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和改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
摘 要:艺术教育能健全学生的审美结构,培养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能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就必须全面改革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的落后局面。作为艺术教师更应该更新教育观念,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悦、轻松、自由的气氛中学习,大胆参与、重于实践,在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
关键词:改进 艺术 素质教育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每个人、每个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特色。以艺育德,以德促学,寓德育于轻松活泼、没有说教形式的艺术教育活动之中,使学校德育工作从对学生说教和灌输等传统的、单一的教育模式向轻松活泼的艺术教育活动转化,也使学校的美育和德育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音乐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个性特点在他们身上比其它专业的学生表现得更加突出,有时会表现出非规范性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把他们培养成为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目前学校艺术教育的现状
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教育观念的全面更新,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艺术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引起前所未有的重视。艺术教育之所以在整个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作用,是因为它可以培养和健全学生的审美结构,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艺术教育的形象性、感染性和愉悦性能有效地调节学生心理,使之淡化厌学的情绪,激发学生积极性,调动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国目前教育,主要是侧重于左脑的教育,而右脑的教育却被忽视了。近年来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大家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已渐趋一致,各项法规建设也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具体到市县教育局、中小学领导在大小会议上也能做到与中央与上级“保持一致”,不过这种姗姗来迟的教育改革却没能像经济改革那样迅猛,依然是雷声大,雨点小,举步维艰,特别是广大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形势不容乐观,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校园文化结构不合理。在课程设置方面,大多数中小学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虚设或少设音乐、美术课,把艺术科目的课程作为语数科的“机动课”或简化成“唱歌、画画”课,加上教师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把升学率当作唯一奋斗目标,因而每天上课不是语文就是数学。使课堂艺术教育得不到落实,教学内容和测试考核形式极其单调草率。
二是艺术教育设施不完善。很多学校虽然校舍很现代气派,一般的办公设备也不甘落后,但作为艺术教育的教学设备却极其陈旧落后。很多学校甚至未设音乐、美术室。对教学设施如乐器、石膏模型等的购置、维护和更新置之不顾,更谈不上多媒体教学。
三是艺术师资队伍不健全。虽然近年来各大中专院校陆续为广大农村培养输送一批批的艺术师资,但远远未能满足实际需求。对于紧缺的专业人才,本应得到抢聘重用,但大多数农村学校领导却把这少之又少的专业人才“改装”成语数“主科”教师,使这些人学非所用,才能未能得到发挥。这些教师在上岗后,专业知识技能方面不可避免地退化,有的甚至忘得一干二净,严重地浪费了国家培养出来的艺术类人才资源。
四是课外文艺活动匮乏。同在一个市镇里,城乡之间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对比起来,悬殊就很大。城市的中小学除了学校里的艺术教育活动外,走出校外,还有很多像“少年宫”一样的艺术场地加以熏陶,而农村中小学生则仅有学校里的“唱歌、画画”课,出了校门受艺术的教育则是一片空白。
二、学校艺术教育缺失原因探析
社会变革的现实要求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开放、敏感、活跃、和谐的心灵结构。因此,那种忽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而把升学率当作唯一奋斗目标的应试教育,是整个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不相适应。本人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使学校的教育方向步入误区。由于主管地方教育的中下层领导人员教育观念滞后,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够,抓学校教育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没有一套落实的措施。
二是学校为了升学率而忽视艺术教育。有些地方初中阶段存在择优(分级)招生现象,学校领导为了升学率,只重“知识素质”语数“主科”的教学效果,而放弃了其他科目。
三是多数家长对艺术教育意识的淡薄。为了适应所谓的“应试升学”,认为只要自己的孩子“语数”两科学得好,能顺利考上重点中学就心满意足了,并不支持孩子学“图音”,怕影响语数科的学习。多数学校仍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圈圈,升学率的高低决定着“主科”教师的“作用”,也决定着学校的声誉。
三、完善学校艺术教育的对策
适应时代的需要,就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提高艺术教育质量,促进其它教育的和谐发展。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学校领导,必须把艺术教育真正重视起来。尤其校长乃一校之魂,学校艺术教育正常化的形成与发展是校长带领下广大师生革旧定新、充分发挥艺术教师创造才能的结果。
一是制订包括总体教育目标和艺术教育目标的办学规划。学校领导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在安排课程表上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不能随意更改。应像“语数”主科一样,把艺术科目的课程落实到实处。
二是重视艺术类专业人才。学校领导应充分用好现有的艺术师资,专业专职。鼓励专业教师进修培训。教学上定期进行教学观摩,多开展文娱活动,营造一个适应艺术教育的文化氛围。发掘教师特长强化教师的专业思想,使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艺术得到不断提高。
三是应有一套与艺术特色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设备。特别是新建设的学校,在设备上都应该有所计划与考虑。
四是尊重学生个性开展教学工作。在教育活动中尊重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和法律约束的同时充分发展个性。对于学习音乐的学生来说,要给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充裕的空间和时间,创造适宜个性发展的环境,这样才能给他们的创新、创造、创业提供保障,使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得到提升。
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试教育不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如何加强和改进艺术教育工作,还需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重视和改善艺术教学的软硬环境,更需要广大艺术工作者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出一套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教育工作措施,这样才能在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艺术学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向蓓莉.教育的目的及其他.开放时代.2001,(3)
[2]吴松.教育与启蒙.高等教育研究,2001(1)
[3]袁贵仁.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新境界.教学与研究,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