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抓住六大关键环节 推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水平提升

抓住六大关键环节 推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水平提升

日期: 2009-1-2 14:09:58 浏览: 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雷建卢

      【摘要】针对当前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一些认识和操作问题,文章着重阐述了专业建设过程中应紧紧抓住的六个重大关键问题,以供专业建设的同行们参考,着力提升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不仅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所在,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搞好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打造学校品牌特色,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专业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中包括专业设置规划、专业结构布局、专业基本条件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方法和考试评价方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等各个方面内容的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重要工作。它是高校教学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证。

学海网

        笔者认为,专业建设的六大关键环节是:
  一、专业的设置
  专业设置要按照“瞄准市场设专业”的要求,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发展走向,遵循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满足社会需求、符合教育规律、突出重点、讲求规模和效益的原则;要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路子,重点在专业特色上下工夫;不但要适应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同时还要从总体上显示高职院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利用学科交叉与融合,合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开发新专业。
  专业设置要从适应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进行市场调研,岗位能力分析,专家充分的论证,制订培养方案,瞄准人才市场开发新专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突出效益,积极发展市场竞争力强、就业形势看好的专业。在发展策略上,结合本地和学院发展实际,无论突出发展哪一类职业门类,都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均衡发展,要在提高专业设置覆盖率,增强社会服务职能的同时,形成整体布局与结构趋于优化的专业结构体系,努力打造专业特色品牌。
  二、教学团队的建设
  高职院校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迎评促建工作,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高职院校目前的教学团队还不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仍有一定的距离。为此,要继续实行“内培外引”相结合的方针,以重点引进,普遍培养的思路改进、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学团队整体素质。要重点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特别是热爱教育事业的“双师型”人才;要加大师资培训经费投入,对无硕士学位、无“双师”素质的青年教师采取普遍培养的措施;要加快“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进度,完善专业带头人任职条件、岗位职责、考核办法等,使每个专业均能配备1名以上合格的专业带头人;要制定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方案,使每个专业至少培养3名以上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建成专业骨干梯队,满足专业建设需求。要通过努力,力争使高职院校职工队伍中的教授、副教授比例达到25%;教师队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达到35%以上;专业教师中参加应用科技研究或生产技术服务的人数达到80%以上;每个专业至少有5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双师型”教师。高职院校的各院系应据此结合专业建设规划制定和实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以保证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需要。

学海网
  三、精品专业的建设
  抓住国家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有利时机,大力实施精品专业建设项目,积极推进各级精品专业建设。高职院校各院系要切实瞄准高职院校精品专业建设目标,认真研究专业建设要求和各专业建设实际、发展前景等,积极实施各级重点专业、试点专业、示范性专业、精品专业等建设项目,抓住各种机遇,不断扩大重点专业、教改试点专业在本系的覆盖面,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以不断提高整体专业建设水平。
  教务处和各院系及有关职能部门,要依据此方案,抓紧制定学院的示范性专业建设标准,鼓励高职院校各院系积极创造条件确立重点专业、申办试点专业、创建示范性专业,为高职院校建设省级示范性专业和国家级精品专业奠定基础。
  四、课程体系和精品课程的建设
  积极探索和构建具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色的、与有效服务于人才培养需求相适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导向型课程体系或岗位主导型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的重点之一。与此同时,课程建设作为教学改革关键的基础性工作,与专业建设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重要关系。为此,教务处和各院系要按照教育部对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制定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标准,以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和基本能力课程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学团队水平为支撑,以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主要任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通过优质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推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五、教材的建设
  加强教材建设,使各专业均按要求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或优秀教材;加大课程内容改革力度,结合精品课程建设,力争主编或参编一批专业教材,并在自编讲义和实践教学指导书上有较大突破。高职院校各院系各专业都要争取每年有自编讲义通过学院批准使用,以促进专业特色的形成和推动高职院校自编教材建设。(下转第52页)
(上接第65页)
  六、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不断完善校内实训条件,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资源优化利用与整合,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实训基地管理水平,加大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力度,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把企业引进学院,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各专业均要建立三个以上相对稳定、联系紧密的校企合作性的校外实训基地,每个基地都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顶岗实训岗位,每个基地都能提供满足教学需求的实训指导服务,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从而提升高职院校整体办学实力。

【参考文献】

       [1]王前新,孙泽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论[M].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
       [2]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M].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
       [3]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