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工学结合”实训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工学结合”实训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日期: 2010-4-23 9:05:16 浏览: 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要]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由于它切合实际的理念,适应了高职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和实用性人才的需要。本文针对工学结合在实践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实现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工学结合 教育模式 质量保证
  
  一、“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由来及其效用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这里的工作是进入真正的工作岗位,与企业员工一样的有报酬的工作,这种方式能帮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高等技术应用性和实用性人才。学生的工作作为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除接受企业的常规管理外,学校有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考核,并给予相应学分,即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学生和职员。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之所以能持续100年经久不衰,主要归功于它切合实际的理念,那就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

学海网
在实施的过程中,该模式将产生如下效益和作用。
  1.提高办学质量。入学意味着上岗,技能教育与理论教育能有机地结合,学生提前迈入了工作领域,学习期间就较好地实现了从学校到企业、从学生到准员工的过渡,这样更有利于企业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
  2.增强办学效益。一是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为企业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二是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由于企业提供实训场所和技术师资,大大减轻了学校在实训设施设备上的投入和专业师资的培训压力,节省大量的教育经费。
  3.培养独立意识。学生通过运用专业知识服务企业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减轻家庭负担,有利于培养其独立意识,和增强对专业知识的重视程度。
  4.企业人才储备。“工学结合”,有利于合作企业吸引优秀学生选择其作为就业对象,使该企业的人力供应不致匮乏,劳动力密集型行业还可获得具有高度动机性的临时工或季节性员工,比如酒店、旅行社等。
  
  二、“工学结合”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工学结合”有助于使学生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适应能力、专业能力、团队意识等在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学校办学空间,适应了企业一线人才的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实训目的要明确。一些学校由于没有正确认识到“工学结合”的本质,使得在实施过程中处于一种放任自由的状态。有的甚至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推给企业。这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初衷相差甚远。很多学生、家长由此对“工学结合”产生疑虑甚至抗拒心理,对学校产生不信任感,为后面的实训埋下心理隐患。
  2.学生意识要引导。很多学生认为实训有损大学生形象,对于基层实训岗位不以为然,对诸如酒店实训中的端盘子、洗马桶等粗重工作抱有强烈的抵触心理。
  3.学生利益要保证。学生驻企期间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环境,其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处世态度等极易受到周围员工的影响,对此应充分发挥学校在整个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核心、主导作用,重视学生反映的问题,关注学生的发展状况,保证学生的利益,才能正常进行“工学结合”。
  4.企业利益要维护。企业作为营利主体,合作积极性不高,对实训要求的给学生安排“轮岗”不易接受,或在合作过程中大打折扣。因此,维护现有的合作关系非常重要,避免只顾学校自身利益而损害它方利益的短视行为,也要积极协调各方的关系,实现多赢,积极探寻完善模式的相应方法与措施,如在旅游旺季鼓励学生到合作的酒店、景区、旅行社“帮工”,急人之所需,为后面的合作打下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专业在当地行业中的声誉。
  
  三、“工学结合”质量保证的关键
  
  1.端正认识,做好职业意识引导
  由于学生在企业将实现角色转变,且刚开始的工作岗位多是基层艰苦的体力工作,同时涉及学校收取“管理费”等敏感性问题,所以在进入实训前使学生改变观念、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学习和实训,具备基本职业道德观,掌握岗位技能的相关知识和一般技能就非常重要,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在驻企期间技能训练的效率与效果。
学海网

  2.现场综合考察,遴选合作企业
  企业担负着学生技能训练的重要职责,学生在企业的训练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工学结合”教育的成败。所以,选择合适、对口的合作企业,是实施“工学结合”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其标准如下。
  (1)必须是合法经营的中型以上并具备四个不可缺少的条件的企业:①有员工训练绩效;②设施、设备、技能分析符合工学结合的要求;③工作所需技术内容不得低于专业实习课的80%;④有完善的生活设施保障和一定的学习、娱乐场所。
  (2)企业必须有合作的要求,有适合工学结合的较多的空缺岗位。
  (3)企业负责人认同“工学结合”模式,并能积极地予以支持。
  (4)企业必须与学校签订“工学结合”的合作办学协议。
  3.组建实训督导小组,健全管理机制
  “工学结合”教育的顺利实施及高质量技能训练与合作双方相关人员的合理配备是分不开的。因此,实训的顺利进行必须有专门的组织提供保障,即实训督导小组,由学校派出带队教师全面管理;另外,在企业选取各部门负责人,负责规划、联系、协调、评鉴等任务;同时,企业保证学生确实轮换技术岗位,安排技能训练人员,负责训练学生的技能并依据项目进行考核。
  4.突出岗位技能,保证实训效果
  在企业的技能训练对学生职场能力的提升十分重要。为切实保证企业轮岗以达到训练多项技能的目的,学校与企业应共同拟订《实训大纲》、《实训进度表》等,其内容涉及技能项目、技能内容、训练地点、训练时数、预计训练日期、训练效果、补救措施等。并经学校教务处评估审定实施。此外,学生有《实训手册》、《实习周记》,作为考核的基本依据。
  5.严格协议保障,维护合法权益
  为保证“工学结合”教育的顺利进行及技能训练效果,学校和企业双方必须签订校企“工学结合”合作协议书。其中,协议书着重就双方在合作教育中应承担的职责作明确约定,明确企业与学校、学生在技能训练方面的权利与义务。
  不良的“工学结合”教育方案将流于“廉价劳工”之弊,因此,必须时刻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如合作企业应负担学生工学交替往返交通费用、免费供应食宿,按月发薪金,企业不得强迫加班,或加班费的给付标准应按《劳动法》规定办理。
  以上措施不仅有利于维护学生合法权益,而且保证了“工学结合”教育顺利实施及训练多项技能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周文锦.高职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4,(10).
  [2]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学习与工作相结合教育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04年学术年会综述.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