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中的对话意识

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中的对话意识

日期: 2009-1-11 14:52:08 浏览: 1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陈秀娟

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后,七~九年级已有三套语文实验教科书通过审查进入实验。他们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以及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实验教科书(以下分别简称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套实验教科书已努力向“对话者”靠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材中已有明显的对话意识,如人教版的导读与1992年版的比较,就有了很强的对话意识:1992年版的讲读课文前提示中都有“训练重点”,新教科书课文前都不再有了。训练重点设计原本是为了使教学有纲可依、有章可循,但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训练重点一旦确定,教、学、考等一系列活动便唯重点是举,重点以外的东西弃之不管,语文教学领域的诸多弊端也就由此而生;况且课文的训练重点既呆板狭隘,又没有体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更何况教材是一本“学本”,重在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追求,自我思考,自我创造。

学海网
编者的主要任务是爱护学生作为读者的阅读天性,而不是去限制、规范、扼杀学生内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新教科书就不同了,变训练重点的机械界定为阅读要求的原则提示,就是使阅读要求充分体现以读为中心,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教学思路,而不去刻意肢解课文。为此,阅读要求应该是综合性的而不是零碎的;是灵活的而不是呆板的。从中可以明显感到,新教科书已具备了明显的对话意识。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民主平等,放飞个性

三套实验教科书都能很好地体现民主、平等的思想。在开场白中,在编者语中,在课后的练习中,甚至在课文的选编中,都有相应的体现。几十年沿用不变的、板着面孔的“说明”或“前言”没有了,替代的是“写在前面”或“致同学”“致同学们”。人教版的前言就用“写在前面”来代替,我们来看一下七年级上册的“写在前面”:

亲爱的同学们:

新学期又开始了。拿到崭新的语文课本,你心里一定会想,又一阶段的语文之旅启程了。

在旅行中,你将走进一片神奇的天地: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人生、社会、自然──生动优美的语言向你展现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是一道道精神的美味,散发着芳香,让你尽情享受;一次次综合性学习,又是一次次精神的探险,让你流连忘返。

在旅行中,你将看到,语文的含义丰富了,语文的外延扩大了。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一个提示,一篇课文,一个问题,就是千里之行的一小步,生活的广阔天地有无限风光在召唤你。

在旅行中,你将看到,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更加密切了。在新的语文课本中,语文与历史、地理、生物、自然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在学习其他学科的时候,一定能找到语文的“丝缕”。

在旅行中,你将看到当代信息社会的“投影”。课本将提醒你借助各种媒体,广开语文资源,搜集语文信息,并学会与人共享。当你眼前跳出“网络”这样的字眼时,请不要感到意外。

为了用好新课本,你也许需要进行一次语文学习的“革命”──形成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自主,即主动,要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合作,就是要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探究,则要求善于质疑问难,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谱写语文的新篇章吧!

以上的开场白,有极强的针对性,给人以亲切感,让人感到学生与编者的平等对话关系,以此郑重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百分之百的主体地位。

同样,苏教版前言也用“致同学”代替,采用第二人称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形式,活泼生动,自然亲切,比较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避免成人化。语文版实验教科书虽然也用“致同学们”,但仍用第三人称叙述,称同学们为“大家”,语气稍显生硬。

三套教科书课后“研讨与练习”的提问也不再是教训式、律令式,而是采用商讨式、征询式的“话语”模式,它关注的是“你怎么理解的”“说说你的理由”“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谈谈你的体会”等等。在这种“话语”情境中,“目中有人”,学生作为“你”而突显出来,至于问题倒可以作出不同的解读。这样的例子在三套教材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花季,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这时他们开始关心社会,渴望了解社会,积累人生经验,初步形成自主的个性,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所以语文教科书中一定要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以此健全学生的人格。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一个进步的社会应该把每个人个性的培养视为珍宝,因为社会的成长依赖于每个人的个性的差异,所以,一个民主社会要符合它的理想,就必须在它的教育计划中允许个性的自由成长和发挥,使每个人的特殊天赋和兴趣都得到发展。”

三套教科书在不同程度上重视了个性化的阅读。比如,人教版导读中先入为主的框框没有了,代之以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的描述性表达;注重从三个维度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展开阅读活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尽快进入课文设定的氛围中,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如人教版七年级(上)第六课《理想》前面的加框部分就非常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理想,多么诱人的字眼!人类有了理想,才使世界不断向前发展;你我有了理想,所以能向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努力。理想是什么?读了这首诗,你对理想的内涵也许会有新的理解。同一内容,不同的学生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我们要让学生通过教育,了解到自己的人生与社会需要的切合点;通过教育,让学生产生个性化的人生观念,最后形成自我决断、自我选择、自我造就的信念和勇气。教育的结果不是知识,不是道德,而是一种自我生存能力,就是说,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脑子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自己的职业,选择自己独特人生道路。语文教育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二、体现自主,注重感悟

学校教材的发展过程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往昔时代的教材,还没有从社会一般读物中分离出来,其为教学服务的特征尚不明显。第二阶段的教材,是我们现在应用中的教材,它们已经有了独立的地位,有了明确的特有对象,但还只是教师手中的工具。第三阶段的教材,是为学生服务的教材,它应该名副其实地成为学生手中的工具。语文教材改革大体趋向一致,教材编写正在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化,促使学生学会,在学会中达到会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

三套实验教科书根据新课标精神,都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苏教版的“问题与讨论”专题设计集中地体现了研究性学习,跨领域学习的课程目标。七年级上册以“狼”为专题,将四篇写狼的文章和资料放在一起;蒲松龄笔下“凶残”“狡黠”的狼;现代作家毕淑敏写的“聪明”“神勇”的狼;《中国大百科全书》介绍的兽性的狼;而《狼和鹿》叙述的是打狼引起生态失衡的客观事实。四狼“相聚”,教科书从社会学、生物学、生态学、语言学等多角度提出蕴含深刻的事理,浅近而通俗,并充分体现语文因素的8个问题,如“对中外成语、谚语、故事中狼的形象,应该用哪些词语来刻画?……从成语、谚语、故事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狼的态度,可以用哪些词来描述。”引导学生“思考?质疑”,最后让学生自由讨论、研究,再撰写小论文或关于人们对狼的认识的简单的调查报告。这种设计,教师不需进行繁琐复杂的知识点解析,而给了学生较大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教科书的编者真正转了个“弯子”──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主体上来。三套实验教科书基本上都没有再编写词语提示、预习提示,读中提示、读中评点,让学生摆脱各种预设框框的束缚,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让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教科书能以新的练习设计方式来引导学生在学习方式上转变思路。人教版的变化,如编者所言,将过去 “练习”改为现在“探究与练习”,目的是倡导一种研究性的学习方式。语文版教材的课后练习,灵活设计了一些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进行多角度思维的开放或半开放题。如《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一文的课后练习,新颖灵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和想象。这些练习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新教科书还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提倡主动的、体验的、发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大量自主活动的设计更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留下了较为广阔的空间。如《犟龟》的习题:小乌龟“想了一夜”,设想一下它想了些什么,并和同学交流;结尾部分,小乌龟说:我一直说,我会准时赶到的,如果小猴子不以为然,反问小乌龟:你可没准时赶上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呀!试着替小乌龟写一段话回答小猴子。写之前可以找找有关的典故、成语、警句。语文版《勇气》一课的课后“思考与练习”就提得很好,“课文写了哪两种勇气?这两种勇气各有哪些表现?你更赞赏哪一种勇气?说说你的理由。” 这样的问题是编者在深刻体察学生心灵历程和精神状态后,找准了文本中最有可能介入学生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的最佳切入点,从而激发学生与之对话的热切愿望。这样的问题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记诵、复述课文的内容,更主要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与文本进行对话──叩问、质疑、肯定、否定、批评、赞许;学生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再作为旁观者,而必须是一个积极的对话者。

学海网

三、开放课本,开阔思路

新课标要求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确实,留有空间,是现代教材应有的品质,也是解决教材烦琐化的重要途径。留有空间,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习的个性化和个别化;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造性,促进生动活泼教学局面的形成;也有利于增强教材的适应性。教材编者应该以平等、民主的态度与师生对话,而不应该再以居高临下的权威自居;应该相信教师、相信学生,给教师和学生留下创造的天地。这在实验教科书中的具体体现是:教材提示、注释少而精,简明扼要,给学生留下自学、探究的空间。

学生自主活动设计的指导不再过于具体,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引导学生去做,引导学生自主组织活动,没有包办代替,只有减少束缚。大胆放手,学生的自主活动才能丰富多彩。

教学内容也给教师留下了灵活处理的空间,让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换、补充、删简、调整教学内容。苏教版还在教科书的有些单元中留空1~2篇,让师生自选课文。

为了让教科书更开放,三套教科书都引进了文学名著。如人教版的“文学名著导读”、语文版的 “名著引读”、苏教版的 “名著推荐与阅读”专题。名著推荐与阅读把整本书引入课堂,使教科书向课外开放。借此,学生不仅可以扩大学习资源,增多语文积累,更可以初步培养阅读整本书的能力,逐步掌握读整本书的钥匙,让学生终身受用。人教版的“文学名著导读”分四个步骤:阅读建议、精彩片段、点评、探究思考。苏教版的名著专题除了让学生通读全书、精读精彩片段外,还指出勾画圈点、浏览、做读书卡片等读书方法,安排朗诵会、读书报告、写读后感、出读书报等活动,使教科书向生活开放,使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开放,以有限的空间包容无限的内容,充分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当然名著推荐与阅读的专题是很好的,但关键还要看推荐什么名著,笔者认为,人教版与语文版比较好,推荐了经典名著《爱的教育》《伊索寓言》《繁星》《春水》《西游记》《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童年》《安徒生童话》《巨人三传》等。这些文章比较贴近学生,其中《爱的教育》写的就是小学毕业后升初中的事,语言通俗易懂,书中正直优秀的班长卡隆、聪明善良的安利可、贫穷而残疾的卖菜人儿子克洛西等等,都是学生的同龄人,易引起初中学生的情感共鸣。《伊索寓言》《西游记》《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安徒生童话》中的故事想象奇特、情节曲折有较强的吸引力,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综合实践活动是多维多角度的全方位的开放系统,它不仅把语文内部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实践活动融合在一起,而且与社会生活、平行学科紧密联系,互相沟通,形成一个时空开阔的跨学科语文综合实践系统,或曰“语文互联网”。如苏教版第三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巧妙地设计查书目、看期刊、读报纸、上网等四项活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仅可以在大体了解“目录学”知识的基础上,自由选读自己需要的各类图书,而且能学会检索文本,借助工具书查找资料,浏览报纸杂志,还可以做摘录、制读书卡片,口头交流心得,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网络检索和阅读。语文教学的内容是最为广博和复杂的。几本教科书绝不可能囊括这样丰富的内容。因此,编者应树立“大语文”的理念,要让教科书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要敢于和善于为学生打开联系生活实际的窗户,让学生通过课本思索人生、关注社会;要以教科书为基础,扩展他们的视野,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丰富生动的听说读写活动。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实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根本变革,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不仅应增加选学、选读、选做内容,也要给地方、学校留有补充乡土教材和校本教材的空间,鼓励教师开发、利用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新教科书特别注意扩大语文教育资源,加强阅读的实践,把阅读的视野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查找有关资料,积累知识和经验。必要时提供参考资料和相关网站,使现代信息进入语文教材。就这一点来说,人教版是非常突出的。现代学习需要面向未来,学习知识不仅要记住、掌握,而且要对现有知识学会选择、筛选、浏览,要具有判断、整合、创新的能力。可以预想今后十年现代信息的介入,语文教材现代化建设会加速发展。

虽然实验教科书已努力向“对话者”靠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实验教科书的编排还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在课后练习中包含练习的答案,在提示中端出结论,对同样的问题没有给予和允许有不同答案或解决方向,缺少问题设计和习题设计的开放性和探索性等。比如,人教版与语文版都选了《论语》,语文版选了六则,人教版选了十则。人教版的编排是课文前用一框框提示:本课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语言简练,含义深远。学习时要熟读,深思,牢记。这个框框相当于以前的阅读提示,而提示中已经端出了结果,学生只要去书中找答案就可以了,阅读过程变成了为观点找论据的过程。其实阅读并不是为论点找论据,而是通过揣摩、思考正确理解文章的语言形式,领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摸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也就是说,阅读过程不是一个论证过程,而是一个分析、归纳的过程。实验教科书课文前的提示,恰恰把阅读的过程与结果颠倒了过来。在阅读文章之前就把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知、理解的文章主旨、写作特点告诉了学生,留给他们的阅读任务就只剩下为提示中的“定论”找例证了。这样一来,阅读教学的目标实施就被大打折扣。再看语文版,课前虽没有学习提示,但课后的“思考与练习”是这样提问的:孔子提倡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用课文中的话回答。这样的题目同样是复述型的,学生还是一个消极的旁观者,编者也没有把学生当作对话者。

编者首先要把教科书当作学生的对话者,才会让学生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和教材碰撞起来,使学生的视阈与文本的视阈融合,精神达到更高境界。当然,阅读毕竟不是和作者面对面的对话,学生面对文本这样特殊的对话者,往往有话不知从哪里说起的困惑,从而失去阅读的兴趣。这就要求编者深刻体察学生作为人的心灵历程和精神状态,准确估计文本的哪一点、线、面最有可能切入学生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找到对话的最佳切入点,从而激发学生与之对话的热切愿望。就像刚才提到的问题,如果编者不问课文中“孔子提倡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用课文中的话回答”??而是问你读了课文后,最赞同孔子的哪一种学习方法和态度?从表面看,两种问法虽相差无几,但他们的效果确有天壤之别。前者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记诵、复述课文的内容,后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与文本进行对话──叩问、质疑、肯定、否定、批评、赞许;而且,学生要回答后面这个问题,就不能作为旁观者,而必须是一个积极的对话者。只有经过与文本的积极对话,才能回答。

教材是“学本”,重在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追求,自我思考,自我创造,强调对话过程,最终学会对话和创造。笔者认为编者不光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激励者,更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究的创新者,既是学生的导师,又是学生的同学。在课本中,教材内容一般相对高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阅历浅,知识相对贫乏,他们凭什么去阅读对话?在阅读对程中要将潜在的文本转化为现实的文本,还需要编者的帮助。首先,学生必须具有积极主动的阅读经验和期待视野,才能产生审美创造动力的接受动机。即波兰的罗曼?英伽登所称的“预备情绪”。预备情绪的产生大多需要教材编者的问题设计与引导,需要教师的激发。例如,由王尚文、吴福辉、王晓明主编的《新语文读本高中卷1》中《我与地坛》一课,编者就写下了这样的阅读建议:“每一个读者都是通过自己的生命轨迹走近或走进作品生命的某一个角落的。请抛开一切分析,只默读或高声朗读作品,看看哪一处打动了你,甚至叫你落泪:是在四处寻找我的母亲的背影?是园中永远准时出现的那对老夫老妻,唱歌的小伙子?是那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是园子里四季四时对应的永恒的风景?是我与园神的窃窃私语:关于生、死、写作、希望与绝望,跑出和回去……”这是编者与教师在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自己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的渠道,进行对话的具体方式。但遗憾的是,这样的编写在这三套实验教科书中还不多见。课文练习中往往预设答案多,如苏教版要求学生在阅读《石墨和金刚》一则材料后, “联系课文,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虽然题目问“你”发现了什么,其实是要学生从松散的石墨在高温下加压可以变成金刚石的这则材料中,体悟出“普通人在一定条件下经过努力也可成才”的道理。语文版《小溪流的歌》在课后练习中有一问是:课文中“枯树桩”“乌鸦”和“泥沙”比喻社会生活中什么样的角色?他们与“小溪流”有什么样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这里虽然是谈谈“你”的看法,好像很尊重学生,其实编者前面已有预设,“枯树桩”“乌鸦”和“泥沙”它们只能是阻碍小溪流的前进,是社会上不知进取、阻碍社会前进者。阅读是个性化的对话,其实,这里的“枯树桩”“乌鸦”和“泥沙”,不同的学生结合自己经验、体验,可以读出不同的形象:他们可以是考验者,也可以是真心劝说者,或者是失败者,等等。再说,这篇文章小溪流的形象非常鲜明生动,编者主要应引导学生与小溪流对话,小溪流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一直奔向茫茫的海洋,从小溪流的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结合学生的实际可以读出形形色色的体会。看来,三套实验教科书要想实现严格意义上的对话,还需进一步努力。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