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基于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

基于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

日期: 2009-1-10 12:27:09 浏览: 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赵志群 王炜波

    摘要:“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认为,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设计工作和技术的能力,主张有效发挥人在生产中的作用。作为德国乃至西方社会当代职教发展的主流思想之一,其产生有着工业社会学、经典教育学、综合技术教育及行动导向学的深刻背景。目前,在中国推广“设计导向”职业教育思想具备了一定的可能性,但在学习者的主体性认同、创新能力培养及职业教育宗旨的认识上有待改进。
    关键词:设计导向;职业教育思想;工业社会;主体性教育;行动导向理论
   
 
    1988年,被誉为职业教育革新发动机的德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1TB)所长劳耐尔(F.Rauner)领导的,由职业教育家、工程学家、社会学家和工业心理学家组成的欧洲多国科研小组,执行了一个题为《以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大型研究项目,目的是探索和开发以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CIM),有效发挥人在生产中的作用并实现生产的人性化,这对于当时国际上占主导地位的以技术为中心的计算机辅助制造方案具有革命性意义。项目研究报告《对技术和工作的社会设计:以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制造》①一经发表,旋即引起学界的轰动。

学海网
报告提出的“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参与设计工作和技术的能力”,即“设计导向”(这里“设计”的德文为Gestaltung,亦有构建和创新的意思,设计导向也有译成创新导向和构建导向的。)的职业教育思想,由于迎合了以人为本的社会大讨论,对社会学、职业教育、工程技术以及西欧社会政治产生了巨大影响。近20年来,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在以劳耐尔和海德格尔(G..Heidegger)为核心的改革派职业教育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下,不但被德国议会作为面向新世纪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而且成为欧洲各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改革的主流指导思想,对当代西方职业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设计导向职业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设计导向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理论是:在教育、工作和技术三者之间没有谁决定谁的简单关系,在技术的可能性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人为的和个性化的“设计”空间。
    “设计导向”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工作和技术的设计”。它认为,在技术、生产组织和工作的设计过程中,新设备、新技术的性能固然重要,但教育通过多元文化取向对社会愿望产生影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划和设计技术的发展。同样,工程师在新产品设计中也会有意识地注意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即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技术、工作和教育之间复杂关系的独立变量。因此,必须有意识地促使职业教育对生产组织发展和技术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实现从“适应导向”向“设计导向”的战略性转变。二是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设计能力”的发展。设计导向的教学的目的是满足企业日益提高的对产品质量和员工创新能力的要求,其学习内容一般是职业实践中开放性的没有固定答案的学习任务。因此,学生不但要独立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尝试解决问题,而且要确定评估标准并进行评估。设计导向的教学内容不局限在技术的功能方面,而是把技术发展作为一个社会过程来看待,让学生对技术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可以看出,设计导向职业教育强调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技术适应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力“本着对社会、经济和环境负责的态度,参与设计和和创造未来的技术和劳动世界”,它首先在电气技术专业领域得到了具体化。劳耐尔以电气技术为例,按照设计导向思想,对职业教育的专业学习内容进行了全新的阐释。据此,电气技术专业的学习内容包括5个范畴:①工艺:电气技术的原理、电气设备的结构和功能;②历史沿革: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电气技术的特征;③使用价值:电气技术及其产品的使用价值;④技术与社会劳动:作为社会劳动的结果、工具和条件的电气技术;⑤技术与环境:电气技术在物质和能量循环过程中的作用。e劳耐尔认为,只有当专业教学内容涉及这5个方面的内容时,才能谈到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特别是“社会劳动”和“使用价值”这两个基本范畴,体现了工作与技术的结合,“历史沿革”则提示了运用某一种技术的可能性和该技术的可设计性。这样,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就不再仅仅是未来作为“工具”的技术工人,而是在各个社会领域里技术和工作设计的潜在参与者。③
    设计导向职业教育思想自产生之日起就伴随着大量的教育试验,特别是ITB进行的内容广泛的科研和开发活动。在理论上,它对现代职业教育学和职业科学(vocational discipline)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实践上,则对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和教学法研究、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如20世纪80年代末,在德国北威州政府“2000年职业”研究项目中,劳耐尔和海德格尔就提出:应使劳动者尽可能自主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而不仅仅是被生活境况的变迁所左右;职业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应将设计导向的教学试验作为中心任务。他们的试验证明,即使在职业学校 45分钟一节课的传统教学组织条件下,也能实现设计导向的教学。如在项目教学中,学生通过共同制造产品实现学习与设计的一体化。这里的关键是,学生一定要有作出各种抉择的可能性,并按照自己的决定通过学习小组共同设计和生产产品。④
    二、设计导向职业教育思想产生的科学背景
    有价值的思想和理论必然根植于前人丰富的社会实践和理论探索。设计导向职业教育思想正是建立在对当代职业教育学、工业社会学、工程科学和心理学领域最新科研成果的理性分析、思考和实践之上。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对技术教育、工作人性化和职业教育改革的讨论如火如荼。在这一思想荟萃的百家争鸣中,劳耐尔和海德格尔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技术决定论和机械唯物主义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进行了批判,提出了“设计工作和技术的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
    (一)工业社会学研究背景
    劳耐尔在谈到设计导向思想的起源时,首先提到的是欧洲批判性工业社会学实证研究的影响,特别是以著名社会学家凯恩(H.Kern)和舒曼(M. Schumann)为代表的社会学家在20世纪70到80年代进行的“ZE业劳动和工作意识”的职业资格研究,对设计导向教育思想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⑤
    人们在研究职业资格的过程中发现,由于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越来越多地依靠“直接在生产过程中就地接受过高水平培训的技术工人团队”。他们能够灵活使用一整套生产设备(柔性化生产),有效防止出现重大故障或很快排除已发生的故障,特别是在扁平化生产模式中,很多高智能工作又重新返回一线生产岗位。这个带有手工业特色的“复辟”过程,不但增加了产品设计和开发领域的科技含量,而且增加了生产过程的科技含量,如制造业生产线广泛采用机器人和技术工人,并大量使用计算机。这样的结果是,劳动的垂直分工呈现出逐渐弱化的趋势,削弱了蓝领和白领的差别,同时对技术工人在技术和组织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劳耐尔等正是通过对以精益生产为突出代表的现代生产组织变革的分析,发现了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企业的生产组织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即在劳动与技术的关系中,技术是可以设计的这一重大原则。⑥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在职业教育中,除专业要求外,人格能力和社会能力方面的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要求,海德格尔对此提出了异议。他认为,现代教育学所倡导的人格本位的教育,本身也是工业化进程的必然发展趋势。他引用著名左派社会学家弗里克(W.Fricke)的观点,认为“工作的人道化进程”是工程科学家和技术工人在共同的学习过程中“对工作过程和生产过程进行的设计”,从而为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找到了更坚实的理论基础。当然这不是惟一的基础。海德格尔认为,尽管工业社会学成果对设计导向思想的形成作出了杰出贡献,但它始终局限于劳动组织方式设计,而对于另一个重要命题“技术的设计”却是一带而过,忽视了对劳动组织方式变革和生产技术进步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因此设计导向思想还有其他学科的发展根源。⑦
    (二)经典教育学理论背景
    从历史上看,在对职业教育指导思想的研究中,按照劳动者主体教育观点,工业社会学并没有回答怎样把与工作过程有关和无关的职业资格联系起来,并从中得出个性化的和综合性的职业资格要求。因此,工业社会学研究对职业教育指导思想研究的贡献是有限的。
    设计导向职业教育诞生的教育理论源泉是主体性教育思想。主体性教育思想自产生以来,对西方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初它在德国引发了“改革教育学”(Reformpadagogik)思潮,在美国又出现了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家杜威(J.Dewey)。尽管当时杜威在克伯屈(W.Kilpatrick)隐性课程思想基础上提出的项目教学方案是针对普通教育的,但它对行动研究和学习小组起到了很强的指导作用。这些思想对劳耐尔建立批评性的设计导向职业教育学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学海网
   有趣的是,德国大教育家凯兴斯泰纳(G.Kerschensteiner)和施普朗格(E.Spranger)对设计导向思想的产生并没有太大影响。其原因是:凯兴斯泰纳拒绝承认企业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而施普朗格则极力排斥这种影响,这与试图打破职业教育中简单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的设计导向思想格格不入。不能忽视的是,凯兴斯泰纳曾经将职业教育看作“对人的教育的人口”,这对设计导向职业教育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劳耐尔曾多次强调,为从事职业活动而进行准备的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媒体”,这一点与普通教育的性质完全相同。劳耐尔也谈到施普朗格以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职业教育理论,因为他首先否认青少年在文理中学通过接受普通高中文化教育能够达到“普通教育”目标的可能性。因此,职业教育也应该是普通教育的重要阶段。鉴于此,劳耐尔提出了重新全面理解“基础教育”真正内涵的问题,并倡导对知识导向的“普通”基础教育和工作导向的“职业”基础教育进行讨论。
    (三)综合技术教育研究背景
    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由其引发的对技术无限制发展、应用的批评浪潮,正在成为社会和公民关注的焦点,人们开始通过社会政治活动(如政策法规)来限制滥用技术。面对工业化进程中无限制使用新技术而引发的人类生存环境威胁,有人甚至重新提出与马克思主义相背离的主张,即“通过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特征”。不管这种观点的说服力如何,它的产生本身就足以说明,有很多政治因素能够对技术的使用方式产生影响。海德格尔认为,这些理论对设计导向教育思想的产生也起了重要作用,成为其发展的第三个线索。⑧
    按照人文主义技术观,技术不是单纯由科学定理推导的结果,而是与社会需要相统一的结果,具有文化功能和精神价值。在针对技术教育的讨论中,布兰凯茨(H.Brankemz)提出了“综合性技术”的构想,探索如何使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同经典教育理论联系起来,其核心是将教育理论与劳动世界相结合。他发现,早在1807年,黑格尔就曾经指出“劳动在发展思想意识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此基础上,布兰凯茨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普通教育的真谛……是专业的或职业的教育。”这样,那些产生于职业劳动实践并带有浓厚功利色彩的内容也成了重要的教育内容,特别是实用性技术。事实上,早在19世纪,技术就已经基本实现了科学化。而在大工业时代,教育内容要想与功利性的技术科学或工程科学不发生关系是不可能的。这样,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如果它要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就必须确定其科学的方向,将它深化为一种科学也是可能的。⑨
    布兰凯茨的这一思想对德国乃至世界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理论上,它为职业科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劳耐尔凭借其对基础教育的独到见解,提出了电气技术专业的“专业教学内容”(见前文),对通行的学科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提出了批评。这一专业教学内容定义不但成为职教课程开发的经典,也为在理论上确定设计导向职业教育目标提供了重要的实证基础。⑩
    在实践上,人们提出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在针对职业资格发展趋势预测的研究中,人们在对专业工作技术含量和价值作出高度评价的同时,并没有直接考虑普通高中教育的改革,也没有认识到工作任务分析对教育革新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普通高中教育中,作为重要教育内容的“程序性知识”对人综合发展的价值被低估。而要想完成培养参与设计工作和技术发展的能力,程序性的工作过程知识和能力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一点,对于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相同的,这就是将“设计劳动和技术”作为职业教育目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这就引出了设计导向职业教育思想产生的第四个线索,即职业教育的“行动导向”学习方案。
    (四)行动导向学习理论背景
    行动导向学习理论起源于“改革教育学派”,指师生共同确定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统一的学习方式。其最早可追溯到罗马16世纪的项目教学和德国20世纪初以凯兴斯泰纳和高迪希 (H.Gaodig)为代表的“劳作学校”运动。在美国,杜威赞扬其不仅“回应社会关系迅速变化”,而且推动着“学校和社会的民主化行动”。20世纪后期,职业行动能力(简称职业能力,即个体在职业、社会和私人情境中科学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和能力)发展成为现代职业教育最重要的教育目标,行动导向的学习随之成为职教研究的中心议题,而且在实践上步人了复兴期。如今,这一扩大了的职业教育目标已体现在国内外多数新型课程计划中,包括中国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教学指导方案,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主导模式。(12)(13)
    对行动导向教学效果起决定作用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学习成果评价。对此,劳耐尔和盖茨(P.Gerds)早在1984年开始就已着手进行研究。他们认为,要想对工作成果进行理想化的评价,不但要对工作任务确定的目标进行评价,而且包含着对它们的批评。进行这一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励人们想像出各种改革和创新的方案,以便准备参与
 未来企业内工作和技术的设计。(14)劳耐尔提出的工作设计和技术之间相互作用的问题,对职业教育乃至对技术设计这一教育目标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设计导向职业教育在中国
    与设计导向思想在欧洲产生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和条件相比,今天的中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如以促进入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创新能力发展正在受到普遍的关注,这为设计导向职业教育思想在中国的认同提供了可能性。然而,在中国推广这一思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在职业教育中学生缺少主体经验生成和个人意义建构。全面的职业行动能力是现代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目标,而在职业教育的教学实践中认知主义占据着主要舞台,学生主体性被无意剥夺。
    其次,在职业教育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现代职业教育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最大程度地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但在实际中人们通常对精英层的“全面发展”寄予极高热情,对培养普通劳动者的“创造能力”缺少应有的关注。
第三,职业教育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本位论和技术决定论左右着人们的思维,人们很少注意到技术、工作和教育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复杂的社会关系,职业教育处于一种被动适应的状态。教育独立性的丧失和人的主体性的疏离,必然导致职业教育理性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萎缩。因此,必须树立一种理念:职业教育应当把人视为价值的根源,让所有人都能平等地参与到设计、支配其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活动中去,参与促进社会向着积极方向改变的进程,“培养一种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人,超越意识与超越能力相统一的人,这才是教育的宗旨”,也符合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要求。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