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日期: 2009-1-2 16:49:38 浏览: 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洪 哲 于 艳

摘要:在普通高等教育专业基础上办高职,,必须打破原有的专业框框和教学模式,实行彻底的改革。具体内容包括:重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重组教师队伍、创办实验实训基地、改革教学模式、推动“多证制”的实施。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丹东高等专科学校化工分析与检测专业是在化工系原有三个专业(化学教育专业、化工教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三个原有专业均属普通高等教育性质,毕业生属偏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学术型、研究型、工程型人才。而新成立的化工分析与检测专业属于高等职业教育,它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人才为根本任务,毕业生主要从事成熟技术的应用和运作,而不是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设计。

学海网
因此新专业的建设不能靠在原有专业的办学模式基础上做修修补补的“改革”来完成,而必须冲破原有专业框框的束缚,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革。

  一、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根据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原有的教学基础,在深入社会调查,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我们按照如下的程序开展了专业人才规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编制工作:明确本专业毕业生的预期就业岗位(群)→各岗位(群)的职责和任务→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指标体系→掌握上述专业知识和技能所需要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由此所决定的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时数、教学手段与方法(构成了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每个实践教学过程所承担的技能培养的内容、重点、时数、手段与方法(构成各门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大纲)。综合上述工作,我们编制出四套专业教学文件:1.化工分析与检测专业职业技术能力与教学模块对照表: 2.化工分析与检测专业教学计划; 3.化工分析与检测专业专业理论课教学大纲; 4.化工分析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各门实验课、单项技能实习、综合生产实习)教学大纲。综上可见,这些教学文件是在明确毕业生就业流向、岗位技能要求和科学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它有如下特点:1.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不是按学科要求来安排的,而是按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就业岗位需要什么便讲授什么; 2.基础课按专业要求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来开设; 3.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时数在整个教学时数中所占的比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数比例为1∶1),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建设一支具有高职特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做好现有专业教师的专业转轨工作。我系现有教师大多毕业于师范院校、工科院校或综合性大学,过去一直从事普通高等教育专业教学工作。新建立的高职教育专业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人才培养规格都发生了变化,自然要求教师的知识体系、专业素质也要相应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每个教师都要重新学习,实现专业转轨。在新专业创建伊始,我们按照“个人申报、组织考核、双向选择、优化组合”的原则对每个专业教师的专业方向和教学任务重新定位。两年来,每个专业教师都按照个人的专业发展方向和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制订了业务提高计划,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自修了相关课程,写出了几十万字的学习笔记。有些教师还参加了学校为青年教师举办的外语培训班、计算机培训班、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班。许多教师已基本做到“一专多能、能讲会做”。此外,还通过派教师外出脱产进修来提高教师的素质。近三年来,我系先后有5名教师参加国内访问学者工作,有6人参加骨干教师进修班学习,有2人曾到英国参加职教方面的培训,有1人正在日本攻读硕士学位。

  2.努力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通过派青年教师到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挂职锻炼的方式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下派教师交任务、勤检查,使他们尽快具备工程师素质;二是新引进一批具备“双师型”素质的青年教师。

  3.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相对稳定的外聘教师队伍。这些外聘教师都是来自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优秀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目前已选聘6名兼职教师。他们除了承担部分专业课教学任务及实践技能指导工作外,还帮助我系专业教师队伍向“双师型”素质结构转变。其中的部分人员还兼任了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经常就专业建设的各个方面提供信息,发表意见,进行咨询,帮助安排实习基地,可谓一举多得。

学海网

  三、搞好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

  我们认为师资队伍和实训条件是发展高职专业的两个轮子。几年来,我们坚持“双轮驱动”:一是狠抓师资队伍建设,二是狠抓实验室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两年来,投入大量资金更新现有16个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提高现有仪器设备的科技含量,同时新建分离技术实验室、工业分析实验室、化工中试实验室等体现专业特色的实验室。另一方面,在省内八家企事业单位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专业实训基地,保证满足学生专业技能培训的需要。

  四、构建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上突破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归纳起来有“五个淡化”:淡化学校与社会的界线,淡化学生与劳动者的界线,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线,淡化专业界线,淡化学期界线。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为例,过去在化学教育专业或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中两者从教学时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到教学场地是有严格区分的,而在化工分析与检测专业的许多专业课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线日益模糊,可以说已融为一体。这种教学模式完全是围绕培养学生技能这一主旨展开的,很难再按传统意义的理论课教学还是实践课教学来定义。

  五、重视专业教材建设

  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各高职专业尚未建立起具有职教特色的完整教材体系,从全国看,教材建设是整个高职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我校化工分析与检测专业设置以来也面临着没有适应专业教学需要的教材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从专业建立伊始就制定了专业教材建设总体规划,目标分解,落实到人,每个专业教师都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相应承担了教材的编写任务。两年来本着“政策支持,人人参与,突出特色,质量第一”的原则,在学校的支持下这项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有一部教材正式出版,三部在学校编印使用,另有几部讲义也将很快脱稿。我们计划分两个阶段,用五年时间完成专业教材建设,形成一套具有职教特色的专业教材(讲义)体系。

  六、创造条件,推动高职专业毕业生“多证制”的实施

  我们已与市劳动局等有关部门协商,拟在我校建立化验工、食品检验工等岗位职业技能鉴定站暨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这一方面可使我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开展对在岗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同时也可以为本专业毕业生实现持多证走向就业岗位创造条件。“多证制”的实施无疑有利于提高高职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

  七、建立高效有序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管理是专业建设的永恒主题。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逐渐形成了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和规律的系列专业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依法治教,按章管理,保证稳定有序的教学秩序。我们还建立起校企联姻、师生结合的教学质量反馈及评价机制,通过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各环节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反馈,一方面使我们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随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保证教学改革沿正确方向进行;另一方面可以使我们对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质量作出全面、客观、公正、量化的评价,及时处理和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此外,我们严把学生成绩考核这一关,尤其注重学生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的考核。各门课程均按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建立了技能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这是一个非常具体的、量化的、分等级的、可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课程结束时要按这一指标体系对每个学生逐个考核,避免了成绩考核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考核结果比较真实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这种考核方式客观上也起到将学生平时学习着眼点引导到实践技能培养上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钟秉林.改革教学思想观念,切实抓好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工作〔J〕.广西大学学报,2000,(1).
〔2〕任明.浅议高职教育的创新意识〔J〕.新职教,2000,(10).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