警 察、法庭和监狱等实体因素)、另一部分是政治法律制度(政治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等规章与准则构 成的系统)。
② 政治上层建筑的性质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 政治上层建筑这两个部分都是根据经济基础的要求,并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
从其归根到底由经济关系决定、并且总是一定的思想意图的贯彻来说,它是通过人的思想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 因而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4.社会意识、文化结构与意识形态的原理
① 在社会意识中,根据反映社会存在的层次,分为社会心理和文化结构(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是自发的、不系统的、浅层的社会意识; 文化结构(即社会意识形式)是自觉的、系统的、经过思想家加工的社会意识。
② 在文化结构(即社会意识形式)中,根据是否具有阶级性,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包括哲学、艺术、宗教、道德、政治法律思想等内容在内的社会意识形式。由于直接反映经济基
础和政治制度,因而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并具有阶级性。
而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如自然科学、语言文字、形式逻辑等,由于不反映经济和政治,因而不属于 思想上层建筑,不具有阶级性。
③ 作为社会意识一般地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是意识形态的一般本质。 作为有阶级性的社会意识直接和自觉地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是意识形态的特殊本质。意识形态
还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包括文化结构和社会心理;文化结构又包括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5.文化的本质和社会功能的原理
① 狭义的文化就是指文化结构(即社会意识形式)。
广义的文化是“人化”,即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一切。 文化的本质和社会功能基本上等同于社会意识的本质和社会功能。即反映和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② 先进文化是指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和有利 于社会进步的文化。在当代中国,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理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系统中的智能性要素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它可以渗透到劳动者、劳动
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并引起这些基本要素的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2.现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① 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和经济增长中占有首要的地位。
② 它从本质上体现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内在结构的根本变化,从近代到现代,生产,技术、科学这三个 环节的作用顺序发生颠倒(近代以生产为起点,现代以科学为起点)。科学一技术一生产已经一体化,形成了以 科学为起点的科学一技术一生产双向运动过程。
③ 它反映了从科学向技术和生产转化的周期大大缩短,以至可以把科学技术看做直接生产力;
④ 科学技术成为现代生产力的生长点、突破口和决定因素。科技进步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推进自主创新,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先进生产力是集中体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并以此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 先进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类历史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 我们只有锐意改革,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才能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落实科学发展观,推
动生产力的跨越式大发展。
二、社会发展规律原理
1.社会历史规律的特点
(1)社会规律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
① 从形成机制上,它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② 从作用方式上,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
③ 从表现形式上,社会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统计学规律揭示的是必然性和多种随机现象之间的规 律性关系。
(2)恩格斯关于平行四边形历史合力的思想说明: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表现为它是无数创造历史的个人相互作 用的“合力”,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2.两大社会历史基本规律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基本内容 这一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其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
的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这一规律表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始终是决定性的因素,
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化发展,生产关系是否需要变革,以及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和 要求。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基本内容 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
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这一规律表明,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
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
三、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1.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原理
① 社会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因而也必须协调发展。
② 社会和自然界具有不同的运动规律,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 文明观。
2.科技社会作用的两重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原理
①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人类开辟了广阔前景,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全球问题。
②“全球问题”的实质
“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科学与价值的矛盾。“全球问题”不仅是自然问题、科技问题, 而且是社会问题。
③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内容: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资源环境。
④ 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它也表明社会发展是 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
3、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原理(第四章第三节)
① 两大主题: 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价值是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
② 两大原则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各有侧重点:真理原则强调主观符合客观,价值原则强调客体满足主体。
③ 三个内在: 真理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活动的内在矛盾。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只有通过正确反映并能动地改造对象以满足人的需要,才能实现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 条基本原则。
四、人的价值实现和人的发展
1.价值和价值评价原理(第四章第三节)
① 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是对人与社会的积极意义。
② 价值客观性和主体性:价值必须以客体属性为基础;价值还要以主体需要为基准。
③ 价值评价是主体在对客体本质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
④ 科学的价值尺度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合理的主体需要。个人、群体、社会、人类作为主体社会结构的四 个层次是确定价值尺度的依据。全人类根本利益是价值评价的最高尺度。
2.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原理 (第四章第三节)
① 价值选择是多样的,但不是主观任意的,要受到客观因素制约。
② 价值选择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特定社会中人们的价值选择必然是在众多的价值取向中保持一种主 流的价值导向,以引领价值选择的正确进行。
23
③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价值的首要前提,价值实践是实现价值的唯一途径。
3.人的价值原理
①人的价值是以人本身及其活动作为价值客体的一种价值关系。
②人的价值的二重性
人的价值具有目的性和工具性。即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③ 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辩证关系 二者存在矛盾。但本质上统一。社会价值是主导方面,个人价值在社会中才能实现。
4.以人为本与社会发展原理
① 作为历史观,它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
② 作为价值观,它强调人民的主人翁地位,要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
③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又要确立人的尺度。
④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