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以专业技能为切入点开展文化课学习的探究
摘要:分析中职学校对口单招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与专业技能学习之间的联系,加强文化课与专业技能之间的衔接,以专业技能为切入点,进行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学好文化基础课的同时领悟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专业技能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校 专业技能 文化课
众所周知,中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部分学生对于文化课的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在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方面十分欠缺。但中职学生的动手能力相对较强,对专业技能课程较感兴趣。而文化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形成职业技能的保障,文化课教学的成败决定着中职学生今后的学习、就业和终身发展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研究文化课的有效学习方法,以专业技能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各科共同发展,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意义重大。下面就以我校综合高中计算机专业为例,进行学生文化课学习状况调查和以专业技能为切入点开展文化课学习的研究。
一、学生文化基础课学习缺乏兴趣,动力不足
我校录取的对口单招高一新生大多是通过了正规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他们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始了对语数英文化基础课的学习。由于各种原因在中考失利的他们只能选择进入职校继续学习,梦想着通过对口单招考试进入大学的校门。对口单招的考试模式基本上是语数外文化课400分、专业综合理论300分、专业技能考核300分。由于文化课在对口单招考试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这对于因为文化基础课成绩不理想而在中考中落榜的职校生而言困难重重。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文化课学习状况,特对我校综合高中高一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学生的学习目标、动力来源、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等多个方面。通过调查发现,有35%左右的学生对自己学好文化课缺乏信心,这部分学生的文化课基础非常薄弱,理解接受能力不强,甚至有些学生已经对文化课学习产生了倦怠情绪。另外也发现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不佳:只有50%左右的学生上课认真听课;20%不到的学生积极踊跃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40%以上的学生没有听课记笔记的习惯。部分学生在课后不能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遇到问题不能认真思考,还有些学生选择忽视。总的来说,中职学生对文化课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学习较为被动,不够积极,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二、以专业技能为切入点开展文化课学习的实践
(1)将专业技能中的汉字录入、图文编排训练与语文学习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对口单招计算机技能高考总分300分中,汉字录入占50分,要求在10分钟内采用看屏打字方式完成一定数量汉字的录入。为了使每个考生能够在这个模块获得满分,我校从一年级第一个学期就开始训练学生的汉字录入技能,关于输入法的选择,我们首选五笔输入法,因为利用五笔输入法可以不断提高汉字录入的速度和准确率。平时我们在上机训练时所选用的文章都是学生语文课本上的经典篇目,在刚开始学习五笔输入法时,我们要求学生每天摘录一段美文美句进行五笔编码练习,久而久之,学生的拆字水平得到了提高,与此同时,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慢慢提升,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渐渐浓厚起来。图文编排训练时我们定期将学生的作文利用WORD 2003的图文排版功能进行美化,最终挑选出文笔优美、画面美观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中供全班同学学习欣赏,以此来激励学生认真写作。
(2)将专业技能中的电子表格、图像处理训练与数学学习有效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电子表格训练中学生要掌握利用Excel 2003的自动填充功能快速输入数据,我们结合数学中的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来完成技能学习任务,同时也考查学生对数列的掌握情况。在图像处理训练中学生要能熟练掌握选区的各种操作,如建立新选区、添加到选区、从选区减去和与选区交叉,我们引入数学中的集合内容,集合的三种运算:并集、交集和补集,它们分别对应于选区的添加、交叉和相减操作。技能实践操作和文化基础课内容的有效融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文化课的积极性,使得书本知识不再枯燥死板,而是变得生动有趣,同时也促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学习文化课。
(3)将专业技能中的网页设计与制作、C语言程序设计训练与英语学习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网页设计与制作训练中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指定操作任务后可以了解HTML代码,代码中的标记都是英文的,所以学生可以增加词汇量,有助于英语学习。另外我们在展示个人网站时,要求学生用英文介绍网站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C语言程序也是由很多代码组成,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接触了大量的英文单词,而这些不同情境下的语言熏陶,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英语水平。
专业技能和文化课学习的相互渗透有助于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并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作者简介:
薛迎春(1979.1出生),女,中学一级教师,工程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