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析学校归属感研究

浅析学校归属感研究

日期: 2009-1-2 17:47:31 浏览: 1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周碧薇 陈 旭

【摘 要】文章从学校归属感的定义,测量,相关研究几方面对目前国外学校归属感的研究状况做了概括总结。指出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定义界定不清 (2)测量混乱(3)作用机制研究不足,并提出明确概念定义,加强理论基础研究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关键字】归属感;学校归属感;相关研究

一、前言

在心理学上,归属感(feeling of belongingness)是指个体将自己归属于某一团体,并对其产生亲切、自豪的情绪体验[1]。被认为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2]。当人们体验到归属感时,则会感到快乐健康;相反,归属感没有得到满足则会产生忧郁,悲伤,消极的情绪体验,甚至出现自杀行为[3]。

学海网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工作环境与行为之间关系原理在教育领域得到承认并把教育看成一种社会化的过程,而对于学生来说学校即是他们的工作场所,学生在其中进行学习活动[4]。随后从周围社会环境因素探讨学业,关注学生在校心理上的归属感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支持。1982年开始的CDP(Child  Development  Project)计划,学校归属感的研究出现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成果[4]。大量的研究表明:在纵向上,其影响贯穿于幼儿园,中学,甚至大学,在不同年龄阶段呈现一定的差异性;横向上,学校归属感与学业成就,自尊,问题行为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国外对于学校归属感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系统,而国内除了包克冰,徐琴美[5,6]对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初步的研究外,有关学校归属感的研究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本文从概念定义,测量,研究成果等方面总结了近来年国外有关学校归属感的研究成果,希冀对未来学校归属感的研究有所帮助。

二、概念定义

学校归属感(school belonging)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4]。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其下了定义:Goodenow和Grady认为学校归属感即为在学校社会环境中,学生感到自己被尊重,支持与接纳的程度;De Vos 和Dijkstra 的定义指出学校归属感是学生感觉到自己是班级或学校中重要的一员、被他人接受、被他人认为有价值及与他人成为一个整体的一种情感[5]。目前,国外对学校归属感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界定connectedness,sense of school or classroom membership, sense of community,attachment to school等都被用来表示学校归属感。在这些纷繁复杂的定义中主要呈现两大趋势:认为学校归属感是一个整体结构(global construct),它不仅包括在一个环境团体中与他人的相处、融合,还包括了对所在团体的责任感,对工作的胜任感及他人对自身能力的认可[4]。学校归属感超越了单纯的与他人交往,而是把其放在一个更宽泛的范围来理解;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学校归属感是一个多纬度结构(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多数研究者根据自己研究的内容确定学校归属感的纬度结构,其中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学校活动是三个主要的纬度结构。

三、测量

由于学校归属感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出现了有多少种研究,就有多少种学校归属感定义的趋势,尽而导致对学校归属感的测量混乱。有些研究通过测量教师对学生的支持程度来评定学校归属感,而有的则以学生在同伴中的受欢迎性,活动参与积极性为标准来评定。Bever S.Faircloth等人[7]在研究不同种族高中生学校归属感差异时,通过同伴提名,课外活动上所花费时间,与教师关系状况,种族歧视观念四部分问卷测量共同评定学校归属感。当今研究者倾向于多角度,多方法(如问卷法加访谈方法)综合评定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

其中Goodenow (1993)编制的学校归属感问卷(Psychological Sense of School Membership-PSSM)在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该问卷主要用来测量学校归属感主观感受,可以用来估计班级和学校两个层面水平上归属感状况,测量对象为早期和中期的青少年[8]。问卷由18道题构成,包括个人接纳,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尊重等方面内容。采用5点等级评定法。学生通过自我报告对题目(e.g.,“I feel a real part of [name of school].”)进行等级评定,完全符合计为5,完全不符合计为1,分数越高学校归属感越好[9,10]。在以英语为母语的被试的研究中,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alpha)达到0.803[8]。

四、相关研究

1.学校归属感与学业

学校归属感在教育中最直接的作用结果反映在学业活动上。在这一领域基本已形成共识:学校归属感与学习动机、态度,学业成绩具有极高的相关性,学校归属感是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4,13]。Goodenow是较早研究学校归属感与学业关系的研究者,相继通过3个研究[14,15,16]探讨了学校归属感与学习动机(学业期待,内在价值,努力程度)的关系。其中之一是她使用自编的学校归属感问卷(Psychological Sense of School Membership-PSSM)探讨团体成员关系与学业期待之间的关系,发现7到9年级学生的成员关系与学业期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4]。随后相继大量研究都证实良好的同伴关系,来自教师的支持鼓励都与学业成就密切相关[4]。即在校积极学校归属感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在学业上取得成功。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虽然学校归属感与学业具有极大相关,但这种联系只是一种间接的联系,需要通过学生积极性(engagement)这一中介才可得以作用[4]。学校归属感有助于积极性的发展形成,而学生的积极性作用于学业,可以有效提高学业成绩。形成学校归属感-积极性-学业成就的作用机制。然而有少数研究者认为学校归属感与学业之间是直接作用的,不存在中介连接,但此观点并不占主导地位。

2.学校归属感与自尊

学校归属感有利于产生积极正向的自我态度[4]。Rochester和Ryanetal发现与同伴相处时感到安全的学生自尊水平高于缺乏安全感的学生。同伴关系与自尊水平呈正相关。另一项研究中也发现,自尊可以有效预测学校归属感,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越高对学校适应越好,而低自尊或自我怀疑的学生可能对学校产生疏离感[17]。学校归属感与自尊之间的影响并非单向,学校归属感即受到自尊的影响,同时又影响自尊。与学校归属感和学业关系作用机制相似,两者之间联系也是一种间接联系。Valas和 Skaalvik认为学校归属感是通过孤独感作用与自尊联系。这样归属感与自尊形成一个循环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学校归属感与问题行为

学生由于学校归属感缺失导致的危机或问题行为问题是目前关注的重点[3]。在一项以一万名初高中学生为被试研究中,Blum和Rinehart发现那些报告在校归属感高的学生,很少出现逃学,毒品滥用,暴力行为等问题行为。 Nichols[2]使用经过修改的PPSM问卷,在控制了学业成绩后,也发现了同样的结果。研究结果均支持逃学等问题行为与学业失败或对学校的疏离感相关,并认为与家庭因素无关[4]。Barbara M.Newman[3]在研究同伴关系,学校归属感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关系时发现,女生报告更多的内隐问题行为,而男生倾向于外显问题行为;青少年认为良好同伴关系有利于形成积极学校归属感与较少的问题行为。

事实上,大多数的问题学生很渴望被他人所接纳,成为团体中一员。当他们被主流拒绝后就会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归属感”(own sense of belongingness)[13]。那些不被主流所接纳的学生则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团体。这个团体使其归属感得以满足,尽而也滋长了不良行为。并非所有的学校归属感都是积极正向的。支持来源的不同,导致学校归属感的性质也不尽相同[2]。这也是以后研究中需要加以区分的,只有学生在校感到自己被同伴所接纳;得到教师的关心,鼓励;体验到学业上的成就感产生积极正向的学校归属感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问题行为产生。

学海网

五、研究不足与展望

学校归属感的引入,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社会”这一因素的作用。目前,学校归属感在研究中得到了积极的关注并产生了一系列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对于学校归属感的定义界定不清。如上所述,关于学校归属感概念定义主要有两大趋势:整体结构认为学校归属感包括了行为,情绪,心理等方面;多纬度结构则认为其是由若干个纬度结构构成。前者对概念界定模糊,主观性较大,很难在实际研究中操作运用;后者,大多数研究者均是根据自身研究内容确定纬度结构,Heather P. Libbey在总结前人关于学校归属感的测量后发现:学生对学校的归属与认同感,教师的支持关心程度,同伴关系状况,对学业的积极性,公平有效的学校纪律,课外活动的参与性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纬度结构,但尚还未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结构纬度。同时大多数研究者对学校归属感概念的理解较为局限(如仅将学校归属感理解为同伴关系),阻碍了研究的深入拓展。所以,一个统一的概念定义是研究学校归属感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测量混乱。由于概念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对其测量混乱,对同一问题的研究结论出现了一些所谓的相反结果。这些相反的结果并非是研究的新成果,而完全由于测量方式的不同得出。这些不但降低了研究的科学性,同时也浪费了宝贵研究资源。对于学校归属感的研究是以问卷法为主,访谈法为辅。大部分研究均采用自陈量表,被试根据自己在校的主观感受做答,而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校园事件的感受是不同的[7]。同时,研究者为了保证研究的科学性,从不同角度,方面采用多份问卷测量,大量的问卷测试也会使被试产生厌倦感。测量的效度不高。

对其作用机制研究不足。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倾向于认为学校归属感作为一种中介变量(mediating variable)起作用,也有少数研究者对其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讨,但所得出的模型分散零散,缺乏完整代表性的理论模型。具体哪些变量作用,怎样作用尚未明确,有待进一步完善。最后,研究表明学校归属感的发展贯穿于整个学生在校期间。虽然有研究者采用了跨时间方法,但时间跨度不大,缺少长期系统的追踪研究且内容限于相关范式的探讨。跨时间纵向研究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

研究已证实在校积极学校归属感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在学业上取得成功,同时学校归属感与一系列问题行为有着密切的关联。那么,能否通过建立一个温暖和谐的环境,提高学校归属感来提高学业成就,矫正在校问题行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已有研究者从学校归属感的角度对问题行为矫正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学校归属感的不同纬度对于问题行为的矫正的作用不同[18]。同时Oterman指出,同伴互动(互动的频率和质量);教师对学生的支持,教学方法及教师给予学生的自主权;学校的硬件设施对学生归属感的形成有着显著影响[4],其中教师的关心支持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是呼声最高的两种培养学校归属感方法。由于此方面研究近些年才开始得到关注研究,理论基础薄弱,在已有的提高学校归属感的试验中效果并不理想,理论与实际操作存在较大的矛盾冲突,加强对学校归属感的理论研究是未来研究之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词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187.

[2] Sharon L. Nichols. Teachers’ and students’ beliefs about student belonging in one middle school.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2006,106(3):255-271.

[3] Barnara M. Newman, Brenda J. Lohman, Philip R. Newman. Peer group membership and a sense of belonging: their relationship to adolescent behavior problems. Adolescence,2007,42(166):241-272.

[4] Karen F. Osterman. Students’ need for belonging in the school community.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0,70(3)323-362.

[5] 包克冰,徐琴美.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心理学探新,2006,2(26):51-54.

[6] 包克冰,李卉徐,徐琴美.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及其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教育科学研究,2006,1:25-28.

[7] Beverly S. Faircloth, Jill V. Hamm.  Sense of belonging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representing 4 ethnic groups.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05, 34(3):293-309.

[8] Carol Goodenow. School motivation engagement and sense of belonging among urban adolescent students. The annual of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1992,4:20-24.

[9] Laura D Pittman, Adeya Richmond. Academic and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in late adolescence: the importance of school belonging.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2007,75(4):270-288.

[10] Tierra M Freeman, Lynley H Anderman, Jane M Jensen. Sense of belonging in college freshmen at the classroom and campus levels.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2007, 75(3):203-220.

[11] Keonya C Booker. School belonging and the African American adolescent: What do we know and where should we go. The high school journal, 2006, 89(6):1-7.

[12] Lynley H Anderman. Academic and social perceptions as predictors of change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s 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2003; 72(1):5-22.

[13] Mitchell Beck, James Malley. A pedagogy of belonging. Reclaiming and youth, 1998,7(3):133-137.

[14] Goodenow,C. Classroom belonging among early adolescent students.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t, 1993, 13:21-43.

[15] Goodenow, C. The psychological sense of school membership among adolescents: Scale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correlates. Psychological in the schools, 1993, 30: 79-90.

[16] Goodenow, C, Grady, K. The relationship of school belonging and friends’ values to academic motivation among urban adolescent students.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1993, 2:339-369.

[17] Xin Ma.Sense of belonging to school: can schools make a difference,Journal of   research ,2003. 96,(6): 340-354.

[18] Clea McNeely, Christina Falci. School connectedness and the transition into and out of health-risk behavior among adolescents: a comparison of social belonging and teacher support.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2004, 7(74):284-292.

[19] Heather P. Libbey. Measuring student relationships to school:  attachment, bonding, connectedness, and engagement.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 2004, 7(74):274-283.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