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地理教学与学生市场经济意识的培养

地理教学与学生市场经济意识的培养

日期: 2010/6/1 浏览: 11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连云亭

山东省菏泽学院社科系  274015
摘要:地理学是一门与市场经济建设联系密切的学科,在教学中自觉地培养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独特的优势。本文论述了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以其为有关地理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教学 ; 市场经济 ; 意识 ;培养 。
一、 竞争意识
当今世界是个充满竞争的世界,竞争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包括每一个人发展的动力。一个没有强烈竞争意识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没有强烈竞争意识的人迟早会被社会所淘汰。

学海网
一个国家要想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求得发展,必须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竞争将充满我们社会的每一个方面。一个人要想跟上时代的发展,必须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竞争意识的教育,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在讲工业、农业、交通和贸易时,可介绍我国的经济虽然发展很快,但我国的许多产品特别是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还很低,竞争力还不强。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许多国外产品将进入国内市场,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要引入竞争机制,如采用启发式教学,开展知识竞赛,分组对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辩论,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让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意识和在竞争中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
二、 效益意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各种经济活动都要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合理的配置和利用各种资源,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地理教材中有很多涉及效益意识教育的内容,如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利用,农业、工业、交通运输、贸易和旅游等。如在讲我国能源的利用状况时,可指出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耗能高,既降低了经济效益,又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我国单位产值的能耗是日本的10倍,单位产值的水耗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在讲农业时,可结合当地的实际指出,同样是发展种植业,经济效益差别却很大。有的地方沿用传统的落后的种植方式,每亩纯收益只有几百元甚至更低。有的以市场为导向,以现代科技为依托,采用一些先进的种植方式,每亩纯收入可达上万元。在讲工业布局时,要让学生知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合理布局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考虑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要让学生明确工业的布局和建设必须考虑到当地的地形、气候、水源、水质;要考虑市场、原料、劳力与技术、交通运输、农副产品的供应等社会经济条件;还要考虑到废弃物的处理等环境因素。经过综合考虑和反复论证,才能确定工业布局的最佳方案,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以最少的投入来获得最大的产出,从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 科技意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一个国家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权,能否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要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知识与信息,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对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巨大推动作用,充分认识科技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树立科技意识。利用课外活动让学生参观高科技工业农业示范园,进行调查研究,撰写科技小论文,开展科技制作,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运用科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习惯和能力,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
四、 法制意识
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法制经济。没有健全的法制就没有完善的、成功的市场经济。人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都要遵循各种法律法规。地理课虽然不是一门专门进行法制教育的课程,教材中涉及到很多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矿产资源法》,《海洋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草原法》等。在教学中从分利用教材中有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教育学生要知法、守法、护法,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五、 资源意识
资源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资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人们合理有效的配置和利用各种资源。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又是一个资源穷国。我国的各种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很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匮乏将越来越突出。因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一方面向学生介绍我国丰富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另一方面,我们要向学生介绍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各种资源的数量比较少,在世界各国排名比较靠后。同时,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对各种资源的利用还不尽合理,破坏和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这样可让学生有一种危机感,使学生逐步形成珍惜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的思想意识。
六、 环保意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要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要讲究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人们的任何社会经济活动都要考虑到环境保护,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而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沙漠面积不断扩大、淡水资源匮乏、水土大量流失、草场退化、森林面积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也比较严重。这些都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总之,地理教学中学生市场经济意识教育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除上述几个方便之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改革开放意识、人口意识、国际意识、民族意识等。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联系当前的实际,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市场经济意识的教育,增强学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本领,努力培养出大批具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