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试论广西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

试论广西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

日期: 2010-7-5 15:24:39 浏览: 1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论文关键词】广西职业教育;地方经济;人才培养;战略思考
   【论文摘要】广西职业教育虽然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但与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的不适应。面对新形势和新机遇,广西职业教育必须科学定位,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大力推行教育和管理改革,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办学定位
   由于广西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中专升格,高等职业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收费等深入挖潜。如此一来,当职业教育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必然会考虑到发展的速度问题。如果继续扩张,虽然能够使广西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跃上新的台阶,相对较快地为经济发展作好人才准备,更好地拉动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需求,但是规模效应会对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提出严峻的挑战。因为教育规模扩张可以在短期内实现,但是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实现。科学的发展观不仅是规模的扩大,更着眼于质量的提高,数量发展不能忽视质量。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经历了—个数量扩张的过程,这只是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的弥补性阶段,质量如何提前,是目前面临的关键性问题。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原中专条块分割,各自为阵),使得学校布局尚不合理,专业设置重复,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知识老化、方法陈旧落后、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因此培养的学生存在着技能单一,知识面狭窄,缺乏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后劲,与熟练劳动力的断层太大,难于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随着广西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增快,职业教育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与社会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职业教育发展缓慢,职业教育人才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存在脱节现象。
   职业教育发展质量是指职业教育发展总体要达到的水平目标,或者说,在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数量和服务质量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程度。由于广西职业教育还没有形成或建立起系统的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从而对基本办学条件的合理性缺乏论证,对职业教育发展环境的完善程度缺乏价值判断,因此对广西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缺乏理性的思考。
   面对目前广西职业教育已经初具规模和要求更上一个台阶的发展现状,去年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了全区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动员大会,出台了《关于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决定》,明确了广西职业教育办学目标和定位:(1)数量上,到2010年,全区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当年初中毕业生达45%以上,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量达32万人,在校生数量达89 万人,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的在校生数量比例达到1:1以上,全区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量达33万人,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数量的50%以上,全区职业院校年度培养技能型新生劳动力40万人以上;(2)质量上,到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85%。全区职业教育资助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逐步实现困难群体子女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3)保障上,自治区政府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攻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自治区教育厅,各市、县(市、区)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明确市长、县(市、区)长是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第一责任人,逐级签订目标任务责任书,将职业教育攻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与市、县(市、区)党政领导政绩考核挂钩,作为奖惩地方领导的重要依据。自治区编制委员会已牵头成立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及实施办法起草工作小组,全区14个市正在陆续召开职业教育攻坚动员会,同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工作方案和政策措施。2011年,自治区将以市为单位对职业教育攻坚工作进行验收。
   二、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互动关系,地方经济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和物质保证,职业教育则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两者的相互促进关系具体表现如下:
   1.广西地方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需要职业教育提供人才保障。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在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前,对劳动者文化素质的要求是初中文化程度;进入工业化初期,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提高到高中文化程度,但更多的要求是具有一定技能的高中文化者;当进入产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时期,与产业结构高度化匹配,培养相当数量的具有高等文化水平的职业人才,就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党的十七大针对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这一战略部署为广西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指出了一条推动工业化、现代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道路。而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特别是为地方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职业教育为广西进一步扩大城市化,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推进广西地方经济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面临着转向为本地第二、第三产业服务的问题,这些人最缺乏的就是技术,他们没有受过更多教育,没有掌握更多的技能,不能适应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因而需要通过职业教育使他们转化为实用型人才。邓小平同志说,“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作用”。城区城郊的广大农民只有在掌握较高的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才能在城市中具备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市民。只有当大量由农村人口转变成小城镇城市人口的农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市民后,城市化才能算是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职业教育将承担起提高地方人文素质和劳动实用技能的教育功能。
   3.当前,广西职业教育总体发展还比较落后,办学经费以地方财政拨款为主。因此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地方财政收入越多,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就有可能越大,不仅如此,而且随着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产业梯度较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也会提高,这时候对技术的需求就更为迫切,就会积极寻求与职业教育的合作与联姻。而职业教育院校也可以通过向企业转让科技成果、接受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与企业联合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等方式,获得企业的经费支持,增强自己的办学实力。
   4. 广西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增加了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内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之间客观上存在服务与被服务、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实践,当经济增长速度达到4%~5%时,才能有效地进行就业机会的创造;在此基础上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就业机会的创造能力也相应增长。因此,保持广西地方较大的经济建设规模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仅对于刺激就业机会是有益的,而且对于容纳本地区的劳动力供给也是十分必须的。
   三、广西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战略思考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深化广西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可以促进广西教育的整体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在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今天,应该是按照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在近阶段,为了使之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密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的变化,满足生产管理第一线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创造性地发展好广西职业教育。
   1.将职业教育纳入广西地方经济发展的整体之中。由于历史、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广西各地区经济发展存在极大的不平衡,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了依托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针对不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将职业教育纳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之中,按照“分类指导,梯度推进,协调发展”的方针,因地制宜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
   2. 完善了职业教育多元化投入机制。全区筹措60亿元,2008~2010年,自治区、市、县三级财政分别投入30亿元(含从城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及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的经费),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不含土地购置、人员经费和中央财政支持经费);各级政府将职业教育攻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落实专项经费,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用于教育的部分中,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得低于10%;城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得低于50%;建立信用担保融资平台,由各级政府采取财政全额贴息等措施,协调金融机构放贷支持职业院校建设。
   3.推进“两年制”学制改革。目前广西职业教育主要采取三年制的人才培养方式,即传统的专科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日益显示出其弊端,由此推进两年制的实施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益处明显,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贫困生的比例占到27.5%,两年制相对三年制可以少交一年学费,可以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另外,两年制对加快广西应用型紧缺人才的培养也有重要意义。
   4.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广西民办教育虽有一定的发展,但其占整个教育规模的份额还比较小,总体比较落后。广西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根据广西经济的现状,完全由政府新建职业院校是不现实的,因此,发展民办职业教育无疑成为基于现实的重要选择。根据广西区情,特别是在教育经费短缺的情况下,对民办职业院校实行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不失为政府间接资助民办职业教育的有效方式。
   5.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为了适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十一五”期间,要全面贯彻落实全国职教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狠抓制度创新,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促进队伍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以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为重要抓手,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特别是实践教学能力为重点,以加强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改革和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为动力,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结构合理,适应职业学校定位、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为广西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中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吴松,吴芳.WTO与中国教育发展[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张翌鸣.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
   [4]高忠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关联性分析[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6,(5).
   [5]孙琳. 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取向[J].职教论坛,2004,(2).
   [6]李志宏.就业导向: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J].中国大学教学,2003,(11).
   [7]于新淮.新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个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
   [8]崔为国.教育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返回顶部