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说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浅说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日期: 2008-11-27 14:25:50 浏览: 17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马玉洁

摘要:当前,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在新闻报道中越来越频繁的出现,新闻媒体作为重要的社会主体之一,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倡导社会先进文化,在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信念,体现出人文关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舆论生态环境,为08年北京奥运会报道营造良好的氛围。本文试以肯定我国近年来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逐渐浓厚为出发点,总结人文关怀在新闻传播中存在的误区,旨在帮助媒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人文关怀有更理性的定位和更准确的把握。
关键词:新闻报道 人文关怀 职业道德

Talk about the humanistic concern in news reports
Name:MA YU jie Instructor:WANGRUI
Abstract:At present, the phenomenon of loss of humanistic concern in news reports in the emergence of more and more frequently, the news media as an important social one of the main, we must be with a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social awareness, promote social advanced culture, adhere to the reporting of people-centered Believes, embody humanistic concern for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and creating a good public opinion environment for the 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This article certainly try to press reports in recent years in Chinese humanistic concern gradually strong as the starting point, summed up humanistic care in the news media in the error, designed to help the media in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humanistic concern is more rational and more accurate positioning Grasp.
Key words: quality of news reporting humanistic care professionalethics.

1.前言
面对社会的调整和人们的躁动紊乱媒体应阐发出理性和规则,让受众重视自己,引导受众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生活观念,建立起能赋予人生以价值和意义的终极人文关怀。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文关怀不仅仅要满足手中的信息需求,更重要的是应该积极向受众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价值观,从文化层面极力给受众以精神鼓励与满足。可见,人文关怀使媒体应有的责任。
我国媒体环境处在一个转型阶段。一方面,媒体作为公用资源,应将其资源看作整个社会赋有,应对社会各个阶层都采取公平公正的原则,咋报道实践中不避讳,不偏袒,反映各阶层利益。对于处在弱势地位的阶层,更应给与更多注意力,帮助其实现自身利益和摆脱弱势地位。根据当前这种情况,我们重视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精神是一种趋势。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论文将以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精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种事例的综合分析,帮助媒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人文关怀有更理性的定位和更准确的把握,明确人文关怀的走向及解决策略。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搜集各种文献资料,包括图书、报纸、期刊以及学术论文,获取与论文相关的信息。
2.2.2 案例分析法:论文中所列各种大小案例都是本论文要研究的实例,只有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研究才有可能更好的完成本论文的相关内容。
3.结果与分析
3.1.何为人文关怀
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指出,人文主义的范畴与内涵随着时代和地域而不断发展,但始终坚持“两个核心”不变,这“两个核心”就是:一是人文主义以人和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二是人文主义尊重人的尊严,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尊严、有价值、有权利的,无论弱者还是强者。因此,在西方大众传媒大量的新闻实践中,新闻,尤其是灾难新闻,对人文主义精神的解读主要围绕这两层含义进行:(1)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学}开始,“人文主义关怀”逐渐进入大众传播的视野,在传播过程中,新闻传媒所倡导的一般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倡导社会公平与公正,维护和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同时,“人文主义关怀”还不忘对“人”这一主体的关注,使得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以人为本”的报道方式具有人情味并且充满感情的关注着被报道者的遭遇和命运。[1]
(2)对于处理恰当的灾难新闻,实际上就是蕴涵着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灾难新闻,因为“人文关怀”强调的正是人的精神层面、心理层面,此类报道不仅关系到灾难信息的传播效果,而且还关系到灾难事件的精神状态和面貌。总而言之,所谓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照,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等等。它的核心是尊重人、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主张以人为本,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目前,虽然许多媒体在张扬着“人文关怀”,但新闻报道中广泛存在的“人文关怀”其实相当一部分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和具有象征意味。人文关怀精神的缺失尤为突出地表现在对战争、疾病、灾难、冲突、动乱、腐败、犯罪、暴力、屠杀等负面报道中。[2]
3.2呼吁媒体人文关怀的深层原因
3.2.1 媒体强调人文关怀的作用
3.2.1.1 抵挡媒体逐利风潮
新闻媒体具有经济,社会的双重属性,而媒体逐利风潮的形成实际上就是媒体对经济利益的追求陷于近乎狂热的状态。新闻媒体狂热逐利的潮流仍然是愈演愈烈,它的直接表现就是盲目追求发行量和收视率,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媒体往往强化新闻的“娱乐性”。从1994年美国著名黑人体育和影视明星辛普森涉嫌谋杀他的白人妻子尼科尔案件,到1999年4月14日,台湾著名艺人白冰冰的女儿白晓燕遭绑架一案,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媒体为了追求最大经济利益而罔顾道德,正因为如此,强调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成为学界的呼唤,也是媒体实现社会效益和体现社会属性的必然要求。[3]
3.2.1.2 遏制客观主义的不良影响
新闻报道应该客观公正,但绝对不是以有闻必录式的客观主义为原则,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不仅要求新闻的内容要客观,对客观事物的报道要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且要求新闻报道的表达形式也要客观,力戒主观臆断。如在2004年底发生的印尼海啸这一世纪灾难的报道中,新浪网长时间将标题为“海里的浮尸”,“印尼横尸遍野”等过于直露的图片悬挂于页面中心位置。媒体如此“客观”展示出的残酷景象无情的冲击着那些没有亲历灾难的人们的神经系统,不断挑战着受众包括死难者家属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实关于此次海啸报道的切入点可以有很多。比如,质疑预警机制的确实,呼吁全球赈灾,灾区重建家园等这些充满人情关爱的角度,完全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自然灾难对人类的悲剧性的影响的客观思考上,而不是对着一个个泡得肿胀的尸体一味自然主义的描写。[4]
3. 2.1.3 有利于平衡公众知情权、话语权和个人隐私权、名誉权、肖像权
公众有权知悉获取社会资讯及公共信息,也有权利利用传媒表达自己的主张和意见,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群众表达意见相对自由,而群众的呼声得到重视 后,也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比如西安刘亮爬上广告牌的喊声牵出宝马彩票案, 它同样体现了新闻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命运,倡导人文关怀的精神。但公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有时候也会跟新闻当事人的隐私权、名誉权和肖像权产生矛盾。美国有这样一案例,15岁的少年格兰特失踪后,警方的结论是邻居绑架了他并将其杀害。期间,《明星论坛报》披露了这个邻居曾经对格兰特进行猥亵和性侵犯的一些细节,之后,他们又刊登了格兰特去过同性恋咨询中心的信息。许多人对这一做法感到不安,他们主张一个少年的个人生活不应该“被暴露”,况且对大众进行青少年问题和性别认知教育可以有很多更好的途径。[5]类似这样的情况还很多,尤其在娱乐圈的“八卦”新闻中屡见不鲜。
3.2.1.4 调节抢抓新闻和救助他人的关系
国内外的一些新闻道德判断案例显示新闻传媒人员在不少情况下需要就抢抓新闻和救助他人之间孰先孰后作出正确决定。
1994年4月获普利策奖的照片《饥饿的小女孩》是这一方面的经典案例。该图摄影师是南非的凯文•卡特。1993年,凯文•卡特来到遭遇战乱、贫穷、饥饿的苏丹采访。期间,他看到一个被饥饿折磨的瘦成皮包骨头的苏丹小女孩在爬向食物救济站的路上无力再爬,倒在地上奄奄一息。卡特拿出相机蹲下准备拍摄下这一令人震惊的镜头,一只秃鹰落在镜头中,停在离小女孩不远处,贪婪的盯着这个奄奄一息的小女孩。凯文•卡特抢拍下这一镜头(拍完后他赶走了这只秃鹰)1993年该照片刊登在《纽约时报》上并获得了普利策奖,但同时也受到了公众的指责,因为人们认为,它同救人第一的人类基本道德原则之间有冲突,缺失了人文关怀。人们指责卡特在当时秃鹰可能扑向奄奄一息的小女孩的情况下,首先想到是拍照,而不是去救助那个小女孩,轰走秃鹰。类似这种情况还有很多,在此不便一一列举。[6]
由于弱势群体的数量庞大,他们的存在关乎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等重要社会问题,新闻媒介在这一问题上体现人文关怀是社会的需要,更是新闻工作者起码的责任。由此,新闻媒介必须做到真诚的关注他们,并给予帮助。另一方面,还要积极探求减少弱势群体数量与缓和社会矛盾的解决途径,促进制度和社会结构调整。为维护他们正当的权益寻求制度和法规上的保证。
3.2.2 人文关怀在现实中的误区表现
人文关怀中的“人”,不仅仅是指被报道者,也指与新闻事件有关或者将会受到影响的受众,这体现出一种平等性。然而,在当代新闻传播中,无论针对哪一方,人文感怀的实施仍然存在一些偏向和失重。
2.2.1 从被报道对象的角度看
首先,综观报道对象的总体范围,人文关怀的实施还没有实现普遍性,关怀的“眼光”存在狭隘性,媒体关注的较多是弱势群体(农民工、失业、城市边缘人群等),对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及其所关心的问题报道不足,客观的讲,传媒对受众先有的人文关怀与受众所需的人文关怀相比是相当微薄的,目前能够体现出人文关怀,富有人情味的新闻大多集中在对弱势群体的报道上,如下岗职工、漂泊在城市的打工者、乡村教师、残障人群等都是媒体热衷报道的对象。这固然能够揭示一部分人群的生活和心态,冲击受众的固有观念,使受众由好奇而生发同情心和责任感,以显示传播的人文价值。然而,真正的人文关怀的对象是“苍生大众”,它体现为对每一个人的尊重和关怀,并不是对某一类人或某一特定群体的关注。因此,可以说,当代传播中对人文关怀的表达并不充分。其次,在对弱势群体的报道中,人文关怀思想经常会流于表层化,媒体大多介绍他们生活的不幸和艰辛,注重表现其落后的生存状态而忽视了对人性中真、善、美的挖掘和顽强精神的弘扬。深层次挖掘弱势群体与恶劣生存环境斗争的顽强精神以及他们人性中的崇高品质,不仅是在精神上对他们的鼓励和支持,更可以通过新闻宣传的启发,教育作用来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状态。再次,从单个的新闻报道来看,人文关怀精神在新闻报道中还体现出关怀点不平衡的问题,或是注重新闻事件本身,忽视人文关怀的指导作用;或是对参与新闻事件的多个主体不能给予全面关注,比如一些灾难事件,媒体注重报道灾情及其原因处理,却忽视了受灾主体和救灾主体。
3.2.2.2 从受众的角度来看
首先,由于新闻报道过分追求“平民化”,而导致新闻的“庸俗化”,“娱乐化”,使新闻处于一种漂浮状态,单纯追求对受众感官的刺激效应。[7]新闻媒体突破传者本位的传播模式,开始为百姓画像、立传时,一股追求“平民化”的浪潮在新闻界掀起,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些报纸的社会新闻报道在关注的题材上越来越琐碎,在事件的立意上越来越市井,在功能的取向上越来越娱乐,在监督的指向上越来越模糊。其实,平民化的报道主要实现了新闻价值的接近性,然而接近性并不等于地理上的接近性,也不仅仅等于趣味的接近,平民化的报道所应体现的接近指的是行为方式的接近,“应该展示一个与多数受众一样普通的人在面临某一生存环境时所采取的”行为方式,并引起受众的共鸣。其次,一些新闻标题,导语和图片的编排缺少人性化的特征。“非典”过后,媒体对于突发性社会公共事件的报道更加及时,更趋于公开化和透明化,尤其是各地发生的诸如水灾,矿难,泥石流等灾难事件,更是媒体追逐的热点。于是,一些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灾难图片大量充斥于报纸版面和电视图象中,以凸显报道的公开、全面,但是一些画面实在让人不忍观看。
3.3. 人文关怀在新闻传播中的现实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闻传播的人文关怀理念开始深入新闻人的意识之中,并逐渐成为新闻传播主流中的一个亮点,成为新闻报道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在实践中,这种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3.1 体现人文关怀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人类文化活动的内在要求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活动所体现的两种基本精神。一切人类文化活动都应以这两种精神为追求目标和基本原则。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最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始终处在社会文化最敏感的部位,对社会文化的变迁具有极强的敏感性,“它并不是简单的见证、记录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层面,而是要实现“缔构人类精神文化的根本任务”,正因为如此,媒体的见证和记录,不可避免的需要体现这个时代的价值标准与道德不同,媒体不可避免的要成为这个时代精神的弘扬者和积淀载体。
3.3.2 富有人文关怀精神的新闻媒体能担负起疏导社会矛盾,纠正社会转型期失衡的价值观的责任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转型期的问题日益凸现,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尖锐化,亟需大众传播加以疏导,而传统的政治说教式的新闻报道显然已经无法承担这样的责任。同时,传统价值观正在失落,新的价值观还没有确立。新闻媒体作为最有力的文化载体,在新的社会价值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毫无疑问负有艰巨的责任,它不仅能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始终向受众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价值观。尽可能多的报道一些充满科学精神、理性精神和具有较高文化知识品位的作品,在构建健康良性的价值体系上可以起到社会导向的作用。
3.3.3 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精神体现出传媒“受众本位”的回归,折射出受众关系的平等化
新闻传播活动说到底反映的是人的存在,传递的是人的价值观,人是传媒关照的主体,新闻报道理应反映人的命运、疾苦和欢乐,“受众本位”的回归是一种“从人出发并回归到人”的价值观。
3.3.4 人文关怀精神的注入有利于媒体自身品格的塑造
媒体品格的塑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人的关怀度。新闻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人道主义的事业,记者只有把对人的关注放在中心地位,吸引受众,才能被受众认可,得到受众的尊重,最大限度的实现自身的价值。
3.4. 怎样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既要关心、贴近人的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也要关心和满足他们在这方面的需求,体现在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明天的思考,它关怀的是我们人类的和谐发展,体现了对所有生命的尊重。具体来讲,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对人文关怀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关注”和“规避”两个方面。
3.4.1 关注制度安排
制度安排其实是实现人文关怀的前提、条件或手段,因为我们所要关怀并选择的所有制度安排只是为了一个目标——所有人都能啜饮公平的雨露,沐浴正义的阳光。记者的任务则在于使自己的新闻报道成为关于制度安排的咨文,使这种对事实真相的忠实记录有助于制度安排的合理与完善。
3.4.2 关注弱势群体
面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环境,对他们进行人文关怀是每一个新闻从业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新闻媒介应该真正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扎扎实实为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办事。比如,对于破坏的农舍,农村老夫妇被人骗后的悲痛欲绝,农民因假化肥而颗粒无收的绝望,辍学儿童呆滞的目光,下岗工人的迷茫和无奈等,像这样“讲述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报道,就会体现新闻从业者对弱势群体和社会底层的关注和关心,使他们感到媒体与社会对他们的关爱。
3.4.3 规避个人隐私
新闻报道中应设法避开一些不雅或不宜公开的画面,明确被采访对象的个人信息不被非法获取和公开(如姓名、肖像、住址、电话、收入、健康状况等),个人生活不受外界非法侵扰(私人生活和私人领域,日记、书信、卧室、身体的敏感部位等),个人私事(婚姻、生育、收养子女等)不受非法干涉的一种独立的人格权,体现出媒体对人的尊重和人文关怀。[8]
单就新闻理论而言,涉及各类案件的新闻报道只要在采写中严格遵守新闻宣传纪律,刊发前通过司法机关审核,就是合格的。但如果从“新闻报道要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出发,对肩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宣传责任的新闻工作者而言,就应当学会在案件类新闻报道中与案件当事人“换位思考”并给予他们必要的人文关怀,让新闻报道在揭露违法犯罪,教育广大群众的同时,有效降低新闻对其家人可能产生的隐性“情感伤害”
3.4.3.1.1 换位思考:着重案件,淡化人物
在案件报道中只要有国家机关依职制作的公开文书和实施的公开职权行为为依据切实客观准确,就不会侵犯他人名誉权。但在实际的新闻采写中,不要说点出案件当事人的真实姓名,就是披露了他们的职业、年龄、居住地等附属信息,也很容易让当地群众清楚的辨识出他们的身份。对于一些情节轻微、初犯、认罪态度好的当事人来讲,一篇看似普通的案件报道,往往会给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无法预料的消极影响。
例如,某镇一家五金企业发生了一起20岁的女仓库管理员因不满公司对其岗位调动,而擅自将仓库电脑台帐删除的案件,该农村女青年最终被警方行政拘留5天。获得该信息后,记者原本想以“20岁”,“女管理员”等字眼为切入点,提高新闻可读性。但在随后采访中记者却获悉,该企业在当地知名度很高,涉及人又是本地一名未婚女子,并且还是仓库管理员中唯一的女性。如果把“五金企业”,“仓库”,“20岁”,“女管理员”等信息在新闻中加以报道,就等同于给该女子指名道姓,办案民警还告诉记者,该女子犯错时并不知道自己在违法,在接受审理中认罪态度非常诚恳。“换位思考”后,记者在写稿时最大程度的模糊了当事人的“身份信息”,有效降低了对这位女青年今后工作生活的负面效应。
如上述类型的案件,我们之所以选择“着重‘事件’淡化‘人物’”,是因为即使文章披露了具体案发企业以及当事人的相关信息,对社会公众也没有什么实际教育意义,但对当事人却有重要的影响。
3.4.3.1.2 人文关怀:尊重法律,彰显人情
在报道中隐去真名非但不是不坚持原则,反而体现了对罪犯家属的人文关怀。 2006年,某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名涉嫌贪污受贿的副处级领导干部。按照常规,这篇新闻要点名见报。但记者在庭审前听说案件当事人的老父亲次日恰逢70寿辰,老人患有严重心脏病,自从当事人案发后其家人数月来一直瞒着老人。如果老人在自己生日这天从报纸上获悉儿子沦为罪人的消息,必定会受到沉重打击而出现意外。考虑到这些因素,该报决定隐去当事人的名字,这样即使老人看了报纸,家人也容易暂时隐瞒过去。如此处理,既坚持了原则,又体现了对罪犯家属的“人文关怀”,是新闻工作者以人为本的充分表现。[9]
3.4.4 规避报道对象及相关人员的情感和感受
作为媒体,当然需要在第一时间发布公众关心的新闻,特别是公众关心的突发性、灾难性新闻。能否在突发性、灾难性新闻中发出最快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新闻,是对媒体实力的一大考验。但有一点是媒体从业人员特别是媒体负责人不能也不应该忘记的,那就是和记者、编辑以及媒体在新闻竞争中的成就感比起来,更重要的是人文关怀,这也是一个媒体文明和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3.4.4.1 人文关怀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的表现
人文关怀被人们誉为人类苦难的“温柔抚摸者”,因此,灾难新闻客观的报道灾难,理智科学的分析灾难之外,新闻从业者还应力求把受众的内心体验放在心上,让受众看到生命在灾难中的真实情状,以浓墨重彩彰显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无私与智慧等人性的光辉。这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4.4.1.1 重视对灾难事件本体的报道
虽然绝大多数灾难性事件无不为受众所广泛关注,但过去新闻界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却往往吝啬到忽视社情民意的地步。原因之一便是对灾难这种被理解为“摸黑”的事情,有关方面则要求媒体控制其报道规模,淡化和消解社会关注度。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一些灾难新闻就变的有头无尾,主次不分。因此,新闻媒体应当为了满足受众对灾难事件的知情和关注,更加重视对灾难事件本体的报道,并在报道中充当谴责肇事者,哀悼遇难者,抚慰遇难者亲人的角色,带着浓郁的感情{学}色彩去关注灾难中的生命个体的报道。就目前而言,现在全国各族人民心系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心系尚在雨中等待救援和已经展开自救的灾区人民,心系已经奋力对灾区展开抢救工作的人民子弟兵、医务工作者、专业抢救队伍。在现代资讯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有更多的手段便捷地得到灾区的信息。在此次灾难救治中,中央电视台的灾情关注节目开了个好头,自地震下午开始,通宵播报相关节目,以便全国人民了解灾情,理解救助情况。一方面,信息公开、快速、透明地传导给公众,减少了逢重大事件突发的时候个别人的造谣惑众;一方面,通过大量的信息,减低社会公众在不知情的心理下产生的焦虑感和压力。
如果说当天晚间和第二天凌晨,因为新闻报道队伍刚到灾区,多种情况尚不明朗,条件不具备,不得已在指挥部周围活动比较多,导致会议报道比较多、决策性报道比较多、议论性时段比较多。那么,在第二天白天的报道中,就应当把镜头、笔头聚焦在灾区真实情况、第一线的救灾情况方面,让更多的受灾群众,抢险子弟兵,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搜救专业队的队员,后勤保障的运输人员,积极捐献钱物、献血的普通民众身上。
通过白天不断的看节目,四川电视台的滚动报道做得好,四川电视台以及各地市电视台的记者,总是出现在城市街头、倒塌建筑的现场、群众献血的队伍、解放军运输、保障部队的机场、车队通往核心灾区崎岖的山路上,这样一些地方,可以说,立体地,逼真地把灾区人民的苦况,人民子弟兵的努力,未受灾人民群众的人心,大量推送到观众面前。如此报道灾难事件:
其一,体现咱们中华民族全体成员风雨同舟,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英勇抗灾的恢宏和每一个成员的作用的细节,更好地起到凝聚人心、表达决心、乐观面对的作用,体现中国人民面对灾害时以人民战争取胜的法宝。
其二,不回避灾区的惨烈和苦况。比如一位母亲告诉记者其在学校遇难的爱儿被找到遗体时的绝望与悲伤,比如一位小姑娘被从废墟低下抬出,给观众的震撼,会更加激发中国人内心的良知和互助精神,更加激发集体主义传统,为灾区、灾区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其三,把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状况放在最为主要的报道位置,把救灾人民子弟兵、医务工作者、救灾专业队、自发救灾者放在最为主要的报道位置,潜移默化地把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府、人民军队对灾民的人文关怀体现在文字间、镜头前,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还可以集中在一个专门的频道比较多地播发各种会议消息、公告、领导人相关活动,供需要参考的人观看,而视像媒体主要频道应该把镜头、主要平面媒体栏目应该把笔触多对准灾区的最广大人群,一丝一毫,点点滴滴,聚沙成塔,汇流成川,让最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救灾新闻报道的主体。[10]
3.4.4.1.2 关注灾难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
近几年来,对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种大大小小的灾难性事故,虽然新闻媒体均进行了及时而深入的报道,但真正成功的,令人满意的灾难新闻却不是很多。综观这类报道,问题主要在于新闻媒体自身的报道方法,一些灾难新闻报道大而化之,没有充分的起到呼吁同情,促进救灾,警示社会,推动预防的作用。而一些获得成功的,社会反响比较好的灾难新闻,往往都是记者把深情的目光投注到灾难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上所做出的报道。因为,关注灾难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是媒体人文主义关怀理念的又一体现。
3.4.4.1.3 弘扬灾难中人性善良的一面
谁都不愿意世上发生事故,特别是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然而,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往往又难以避免包括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面对事故,尤其是在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发生的刹那间,人的求生本能,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关爱等,都会有瞬间的表现。对于新闻媒体来说,问题在于记者在采写这些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报道时,如何去进一步发掘灾难事件中所蕴涵着的更新鲜、更美好的主题。人文关怀精神要求记者勇敢的抗起人性的大旗,直面人生,以透彻的目光注视人类的生生死死,对处于极度绝望状态下的人类给以人文关怀,让健在的人们体会到人性的温暖,人的崇高与尊严,唤醒人类的良知与道德,从而对卑琐、残酷、冷漠的人性以批判,使人类始终面对自己,保持自己人性中“善”的一面。
3.5.人文关怀走向何方
3.5.1 媒体要明确自我定位,对人文关怀的“人”有清醒的认识
造成媒体在人文关怀报道中走入误区的主要原因是传媒自我定位的不清晰。新闻传媒在理论上是大众的引导者和教育者,但在实践中,他受市场利益的驱使,经常为了追求“卖点”滥用新闻资源,新闻传播缺乏人文品位,对人文关怀缺乏理性思考,由此造成了传播活动的急功近利,新闻报道有失偏颇和肤浅。比如我们的很多电视节目在讲述真情故事时喜欢找几个经过情感困惑或者人生磨难主角,甚至特意要找一些“畸零人”(侏儒、残疾人等),让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为了获得更好的叙事和催情效果,节目组还常常会炮制一些“仿真画面”,请人表演其讲述的情节。越是讲述者感到疼痛的东西,主持人越是要追着问;越是当事人不愿提及的往事,主持人越要渲染。同时,编导还会策划、设计一些出乎人意料的环节,让他们的心灵再受一次打击,必要时还要他们饱受煎熬。只有当看到当事人已经情不可遏的流下眼泪甚至痛哭,编导和主持人们才肯放过,然后装出自己也深受感动的样子,陪着叹息或流泪。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当然也已是泪花四溢嘘唏不已,痛苦也就变成了一种“感动”。
3.5.2 对“人”的需求也要有准确的把握,不仅要关注物质层面的人,更应关注精神层面的人
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认为,受众收看、收听新闻是为了获得新闻所提供的或早或迟的补偿。这种补偿分为两种:即时性补偿和延时性补偿。前者主要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和好奇心理,而后者是一些关于人生存发展的重要内容。现代文明开拓了受众的视野,提升了受众的文化品位,同时,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快节奏及竞争的加剧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精神紧张。焦虑与压抑,萌发了自主意识的受众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希望媒体从受众的长远需求,长远利益出发,挖掘信息文化的人文内涵,关心人类心智的成长,注重人的价值,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在媒体中,人文关怀体现最多的是对弱势群体的报道。弱势群体主要是指处在社会底层及边缘层的人们。包括社会和经济地位不断边缘化的工人,处在困境中的农民和城市边缘群体,这三者共占从业人口约80%。他们不掌握政治,经济,文化资源,是改革的利益受损者,需要媒体的帮助,需求宣泄。媒体(特别是电视)代理了他们绝大部分的业余生活,满足他们的各种心理需求,并且替他们保持与社会的联系。在转型社会中,媒体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可以让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和要求为社会和政府所知,监督社会政策不越过公平的底线,对于避免社会危机和动荡的产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传媒机制采用的都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模式,追求利润最大化成了媒体的目标。在在商业运作下,由于传者过于想迎合受众胃口,人文关怀也成为提高收视率的有利工具。在报道中不够全面,不够深刻的情况随处可见。以《武汉晨报》为例,从2005年12月到2006年6月,共刊登本地信源的农民工报道62篇,每篇报道的篇幅都相对有限,大部分是小豆腐块的新闻,被安排在极不显著的版面。涉及的议程主要是“欠薪讨薪”,“事故伤亡”,“跳楼自杀”等内容。出安全事故,滋事犯罪,跳楼轻生,这些是不是事实?是!但不光是有这些事实,在许多媒体中我们只看到了对农民工安全事故的报道,可是在农民工受伤死亡后,他们的工伤权益怎么维护却没有相应的报道。在报道下岗职工再就业时,一些媒体不是探讨体制问题,不是声讨再就业中公开的年龄歧视和性别歧视等问题,我们只看到统一的模式:下岗职工通过有关方面的帮助,终于走向了成功,成为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中的佼佼者。节目或新闻的最后都有被报道者的同期声,大意都是感谢政府感谢领导。给人感觉是,下岗好啊,只有下岗了才能有这样的成绩。所以,媒体应引导舆论,建构新的符合时代精神的道德、伦理、价值体系,使“人”真正成为社会和命运的主宰。[11]
3.5.3 在新闻报道中,还要注意人文关怀与受众知情权,隐私权之间的平衡
为了实现对受众知情权的满足,媒体的人文关怀有时会与被报道对象的隐私权发生冲突,严重时还会诉诸于法律。因此,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应该切实遵循客观与平衡报道的原则,不要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忘乎所以。记者是服务于公民的,是因为有言论出版自由才使记者拥有采访和报道自由权的,被采访者是新闻行业最宝贵的资源,对这种资源的过度掠求是要付出代价的隐性采访是新闻媒体常用的技术手段,在操作过程中要把握好“度”,在遵循“别无他法”和“公共场合”的原则,以充分体现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2006年3月20日,吉林长春的几家报纸报道了当地某饭店老板为吸引顾客而出怪招的新闻。该饭店将菜价做成小牌别在服务员的衣服上,尤其是胸部两个菜牌对称而惹眼,引来各方争议。《新文化报》在头版导读和四版的详细报道中都配发了新闻图片,头版图片上的女服务员打上了马赛克,四版的图片采用了女服务员的背影。而当天的《城市晚报》却将未经处理的图片刊登出来。第二天的《长春晚报》依然坚持对图片采用马赛克。对于同一事件的报道,三家媒体对图片所采取的不同处理方式,必然会对图片中的当事人产生不良的影响。新闻报道在语言措辞上的把握更是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方面。坚决不使用带有歧视性的,甚至是漠视人的生命和人格尊严的措辞。比如2006年3月8日,北京卫视《身边》栏目播出了一期关于黑心商贩制作出售严重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毛鸡蛋的节目。画面上播放出城管执法人员查处制售窝点时,脏乱的环境确实让人触目惊心,那里有12户小商贩,其中有炸毛鸡蛋的,卖麻辣烫的,炸臭豆腐的,最后以一句“这12户商贩全是河南人”的画外音结束。显然,这样的一句话对于这期舆论监督类节目并没有实际的说明意义,也与节目中所要报道的事实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除了有画蛇添足之感外,却有地域歧视之嫌。
3.5.4 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包括高尚的情操,敏锐的观察力,坚守良知,维护正义,有理性有激情
现在强调传媒热闹的素质往往多注重技术层面,如采编技巧,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等,其实,在未来社会中,技术的力量都将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如何表现,同样决定着新闻事业的兴衰,传媒人不应成为金钱和物质技术的奴隶,而有责任推崇向上的人文理想,启人心智。
4.结语:
总之,人文关怀是传媒进步与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媒体的竞争中,他将成为传媒追求的终极目标。构建起自己的“人文关怀”,不仅是媒体发展任务的重中之重,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键所在。
5.注释:
[1].https://www.jinchuanmei.com/jcm/Article_Show2.asp?ArticleID=183
[2].https://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3日13:29 人民网
[3]. 中广网 2005-11-18 14:20:55
[4]. https://www.chuan-mei.com.cn/ReadArticle/chma20070422.html
[5].https://www.gxnews.com.cn 2007年04月17日 人民网—《传媒》杂志
[6].张咏华/黄挽澜/魏永征.新闻传媒业的他律与自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https://www.hljdaily.com.cn/by_xwcb/system/2003/09/18/000253308.shtml
[8]. https://www.chuan-mei.com.cn/ReadArticle/chma20070422.html
[9].权利.责任.道德.法律---兼论新闻媒体的属性,职能及行为规范.郑保卫 43-47 .2005.4 传播论坛
[10]https://forum.china.com.cn/ciicbbs/simple/index.php?t341505.html
[11]刘祖斌.农民工报道的表面化.模式化问题---以《武汉晨报》为例,新闻记者 2007.3第22页


6.参考文献:
[1].黎莎,李丹.对体育新闻报道特征的探讨[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2-24
[2].付义荣.体育新闻中的语言暴力[J].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3.(2)6-7
[3].[美]布鲁斯.加里森,郝勤译.体育新闻报道[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0
[4].赵学勤.体育报道“文字暴力”何时休[EB 10 L]
[5].马年华.求深.求新.求变---如何提高体育报道的质量[J]新闻战线,1998.(6)
[6].王再承.新闻报道中的情感偏差[J]新闻战线,2003.(6)
[7].童昭岗.人文体育[M]北京海关出版社.2002.10-20
[8].权利.责任.道德.法律---兼论新闻媒体的属性,职能及行为规范.郑保卫 43-47 .2005.4 传播论坛
[9].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0].洪伟.大众传媒与人格权保护.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1].张咏华/黄挽澜/魏永征.新闻传媒业的他律与自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2].[英]尼克史缔文森(Nick Stevenson),顾宜凡等译.媒介的转型—全球化.道德和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3].廖梦君.现代传媒的价值取向.湖南人民出版社
[14].唐君毅.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5].展江.舆论监督[紫皮书].南方日报出版社
[16].谢文君.新闻报道如何体现人文关怀.记者摇篮.2007.1
[17].刘祖斌.农民工报道的表面化.模式化问题---以《武汉晨报》为例,新闻记者 2007.3第22页
[18].【德】京特.雅科布斯.规范.人格体.社会,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31页
[19].刘宝俊.社会转型时期的语言污染和文化暴力.湖北社会科学,2005.8.
[20]. 汪凯.转型中国:媒体.民意和公共政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5第一版,82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