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教师文化的变革:大学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

教师文化的变革:大学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

日期: 2009-1-11 0:11:56 浏览: 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唐小红

摘 要:大学课程在经历了对教材(课程内容)的改革之后,教师的变革成为课程变革的关键。教育革新的可能空间和限制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蕴含于教师文化中,教师文化为它们提供了总的框架。教师文化的变革可从价值取向、教学文化、师德文化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大学课程改革 教师文化 变革

一、大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其归因

为了适应课程、社会、学生发展的要求,到目前为止,大学进行了诸如更新课程内容、增加课程人文内涵的改革。然而,遗憾的是大学课程并没有因此而走向完美。

学海网
它仍然存在多方面的不足。课程内容更新总是慢于知识更新的脚步;大学为了加强人文教育,增加了人文课程,却并没有明显地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时下许多高校正如火如荼推行的通识教育(在整个大一仍然实行普通教育),然而这样的课程能否经受现实的考验仍未可知。毕竟大多数学生本科毕业后不会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而是就业。

不论是通识教育还是人文教育的改革,都是致力于课程结构的改革,都是在中观层面上改革课程内各要素间的比例关系。大学四年的课时总量毕竟是有限的,人文课程所占课时的增加,意味着其他类型课程的减少,基础课所占课时的增加,则意味着专业性教育的削弱。然而,课程系统的功能不仅受课程内部的要素构成的影响,而且与各要素的素质有关。同样的课程在不同的学校实施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由不同的教师讲授也会产生不同的课程功能。决定各要素的素质的正是课程各因素中最具能动性、最重要的因素──教师。不幸的是,我国目前自上而下进行的课程改革措施没能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使得教师成为课改中被忽略的因素。没有教师的大力支持,再完美的改革方案也注定不能取得预期的结果。因为教师最终负责传递和定义教室水平的课程,教师决定着实际运行的课程,尤其在大学,教授们可能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设计者,教材的编写者。教师的教学自由权利也可能使得教师们排斥外在的课程改革。因此,笔者认为,教师的变革才是课程变革的关键。只有在课程结构更加完善的同时,变革教师文化,学生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大学课程改革才会成功。

二、教师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

教师文化是一种属于学校文化的亚文化。国外学者哈格里夫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教师文化作了阐释。他认为,教师文化的内容,是指一个特定的教师团体内,或者在更加广泛的教师社区之间,各成员共享的实质性的态度、价值、信念、观点和处事方式。分享和共识是教师文化内容观的基本要素。教师文化的形式,是指在该文化范畴内的成员之间具有典型相互关系的类型和特定的联系方式。教师文化主要包括教师这一职业群体的教育理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职业意识、态度倾向和行为方式等。其中教育理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属于深层因素,内隐于人的内心,而职业意识、态度倾向和行为方式是表层因素。作为教师文化的核心的价值观念,决定着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直接产生影响的态度倾向与行为方式。

教师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基石,它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功能。(1)教师文化具有引导功能。教师以其先于学生的良好训练,根据自身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在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各个环节做出自己的选择。学生则在教师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内化教师的价值观念,在思想和行为上发生改变,走向与教师的趋同。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文化往往表现了社会及学校的价值和传统,其文化特征对于整个校园文化风格的形成具有明显的导向性作用。(2)教师文化具有示范功能。有影响力的教师往往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不仅学习他们做学问的方式,而且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事、仪表风范等方面都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因而教师文化也常常是校园文化中学生文化及其他文化的示范者,表现出榜样的力量。(3)教师文化具有整合功能。现代教育的开放性,学校信息来源的多重性,社会现实的复杂性,要求教师对渗入校园文化的社会综合文化做出“过滤”及“加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相应的整合作用,“涤”造较为理想的校园文化。(4)教师文化具有预警功能。大学教师以其敏锐的洞察力,精深的专业知识,审慎的分析能力,审度社会、学校的发展,他们常常以超前性的眼光对可能存在的危机发出预警。因此,教师文化对校园文化具有预警作用,预防不良文化对校园的可能侵蚀。

三、教师文化的重构

教师文化的价值充分昭示了教师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大学课程改革的现实处境又突显了教师文化重构的迫切性。经过不成熟的思考,笔者认为重构教师文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在价值取向上,树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科研与教学并重的价值取向。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上主张科学教育人文化,人文教育也应以科学为支撑。 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知识体系、科学思想及信仰、科学精神及审美能力、科学伦理准则。而现行的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大都是工具性的内容,忽略了隐含在科学知识体系里的人文精神,因此,我们倡导科学教育人文化。教师在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要挖掘、发现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伦理等深层次的东西,使科学作为一种文化为学生所掌握。另一方面,人文教育也应发挥对科学的指引作用,以科学为支撑又超脱于科学。此外,教师还应树立科研与教学并重的观念。科研与教学是教师的双翼,教师如果忽视教学,而称不上一是名好教师,因为其传承知识、培育下一代的使命没有很好地完成。然而,如果教师不搞科研,则不能创新知识,也不能培养优秀人才,因而也称不上是一名优秀教师。大学教师只有科研与教学并重,才能不负其神圣使命。

学海网

2.在课程设计上,树立课程的整体观。每一门具体课程都是某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部分,是课程结构中的一个要素,但是各门具体课程的组合不一定能形成功能耦合,产生整体的效应。每一专业都有各自不同的核心课、外围课、必修课、选修课。同一门课程相对于某一专业学生来说是核心课、必修课,而对另一专业学生来说则可能是外围课、选修课。显然,同一课程对不同专业学生具有不同的要求。然而,目前大多数从事某一课程教学的教师,往往对不同专业学生使用同一教学大纲、同一教案。这样的课程设计毫无疑问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所授课程在学生整体课程结构中的地位及其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联系,同时还要考虑到该专业学生的需求,树立课程的整体观。其次,教材的设计要做到形式结构与实质结构的整体优化,变学科中心式的教材结构为学习者中心式的教材结构,同时注意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教材的编写要紧跟时代步伐,体现社会发展及人自身发展的要求。

3.在课程实施中,从控制型教师文化走向对话型教师文化。中国素有“尊师重教”“师道尊严”的传统,大学教师更以其作为高深知识拥有者的身份而常常以权威式的角色控制课堂,对学生实行满堂灌。长期以来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知识授受为主的教师文化。然而这种单向的师生授受关系,使学生习惯于顺从,成为知识接收的容器,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教师权威的不容置疑,又泯灭了学生的质疑能力,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相反,对话型的教师文化,则主张师生相互尊重,共同交流。在这种文化中,学校不再是教师中心,教师权威的场所,而是学生中心,学生发展的场所;学生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进行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的学习。师生之间可能就某一话题、知识、情境等进行交流、讨论、质疑、争辩。教育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持续不断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处于一种平等的主体间性状态,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学生在对话过程中思维、情感、行为等都得到锻炼、提升。正如《学会生存》中所描述的:“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责之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4、在师德方面,加强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建设良好的师德文化。教师不仅通过传授知识以“言传”育人,更通过仪表风范、人格品质、价值观念等以“身教”育人。教师的人格、品德、言行举止等对学生来说都是“课程”。他们不仅要求“为人师表”的教师是社会公德的模范遵守者,能够遵纪守法、保护环境、文明礼貌、助人为乐,而且还是职业道德的忠实维护者,能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正、服务教育。然而,目前高校教师队伍的道德威信正在下降,这有外部的原因,更主要的是教师队伍中一小部分人禁不住外界的诱惑,个人的品行不端,部分教师的学术道德水平低下,并且造成不良影响。“正己而后可能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教师只有自身先做到人格高尚、胸襟坦荡、为人正直,才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因此大学教师应自觉加强道德修养,让自身成为学生学习的正面榜样。

参考文献:

[1]冯生尧,李子建.教师文化的表现、成因与意义[J].教育导刊,2002年4月上半刊.

[2]金崇芳.教师文化刍议[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3]王恒明.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对策浅议[J].江苏高教,2000年第5期.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版,第108页.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