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职教语文训练 增强学生竞争能力
近些年来,通过学生就业安排,我深切地感受到企业的用人观发生了变化,主要强调了实际工作能力。为此,职教语文教学必须把教学目标定位在适应企业需要的实用人才上,突出实用性、实践性教学,增强学生适应企业岗位竞争能力,方可拓展职业教育生存空间,振兴职教事业,服务经济发展。为此,我认为语文学科应以运用知识能力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突出实用性、实践性教学,从“阅读、习作、普通话、书法”四方面强化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抓好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口语能力
教师要根据教材大纲要求,吃透课文,设计好教学程序,引导学生字斟句酌,让其反复诵读,细心揣摩,真正从课文中探“胜”寻“幽”,达到“入情、生情、悟道”的目的,品尝文章的艺术魅力,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陶冶其道德情操,感受做人的真谛。
俗话说:“书读千遍,其意自见”。只有“读”,才能提高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作具体要求,对情文并茂的散文、诗词、文言文,教者可先范读,再让学生听录音、个人读、分组读、集体读,形成课前、课堂、课后一条龙地“读”,并要求学生口齿清楚,字正腔圆,感情充沛。课外阅读具体时间安排是:每周一、三、五课前早读;下午活动课让学生到阅览室阅读,每周1—2小时;指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名篇,定期检查,要求其介绍作者、人物、故事情节等,为口语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还要有计划地组织演讲比赛,是非辩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敏捷、清晰的思维,即兴演讲的口才。
二、加强写作训练,提高学生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首先应让学生思考一下为什么作文,要使学生明白,人在生活中、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写封信、打个报告、写个总结、起个发言稿、写一份说明书、写一篇研究论文,诸如此类,这是各行各业的人经常要做的事。因此,要写好作文,在职教语文教学中打好坚实基础,就更为重要。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的作文,主要是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学会运用语言材料的技巧,掌握常用文体的写作方法。鉴于职中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的实际,我采取以下几点做法:
1排除心理障碍,激发写作兴趣。职业高中学生一般从初中开始对写作就普遍存在着“怕”与“厌”的心理障碍,作文成了他们沉重的精神负担,即使敷衍成文,也是言之无物、言之无序、言之无理、言之无情,久而久之便形成谈文生畏的不良心态。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只有写作欲望与热情出现了冲动,才有文章的形成,这正是言为心声的道理。作为初始阶段,教者的主要目的在于冲破学生的心理障碍,创设良好的写作氛围,多介绍当代中学生中的优秀作者、作品,如韩寒现象等,让学生懂得作文是生活感受的自然流露,不是望尘莫及、高不可攀的。教者把握火候,相机布置写作练习,稍作指导。这样,学生自然就感到从容、轻松得多了,“怕”与“厌”的心理障碍便逐渐消失了,写作的热情与潜能也就被启动了。
2注重引导、训练,提高写作能力。教学实践证明,教者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勤奋、刻苦地练笔,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我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和掌握各篇课文的立意、结构安排、表达方式、语言修辞等写作特色,从中领悟作文的奥秘,进而让学生通过仿写、缩写、扩写、改写、续写等写作训练。在对学生进行各种文体训练中,要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每学期完成大作文不少于八篇,主要结合教材训练记叙文、议论文。另外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商场进行社会调查,每学期写一篇调查报告。让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文章才真实、感人。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出发点,尤其要强化应用文训练。如广告用语、契约合同、产品说明书等。所以,应用文应成为职教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有系统、有目的地引导、指路,学生写作水平普遍上升一个层次。
3投入社会生活,激发感情火花。生活是写作的“源”,写作则是“流”,源远才能流长;生活是根,写作则是叶,根深方能茂。职业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机会相对比较多,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角度说,这是绝好的条件,但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条件,让学生投入生活,了解生活,认识生活,积累生活。每次社会实践活动后,我都把握时机组织学生漫谈讨论,甚至辩论,激发感情,引入理性思考,启发学生写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学生因为有了生活,有了感情,有了思考,因而言之有物,语之有情,文之成理,常能出现一些优秀之作。只有多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才能使他们逐步增加生活和感情的积累;只有经常让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加油”“充电”,才能积蓄起迸发感情火花的巨大潜能。
4重视批改、讲评,善于发现、鼓励。我在作文评改中坚持以鼓励、启发为主的原则,慎作批评,更不挑剔,以免挫伤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写作热情。我采用沙里淘金的方法,努力发掘学生作文中的点滴长处和进步,哪怕全篇作文只有一句写得有特色,一个词用得有新意,也给画上一串圈圈,加以肯定。对同学们的些许进步,讲评时更是毫不吝啬地充分肯定,对学生优秀习作和精彩片段则当堂诵读,让其“露脸”,激发其写作的积极性,这既是肯定和鼓励,同时也是引导和期待。对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常采取面批的形式,与学生当面交换意见,这样更显平易亲切,更易于学生接受。
三、加强普通话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现代汉语规范化程度
掌握和使用普通话,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各行各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以往职教输送至广州、上海、北京就业的学生,就是因为带严重的方言口音,难以胜任某些部门的工作,因此,有必要在职教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普通话培训,使用《普通话水平测试》教材培训,定期测试,让普通话推广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路子。
我们的措施是:让学生组织“小记者采访组”,去采访交谈,应聘对话。每学期组织一次辩论会,就某一社会现象围绕一个中心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事先让学生准备草稿,最后达到脱稿演讲。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提高了表达能力,真正让学生达到具有能言善辩的才能。
四,强化书法训练,以适应学习、工作的需要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而奇特的艺术,也是世界艺术苑囿里的一朵奇葩,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社会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碰到许多电脑不能完成的书写程序,如签定协议、合同,绘制巨幅广告牌等。学习书法,掌握一定的书法知识,不论对提高汉字书写水平,继承和发扬书法艺术传统,还是对深入理解中国文化艺术,都是不可缺少的。开展书法教育对陶冶人的性情,落实包括美育在内的教育方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因此,书法也是语文教学的必修课,要求学生切实掌握汉字的书写方法,把字写得合乎规范,做到运笔正确、字体端正、结构匀称、行款整齐。我们制定一整套的书法训练计划,主要从钢笔字、毛笔字两方面下功夫。作文、语文练习统一用钢笔书写,要求整洁、美观、快捷。毛笔字则要求每学期临摩一两本字贴,举行一次书法讲座、两次书法竞赛,以激发学生练字的兴趣。
综上所述,我们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运用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竞岗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