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要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要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日期: 2009-1-11 7:05:04 浏览: 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崔峦

摘要: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中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1.准确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正确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2.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处理学习语文与学习做人的关系;3.强化“导学”功能,正确处理接受性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关系;4.增强资源意识,正确处理用好教科书与开发、利用相关课程资源的关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性质;素养;学习方法;课程资源

Abstract: The four relationships to deal with in primary Chinese curriculum reform are: 1.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ccurately, and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ool and humanity correctly; 2. to improve students’ Chinese quali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ing Chinese and learning to be; 3. to stress the function of “guiding to learn”, and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eeding leaning and autonomous learn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inquiry learning; 4. To strengthen resource consciousness, and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king good use of textbooks and developing and utilizing related curriculum resources.

Key words: primary Chinese course; curriculum; quality; learning method; curriculum resource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正在全国迅速铺开并已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一分为二地辩证来看。对此,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中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准确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正确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人文性。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学海网

课改以来,有人在强调人文性的时候,不恰当地“将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孩子”即语文本体。这样做又陷入了片面性,必然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两败俱伤。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是设立语文学科的理由,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历练之。训练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指口头语言,“文”指书面语言),是语文科的专责。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属性。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这一课程性质。人文性,可以理解为人性与文化性的整合,包括文化、道德、情感等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总是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乌申斯基语)因此,语文作为学习母语的课程,必然具有人文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表与里、皮与毛、血与肉的关系。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里”。工具性是载体,人文性是灵魂。工具性如“皮”,人文性如“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工具性如“肉”,人文性如“血”,有血有肉,才是鲜活的生命。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的。没了工具性,便没必要设语文课,人文性也无从谈起;没了人文性,语文课只有孤立的字、词、句、篇,枯燥的、机械的语言训练,语文课便失去了生机、情感和韵味。恰切的做法是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过程中,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过程中,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

语文教师“守土有责”,要警惕内容庞杂、形式翻新、喧宾夺主、淡化本体的现象。我们在漫长的改革过程中,已经交出了昂贵的“学费”,要防止左右摇摆,避免大的曲折,要“种”好自己的“田”,“浇”好自己的“园”。

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处理学习语文与学习做人的关系“语文素养”体现了对培养对象在语文方面的要求。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与“三维目标”是一致的。

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对应知识、能力目标;

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对应过程、方法目标;

学习态度、品德修养、审美情趣──对应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语文素养是上述诸方面的融合。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课程既要求教师要教学生做人,又要教学生学习语文;学生既要学习做人,又要学习语文。

(一)学习做人

这里主要强调三点:

一是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对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的25册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作了“精彩的提炼”,写就了一本书:《中国的创造精神──中国的100个世界第一》。该书告诉我们,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

二是践行“为大众服务”这一做人的基本准则。当今道德空前滑坡。在内地青少年身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过分自我。独生子女享受“小皇帝”“小公主”的待遇,加上受社会上个人中心思想的侵蚀,目中无人,不懂得关爱他人,为别人着想。在对北京、上海、广州部分大学生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只有2%的人把“为大众服务”选择为人生最重要的目标,只有0.4%的人认为“不参加公益劳动”是不文明的行为。即使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做过“志愿者”的只占2%,而美国占56%。过分自我对一个发展中的社会,是值得警惕的,甚至是危险的。我们有些人在“课改”中以体现人文性为名,片面强调张扬个性、发展个性,这是不全面的,也是不负责任的。语文课程要培植为大众服务的意识,培养有公德、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国人。

还有一点是培养能吃苦、耐挫折的能力。人的一生困难、挫折远远多于成功、快乐,要能吃苦、耐挫折。在学习上既要寓学于乐,又要提倡刻苦。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上不断获得成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这是高层次的“愉快教育”。

(二)习得方法,培养能力

叶圣陶先生在谈到学习语文时,反复强调两点:“第一,必须讲求方法”;“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终身以之的习惯”。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习得学习方法,才能逐渐学会学习。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而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能力,才能适应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语文学习方法主要指:识字、写字的基本方法;朗读、默读、诵读的技能;精读、略读、浏览的一般方法;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的初步方法;简单的记叙、说明的方法;修改作文的方法。即善于识字,善于阅读,善于习作。

我国古人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如,熟读精思,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循序渐进,举一反三;不耻下问,博览多闻;知行结合,躬身实践。叶圣陶、吕叔湘等语文教育家也有许多真知灼见。这些见解先于“课改”提出,又完全符合“课改”的精神。我们要善于疏理,为我所用。

语文能力主要包括:独立识字能力;较熟练、规范的写字能力;以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运用为标志的阅读能力;初步的口语交际能力;写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和常见应用文的能力;在综合性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的能力。

学海网

这里要强调的是:学习方法不应是教师传授的,而应是学生个体和群体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发现、习得的;语文能力是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反复历练、逐渐生成的。

此外,还要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发展思维,特别是培养和提高独立思考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位先哲说:爱学习的人和民族是敌人最怕的。

国学大师梁启超说:一个人学生时期能否养成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是件人生大事,将影响其一生的幸福和发展。

学生要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培植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这是重要的语文学习目标。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主要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查阅工具书及其他资料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勤动笔、常积累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际的习惯。

其中,最要紧的是读书看报的习惯。读书,不仅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它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是知识经济成功之本,也是愉悦身心、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内地的语文作业,多是抄默字词,进行枯燥的单项练习。发达国家的语文作业,最重要的一项是读书。低年级学生每天的家庭作业是阅读30分钟。起初是家长读学生听,接下来是家长、学生一起读,而后是学生独立阅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有条件的地方,要突破这一阅读量;条件不够或尚无条件的地方,要千方百计达到这个阅读量。达到乃至超过150万字的阅读量,必将极大地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强壮精神,为学生日后学习与发展积蓄了后劲。

总而言之,小学生从语文课程中要学习语文、学习做人。学习做人好比握好方向盘,有了浓厚兴趣、良好习惯就有了不竭的动力,学习方法、语文能力犹如高超的驾驶技术,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会使学生如虎添翼。这几方面合在一起,便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

三、强化“导学”功能,正确处理接受性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关系以往的语文教学确实存在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过于注重接受性学习,教师讲得太细、问得过多的弊端。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要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靠基础教育,靠各门课程齐抓共管。

当今世界已进入学习化社会,任何课程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使学生“会学”。

基于上述三点,此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行学习方式的变革。这个基本理念不能动摇。

在学习的理论上,我国并不落后。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到叶圣陶的“教是为了用不着教”,可以说,中国是最先倡导启发式,最先主张自主学习的。

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长期推行应试教育,教学不得不几乎完全采取师传生承的教学方式。

课改以来,教学面貌发生很大变化,这个变化在教学发展史上有重大意义。由于认识和实践上的偏差,教学中也出现了自主异化为自流,合作学习变成自由活动的苗头。这不是课改期望中的自主学习。课程标准强调,要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教”的方式决定“学”的方式。因此,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上,教师起着关键的导航、定向的作用。

首先,要坚信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主人才能主动,才能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其次,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诸如,激发学习兴趣,创造良好氛围,保证学习时间,尊重个体差异。

再次,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自主是基础、是前提、是重点,没有充分地自主学习──自己识字、自己读书、自己思考、自己投身于各项语文实践活动,合作、探究则无从谈起。因此,培养自学能力是关键。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让每个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尽自己的所能去感悟、去理解,能读懂的就读懂,读不懂的再向别人请教。这是阅读教学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课文还没怎么读,就开始分析,甚至就进行合作学习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不仅初读课文阶段,而且在整个阅读教学中,要激励人人投入、个个实践,使每个人都学有所得。

第四,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关键的、也是最见功力的是怎样从学生质疑的众多问题中,提炼出重点问题(包括内容的、情感的、写法的),并且自自然然地把它们纳入到教学思路中,在生与生、师与生的对话中,在逐渐深入地对课文的研读中,逐一得到圆满的解决。既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束之高阁,仍然按预先的设计“走教案”,此为“教师牵着学生走”;也不能不分轻重缓急,学生提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失去了教学目标,搞乱了教学思路,此为“教师跟着学生走”,教学变成“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也不能学生的提问、教师的设计“两张皮”,一会儿解决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会儿又想起了教案,又照着教案教,教学显得杂乱无章,此为“师生一起钻进了暗胡同”,犹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如果觉得把学生提出的问题纳入到教学思路中,需要比较高的应变能力,比较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可以先来讨论学生提出的重要问题(字词之类的小问题可随问随答;课上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可留到课后解决);而后,教师以学习伙伴的角色,提出自己的问题,请全班同学帮助解决。这些问题不宜多,一般是围绕课文内容、表达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且被学生忽略的。这样处理也能较好地体现教师“导”的作用。

教学中也会遇到启而不发的时候,学生理解不准、理解不深甚至理解错误的地方;会遇到限于他们的知识、阅历还不知、还不懂且有必要在现在就知就懂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的讲解。讲解要少而精,要深入浅出。好的讲解能激起学生继续探索的热情,同样具有启发性,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我们要在教学中强化“导学”的功能,用启发式的教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不应把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对立起来。该自主的自主,该合作的合作,该讲解的讲解,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效出发,做到两种学习方式合理运用,收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四、增强资源意识,正确处理用好教科书与开发、利用相关课程资源的关系以往的语文课程,在内容上“窄”,教师只是“教教材”;在途径上“封闭”,与现实生活隔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教好教科书”。要克服教科书所承载的课程资源的有限性(还有滞后性),要改变语文教学脱离现实生活,与儿童经验世界、想象世界联系不够紧密的状况,一定不能囿于教科书,要开发、利用好相关的课程资源。

首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无论是东部、西部,无论是城市农村,语文课程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国内外的重要事件、自然风光、风俗民情、日常生活等等都是课程资源。各地区、各学校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要重视开发、利用当地、本校的课程资源。特别是有一些隐性资源,容易被忽略,我们要善于开发这些潜在的课程资源。比如,人的资源──师生的智力资源,特别是在生与生、师与生对话中产生的火花,包括有启发性的问题,独到的精辟的见解,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的经验、体会,查找到的有用的资料等等。还有在课改过程中本地区、本学校、某位老师在解决带普遍性问题之中(如低年级怎样巩固认字)生成的课程资源。

其次,要适时、适量地利用课程资源。拿阅读教学来说,课前指导学生搜集资料,以增加对作者、背景、主人公的了解;课中插入相关的文字、声像资料,特别是引进相关段篇让学生阅读,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课后推荐读物或引导观察、调查等,以拓展学习内容,开阔视野,提高阅读能力及实践能力。这样的做法就比较切实可行。对城市学生来说,课外阅读、搜集资料等活动可以多一些;对农村学生来说,观察、调查、动手、体验的活动可以多一些。除了开发、利用相关资源以丰富语文教学以外,有条件的地区学校,可以利用当地的自然的、人文的资源创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如,泰山脚下的学校可开设《泰山》的课程,丽江地区的学校可开设有关“东巴文化”方面的课程。

第三,教科书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要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例如,可以因时制宜,调整不合当地时令内容的教学时间;可以因地制宜,删去少量不适合当地学习的内容,增加乡土教材;可以因生制宜,灵活处理课后的选作题、综合性学习中的语文活动以及书后的选读课文;可以在教材编排框架之内,创造性地进行一组教材的教学,包括增删课文,实验“一篇带多篇”,安排课外阅读、练笔,组织语文实践活动;甚至可以腾出一定课时学习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但是,每组教材、每册教材的教学要求、教学目标要保证达到。如,规定的识字量和写字量,保底的课文篇数,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求,不应因教材的调整而削弱。即教材内容甚至编排可以调整,但保底的各项教学要求一定要达到。目前在课改实验中有一种情况要注意,就是忽视对课文的研读,忽略对识字写字、研读课文等时间的保证,过早、过多地补充其他课程资源(包括文字的、音像的课件),或者过多地安排与学习语文关系不大的活动(如,画画、唱歌、制作、表演)。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机会虽无处不在,但主要在语文课上。语文课时有限,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刃上,用在识字、写字、读书、习作、口语交际上,把语文课上得既生动活泼,让每个学生的各种感官特别是头脑真正动起来,又扎实有效,向每个40分钟要效率,要质量。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