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试论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试论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日期: 2008-12-28 9:04:47 浏览: 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要: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重科教,轻德育”、“重道德认知,轻实践体验,学生德育主体性作用弱化”、“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所产生的德育管理的‘真空地’”和“德育师资队伍不稳定,影响道德教育的效果”这四个方面;这是加强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出发点。

关键词:道德教育;高校;学生;问题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因此,研究和分析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乃是加强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环节,对提高高校德育绩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重科教,轻德育现象严重

当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发展,科技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而道德教育却退居三舍。

学海网
主要表现为:

1、在课程结构中,科技教育课程所占的比重过大

翻开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各种实用的、技能型的课程琳琅满目,而人文类课程因学生学习时间的限制,只剩下一两门流于形式的共修课。课时的安排,也是偏重专业教育课时量而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时量。甚至有的高校领导在修订教学计划时,公开提出取消“两课”教学。“形势政策课”就曾被一些高校从教学计划中拿掉。

2、日常管理评比中德智分量的失衡

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尤其在学生各种奖项如综合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评比中,偏重智育成绩忽视操行表现,如:有的高校将奖学金评比中智育标准设置过高或比例过大,使得智育成绩成为评比的先决条件。

3、教师对德育工作的忽视

美国大学很注重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如欧内斯特?博耶就曾提出专业课应当实现价值观教育的思想,他认为专业教育必须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帮助学生掌握从事某种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二是培养学生具有与专业相关的价值观。例如,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必须教会学生如何适应和改造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物理学的教学应当组织学生讨论物理学与伦理学的关系等。[3]但在我国高校的专业课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关注的仅仅是对“是什么”问题的回答和对科学知识的讲解,忽视课堂及课堂以外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致使“教”与“育”相脱节。

二、重道德认知,轻实践体验,学生德育主体性作用弱化

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及价值观念的多元变化所引发的社会变革,使高校德育也呈现出“从权威理论到平民实践,从客体德育到主体德育”的新变化。[1]学生德育主体性作用,就是指在德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质,由外化教育变成内化自觉行动。但是,受计划经济影响,我国现行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仍然存在权威本位的现象,偏重道德认知,轻视实践体验。这主要表现为:

1、理念误区

把道德和道德教育理解为对行为规范和外在权威的依从,理解为对一些道德知识、行为规范的简单认同。于是,高校就组织教师借助一切可能的手段保证这种服从的程度和认同的效果,使学生行为不折不扣地按规则行事。在这种教育理念下,确能“成功”地管理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服从,但这些依靠外力缺乏学生主体配合维持的行为,一旦失去其赖以维持的外部约束,其后果可想而知的。如一些被老师和学生一致认为是“诚实”、“优秀”的好学生,却会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择手段地偷取同学的钱物。这说明在权威强迫执行的环境中,学生的依从通常不是出于道德的需要,而是外力的作用,其中缺乏行动的自觉性和主体的责任感。因此,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养成,必须以认知为基础、实践做延伸,只有两者的有机融合,道德才成为学生认识、肯定、完善自己的手段。[2]

 

学海网

2、途径单一

“两课”教师都非常注重课堂内教学内容和效果的改革与提高,能够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利用人类几千年所积累的道德经验与道德知识,不断丰满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力求做到课堂教学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但另一方面则缺乏课堂及课堂以外的学生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这种忽视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单一教学方法,使培养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知”、“行”脱节,如下表1所示。[5]

 

1  2004年南京师范大学学生行为问卷调查部分统计结果

越轨行为名称

越轨行为比例

越轨行为名称

越轨行为比例

买饭乱插队

16.11

浪费粮食

29.44

用厕不冲水

7.69%

乘车抢座位

12.22%

随地吐痰乱扔杂物

17.5%

考试作弊

6.22%

公共场所或教学区大声喧哗

17.78%

旷课

33.24%

课桌上乱涂乱画

16.57%

小偷小摸

1.39%

 

3、评价内容缺失

在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管理实践中,由于受理念和机制的影响,长期以来,对学生“德”的评价是理论考查与操行考核相脱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成绩,只有应试的分数,没有德行的评价指标,对学生品德评价缺少“认知”、“践行”的有机结合;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衡量主要还是格式化的考试,这种考试强化的是认知式评价标准,而忽略了对教师在课堂以外对学生的训练和指导的考核。评价内容的缺失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德育过程智育化、德育内容空泛化和德育体验活动随机化。

三、互联网络所产生的高校德育“真空地”

互联网络具有信息传递巨大、速度传播快捷、覆盖范围广泛等特点,从而被大学生们所接受和偏爱。“如果将大学生网民定义为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1小时(1小时)以上的在校大学生,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90.2%是网民”。[4]网络技术带给校园的不仅仅是新的技术手段和新技术的革命,同时也是对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的巨大冲击,其冲击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了德育管理的“真空地”。因为网络空间的基本特征是隐蔽性强,难以控制和监管。传统的高校学生道德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导,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言行举止以及他们喜爱的书刊、喜欢讨论的问题以及与什么类型的人交往等各种渠道,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比较具体、准确、及时的了解与掌握。但网络技术的普及,学生可以自由翱翔在网络世界里。学生什么时候上网、上什么网站、浏览什么内容信息、发布什么信息以及在网上和什么人打交道等一系列情况,对于教师来说,都是未知的。网络的隐蔽性,增加了教师了解学生思想的难度,也增加学校对教师工作情况把握和衡量的难度。

四、德育师资队伍不稳定,影响道德教育的效果

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在其《论共产主义教育和科学》一书中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工作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这点往往是觉察不出的,但不仅如此,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因此,有一支思想好、作风正、科研强的相对稳定的高校德育师资队伍,决定着道德教育的效果。但现实状况是,当前高校德育师资队伍稳定性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高校领导缺乏对道德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重要性应有的认识和理解,造成德育教师进取心淡漠,无意于教育管理规律的研究,德育效果难以得到保证。二是待遇上的不平等造成队伍的不稳定。目前高校德育工作缺乏一套完整的考核机制,更缺乏相应的奖惩,尤其是缺乏出国考察的待遇,这严重影响了德育教师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卢建华.《现代德育理论的新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1999(4).

[2] 戚万学.《道德教育的时间目的论》[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12-13.

[3] 戴艳军.《美国高校德育实践对中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2(6):81.

[4] 翁铁慧主编.《高校学生辅导员行动指引》[J].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4:52.

[5] 许文蓓.《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管理研究》[D]. 硕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54.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